基于编码矩阵结构特征的非删余极化码参数盲识别算法

来源 :通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标准非删余极化码盲识别存在的算法复杂、误码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首先证明了能够表征极化码码长、码率关系,区分信息子信道和冻结子信道的定理与命题,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盲识别算法.该算法只需设定可能的最大码长,构建对应的软判决码字矩阵与克罗内克矩阵,利用所证明的定理与命题对两矩阵校验关系进行判决,估计码率及冻结比特置,最终完成参数的识别.在校验关系判决中,引入平均似然差作为检验量,基于其理论概率分布与极小化极大准则确定判决门限.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定理、命题与仿真结果一致,当信噪比为6 dB时,对于码长为1024的极化码,其参数识别率仍接近100%,识别性能和计算复杂度均优于现有软判决算法.
其他文献
1.目的rn天然气生产站场中,分离器顶部的安全阀、压力表、阀门等设备每年都需要定期开展校验等维护保养作业,因作业面距离地面2~5 m,属于高处作业,需搭建脚手架平台后才能上去进行维护保养作业.但脚手架搭建速度慢、搭建费用高、需要脚手架搭建特种作业人员,并且此类设备维护保养时间短,时间往往都浪费在了操作平台搭建上,极大地降低了设备校验维护保养效率.
期刊
近年来,川中—川西过渡带金秋气田沙溪庙组致密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沙溪庙组二段(以下简称沙二段)纵向发现多期富气砂组,已提交探明储量约1000×108 m3.然而,该区天然气的气源问题研究较薄弱,多期砂组天然气成藏过程及机理不清,不利于有利区的优选和下步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天然气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天然气成因和来源,结合热化史、埋藏史和流体包裹体信息分析天然气运聚机理,明确研究区多期砂组的天然气成藏机理,建立了相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轻烃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金秋气田沙二段天然气主要来
克拉苏致密砂岩气藏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要战场.由于目的 层埋藏深度大、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储层致密、温度压力高、水体复杂,高效开发面临极大挑战.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最终采收率,在深化气藏地质及动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致密气藏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与该区气藏特征相匹配的开发对策体系,大幅提升了气藏的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①气藏可分为冲起式弱边底水、冲起式有限边底水、叠瓦断片式弱边水、叠瓦断片式有限边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20年中国生产了世界上2/3的生铁,包含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域生铁产量达到了9亿吨以上.然而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生铁产量增加了49%,而铁矿石自产量反而降低了19%,造成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了78%的危险高度.本文对10年来我国铁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概述,对我国炼铁主要原燃料供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生铁产量主要分布状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我国炼钢生产的铁钢比实际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我国铁钢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年产气量达250×108 m3,气田西区是苏里格气田长期稳产的重要后备储量区.由于该区低阻气层和富集区识别困难,生产井气水同产、携液能力弱,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有效开发.为此,以气藏地质特征为基础,从动、静态结合角度出发,开展了产层测井识别、气水分布控制因素、富集区优选及不同天然气富集级别区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等研究.结果 表明:①西区具有气水分异差,气、水层混杂分布,无统一气水界面的气水分布特征;②生烃强度、储集层非均质性对气水分布具有主控作用,生烃强度控制了气、水分布的宏观
根据西南石油大学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天气行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为214.77,处于很景气状态(图1).本季度与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有一定幅度上升,景气变动系数为1.058.在评价天然气行业景气状态的五大指标中,天然气进口状态指标出现微幅下降,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保持不变,天然气销售公司经营状态指标出现小幅上升,天然气行业专家判断指标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经营状态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期刊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藏压力、钻井液密度资料,以及前人开展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果与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气藏古压力恢复成果,结合须家河组不同含气区的埋藏史与构造运动,研究了该区地层流体压力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及其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于晚三叠世—侏罗纪形成了欠压实作用超
辫状河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发的主要对象,受储层砂体规模小及井网井距限制的双重影响,储层定量表征难度大,砂体规模论证缺乏有力证据,表征结果可靠性不高.为此,以苏里格气田SSF密井网区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为例,在充分挖掘干扰试井资料蕴含的地质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开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储层构型解剖,论证了不同级别砂体规模及连通关系,为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提供有效支撑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密井网区辫状河道宽度下限约1010.0 m,心滩砂体长度下限约650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能量受限、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实现绿色万物高效互联,引入了一种新的智能反射表面技术,构建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的总吞吐量,提出了一种以速率和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方案.考虑基站的发射功率限制、所有物联网设备最低能量需求限制和智能反射表面的相移约束,建立联合发射波束设计、功率分割比决策及相移设计的混合资源分配模型.由于所规划的问题是非凸的且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块坐标下降迭代算法,并利用连续凸近似方法和黎曼流形方法实现联合发射波束设计、
面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战略需求,移动通信与网络需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全网能耗,因此需要研究使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信息(SMILE,send more information bits with less energy)的理论与技术.为了应对该挑战,仅靠无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和硬件实现水平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探索能量的高效利用机理与方法.从能量的“节流”和“开源”2个维度展开,并针对日益增长的计算能耗给出解决方案.具体地,通过引入超蜂窝网络架构实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