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及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探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通过文物的形式把中华民族精神传承至今。博物馆作为展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其建设水平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提升博物馆管理效率的关键举措。通过数字化管理能实现对馆藏文物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博物馆的建设发展。鉴于此,文章对馆藏文物及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馆藏文物;博物馆;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博物館的建设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创新了传统建设理念,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彰显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博物馆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现代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有助于博物馆的智能化发展。
  1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
  1.1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力度,对文物管理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文化管理的必要性。首先,博物馆作为管理、传承传统文化和文物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在建设管理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不仅增加了博物馆的管理难度,更限制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强化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这样不仅能解决博物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更能实现对传统文物的传承。博物馆工作牵涉范围较广,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应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其次,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明确各项岗位职责,做好每项任务的记录工作,为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信息数据,全方位提高信息数据共享效率。最后,能有效创新传统文化其传播形式,拓展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突破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从多种渠道学习,这也彰显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2 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建设的作用
  在数字化保护中应用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对多媒体音视频、三维图像等进行有效处理,还能完成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操作。我国历史悠久,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被破坏的文物得以被修复,VR技术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中,要有明确的基础和目标,相关人员应从实际的管理内容入手,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使用现代化管理模式,推动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通过在博物馆数据库中建构数字化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在博物馆现代化管理建设中,工作人员应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这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尤为重要。
  1.2.1 完整展示文物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迁,破损风险较大。文物包装和运输中保护难度较大,这就造成部分文物难以运输到其他地方展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依托VR技术能确保文物数字化展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破了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能让更多文物在全球范围内展示,让受众更好理解其蕴含的精神底蕴。在博物馆的传统管理活动中,考古信息的管理十分重要,所以在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工作人员应密切重视考古信息和文物特点之间的关联,提高数据保存的有效性,以此强化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考古信息数据库能为后续的文物修复工作提供参考,这对文物的传承保护有积极影响。
  1.2.2 有效修复文物
  博物馆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馆内藏品,所谓“保护”并不只是简单看管,而是使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修复和还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在电脑中生成修复计划,并结合所出现问题调整相关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修复还原效果。现如今博物馆中部分文物破损十分严重,依托数字化技术能提高其修复效果,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更好开展。
  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应与时俱进,应突出博物馆的建设特点,与相关展示网站进行关联,强化受众与博物馆的联系,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比如,在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中,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有特色的文化场馆,实现对博物馆文物的综合管理,有助于博物馆建设的数字化发展。
  1.2.3 有助于学术研究
  博物馆不仅要保护文物,更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精神力量的良好影响。但部分博物馆受到时间、空间、展示方式、文物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全方位向大众展示文物,通常采取静态展示方式,不利于文物背后精神力量的发挥。再加上这种方式比较单一,受众需要进入博物馆中才能了解文物,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制约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人民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获取更好的服务体验,最大限度提高博物馆展示效率。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根据比例创建网络博物馆,打破时间、地域的局限性,让民众能在网络博物馆中参观文物,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博物馆文化教育的发展。
  2 现代博物馆文物管理的主要特点
  2.1 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构
