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考研;个体特征中性别、年龄、学业表现、实习经历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校评价中对教师能力、学校地位、课程的评价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中父亲学历及家庭所在地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
  关键词:毕业选择;家庭背景;影响因素
  作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之一,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不仅决定着其未来5年~10年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国家的考研与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2009年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的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挖掘大学生行为选择背后的机理。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与考研热问题日益突显,有关大学生毕业选择问题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郑洁(2004)对北京师范大学375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前途选择有显著影响,父母学历越高、职业等级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学生就业的可能性越小。李晓玲。李胜生(2007)通过调查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学生的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學生选择就业的可能性越低:与来自城镇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选择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成绩越好的学生,选择就业的可能性越低:研究型大学及理工科大学学生与其他学校及专业的学生相比,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低。尉建文(2009)重点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大,家庭收入、父亲职业、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陈江生,王彩绒(2011)也从家庭背景方面探讨大学生毕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民族背景、家庭年收入、父母学历、父母年龄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鲍威,李炳龙(2012)的研究认为学习成绩、专业兴趣、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学校满意度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好、对学校满意度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择读研的可能性更大。宁光杰(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及个体特征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生家庭收入越高、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年龄越大、学习成绩越好,学生就业的可能性越小:与农村户口学生相比,城镇户口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低: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就业的可能性更低。乔志宏(2014)等从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两方面研究大学生毕业选择问题,研究认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只有母亲职业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中学校层次、政治面貌、科研经历、英语水平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
  基于已有文献,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具体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所在地、父母职业;二是个体特征,主要体现在性别、年龄、学业表现、获奖经历等方面。从现有文献中不难发现,研究者基于不同研究目的,或侧重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影响,或综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体特征两方面研究大学生毕业选择影响因素。但大学生毕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体特征的影响外,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据此,本文除了验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体特征的影响外,还探讨学校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该调查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5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47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系统收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庭状况、心理状态、学业表现等各方面情况。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学生毕业选择工作或读研的影响因素,故对调查中本科毕业后打算干什么选项回答没想好的样本不作为本文考虑的范围,忽略这一选项后,本文调查样本包括北京市15所大学的3 488名学生。
  2.变量说明。本文自变量主要有个体特征、学校评价、家庭背景三类,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保送上大学、是否参加过实习等变量:学校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科研的评价、学校的地位及硬件环境、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变量;家庭背景包括家庭年收入、父母学历、家庭所在地等变量。本文中因变量是毕业选择倾向,变量是二分类变量,选择读研为0,选择工作为1。变量的详细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3.计量模型。本研究中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故选取了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模型的回归方程线性形式为: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更倾向于选择考研,在3 488名大学生中,男生1895名,女生1593名,有1126名学生选择工作,2362名学生选择考研,选择考研学生比例达67.7%,其中选择考研的男生占总体男生的68.76%,选择工作的女生占总体女生的66.48%。
  2.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文运用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个体、学校、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
  表2中模型1分析了个体特征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只考虑个体特征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时,年龄、性别、专业、实习经历等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大:所学专业的前途越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与女生相比,男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小;大学期间获得过奖励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较低:所学专业是高考第一志愿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被保送上大学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更大: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表2中模型2分析了学校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只考虑学校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时,对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地位、课程实用性的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大:学校在国内的学术地位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越强,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高:对学校的总体评价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   表2中模型3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只考虑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时,父亲的学历、家庭所在地对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而家庭年收入、家庭社会地位、母亲的学历对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没有显著影响。