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没有写下过任何关于少年时代的文字,因为实在是平淡无奇,或者说一帆风顺。第一批入队,然后是少先队大队长;第一批入团,然后是校团委书记;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爸妈的独女,老师的宠苗,没经历任何挫折。最大的挫折是高考,尽管成绩优异,但没有进入第一志愿北大法律系,而是被中文系录取,哭了一夜。现在想想,有些宿命的意味。如果说,小时候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被记忆被书写,就只剩下这一件——对书(对文学)的痴迷。
  虽然,爸妈没有对我进行抓周的测试,但我从小对书本的兴趣远远高于其他东西。还不认字的时候,就整天翻看家中那些老画报,最喜欢《阿尔巴尼亚》里面穿花裙子的姐姐。家中各种版本的《毛选》都被我用笔东划西画得面目全非。妈妈看我这么喜欢书,就有意识地开始给我订阅一些幼儿杂志,免得我整天亵渎领袖著作。印象最深的是《小朋友》,画多字少,但很好看,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除了儿歌、小故事之外还有一些益智的小游戏。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所以我的记忆里没有《花仙子》,只记得别人家看电视的时候,我和爸爸各自歪在自己的床上,人手一本小人书,度过了很多个妈妈上夜班的晚上。我看画,他还看字,所以阅读速度赶不上我。就这样,小小的我,大字不识几个,亦“博览群书”。什么《薛刚反唐》《济公传》,还有反特故事、民间传说,甚至连环画版的四大名著,全都看遍。
  后来读小学了,妈妈订的杂志也升级到《儿童大世界》《故事大王》《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之类。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当时很吸引我。《儿童文学》刊登的一些外国作品,也让我感到非常新鲜。有一年的暑假,读到《儿童文学》上的一篇外国小说,讲一帮小孩儿在地下隧道里的历险。恰好,我们小区里面正在铺设什么地下管道,于是我招募一群死党,分配好角色,决心搬演整个故事。可惜的是,管道里面除了地下黄泥,连只老鼠也没有遇见;又太短,没走五十米,就见到一缕阳光射进来,顺着缝隙爬出去,才发现我们不过是从我家楼下的地下井盖进去,又从街道对面的地下井盖爬出来了。于是我生平第一次的作品改编及导演行为便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其实,现在已经记不起那些少儿文学杂志到底登了些什么,只是每个月的那几天都盼着妈妈快点到家,迫不及待地翻看,一定要把上个月没有连载完的故事先看完才能去吃晚饭。然后在接下来的三十天里慢慢地品读其他,然后期待新一期的出版。月复一月。在那些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机的日子里,我依然过得丰盈而快乐。
  也正是从那时起,有了写东西的冲动。第一次被认可,是小学四年级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的一次征文活动,“听音响说故事”,得了个什么奖,好像是最末一等的。但还是在我们那所工厂子弟学校,引起很大轰动,被认为是“作家”的苗子。为了对得起这头衔,我开始笔耕不辍。到高中的时候,同时在两家省级报纸的中学生版开专栏。想起来好笑的是,当时收到的读者来信中,有仰慕者,竟也有匿名恐吓者。
  少年时代的阅读完全是率性而为,无章无法。从《上下五千年》到《十万个为什么》,从《张海迪》《吴运铎》《雷锋故事》《红岩》到《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到《十日谈》,从《七侠五义》《岳飞传》到《红楼梦》,从金庸、古龙到琼瑶、席慕容、张曼娟,反正是找到什么读什么。也没有什么经典的概念,记得经常大段大段地摘抄喜欢的作品,今天翻看,发现满本都是汪国真之类的所谓“诗句”。纵然是杂乱地阅读,那些书还是留给我很多东西,比如爱、理想、责任、正义……那一阵子曾取过笔名“萧剑”,因为对龚自珍诗句中的人生“怦怦然向往”。虽身为女子,亦希望以笔为旗,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至今,仍执着于此。
  爸妈虽然不是文化人,但对我爱书却是百分百的支持。16岁那年,我被保送升入省重点中学。爸爸想送个礼物给我,于是他请木匠打了个双门书柜。今天,我的八组双门书柜,占据家里整整两面墙,横排竖放的书籍占满柜中每一个空间,书柜超负荷得都已经变形。无论我去到什么地方,一定会在当地的书店里花光身上最后一块钱,然后拖着重重的书箱漂洋过海地回来。
  总有些学生因为没有考上博士而郁闷。我常对他们说,读书、写作、治学是一种习惯,是一辈子的事,岂是一纸文凭能阻止的。当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诵诗的时候;当我在宝宝熟睡后,打开我心爱的小说的时候,会觉得当年那个戴眼镜的小女孩——那个单纯的过往又回来了。
  正如林徽因的诗——
  现在流水似的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滕威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我妈发现酱油用完了,便叫我爸去买。离我家不远处有个小卖部,五分钟路程,可半个小时后我爸还没回来,我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小时后我爸终于回来了,我媽连忙拿过酱油倒在菜上,不曾想太心急,洒得满桌都是,我爸慢吞吞地拿了块抹布过来仔细擦掉。唉!我这急性子老妈和慢性子老爸啊!  猪豆豆点评:这个对比很有趣!我很好奇,你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呢?
