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腔气管插管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贲门癌根治术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术式,其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双腔气管插管目前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2008年3月~2011年6月收治行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0例,男47例,女43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患者术前肺功能均正常,肿瘤均未发生广泛转移,可以手术切除,手术均有同一醫师主刀完成,其中36例患者术前有吸烟史,均戒烟2周以上再行手术;本次统计排除术前有严重心、脑、肺部疾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方法: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插入35F或37F的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插入后均经纤支镜定位,确保位置正确。手术开始分离贲门与食管下端时开始单肺通气,将潮气量适当减至8~10ml/kg,呼吸频率适当增至12~16次/分,平台气道压<35cmH2O,以保证有效通气,直至病变切除后恢复双肺通气。术毕拔管后送ICU病房,术毕未达到拔管条件者送麻醉恢复室继续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手术开始分离贲门与食管下端时,将潮气量调至6~8ml/kg,呼吸频率调至12~16次/分,以保证有效通气,直至病变切除后恢复正常通气。术毕拔管后送ICU病房。术毕未达到拔管条件者送麻醉恢复室继续呼吸支持治疗。
  观察指标:术中生命体征、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以胸片、痰培养结果阳性等为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术中HR、BP、SpO2基本稳定,无1例发生低血压及低氧血症。术中观察组有2例单肺通气后SpO2下降至70%~88%,换双肺通气后,SpO2迅速恢复至96%以上,顺利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术中通气良好,循环稳定,SpO2保持在96%~100%。
  两组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开胸到关胸)相比较,观察组平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相比较,观察组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双腔气管插管可以实现单肺通气,手术操作的空间增大,同时可使误伤周围组织器官的几率减小,使术者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常用于开胸手术,双腔气管插管相对于单腔气管插管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在肺部手术及食管癌等手术中应用较多[1~3],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喜爱。
  单腔气管插管在贲门癌根治术中较为常用,传统上在分离贲门与食管下段时,常需要减小潮气量或由助手按压膨肺来增大手术操作空间,这样不仅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还延长了麻醉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费用。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并经纤支镜准确定位,不仅可以实现单肺通气,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还可以节省手术和麻醉的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由于手术与麻醉时间的缩短,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少,理论上单肺通气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但只要经过良好的麻醉管理,低氧血症的发生并不多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术中HR、BP、SpO2基本稳定,无1例发生低血压及低氧血症。
  总之,在贲门癌手术中,双腔气管插管较单腔气管插管更有利于缩短手术和麻醉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红晨,汪卫平,徐小义,等.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药,2009,14(6):485-486.
  2 黄美清.肺癌手术的麻醉处理163例总结[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3-74.
  3 李小伟,侯新红.老年胸部恶性肿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J].中原医刊,2003,30(8):29-30.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真菌药用资源十分丰富,在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和降血压等方面真菌药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真菌药物药理作用的论述旨在帮助人们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关键词 真菌 药理作用 药用资源    真菌作为纯天然药物,在我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有记载。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真菌药物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就真菌药物不同的药
期刊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糖、血脂升高的比例有增加的倾向,同时血糖、血脂升高的年龄呈年轻化。为此,调集了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2010年体检人员的体检报告,对其中的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进行分层处理,以期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血糖、血脂的异常,以及对其中有意义的人群进行早期医学预防、医疗干预。起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期刊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药物 应用  心房颤动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它带来很多临床问题,包括死亡、血栓栓塞、脑卒中、心力衰竭以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此外房颤还可引起心悸、乏力等症状。现就近年来房颤治疗的进展现状总结如下。  房颤的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AFFIRM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是控制心室率最有效的药物,可以使70%的患者达到目标心率,静脉应用普萘洛
期刊
消化不良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之分。消化不良为十分常见的病症。据国外报道,人群中消化不良发病率19%~41%[1],国内报道约占消化病门诊患者的20%~40%。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00例,因有消化不良症状前来就诊。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4~70岁。  诊治方法:均先采用
期刊
ICU的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经胃肠道供给营养(EN)是重症病人首先考虑的营养支持方式[1]。经鼻胃管途径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肠内营养途径,但留置胃管有发生反流、误吸的危险,导致鼻窦炎的患病率增加。甚至继发严重全身感染、感染性休克。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危重症患者医院院内感染关系的影响,明确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江
期刊
腹部创伤中的常见病,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1],肝破裂可伴有胆道损伤,胆汁渗入腹腔内导致腹膜炎,患者不仅有出血表现,而且还有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表现。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为探讨肝破裂治疗效果,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肝破裂患者6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肝破裂患者6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10~76岁,平
期刊
200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对冲性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26例,总体治疗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2~66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车祸24例,坠落伤3例,其他3例。全部为枕部着力,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症状与体征:原发昏迷10例,清醒患者均有头痛,恶心,烦躁13例,伴有抽搐1例。入院时GCS评分:6~8分4例,8~10分10例,11~12分
期刊
随着胸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食管癌手术方式以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为首选,因该术式有多种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仍是食管癌颈部吻合的主要并发症。自管状吻合器临床应用以来,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颈部吻合由于术野小,常规的吻合器操作方法在颈部运用不方便,故多数医生仍采用手工吻合的方法。  为探讨弯管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的使用及操作方法,2010年2月~2011年10
期刊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以Colles骨折最常見,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因为有骨质疏松,患者为最多,同时桡骨下端2~3cm处是坚质骨与松质骨交界部,结构不够坚固。其致伤及移位机制: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掌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而产生骨折。其中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发生时由于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撑地而产生骨折,骨折远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Th17可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与发生及发展,本实验主要通过测定细胞因子IL-17和IL-21的水平来观察Th1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活动度、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等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患者30例,女25例,年龄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