  根据现代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特点,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文物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这在博物馆的管理中至关重要。博物馆传统文物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且实际管理工作效率较差,限制了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实现对文物信息的备份和存档,精准开展文物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博物馆依托现代数字化管理系统,能推动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发展,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在现代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其社会成效的提高。   2.2 显著提高文物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博物馆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博物馆在进行数字化管理后,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人工输入指令有效记录文物数量、信息资料等,并在计算机中储存,有助于促进数字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所以,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应密切关注微数据管理模式的构建,采集文物数字化信息,为后续的文物录入工作奠定基础。在数字化信息的搜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平面文物图像、实体文物信息等搜集工作,为数字化系统的建构提供便利。在现代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应高效处理各类信息,相关人员应对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并将其录入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文物的传承和保护有积极影响。
  2.3 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完善
  在传统的博物馆管理工作中,考古信息的管理十分重要,所以在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建构中,相关人员应突出信息的处理、整合,强化考古信息和文物特点之间的关联,这不仅能提高考古信息的有序性,更能提高数据保存的安全性,确保后续考古信息数据库的可持续建设,还能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奠定基础,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有助于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2.4 关联文物展示网站
  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应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对相关展示网站进行关联,便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博物馆,最大限度展示文物背后的内涵。比如,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特色化场馆,受众能从多个视角了解博物馆,这对受众来讲十分方便。与此同时,伴随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博物馆应创建多元化的网站,推动博物馆数字化的全面发展。另外,博物馆应构建相关的网络意见征集平台,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助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3 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
  纵观当前的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础设备差,科技意识匮乏。受基础条件和资金的影响,博物馆设备较差,各种软件系统存在滞后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难以精准把握、管理藏品信息。第二,时代发展更新变化较快,藏品管理未能与时俱进。在当前科技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应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对藏品管理等内容进行优化。但当前博物馆藏品在数字化管理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未能与时俱进,存在藏品数据不兼容、资源共享受限、保存格式不匹配等问题。第三,档案管理不足,藏品数据匮乏。在博物馆管理中,通常使用纸质档案管理,大多采用手写录入的方式。因为纸质藏品信息档案不能被更换,纸质账本损坏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藏品被纳入信息化系统,但受库房展览、损坏等影响,因为缺少规范化档案管理,信息记录比较欠缺,档案管理成效并不理想。因博物馆人事调动,管理人员对藏品信息的了解并不深入,严重影响了藏品的管理效果。在当前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强化数字化技术的学习,根据具体实践强化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博物馆文物在数字化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未能真正发挥数字化管理的实效。为了提高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对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的认知,并采取相关举措,促成藏品统计数字化和信息分析数字化,强化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从而满足受众观看藏品的个性化需求。
  4 强化博物馆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4.1 文物三维扫描与数字化档案的创建
  文物信息采集为数字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的博物馆致力于开展遗址和馆藏可移动文物的三维扫描工作,并采集了大量三维数字化信息,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数字档案。对馆藏资源实施三维数字化保护与信息采集,能强化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初步完成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工作。首先,遗址的三维扫描。因为要保证文物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再加上遗址内部工作空间受限,这些都无形中提高了扫描工作的难度。在遗址扫描过程中,直接扫描获取三维点云和表面纹理的方法对现场光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技术环境下,很难解决仪器的可靠性问题,应先对三维模型进行扫描,从不同视角对文物实施拍照,在后期处理中进行纹理贴图,从而建构真实的三维场景。相关实践表明,通过这一方法采集数据的效率较高,能有效保证成品的效果。针对馆藏文物的扫描工作主要使用Artec EVA和Artec spider两款仪器,操作灵活性高,在扫描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文物的挪动。扫描仪能穿过透明材质,因此在扫描玛瑙、玉器等文物时局限性比较大。纹理采集工作主要是借助数码单反相机实现的,但现场光线的控制难度较大,且精度较差,难以完成细节方面的扫描工作。
