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攻坚战,解放利津城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七八月份,渤海平原笼罩在漫天遍野的青纱帐中,利津城外绿意盎然。此时,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已拉开帷幕。借此天时地利大好时机,为迎接全面大反攻、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渤海军区遵照上级指示,对日寇展开了夏季战役战略攻势。8月11日,八路军渤海军区挥师北进,发起以解放利津城为目标的第二阶段作战——利津攻坚战,并取得辉煌胜利,使得利津成为山东省全境解放第一县。
  此役,共毙俘日伪军1600余人,缴获大小炮14门、轻重机枪29挺、长短枪900余支、子弹10万余发、汽车2辆、战马50余匹、粮食75万公斤,以及其他物资。这是渤海军区部队首次取得对城市攻坚作战的胜利,巩固扩大了渤海根据地,锻炼和提高了部队攻坚作战的技能。
  分割包围 各个击破
  利津,一座山东北部的小城,位于渤海南岸、黄河岸边,水路交通便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9年,日军侵占利津城后,这里成为日寇在黄河下游、渤海南岸最大路上战略据点。1943冬,日寇纠集两万余人对渤海垦区展开扫荡,在此囤积了大批粮棉物资。在军事上,城区设有数部电话,是日伪军在渤海一带的经济和情报基地。因此攻克利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然而,利津县城深沟高垒,防御坚固,号称“中国皇军”的伪华北绥靖军第八集团军第二十七团长期驻守,此外,城内还驻扎有7个保安中队、伪县公署宪兵队、伪警察局、新民会记杂牌军约两千余兵力,城外又分别有盐窝、张许、侯王庄、小街、店子、单家寺、宋家庄、崔家庄、官庄9个据点,作为外围屏障,其中,张许、盐窝据点如同两只触角伸张在县城东南和东北抗日根据地边缘,攻坚战面临巨大挑战。日伪军自恃强大,频繁展开扫荡蚕食,利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攻克利津迫在眉睫。
  担任攻克任务的,是渤海军区直属团一、二、三营,蒲台县、垦利县独立营的6个连队,总兵力1500余人,指挥这次战役的是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政委景晓村,副政委刘其人。经过周密分析,指挥部确立了“两步走计划”——先清扫外围屏障,攻克敌伪据点,再集中优势兵力攻城,一举歼灭日寇。
  巧取东门 瓮中捉鳖
  8月12日夜,利津攻坚战外围战打响。按照战略部署,部队将兵分几路将外围据点分割包围,逐个攻破。经过几个昼夜的围攻,至14日午夜,宋家庄、王庄、单家寺、张许、盐窝据点相继被攻克。战士们不顾疲劳又相继加强了对官庄、崔家庄据点的围攻,其余各部则紧逼城下。利津城漫天遍野的青纱帐仿佛成了天然营寨,城内日寇犹如瓮中之鳖,攻坚战高潮正式拉开帷幕。
  利津城呈方形,四面围墙高达两丈,宽丈余,墙面由清一色大火砖砌成,由“三合土”填实,且城墙四周设防严密、易守难攻。墙外,除东南靠黄河大坝外,其余三面均有陡深的护城河防护,墙上爆破的难度极大且危险性极强。权衡再三,杨国夫司令员决定从东门突破,打开缺口!
  16日夜,担任主攻任务的直属团一营从城东悄悄逼近黄河大堤,赵级三带领爆破组两度入攻,冒死炸开了紧闭的前后两道东城门。从东门冲入的战士穿过浓烟烈火,直插城内,并沿城墙分头向南北冲去,北城上的伪兵不战而逃,北门得以控制。
  此时,城内日军正凭借道道攻势顽强抵抗,攻入城内的战士与之展开激烈的巷战、街垒战,逐步逼近伪团部。随着一声爆破巨响,伪团部墙被炸开,伪团部遂被占领。战士们继续纵深挺进,从东大街攻至北大街,又从北大街攻至小西街,一举占领城心制高点——文庙。南城门也相继被占领。至17日黎明时分,四面攻城的八路军部队互相取得了联系,伪县政府、新民会、保安大队部被占领,四分之三街道亦被所控制。
  识破诡计 攻克利津
  正当占领了文庙的二连指导员们稍事休息时100多伪军反扑而来,战士们再次拿起战斗的枪只。缩在西北角土围子里的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一上午组织了五次突袭均被八路军战士顶了回去。下午两时许,被围困的西门之敌蠢蠢欲动,妄图突围西北角的日军据点,八路军部队组织内外夹击,伪军营长刘伯珍第一个从炮楼里爬出来缴械投降。
  17日夜,大雨如注,城内街道上到处都是掺杂着日寇污血的泥浆,此时,日军西北角据点仍未攻破,伪军垂死挣扎,妄图拖延待援。据点是一处4丈余高的炮楼,位置居高临下,要挟半个利津城。八路军架起两挺重机枪与敌展开激烈对射,爆破手各显其能,悄悄运动至据点附近炸开活口,捣毁了四角的地堡。晚8时左右,伪军送来投降书,表示“愿意归顺”,企图以援兵之计拖延时间。在识破诡计后,战士们带着满腔怒火再次展开攻击,深夜时分,伪军团长苏冀南及300多个伪兵投降、日军指挥官井田被杀。
  与此同时,于17日上午便从滨县赶往利津的500多名日伪军途中遭遇滨县独立营节节阻击,直至18日晨才赶到利津西关,早已埋伏在两侧的四分区战士们将手榴弹投向敌群,在日伪军乱作一团时,战士们抓住时机,将此拨日伪军一网打尽。随着日伪军的落网,攻克利津城的战斗以胜利告终,被日伪军践踏6年之久的利津城人民得以重见天日。
  利津战役共毙俘日伪军1000余人,缴获大小炮14门、轻重机枪29挺、长短枪900余支、子弹10万余发及其他战利品,是渤海军区部队首次取得对城市攻坚作战的胜利,它巩固和扩大了渤海根据地,极大锻炼和提高了部队攻坚战技能。
  战争过去71后,2014年,利津县建立了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以战争年代的珍贵实物,辅以历史事件、人物访谈等珍贵视频互动资料,生动再现了“山东省全境解放第一县”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并组织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使其亲身感受抗日战争的光荣与伟大,悼念为抗战付出鲜血的革命烈士,而将先烈的信念与信仰也将在一代又一代利津人身上得以永久传承。
其他文献