题目呈现  在生命成长中,你会收到很多礼物;在旅行途中,你会为某些纪念品而一掷千金。当然,还有一些不起眼的东西,比如树叶、石头、纸片……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感受。你收藏它们,珍爱它们,遗忘它们,丢弃它们。是时候盘点一下了,整理自己的衣橱、书柜、五斗柜、珍藏盒……写写它们,讲述一段与它们相关的故事吧。请以“盘点旧物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引  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很宽泛。只要
行走在大阪街头,只见大阪人风风火火,步履匆匆。在街上走得慢的人似乎是另类,成为被侧目的对象。大阪人仿佛不是在步行,而是在竞走。国际交通安全学会的一份报告说,整个日本大阪人的步行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每秒1.6米。以走路快著称的东京人平均速度每秒1.56米,在日本屈居亚军。  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国家,当前人均GDP比美国还高。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繁华热闹的商业之都。大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从其步行速度大
像爸爸这样的人本不伟大,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们奔赴前线,不顾及自己而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亲爱的爸爸:  见字如面!  看着手机上给爸爸打的电话久久未接通,我知道,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奋战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你肯定是一头埋在工作中,救助着患者。  自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如同一阵狂风般席卷我国,像一台不会停息的机器不断吞噬在病魔折磨下奄奄一息的生命,爸爸回家的次数随着疫情的加重而越来越少。整个
没有零食的年代,四时鲜果就是最好的佳肴。小时候,最爱的就是外婆家。“外孙是姥娘家的狗,吃不了拿着走。”从开春的桑葚开始,我们就一趟趟地往外婆家跑。可桑葚来得快去得也快,半个月一过,树上就空空如也,只剩了肥大的桑叶迎风招展。这时就要等端午了。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歌谣响起,端午又到了。  循州一带,山多地少,耕作辛苦,
黄岐山位于揭阳市区北4公里,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夕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陽最出名的山脉。
自由撰稿人,热情乐观的射手座,爱美食,爱美景,更爱和你们分享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邮箱:282243306@qq.com蔻蔻姐姐:  你好!时隔两周,我又来打扰你了!真不好意思!这次找你,是想向你咨询一个问题:同学利用我怎么办?  上次跟你提过,我是班里的优等生,身边有很多的朋友。我们班里有一个女生,我一直都对她很好,把她当成我最重要的朋友。因为我们家离得不远,所以我们上学放学都一起走。  让我难
题目呈现  生活中,你一定接触过不少人和物,有的陪伴多年,有的只是擦身而过;普通的,新奇的,动的,静的……只要有交集,只要你倾注过感情,就一定有故事。不论是人是物,都有值得我们写的地方。请你细细回忆,把你和它(他)的故事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吧。  请你以“我和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这不是一个很有
夜晚,一小屋亮着光。“你知道隔壁村那个娃吗?”女人说。“你是说大学毕业后月入好几千那个?”男人说。“可不就是嘛,”女人说,“赶紧把家里的布收起来做个背包,给咱家娃。”男人眼里闪着亮光。夜越来越黑,唯独小屋越来越亮。第二天,只见一个孩子若有所思地站在门前,背上耷拉着一个五颜六色的背包……  指导老师 严达鹏  豬豆豆回复:挺有年代感的一个故事。孩子最后如父母期待那样踏入大学了吗?
我的同桌自称来自星星。听,他又在自我介绍了:“来自星星的我,注重仪表!”可我昨天还看见他顶着“鸡窝”头来上学。“来自星星的我,从不贪嘴。”但我前天见到他拿了一手烤串!“来自星星的我,诚信努力!”咦?开学那个找我要作業的人是谁?啧,来自星星的同桌脑回路真的很不同。  猪豆豆点评:邋遢星、饕餮星、拖拉星,总有一款星星适合你同桌。  指导老师 张利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