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旅行极有可能是假的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碰上了一对加拿大夫妇。据说他们一辈子都“在路上”,而且在哪儿都能“碰见生命中的惊喜”。比如他们到冰川国家公园的时候,正赶上莫雷诺冰川上的冰桥崩塌,这可是几十年才能一遇的场面;然后在瓦尔德斯半岛时,又见证了一队虎鲸为了猎杀小海狮,而搁浅在一片岛礁上——就在两个星期前,我在同样的地方足足傻站了六个小时,居然连一片鱼翅都没看到。为什么这对男女能有如此惊人的好运气?
  “我们的运气确实挺牛的。”这哥们儿耸耸肩对我慢吞吞地炫耀道。就这样,他把我的所有的怀疑和推测,都用如此简单而暗含玄机的陈述句式给解决了。
  最近我又想起了这对走南闯北的享乐主义夫妇,因为他们现在有了个新名字:旅行家(或者行者、探索者……)。在全世界青年旅社的床上,都躺着一些分享自己生命如何“就是一次旅程”的家伙,而他们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随意地靠在床头,皮肤黝黑、骨瘦而健硕的四肢从休闲运动跨栏背心里伸出来,下面穿着一条跟麻袋一样宽松的休闲裤,上面还印着条龙;两脚一边搓泥,一边冲在座的所有人吹嘘起他的旅程。
  一般情况下,他已经辞职俩月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海滩上裸舞,用当地出产的粮食酒灌下他一天都不能停的减肥药。或许这场狂欢还会在长达一周的每日宿醉中达到高潮,然后他又开始在莫名的失落中给自己许下什么戒酒的毒誓;不过过不了多久,这毒誓也会随着酒精被吐出来。他去过的目的地,无一例外都是“美如天堂”的;他接触的当地人,毫无疑问都是“热情似火”的。而这一切的旅行经验,都会因为他对东南亚社会方方面面洞察入微的超凡理解力,而变成神话般的远征传奇。
  就这样,你面前的这个人突然变成了刚从忽必烈帐篷里回来的马可波罗,没完没了地写着博客,没完没了地发着照片。你看着他在社交媒体上显现出来的非凡智慧,感觉获益匪浅,发现自己这辈子真他妈白活了。
  在这个所有人都是旅行家的时代,旅游已经迅速成长为一项最“民主”的产业,比普世价值可通用多了。五十年以前,当你爷爷奶奶好不容易攒够钱出去玩一趟的时候,旅行还是一项跟灵魂有关的活动,经验丰富的旅行者通常还都有着传奇的个人经历。直到婴儿潮的一代长大后,出国旅游突然成了家常便饭,90后们随之变成了跃跃欲试的新一代驴友;再加上“空档年(Gap Year)”的盛行,更是让人在成为上大学的小屁孩和敲键盘的中产上班狗之间这段时间,开始纷纷削尖脑袋挤上飞机,开始到处乱跑。
  常识表明,旅行能让人变得更为有趣,而且会是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好奇心、越来越失控的过度解读、以及无法逃脱的高科技影响面前,旅游本身已开始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使我们感到惊叹的能力。
  充斥着愚蠢信息的互联网,组成了谁也逃不出去的无形迷宫。想想吧,你随便抬头就能看见天空飘来几个字:你只能活一次(网上最流行的标签之一:YOLO,代表“you only live once”),而句话正是加剧这一现象的黑手。随便走进一家旅馆的酒吧,你会看到超过一半的人正窝在自己的数码世界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平板电脑的LCD屏发出的光线,照亮着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他们围成一圈坐着,谁也不说话,注意力全放在他们刚刚“逃离”出来的老家;他们在点评网站上浏览着别人的评价,给自己选择待会儿该去哪家餐厅吃饭。这种将整个世界缩减汇编的互联网暴政,已经从根本上扼杀了我们自主探知这个世界的能力。
  现在又有了Google Glass,这帮丢人的自恋癖们更是会一边到处闲逛,一边通过与眼镜交流而获取旅行信息:“好了,Google,继续往前走,给我忽略掉任何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与热心,把我需要的所有信息都放在我这两颗充满敌意与偏见的大眼球前面来。”
  就这样,在这么一个公开、平等、快节奏的世界中,我们开始用“做功课”来接触未知领域,而不是花时间去真正体会和理解来自异域的文化。人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快速旅行的方式,在手机上标注好所有“不能错过”的景点,然后便忙着开始这种基于最低限度了解的“到此一游”。
