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渗透题
例1通过互联网发送的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为4×107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_s.
解:光缆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的原理制成的,它的信号传输路径是通过光导纤维进行的,激光是信号的载体,它的特点是容量大、质量高.
t=■=■=0.2S.
二、物理与历史的渗透题
例2 1964年6月,在西安市郊秦始皇所建的阿房宫遗址中挖出一只秦朝的生铁秤砣,质量为30.75kg,名为秦石权(石音担,是过去的粮食单位).经考证,秦朝每石粮食规定为120市斤,当时每市斤折合成现在的国际单位制为256.26g,这个秤砣的发现,说明我国远在2 000多年前已经有了称量物体的统一标准,它是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有力证据之一,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秦朝的秤是像我们目前一些地方还在使用的杆秤,还是像天平?
解:本题以历史背景为依托,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学生在了解祖国悠久历史的同时,要抓住一些关键信息,结合单位和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这只秦石权m=30.75kg=30750g,折合成秦朝的市斤为30750g÷256.26g/斤≈120斤,正好是秦朝的一石,一石的秤砣称一石的粮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它们的力臂是相等的.由此可推断,秦朝的秤更像天平.
三、物理与政治的渗透题
例3 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门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也是一种____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为10?滋m,合____nm,频率约为_____Hz.为什么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就能确定人的体温呢?请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本题以我国曾流行的“非典”疫情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红外线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浓厚的人文色彩,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渗透STS的观点;同时题目的最后一空设置对测温仪的原理作为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参考答案:电磁;104,3×1013,人体体温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四、物理与生物、地理的渗透题
例4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1)在1、2、3三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___________ 号路线.(填 代号)
(2)据考察,甲坡植物比乙坡植物生长得好,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3)登山者分别在a、b、c、d四处时,他(她)的重力势能在 ___________ 处最大.(填代号)
解析:本题是一道含概地理、生物、物理知识的综合题,需要学生会看地形图,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以及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等知识点.
本题答案是:(1)3;(2)甲坡向阳,温度和光照条件较好;甲坡位于东南(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3)d.
五、物理与化学的渗透题
例5氢气是一种洁净能源,热值为1.43×108J/kg,地球上的氢多以化合态(主要是水)形式存在.在开发氢能源时,若用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氢气(在20KV,500A下,24h可电解9t的水)是否有价值?
解析:通过电解9t水消耗的电能W与产生的氢气燃烧时得到的热量Q比较后得出结论:
答案:设电解9t水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m,而电解9t水消耗的电能为
W=UIt =20×103V×500A×24×3600s=8.64×1011J.
水电解方程式
2H2O ■ 2H2↑+O2↑
364
9000kg m
解得:m=1000kg.
1000kgH2完全燃烧可产生热量Q=qm=1.43×108J/kg×1000kg=1.43×1011J<8.64×1011J.
∵W>Q, ∴此法没有价值.
六、物理与英语的渗透题
例6 When he was 22 years old, Jeff Keith ran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He started running in Boston on April 1. He stopped running in Los Angeles. He ran 5,150kilometers,that's about 26kilometers each day. How long did it take Jeff Keith to run from Boston to Los Angeles? ( )
A、Six and a half months, more or less.
B、More than two hundred days
C、Almost twenty-five week
D、Less than half a year
解:这道试题是用英语表达物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读懂试题的内容,将英语翻译成中文,再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s=vt公式求解.由题目可知,Jeff Keith共行驶了5150km,每天行驶26km,因此,共行驶的时间为t=■=■≈198天,每月30天,所以时间大约为6.6个月.故正确答案应为A.
七、物理与语文的渗透题
例7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的物理知识有 .
分析:这道题答案很多,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需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物理情境,挖掘诗词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
八、物理与体育的渗透题
例8小张和小李两位滑板运动员进行滑板训练,场地如图所示,A的顶端高于B的顶端.现小张站在滑板上,他想从现在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通过滑道上升到A的顶端,他的想法能实现吗?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他达到目的?
分析:不能实现他的想法;因为A的顶端高于B的顶端,所以在A的顶端的势能大于在B的顶端具有的势能,又是由静止开始滑动的,因此,在B的顶端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A顶端时具有的机械能,所以不能实现他的想法.小李用力推小张一下或小张自己用力向后蹬地面.