大美临沂,沂河穿城而过,每逢夜晚来临,沿河灯火燃起,这片鲁南沃土闪烁着荣耀的光辉——这里是中国物流之都,无数人从这里起家,叫响了重情重义的“临商”名号。然而,谁能想到,77年前,繁华富饶的临沂历经了一场血战,抗日勇士的鲜血浸红了沂河水。  悲壮惨烈的临沂保卫战是著名的台儿庄大捷的序幕战。1938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野蛮入侵下,临沂城陷入血战之中,庞炳勋和张自忠带领第40军和第59军以血肉之躯保卫
期刊
今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展窗内存有这样一张照片:荷兰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及助手约翰·费尔诺和波兰籍美国合众社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站在一辆被击毁的日军坦克上合影留念,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欢呼庆祝。他们是台儿庄战役的亲历者,为这场战役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和日军侵华证据。  日军占领南京后,气焰日盛,并企图以南京、济南为基地,打通津浦线攻打徐州。中国军队集结100万人,准备与日军在徐州展开会战。  1
期刊
从肥城到宁阳县的公路西侧,陆房深藏在山的深处,其西邻大董庄,西南接肥猪山、岈山,北傍黄土岭、黑峪,东接凤凰山、蛤蟆山。而就在凤凰山下青青的松柏丛中,长眠着178位在76年前陆房突围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的英灵。1939年的5月11日,这里曾硝烟弥漫、炮火纷飞,战争从从拂晓持续到日落,八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与数倍于己的敌酋殊死较量,写下了抗日战争战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  挺进山东 连战告捷  1938
期刊
杨晓刚同学的近作,无论就其技艺水准还是内蕴品味,在这一年半时间里的提升是明显的。这具体表现在他的作品从视觉形式构成到人物形象塑造,从笔墨组织设计到发挥运用等诸方面都有了稳步但却显著的完善变化。晓刚腼腆但却执着,作品中充盈了对抒情特质和唯美情调的追求,显现出某种若隐若现的尘世与上界交会的情境氛围、音乐韵致以及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作者热烈的内心情感呈现在画面之中的却是集体凝视式的静穆,似期盼、是希冀、
期刊
“海阳‘铁西瓜’,威名震天下,炸得鬼子哇哇叫,炸得伪军上西天……”68岁的海阳赵瞳村退休教师赵炳旭当年在课堂之外最喜欢给学生们讲海阳地雷战的英勇抗战故事,尤其是与他同宗同族的电影《地雷战》原型、民兵英雄“爆炸大王”赵守福的传奇事迹。退休后,他常常来到村子的制高点,一座名叫信号山的山丘,从高处眺望,行村镇几个村子尽收眼底,当年,站在信号山上能窥见日军在行村设的据点。  当年,海阳民兵利用地雷战与日寇
期刊
少年李扬风在青岛中学读书时,正是日军铁蹄长驱直入之际。“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我决定到部队去!”受抗日救亡运动思潮影响,抗日救国成为少年李扬风的志向。1938年春,李扬风和同伴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鲁西抗日游击队,并于193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场发生在鲁西的著名战役——陆房突围战,当时年仅18岁的李扬风就是亲历者之一。  1938年5月,17岁的李扬风随鲁西抗日游击队加入中共泰西特
期刊
76年前,在梁山西南的独山,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猖狂攻城掠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八路军115师却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的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歼灭战。此战也被八路军总部和国民政府嘉誉为“模范歼灭战”。  独山村,始建于明代,因村北有座突兀的山丘独山得名,属于山东地区典型古村落,自古自然与人文风情并重。如
期刊
1962年,电影《地雷战》在全国引起轰动,影片中勇敢智慧的赵家庄民兵用地雷将敌人炸上天的故事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故事主战场发生地海阳市赵瞳村、主要人物赵虎原型赵瞳村“爆炸大王”赵守福因此威名远扬。  如今的赵瞳村,随处可见当年地雷战留下的红色印记,神奇的地雷威力无穷,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赵守福等民兵英雄靠智慧和胆识,借山取石,利用地雷与日军顽强战斗,不仅活跃在海阳县境内,还奉命组成远征爆炸队
期刊
85岁的李洪杰,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在世的鲁南铁道队(铁道游击队)队员之一。作为当时年龄最小一名队员,李洪杰老人现在身体健康,眼不花,耳不聋,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铁道大队的烽火岁月。  给“王强”包扎过伤口  李洪杰出生于1930年,12岁时因穷困辍学在家,看到村里有铁道大队队员们出门去打仗,时常跟在队员们身后跑来跑去,慢慢和大家熟了,就提出了加入铁道大队的要求。老人说:“可能是因为我年龄还小
期刊
在惠风和畅的金秋时节,山东省迎来文化发展中的大事件——2015年9月16日,“书香山东·快乐阅读”推进活动暨书城开业仪式在山东书城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副司长高世屹,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以及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财政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广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