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控制理论课程思政

来源 :林产化学与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载体,“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发挥高校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弘扬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其他文献
本文构建了互动化、智能化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各专业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平台.在线教学已经从单向的教学视频向互动学习平台发展,从教学支撑平台向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转变,实现了学习评价与反馈的即时化、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的立体化、资源推送服务的智能化,使在线教学进一步向着智慧课堂教学发展.通过雷达工程专业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丰富了在线教学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等内容,以期对后续在线教学的开展提供有益建议和方法,对其他专业的在线教学组织提供经验和借鉴.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基础上,本文以聚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四力”培养为目标,提出了改革思路和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探索教学实践模式等新举措,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本文从当前新型雷达装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院校及新型雷达装备特点,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装备实践平台等方面,对新型雷达装备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教学实践表明,开放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新型雷达装备教学效果,提高我校新型雷达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课程内容与宇航领域发展的密切相关性,整理归纳我国科学家、航天领域杰出贡献者的事迹及案例,并与课程知识点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学习、领悟航天精神,将课程思政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方法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登攀、锐意进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与工作作风,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随着国家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梳理各个模块知识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通过课程内容讲解,引入规则意识,列举一些小的例子,引出一些生活哲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和能力培养,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部分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工程实践课程,如何在工程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高校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作者以工科电类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为例,总结了课程里面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课程中包含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实现了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润物细无声地启发学生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法等方面的思考.
混合教学把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本文在深入分析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MOOC混合教学设计方法,并通过具体的设计实例对方法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推进“三全育人”建设,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采取优化教学内容、增加互动环节、丰富实物对象、严格考勤制度等举措,对机载设备现场课进行全方位建设.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体验为先导、以应用为桥梁、以技术为主线的多维度现场课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雷达极化信息处理和应用涉及了电磁波辐射、传播、散射、接收与处理等与雷达探测相关的全过程,以及目标散射、目标检测、目标识别等多个领域.为便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的物理内涵并掌握当前最新研究进展,我们开展了启发式研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启发式研讨教学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讲解、研究进展研讨和实测数据处理三个过程.采用启发式研讨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并最终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
针对我校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分课堂”的优点和可实施性以及新时代学生的特点,本教改项目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体系中,提出了隔堂对分及当堂对分的教学模式.本项目分别针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隔堂对分模式适合比较系统的知识点,学生课后进行内化吸收,下次课进行分组讨论;而当堂对分适合小而独立的知识点,学生带着问题当堂内化吸收,再进行分组讨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都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其课堂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