  4.2 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文物数字化成果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技术模拟系统,主要是由传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显示技术等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价值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也逐渐凸显。近些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其能有效解决博物馆闭馆情况下难以进行遗址参观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把遗址的原貌还原出来,丰富受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通过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获取云数据,借助贴图、拓扑等生成三维场景,并导入Unity3D,依托接有VR设备的计算机拓展虚拟现实体验。直接扫描封装的模型,点云数据比较大,展示平台难以支撑,并且某些地方是不能被扫描到的,因此要借助拓扑进行重新建模。Unity3D原来只是一种游戏开发工具软件,能构建视觉拟真度高的展示平台,并在多种终端设备上应用。在Unity3D帮助下借助脚本能保证漫游功能,这种展示效果比较真实,能让用户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上述虛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众难以直接参观的问题,同时又拓展了全新的参观视野。哪怕博物馆处于正常开放状况下,出于文物安全的考虑,许多文物不便展示出来供观众参观,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让观众更好地观看这些文物,有效补充了传统参观方式的不足。   4.3 积极促进文物数字化成果的传播
  虚拟现实系统尽管有良好的沉浸式体验,但受成本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只能在博物馆内设置体验区进行活动。而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展示能突破场地的局限,便于更好地观看三维展览。通过网页展示文物藏品,是博物馆调动文化活动的一次新鲜尝试,这值得深入探究。博物馆教育工作在新媒体发展中有很大潜力,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文物资源价值的更好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博物馆受众范围。为了促进文物数字化成果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传播,让受众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资源,可以在文物数字化工作中渗透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能通过插件获取更高水平的文物三维视觉体验,用户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浏览现场。与手机浏览方式相比,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其把全部数据都储存到了服务器上,不需要安装,并不会占据移动设备的存储空间,对手机的硬件性能要求较低,主要是把浏览器和网络连接起来。文物在经过三维数据处理后,依托点云模型进行二次建模,减少数据量,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体验。然后使用Mudbox制作贴图。通过上述两步能实现数据的整合,进入后续展示系统的开发流程。在这之前,虚拟现实体验和PC端浏览的程序都是在Unity3D基础上制作的,这能为受众提供更好的画质体验,但因为网页端的兼容性较差,通常需要安装特定插件,难以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在借助WebGL創建藏品三维展示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把Three.js引擎当作开发平台,辅助生成各种材质,并封装成三维图像。在这个展示系统中,所有基础数据都应上传到服务器,便于后续调试,用户能借助浏览连接在服务器上调试数据。另外,浏览连接能依托博物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信息,并通过二维码进行推广。
  5 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的思考
  前文对文物数字化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思考,主要如下。
  5.1 文物数字化展示中受众群体的局限
  博物馆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的,其实施的社教活动应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公众。信息技术的诞生,对人群接受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应新的展示手法。相关实践表明,青少年更易接受这种体验,老年群体却更为抵触。同时,因为个人状况的差异性,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这在当前并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
  5.2 技术和成本
  在传播推广过程中,现如今移动端浏览实现的常用方法就是把三维系统研发成一个应用程序,这需要手机本身具备良好的运算能力。尽管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但对硬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受众群体。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过程中,最初设想是对馆藏文物进行三维展示,但受技术条件的影响,只能对文物三维图像进行变换观赏,并不能实现有效交互,这直接影响了观众的体验感,而基于WebGL的三维展示系统能有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5.3 未能体现文化遗产的信息
  文化遗产的信息量巨大,但受技术和成本的影响,难以产生交互式反馈,不利于深化受众体验。希望今后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让这些信息不再受限于学术研究,而是让受众理解和体验,让其主动获取文化产品。为了提升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各博物馆应加大智慧型博物馆的建设力度,满足受众的个性化要求,同时提高馆藏文物的便捷性。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强化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十分重要,在今后的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人员应密切掌握各类藏品的特点并完善藏品保管体系,强化库房管理。通过提升库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把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衔接起来,密切监测库房变动情况。第二,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博物馆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管理控制系统,引进物联网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精准定位,提高馆藏文物的综合管理水平。
  6 建议
  6.1 优化数字化设备,深化管理人员的科技意识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应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库。要想健全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必须要按照文物的分类标准,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的记录方式,对数字化设备进行优化,构建完整的馆藏文物数据库。在此过程中,应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科技意识,促进其自身的数字化发展。第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按照博物馆的数字化设备数量,对计算机、扫描仪、高清显示器等设备进行盘点,为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其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科学分配设备,确保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强化相关人员的科技意识。管理人员的科技意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实践,采用规范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依托多元化渠道强化相关人员的科技意识,并不断深化其专业化能力,引导数字化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6.2 与时俱进,开展智慧化管理