  真的,我絕不是在危言耸听。当你坐上一辆穿越坦桑尼亚内陆的卡车,车上坐的全是跟你一样种族、来自同一个国家的游客,你们的卡车只能按规定线路行驶,只在会出现的动物的固定地点停留,然后回到便捷精致的酒店里吃饭睡觉,买一些从款式到价格都为你们而准备的皮革制品——这一切,显然无法给你对后殖民非洲夸夸其谈的资本,但你还是这么做了。
  也许,我只是说也许,我之前碰见的那对加拿大夫妇,其实是在充满电气化的安大略湖边炮制出了他们的阿根廷之旅,或者只是把他们出席过的某场无聊的酒会加工成了海明威小说里的样子。更有可能的是,他们的故事已经让朋友和家人感到厌烦透顶——闭着眼睛你就知道他们将要向你娓娓道来的内容:当地的美味牛排、廉价咖啡、要了命的腹泻、以及这一切究竟有多Amazing。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对别人夸夸其谈自己经历的厌烦,很有可能是出于嫉妒——说真的,你在过去半年都沉浸于没完没了的破工作和逃避现实的酗酒,怎么可能喜欢听别人在世界另一头享乐狂欢的经历呢?但反过来说,任何觉得自己故事有价值与别人分享的旅行者,其实也完全处于某种唯我论的自私主义妄想之中。
  我们所忽略的事情是:真正的旅行并不仅仅是一种“经历”,而应该是在于你如何去感受未知。我们很多人进行旅行,其实是为了给自己积累“财富”(不管是故事、照片、还是什么人生经历),而忘记了全身心地体会这陌生的环境,也忘记了享受那些料想不到的惊喜。我们已经成为了消费旅行的一代人:好像如果没有了数码单反,马丘比丘的雾色黎明根本就不复存在了一样。
  其实我这么说,也算是在自我反省。我是一个旅行作家,这意味着我也是一个不想工作的“到此一游”型驴友;我依靠我的旅行经历,换取着他人的金钱与尊重。因此我所谓的“旅行”,也只是一种抱着投资目的的自我暗示,并最终成为了我的负担:路上所要经历的每一个地方,我都得事先做好功课,并且也得随身带着相机,简直无聊极了。
  至于我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得跟我的旅行经历息息相关。每当我坐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式美景中时,我就得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东西上;我一边敲击着电脑键盘,一边哄骗那些看我文章的人“一定要来”这些其实最好他们永远也别来的地方看看。因此每当我在夜深人静开始自我反省的时候,我也知道: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找到第一次独立旅行时感受到的那种未知世界带来的惊喜了。那个时候,我毫无方向感地独自孤行,没有旅游指南,也没有手机地图,还是个对世界充满最原始好奇的天真傻孩子。
  所以你看,我并不是说某些特定类型的旅游是没有价值的。走出家门晒晒太阳写写游记,当然没什么坏处;在此之后,就把自己五体投地的献祭在令你变得麻木无感的高科技面前吧,在你的社交媒体上记录下旅程中的每一步“历险”吧,如果你非要这么做的话。
  只是你得明白一点:如果你所谓的“旅行”就是一种收集各国签证印章的经历,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可怜到要靠炫耀去过多少国家而获得某种渺小的价值认同感,如果你认为他们列出来的“十佳旅游地”真的算什么东西的话,那么你只是一个在试图寻找自我存在感的游客而已。旅行永远不会让你成为更有趣的人,你只是导游屁股后面人群里的一员罢了。
其他文献
雨在江南恣意地下了半个月,杭州回来的晚上,屋子的潮湿凝滞了空气的通畅。那一整夜,我凑在窗前看着星空,盼望那只铁鸟平稳降落在心牵挂的地方。  杭州的记忆还在,太多关于烟雨的表达从宋词逶迤而出,至于断桥撑伞,孤山素影,都有一双流盼的眸子揽进山水后的明媚。不会埋怨这么多年命运被距离惘顾,岁月将时光拉得漫长,各自拥有的梦都是从彼此鐘爱的地域开始关注。烟雨拂过江南,拂过你潮湿的眼神,山河故国只是沉淀过南宋的
期刊
书房里并排的书柜都是玻璃门,单独的柜子封闭比较严密,每次找书时打开一扇门,都能飘出幽幽馨香,翻开一本书,字里行间也会散发出淡淡清香,而且不同的书柜散发出的是不同的香气,有茉莉香,有百合香,有玉兰花香,还有风油精的辛辣。我最喜欢的是野玫瑰若有若无、如梦似幻的香气,那个柜子里都是我最钟爱的小说。文字能够生香,缘于一次使用完风油精,没盖瓶子,顺手放进了书柜角落里,过了一段时间,打开这个书柜时,一股风油精
期刊
亲爱的老公:  十年前我们一同走进大学,你在河北、我在吉林,隔着1500公里距离,你埋头军械、我投身金融,各自天地各自努力。你说,书信是好东西,可以看到心情,所以我每周一封的习惯从未舍弃;我说,铁路是好东西,可以拉近距离,所以你坚持着绕路接送每个假期;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是记忆里无法抹去的濃重一笔。  六年前我们一同走上岗位,你在辽宁,我在吉林,隔着380公里距离,你是指导员、是参谋、是现在的政工