★编辑/王一鸣
例1通过互联网发送的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为4×107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_s.
解:光缆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的原理制成的,它的信号传输路径是通过光导纤维进行的,激光是信号的载体,它的特点是容量大、质量高.
t=■=■=0.2S.
二、物理与历史的渗透题
例2 1964年6月,在西安市郊秦始皇所建的阿房宫遗址中挖出一只秦朝的生铁秤砣,质量为30.75kg,名为秦石权(石音担,是过去的粮食单位).经考证,秦朝每石粮食规定为120市斤,当时每市斤折合成现在的国际单位制为256.26g,这个秤砣的发现,说明我国远在2 000多年前已经有了称量物体的统一标准,它是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有力证据之一,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秦朝的秤是像我们目前一些地方还在使用的杆秤,还是像天平?
解:本题以历史背景为依托,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学生在了解祖国悠久历史的同时,要抓住一些关键信息,结合单位和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这只秦石权m=30.75kg=30750g,折合成秦朝的市斤为30750g÷256.26g/斤≈120斤,正好是秦朝的一石,一石的秤砣称一石的粮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它们的力臂是相等的.由此可推断,秦朝的秤更像天平.
三、物理与政治的渗透题
例3 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门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也是一种____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为10?滋m,合____nm,频率约为_____Hz.为什么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就能确定人的体温呢?请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本题以我国曾流行的“非典”疫情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红外线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浓厚的人文色彩,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渗透STS的观点;同时题目的最后一空设置对测温仪的原理作为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参考答案:电磁;104,3×1013,人体体温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四、物理与生物、地理的渗透题
例4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1)在1、2、3三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___________ 号路线.(填 代号)
(2)据考察,甲坡植物比乙坡植物生长得好,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3)登山者分别在a、b、c、d四处时,他(她)的重力势能在 ___________ 处最大.(填代号)
解析:本题是一道含概地理、生物、物理知识的综合题,需要学生会看地形图,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以及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等知识点.
本题答案是:(1)3;(2)甲坡向阳,温度和光照条件较好;甲坡位于东南(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3)d.
五、物理与化学的渗透题
例5氢气是一种洁净能源,热值为1.43×108J/kg,地球上的氢多以化合态(主要是水)形式存在.在开发氢能源时,若用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氢气(在20KV,500A下,24h可电解9t的水)是否有价值?
解析:通过电解9t水消耗的电能W与产生的氢气燃烧时得到的热量Q比较后得出结论:
答案:设电解9t水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m,而电解9t水消耗的电能为
W=UIt =20×103V×500A×24×3600s=8.64×1011J.
水电解方程式
2H2O ■ 2H2↑+O2↑
364
9000kg m
解得:m=1000kg.
1000kgH2完全燃烧可产生热量Q=qm=1.43×108J/kg×1000kg=1.43×1011J<8.64×1011J.
∵W>Q, ∴此法没有价值.
六、物理与英语的渗透题
例6 When he was 22 years old, Jeff Keith ran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He started running in Boston on April 1. He stopped running in Los Angeles. He ran 5,150kilometers,that's about 26kilometers each day. How long did it take Jeff Keith to run from Boston to Los Angeles? ( )
A、Six and a half months, more or less.
B、More than two hundred days
C、Almost twenty-five week
D、Less than half a year
解:这道试题是用英语表达物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读懂试题的内容,将英语翻译成中文,再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s=vt公式求解.由题目可知,Jeff Keith共行驶了5150km,每天行驶26km,因此,共行驶的时间为t=■=■≈198天,每月30天,所以时间大约为6.6个月.故正确答案应为A.
七、物理与语文的渗透题
例7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的物理知识有 .
分析:这道题答案很多,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需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物理情境,挖掘诗词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
八、物理与体育的渗透题
例8小张和小李两位滑板运动员进行滑板训练,场地如图所示,A的顶端高于B的顶端.现小张站在滑板上,他想从现在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通过滑道上升到A的顶端,他的想法能实现吗?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他达到目的?
分析:不能实现他的想法;因为A的顶端高于B的顶端,所以在A的顶端的势能大于在B的顶端具有的势能,又是由静止开始滑动的,因此,在B的顶端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A顶端时具有的机械能,所以不能实现他的想法.小李用力推小张一下或小张自己用力向后蹬地面.
★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