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FLAIR MRI增强后延迟扫描技术在外周性眩晕中的应用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眩晕疾病相关前庭评价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外周性眩晕尤其单侧/双侧外周前庭病变的定位诊断水平.但如何更精准地进行迷路(如半规管)或前庭神经受损定位、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仍是目前的诊断难点.临床上,磁共振成像(MRI)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增强后延迟扫描技术的应用,协助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进行迷路及其邻近微小结构病变(如内淋巴积水、血-迷路屏障受损、迷路炎、迷路出血和前庭神经受损等)的定位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为单侧/双侧外周前庭病变的精准定位及病因推测提供了更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的反义转录物(antisense to the cerebellar degeneration-relat-ed protein 1 transcript,CDR1as)在Balb/C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与低表达后对其成骨和成血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及鉴定BMSCs,将含过表达与沉默circRNA CDR1as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es,LV)载体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自发性小脑出血(S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非手术治疗的SCH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4~6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72例(68.4%),纳入预后不良组33例(31.3%),其中死亡25例(23.8%).入院GCS评分、入院后血肿扩大、入院血肿直径、后颅窝紧缩征和合并糖尿病是SC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
目的 探讨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在儿童日间全麻下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8月某院接受日间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儿童,年龄3~7周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治疗牙齿数≥10颗.120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2组,综合策略组(H组,n=60)采用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包括超前镇痛、疼痛管理指导、微信评估(在术后4、6、24 h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疼痛评估)三项内容;对照组(C组,n=60)无超前镇痛及疼痛管理指导
牙龈色素沉着(gingival pigmentation,GP)表现为牙龈出现黑色或棕褐色等深色色素沉着斑,多由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颗粒沉积于牙龈上皮引起,其影响因素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因素包括重金属、纹身、吸烟或药物的使用,而内源性因素则与某些疾病有关.对GP进行临床分级有助于对治疗的必要性及预后进行合理评估,Dummett-Gupta口腔色素沉着指数是目前常用的分级方式,而将病因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形成的新的评级方式则可更为全面地描述患者情况.临床中需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检查以鉴别生理性GP
目的:探究光刺激对抑郁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改良强迫游泳抑郁模型,给予光刺激(频率40Hz、占空比50%、照度500Lux)治疗28d.用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旷场试验评估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突触相关蛋白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强迫游泳成功诱导了小鼠抑郁模型,光刺激显著改善了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抑郁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中,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目的 建立可精确测量正颌外科术后复发率的三维坐标系,进行复发程度的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于某医院口腔正颌外科行正颌手术的患者数据,将其螺旋CT重建三维图像,两位研究者使用多平面辅助定位法分三次定点,通过组内及组间相关系数(intra-and 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筛选出可重复定位准确的标志点,建立不同坐标系,计算面部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来确定正中矢状面对称性最佳的坐标系,应用此坐标系和侧位片分别测量复发率,评价分析正颌手
牙釉质脱矿是正畸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正畸矫治器影响口腔清洁能力,易导致菌斑堆积及口腔菌群失调,致龋菌产酸引起牙釉质脱矿,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危害口腔健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NPs)通常指直径为1~100 nm的固体颗粒,理化性质独特,能为正畸釉质脱矿预防提供新策略.回顾相关文献,用于预防正畸釉质脱矿的NPs按其功能可分为抗菌、再矿化及载体型三类.应用NPs改性正畸粘接剂赋予其抗菌或再矿化性能的研究最多;也有研究利用NPs对正畸矫治器进行表面涂层或整体掺杂改性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借助功能磁共振探讨对神经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患肢的食指轻叩试验检查、握力测量及运动任务态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FM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高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过度磷酸化及细胞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补体、激活剂和趋化因子有关.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微小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的改变影响着与AD病理生理学相关的几乎所有神经生物学过程的表观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近年来,miRNA在AD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近几年miRNA在AD相关的基础及临床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炎症级联反应是其主要的病理过程之一.细胞焦亡是一种由半胱天冬酶Caspase-1/4/5/11介导的促炎性程序性死亡方式,可导致细胞肿胀破裂和炎性因子IL-1β、IL-18释放,诱发炎症级联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抑制细胞焦亡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