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造性思维信心积极引导观察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具有主动、求异、发散、独创等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表现为思维敏捷、思路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用简捷而巧妙的方法解答问题。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所以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 树立创造的信心和勇气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也是非常必要的。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而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不同观点,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二、 从观察中积累想象素材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而小学生对事物的想象更多基于生活中发生过的,或者存在的事物,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方法,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等。要引导学生讲观察到得素材不断积累、分析、综合、归纳,用于课文理解当中。
比如在本人进行执教的《看雪》时,考虑到南方的孩子和文中台湾的小朋友一样,大多数本身是没有看过雪的,他们对雪的体验仅限于动画片里的场景。于是,我花了大量时间上网查找了很多有关于雪的图片与视频。在读完课文之后,我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想看雪吗?你们知道雪是什么样的吗?”学生的回答仅限于:“白色的”、“冷的”、“可以玩的”等等。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播放了北方的小朋友们在雪中走路,在雪中玩耍,堆雪人、打雪仗等等视频,播放完之后,我还请了两位老家在东北的学生讲了在老家过冬天的经历。这个时候,我再问他们:“你们现在印象中的雪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就有趣而且千奇百怪得多了。这样通过视频和同学从自身的经历中得到的对雪的印象相信要比直接从课文中学来要具体、深刻得多,而接下来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也顺利得多了。
三、 激发想象,让思维绽放无穷创意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当中,如果我们单纯地讲授课文,而忘记了课文背后,或者说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机械性的活动。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去,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将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月光曲》时,教师先打开录音机,让学生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大海平静的一段音乐,启发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大海的平静和美丽。然后,再播放《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让学生继续想像:海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波涛汹涌的具体情景是怎样的?最后,让学生把整个乐曲连起来听一次,启发他们边听边想像:贝多芬在弹这只曲子的时候,开始是那么优美平静,后来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当时贝多芬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课文为想像训练提供了材料,想像训练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感情的体会。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复述,续编有悬念的故事结局,编演课本剧,看图说话,想像作文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这其实是阅读课向写作课的想象力的一个延伸,学生在阅读课里将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之后,才能在写作课里继续延展,让学生的整个语文课堂都富有创造力。
四、引导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健康稳步提高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运用已掌握的大量知识去分析、判断面临的问题,面临新事物时,他们时常感到茫然,不知从哪里入手,这时就需要老师的细心引导和解析。如果没有老师适当的引导与解析,小学生很可能陷入一个难以脱身的思维误区,难以自拔,以至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而后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这样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反而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积极性。因此只有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之健康稳步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比较问题,培养他们的聚合思维。同时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从问题的不同点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多种答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学生遇到难题止步不前时,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鼓励他们知难而进,勇于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寻找解决难题的新捷径,以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小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一个可以自由创造的空间,才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期,重视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迎接将来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再隋,《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造性思维信心积极引导观察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具有主动、求异、发散、独创等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表现为思维敏捷、思路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用简捷而巧妙的方法解答问题。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所以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 树立创造的信心和勇气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也是非常必要的。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而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不同观点,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二、 从观察中积累想象素材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而小学生对事物的想象更多基于生活中发生过的,或者存在的事物,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方法,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等。要引导学生讲观察到得素材不断积累、分析、综合、归纳,用于课文理解当中。
比如在本人进行执教的《看雪》时,考虑到南方的孩子和文中台湾的小朋友一样,大多数本身是没有看过雪的,他们对雪的体验仅限于动画片里的场景。于是,我花了大量时间上网查找了很多有关于雪的图片与视频。在读完课文之后,我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想看雪吗?你们知道雪是什么样的吗?”学生的回答仅限于:“白色的”、“冷的”、“可以玩的”等等。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播放了北方的小朋友们在雪中走路,在雪中玩耍,堆雪人、打雪仗等等视频,播放完之后,我还请了两位老家在东北的学生讲了在老家过冬天的经历。这个时候,我再问他们:“你们现在印象中的雪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就有趣而且千奇百怪得多了。这样通过视频和同学从自身的经历中得到的对雪的印象相信要比直接从课文中学来要具体、深刻得多,而接下来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也顺利得多了。
三、 激发想象,让思维绽放无穷创意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当中,如果我们单纯地讲授课文,而忘记了课文背后,或者说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机械性的活动。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去,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将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月光曲》时,教师先打开录音机,让学生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大海平静的一段音乐,启发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大海的平静和美丽。然后,再播放《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让学生继续想像:海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波涛汹涌的具体情景是怎样的?最后,让学生把整个乐曲连起来听一次,启发他们边听边想像:贝多芬在弹这只曲子的时候,开始是那么优美平静,后来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当时贝多芬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课文为想像训练提供了材料,想像训练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感情的体会。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复述,续编有悬念的故事结局,编演课本剧,看图说话,想像作文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这其实是阅读课向写作课的想象力的一个延伸,学生在阅读课里将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之后,才能在写作课里继续延展,让学生的整个语文课堂都富有创造力。
四、引导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健康稳步提高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运用已掌握的大量知识去分析、判断面临的问题,面临新事物时,他们时常感到茫然,不知从哪里入手,这时就需要老师的细心引导和解析。如果没有老师适当的引导与解析,小学生很可能陷入一个难以脱身的思维误区,难以自拔,以至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而后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这样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反而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积极性。因此只有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之健康稳步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比较问题,培养他们的聚合思维。同时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从问题的不同点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多种答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学生遇到难题止步不前时,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鼓励他们知难而进,勇于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寻找解决难题的新捷径,以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小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一个可以自由创造的空间,才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期,重视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迎接将来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再隋,《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