  为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博物馆应与时俱进,促进藏品管理的智慧化发展,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把博物馆馆藏文物更好地展示给受众,为其提供便利的线上学习平台。第一,健全分类,创建数字化数据库。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应建构完整的数字化数据库。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根据文物的分类标准对其类别进行区分,并建构电子档案,做好藏品的规划工作。同时,要保证电子档案中的内容信息与博物馆的信息相一致,动态管理博物馆藏品,以此建构馆藏文物的信息管理体系。第二,强化建设,创建博物馆网站。网络虚拟博物馆的创建能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藏品,深化其情感体验,使其意识到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重要性,推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电子设备室和库房等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所以要按照当地博物馆的具体实践,对库房内的管理内容和规则进行划分,依托安全管理讲座、制定管理制度等方式确保博物馆电子设备的顺利运行,最大限度保护馆内文物藏品。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民族智慧的高度凝结,其中蕴含着许多艺术因素。所以,在博物馆文物管理中,应从当前的管理现状入手,与时俱进,实施信息化管理,丰富受众的参观体验,最大限度地挖掘藏品的价值。传统博物馆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从文物管理的特点入手,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持续优化数字化建设,弥补传统博物馆建设的局限性,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从而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6月29日,由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主办、沣西新城管委会承办的“战旗飘扬下的红色货币”主题展在沣西新城规划展览馆开展,340余种珍贵红色货币让观众追溯红色记忆、感受革命情怀、激发昂扬斗志。展览从6月29日开展至8月31日结束。本次展览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部分,展现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事业发展壮大的奋斗足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壮丽篇章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英雄壮歌。此次共展出红色货币340
摘 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约东汉时期墓碑非常流行。文章从工艺美术和艺术方面去研究发掘,也对刻瓷墓志铭的历史演变做了简明的梳理。更为重要的是阐述了瓷质墓志铭区别于石质墓志铭的特殊文化价值,以及青花瓷质墓志铭流行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  关键词:青花刻瓷;墓志铭;文化价值  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约东汉时期墓碑非常流行。随着时代的演变,隋唐时期有别于墓碑的墓志铭大为流行,自此以后,墓碑和墓
摘 要:《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因为其对济南郊区风景的描绘和赠予对象周密的身份,引起过诸多讨论,关于赵孟頫在画中的题跋却出现了重大的错讹,将两座山的位置东西颠倒,文章通过对赵孟頫、周密二人经历的对比,讨论这一错讹是赵孟頫有意为之的可能性。  关键词:鹊华秋色图;遗民;方向;方位  1 《鹊华秋色图》方向问题的再发现  《鹊华秋色图》(图1)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名作,其作者赵孟頫亦
交流展览是展览的一种运作模式,是实现博物馆整体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三明市博物馆举办各类馆际交流展览,在展览交流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文章就交流展览的题材选定
摘 要: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安葬方式,遍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近年来考古队在湘西地区调查发现了大批的悬棺葬,文章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文献信息等对其族属进行探讨。  关键词:湘西地区;悬棺葬;族属  0 引言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葬式中的一种。即人死后,亲人将其尸骨放入木棺,再将木棺架于临江悬崖峭壁凿孔插桩的木桩上,或者置于天然的岩洞中、崖缝内,或者置于
摘 要:龙泉窑具有悠久的传承史,属著名青瓷窑口,开创于西晋,距今传承有千余年历史,所产青瓷不仅质地优良,且在器物装饰艺术、风格方面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龙泉窑青瓷风格包含多种设计手法,各手法都有自身特点,是我国青瓷艺术传承的重要代表。文章就龙泉窑青瓷风格与装饰艺术的演变展开分析,论述龙泉窑青瓷风格与装饰艺术演变历程、应用表现及美学特征。  关键词:龙泉窑青瓷风格;装饰艺术;美学特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博物馆在宣传教育群众、推进文化自信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博物馆既是陈列展览的文化阵地,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和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功能发挥的重要环节,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对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进行探讨,希望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示  习近平
摘 要:广东的石质文物历史跨度长、分布广。受各方面因素限制,长期以来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一直未能系统地开展。环境的影响、技术的壁垒、管理上的难度是制约保护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尝试在新时代文物保护指导思想背景下,探索通过评估、监测、研究等多种对策解决石质文物保护的难题,以期能为综合提升广东石质文物的管理与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困境;对策  广东,简称“粤”,因古地名广信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考古勘探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考古勘探工作的开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文章对赵王城遗址一号夯土基址(龙台)的考古勘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多样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政策引发了“群体免疫”政策可行性探讨。文章运用演化博弈方法讨论了政府响应机制,分析防疫抗疫和“群体免疫”时公众与政府的演化稳定均衡,并进行仿真。研究发现,防疫抗疫时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较大,政府积极应对可降低社会效益损失。“群体免疫”政策需要足够高的医疗水平,可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群体免疫”不能实现疫情的有效防控。政府需积极应对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并补偿受损多的群体以降低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