期刊
一座位于澳洲热带地区昆士兰州东海岸之外的小岛正在搞促销。这座小岛名叫韦奇岛,具体位于大克佩岛南边一公里,离澳洲大陆5公里远。  小岛面积23英亩(约93077平方米),岛上有热水、厕所、露营装备一应俱全。最高温在7月份约21摄氏度,冬天最低温也才12摄氏度,气候宜人。  早前该小岛标价85万澳元(约439万元人民币)出售,但上市12个月都一直找不到买家。由于业主急于出售,于是决定减价一半以49.5
期刊
奥利维亚德哈维兰,曾在电影《飘》中饰演女二号梅兰妮汉密尔顿,在101岁生日两周前,她获得了英国女王颁发的“女爵士”荣誉称号。这让她成为获得这一荣誉最年长的女性。在一份声明中,奥利维亚将这一荣誉称为“最令人高兴的生日礼物”。  奥利维亚是好莱坞黄金时代中最长寿的传奇人物,其美貌与迷人的微笑让她和同时代大荧幕上最闪耀的男演员名字联系在一起。而在荧幕下,她的罗曼史总是和英俊帅气的男演员、才华横溢的导演以
期刊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达成的共识是:成功只是属于一部分人的狂欢,而有些人永远无法品尝它的美味。那些成功人士究竟做了什么,或是拥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使他们脱颖而出?  诸如“成为人生赢家所必备的技能或习惯”,这样的文章你一定没少读,大部分人也都明白,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我们需要提升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等等。  然而有那么一群人——经常旅行的人,他们取得成功的概率要比其他人大很多
期刊
前些天在个人空间收到这样一条提问:我怕累,不想学习,该怎么办呢?  我没回复,也不知道该回复什么,我把问题发到作者群里,大家都在调侃,至于调侃的内容你应该可以猜到。  吐槽归吐槽,这个问题确实存在,除了撒碗鸡汤,告诉他自律的人生更美好外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到底该如何踏出第一步,让人生开启良性循环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属于“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但平心而论,这本书与M
期刊
朋友L君半年前被医生嘱咐需要多一些步行、慢跑等运动,以使那些被安逸时光挑高的身体指数有所回落。  于是L君每天晚餐后就到附近的小公园遛圈儿。日复一日L君发现,经常能碰到一个谢了顶的中年男人。又一天迎面碰见的时候,在目光交会时,这个谢了顶的男人对L君轻轻点了一下头,L君也并不诧异地回点了一下,继续各自脚步。  随后不久,L君連续十数天没有再碰见他,有意无意地开始猜测原因,甚至他的身份等等,乃至于半夜
期刊
对许多人来说,旅行仅仅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可以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所以旅行的意义就是旅行本身。  但是大多数一心想出去、想摆脱现有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所期待的旅行的意义,肯定是高于旅行的。但是无论如何,请活得真实一点,真实地面对自身的、生活中的问题,不要用任何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来麻痹自己。人哪,在别人面前怎么装都行,但是不要装给自己看,即使能骗一阵子,骗不了一辈子。  每个人旅行的意义都不一样,
期刊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曾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年都要去2个国家,国内不限,不穷游不跟团,纯粹跟着心情自由行。  没有背包环球旅行那么潇洒,也没有逃离北上广说来热血。既不浪也不燃,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地环游世界,每去一个地方之前,学习那里的语言、研究那里的历史和文化,攒够钱就出发。既然一没钱二没时间三又怕吃苦,那我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