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妈妈买菜回家,推开门便见皮皮正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他手持一根小木棒,一会儿进攻,一会儿躲闪,口中还振振有辞,似乎面前有一个“影子敌人”正和他交战在一起,以致“战况”紧张得连妈妈回来了都充耳不闻。看着自得其乐的皮皮,妈妈心中的不安却如涨潮之水不能安宁。
自从皮皮不再像以前一样黏人后,妈妈确实舒心过一段日子,可慢慢地妈妈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几次,她突然发现皮皮似乎与人在房间里说话,有时甚至还在争论什么。悄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皮皮边玩耍边自言自语。这样的次数多了,妈妈便开始担心起来:这种现象正常吗?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呢?
解析:
其实皮皮这种现象并非中邪,也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陷入了一种“心灵空巢期”。儿童心理研究发现,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加上城市现代化快节奏的新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因缺少玩伴,渐渐陷入老年人那种“空巢心理”之中,出现“儿童心灵空巢”,时常只能依靠假想的同伴来缓解其孤独、不安心理。此外,研究还表明,越是聪明伶俐、富于创造性的孩子,就越可能和假想伙伴玩得沉迷,这也往往是让家长感觉到孩子“神经兮兮”而暗自担忧的主要原因。的确,若孩子长久地沉浸于这种想像式的自娱中,过度缺少与外界的接触,很可能发展为自闭或抑郁。
那么,对于“心灵空巢”的孩子,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呢?
●悉心陪伴,化解孤单
让孩子走出“心灵空巢”,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多加陪伴,或者让孩子多接触社会,走出孤独。孩子沉迷于“假想伙伴”,无外乎内心有渴求,想通过与“伙伴”讲话、玩耍来减轻内心的孤独感,这既不会让忙于工作或家务的父母讨厌,孩子也得到了心理补偿,自认为找到了免于寂寞的巧妙方法。因此,父母除了要注意陪孩子玩耍聊天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在尝到了现实中伙伴带来的快乐,解除了孤独后,他们就自然而然不再沉迷于“假想伙伴”中了。
●转移注意,丰富生活
家长可逐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淡化虚拟世界的一切。孩子会假想伙伴、虚构玩耍并不是坏事,这正是孩子宝贵想像力发展的萌芽。所以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孩子想像力丰富的特点,通过和孩子一起做些发展想像力的游戏、或者讲有趣的故事让孩子续编结尾、引导孩子了解周围未知的事物等等,让孩子寻找到乐趣,以把注意力慢慢地从心灵空巢中移开。
●加强沟通,舒缓情绪
家长要为孩子的这种负面情感和情绪寻找出路。当发现孩子有心灵空巢时,父母应多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心事,一起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通过适时地疏通不良情绪,来缓解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家长不妨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在阅读、画画、弹琴、跳舞等娱乐活动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是“假想伙伴”所不能替代的,从而主动放弃或远离这种自闭式的自娱自乐方式。
需要要注意的是,家长如果不能马上改变孩子缺乏同伴的现实,那么在孩子扮演角色和“假想伙伴”游戏时,家长也不应排斥或者抵触,以免因为过多责备而强化了孩子这种自我解忧的方式。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找出合适的方法去帮助他。
妈妈买菜回家,推开门便见皮皮正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他手持一根小木棒,一会儿进攻,一会儿躲闪,口中还振振有辞,似乎面前有一个“影子敌人”正和他交战在一起,以致“战况”紧张得连妈妈回来了都充耳不闻。看着自得其乐的皮皮,妈妈心中的不安却如涨潮之水不能安宁。
自从皮皮不再像以前一样黏人后,妈妈确实舒心过一段日子,可慢慢地妈妈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几次,她突然发现皮皮似乎与人在房间里说话,有时甚至还在争论什么。悄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皮皮边玩耍边自言自语。这样的次数多了,妈妈便开始担心起来:这种现象正常吗?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呢?
解析:
其实皮皮这种现象并非中邪,也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陷入了一种“心灵空巢期”。儿童心理研究发现,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加上城市现代化快节奏的新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因缺少玩伴,渐渐陷入老年人那种“空巢心理”之中,出现“儿童心灵空巢”,时常只能依靠假想的同伴来缓解其孤独、不安心理。此外,研究还表明,越是聪明伶俐、富于创造性的孩子,就越可能和假想伙伴玩得沉迷,这也往往是让家长感觉到孩子“神经兮兮”而暗自担忧的主要原因。的确,若孩子长久地沉浸于这种想像式的自娱中,过度缺少与外界的接触,很可能发展为自闭或抑郁。
那么,对于“心灵空巢”的孩子,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呢?
●悉心陪伴,化解孤单
让孩子走出“心灵空巢”,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多加陪伴,或者让孩子多接触社会,走出孤独。孩子沉迷于“假想伙伴”,无外乎内心有渴求,想通过与“伙伴”讲话、玩耍来减轻内心的孤独感,这既不会让忙于工作或家务的父母讨厌,孩子也得到了心理补偿,自认为找到了免于寂寞的巧妙方法。因此,父母除了要注意陪孩子玩耍聊天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在尝到了现实中伙伴带来的快乐,解除了孤独后,他们就自然而然不再沉迷于“假想伙伴”中了。
●转移注意,丰富生活
家长可逐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淡化虚拟世界的一切。孩子会假想伙伴、虚构玩耍并不是坏事,这正是孩子宝贵想像力发展的萌芽。所以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孩子想像力丰富的特点,通过和孩子一起做些发展想像力的游戏、或者讲有趣的故事让孩子续编结尾、引导孩子了解周围未知的事物等等,让孩子寻找到乐趣,以把注意力慢慢地从心灵空巢中移开。
●加强沟通,舒缓情绪
家长要为孩子的这种负面情感和情绪寻找出路。当发现孩子有心灵空巢时,父母应多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心事,一起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通过适时地疏通不良情绪,来缓解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家长不妨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在阅读、画画、弹琴、跳舞等娱乐活动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是“假想伙伴”所不能替代的,从而主动放弃或远离这种自闭式的自娱自乐方式。
需要要注意的是,家长如果不能马上改变孩子缺乏同伴的现实,那么在孩子扮演角色和“假想伙伴”游戏时,家长也不应排斥或者抵触,以免因为过多责备而强化了孩子这种自我解忧的方式。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找出合适的方法去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