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教学”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能够获取的知识非常少,尽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营造出愉悦、热闹的教学氛围,但是大多数这样的课堂都是华而不实、追求形式。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管也采用了拓展延伸教学方法,但是走偏的还是大多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课堂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进行拓展延伸,不能够局限于教材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实践语文的能力,在课堂上具有较高学习效率。不断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堂,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拓展延伸时加强人文熏陶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人格形成、将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语文课程的一大特征就是人文性,这就意味着初中语文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进行积极的培养,利用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熏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充分地挖掘出来,不断地拓展延伸语文教材。当然这就要求较强的人文意識应该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具备的。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就要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性,这一篇课文主要是表达一种人应该对积极面对生活,不要悲伤,即使在生活中我们遭遇了困难被生活所欺骗也要积极地面对。但是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讲述给学生的时候,学生是很难接收到教师所传递的情感信息,这样的教学相对比较空洞。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才讲课之前先设问,对学生提问:“到目前为止有哪位同学有被生活欺骗的经历?你是怎么面对这样的经历的?”让学生开展讨论并阐述自己的经历,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被诗歌中的人文素养感染,进而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会更加深刻、具体的理解诗歌含义。
  二、拓展延伸时关注思维发展
  初中正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初中语文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知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充分地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讲述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的心》一文讲述的是一对父母几番将自己的子女送给他人但是最后又都想方设法将其要回的故事。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那对父母的矛盾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对子女的爱。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讨论这对父母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去?为什么送出去之后他们又都想要回来?孩子是送出去好还是不送出去好?这样的设问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大量的锻炼,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还对学生冷静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培养。
  三、拓展延伸时注重语言习得
  语文这一门学科内涵丰富,对于语文中所蕴含的规律,学生想要真正掌握,就必须经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联系才可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教学。只有对语文教材大量的基础之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对语文文字进行运用是学生学习语文文字的最终目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语文实践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运用和理解。语文基本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学生在不断培养这些语文基本素养的时候要注意进行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对语言灵活的运用,形成语言积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习得进行品位和感受,其要不断地进行拓展训练,将课外美文引进初中语文教学中来,尽管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非常优秀,但是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仅限于教材内容却是不可行的。
  四、拓展延伸时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想要学好语文这一门课程,其必须在学习的过程占据主导地位,自发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具有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语文教师也要积极维护,不要将其磨灭掉。只有这样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才能够活跃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时候,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在呈现传统知识的时候尽可能采用丰富多彩的展示方法,这样在课程上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可能地集中。比如初中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是通过故事向读者传递一个道理,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文章中描写的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够只依靠教材,更多地应该是从生活中感悟。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其合作者、参与者和引领者都是语文教师,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地拓展延伸教学,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本文试图从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谈谈如何把培养语文创新能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之中。  一、鼓励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
水库库区清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介绍了新兴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区清理工作的要点、实施方法和实施技巧。将国内暂处于探索阶段的抽水蓄能电站库区
为减轻重力坝设计中的人工计算工作量,提升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重力坝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以实现高效快速设计重力坝的过程。通过非溢流坝段的剖面拟定、
时下的高中诗歌教学,被我们的老师以高考的需求出发,总结出各类命题形式,然后又概括出答题模式,而背离了诗歌学习的初衷。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借这个东风,我们正好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出一份力。同时,也能让本来沉闷的课堂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氛,也更能激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再认识和人文化,它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并分析全诗,学习诗歌所运用的古典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掌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古典意象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2.体会诗歌“美丽的错误”之格调美。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诵读法、思路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  多
本文介绍吉林水电网及大用户基本情况,从电力电量需求、供电可靠性、停断电的影响三个角度分析了大用户特点,并阐述了大用户在设备维护管理界面、大用户管理设备接入系统技术
目的:通过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观察羟化氯喹硫酸盐对视网膜电活动的长期影响,并且评估羟化氯喹性视网膜病变个体发生视网膜功能紊乱的区域性变异。
经典的Wegener肉芽肿病(WG)是由上和(或)下呼吸道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常影响小血管)和病灶性节段性血管球性肾炎组成。但是在限局性类型中肾脏不受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启动质疑活动,为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成长动力。学生学习思维比较活跃,在主动质疑时,需要先深度学习文本,在释疑讨论学习时,也能够获得更多启发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质疑活动之中,展开思考、分析、辨别、归化学习活动,势必能够大幅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质疑是主动学习的产物,发动学生展开积极质疑活动,可以有效历练学生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主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干旱。西南地区当前旱情如何?成因何在?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