与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学生相比家庭所在地为县级市和地级市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低;父亲学历越高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表2中模型4综合了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時,除了是否保送上大学、是否独生子女、现有专业前途在模型4中变得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因素仍然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首都高校大学生选择读研的比例很高。在所调查的3488个样本中,1126名学生选择本科毕业以后工作,2362名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打算读研的比例高达67.7%。为什么如此高比例的学生选择读研?笔者认为除了个体特征、学校评价、家庭背景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优秀的人才大量聚集,处于该环境中的大学生更能感受到激烈的竞争及人才的重要性,也更具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通过考研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意愿也更强烈。
  第二,在个体特征上,学生年龄越大,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在劳动力市场上,很多工作都有年龄限制,因此年龄大的高学历者在求职过程中并不具备优势: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实习对大学生明确未来发展路径有重要作用: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励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这表明学习优异的学生更倾向于考研。
  第三,在学校评价上,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越高、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越强,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小:学校在国内的地位越高,学生对学校的总体评价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大。此发现表明,学生对所处学校的评价对学生发展存在一定影响,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给学生好的就学体验。
  第四,家庭背景中,父亲学历越高,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已有研究结论相同: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查中家庭社会地位变量的测量比较抽象,导致不同个体对家庭社会地位所在层次的理解不同,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将家庭社会地位变量具体化。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下,产业科技创新为多种资源约束下的产品质量提升赋予了强大动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舰船备件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舰船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是业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舰船备件管理技术研究成果,借鉴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维修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可靠性为中心、多约束多目标优化、非线性预测、备件共用等未来舰船备件管理技术创新发展方向,以期保障我国舰船产品
摘要: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问题,一方面,以粗放式扩张为形式,从而人为地破坏自然循环体系;另一方面,为了政府的政绩及“形象工程”需要,不考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了随领导人变化而变化非生态化产业政策制度。因此,运用PPP等融资模式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实现了产业政策制度法治化的城镇化;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包含自然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生态产业结构调整的二个方面的子制度
摘要:文章分析了L集团成长过程,剖析在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创新驱动作用对企业成长转型的影响。文章还结合L集团案例,分析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历史压力与随机事件共同影响企业成长,以及面对压力和随机事件,企业家做出的破解对策。在中国特定的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的成长会突破原有的惯性路径,出现转折变化。  关键词:创新驱动;民营企业;成长路径;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
摘要:中西方企业企业管理者在相同或相似情境下,所具有和所能发挥的权力存在很大差距,中国企业企业管理者能够实施远大于其职权的权力影响。文章基于管理角色理论分析中西方企业企业管理者权力的差距,发现中国的企业企业管理者不仅扮演着一般西方企业企业管理者的普遍管理角色,而且还扮演着其他西方企业企业管理者难以企及的角色,包括生活指导者、道德塑造者、规则解释者。正是这种更大范围的角色扮演使同等或相似条件下,中国
摘要:WUS三维信用论较早提出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其他专家学者也提出类似看法;但是它的微观基础是什么,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尝试从微观角度对这种引领作用进行经济学分析。關键词:政务诚信;二元信用结构;信用博弈;社会信用建设
摘要: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关键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一、引言发达国家20世
摘要:近年,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蓬勃发展。文章引入我国商业银行动态面板数据,采用2SLS估计、差分GMM估计及系统GMM估计三种方式,实证检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证券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与证券化变量之间的系数不显著,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时不存在逆向选择、“以次充好”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商业证券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银行更多地会按照行业、地域、分散度、
摘要: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政策的激励下,发行量高速上涨。文章在简要回顾近来年绿色资产证券化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例,总结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所面临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问题以及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风险、项目合规性风险因素,对其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以及金融机构介入相关市场的方式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绿
摘要:文章通过考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股权激励强度,构建了兼顾企业短期和长期创新投入强度的二维分析模型,并以此对2014及2015年度公布上述两个指标的518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投入与股权激励的情况及区域分布结构。结果显示: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投入存在着“强度普遍较高、行业差异较大”的特点,显著强于同期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同时,新三板挂牌企业也相对更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是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投入一产出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忽略出口部分将会低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并基于WIOD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经典和加权关联效应系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融合程度和发展规模两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一产出法;产业关联一、引言本文拟在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