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高官:让人沉思的民国医疗故事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领导看病,可能会有一些好处。若是能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那当然是极好的事情。不过,也可能有更大的风险:政治这事儿,毕竟超出了医学的本分,超出了医学的掌控。这是一个民国高官与医界的小故事。
  1910年,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颜福庆,来到长沙行医。颜福庆很想创办一所医科学校,但是苦于缺少支持。
  有一天,机会来了。
  湖南督军谭延闿得了重症,高热不止。请了各路医生施治,都没怎么见效。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请颜福庆上门。颜福庆诊察一番,发现哪里是什么疑难杂症啊,就是医学生入门级疾病:“大叶性肺炎”。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开了些对症处理的药物,便起身告辞。第二天,谭的热度就退了,之后很快痊愈。谭延闿对颜福庆大为赞赏。
  这件事上,颜福庆算是“lucky dog”:幸运地出现在疾病的愈合期。多年后,颜福庆回忆说:“大叶性肺炎,到第八天就会自动痊愈,这是医学常识,我并没用什么特效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其实很多“名医”都是这样成名的。不过,颜福庆倒是借此机会向谭延闿提出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请求,获得鼎力支持。
  这应该算是高官知恩图报的小故事吧。其实,颜福庆还帮助过“超级大领导”。
  颜福庆在湘雅学校办起之后,当上了校长,同时兼任湘雅医院副院长。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图书馆管理员求见颜福庆。这位男青年的妻子产后患病,无钱医治,想入住湘雅医院所设的慈善免费病房。颜福庆同意了。男青年的妻子得到了免费治疗。
  男青年,就是毛泽东;当时的妻子,就是杨开慧。后来,1956年,毛泽东在北京宴请知识分子代表,颜福庆也是座上宾,就一起喝了酒。当毛谈起此事,颜福庆早已记不起:他帮过太多的人。
  不过,颜福庆并没有因为此事,得到什么个人的好处。
  1966年文革一开始,八十高龄的颜福庆照样被戴上高帽游街。
  ·节 俭·
  颜福庆算是中国医学史上最牛的办学者,办医科学校“成瘾”。他不只创办了湘雅,他还是上海医学院的创办者。而上海医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医学院。颜福庆曾担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的院长。不过,下面这段故事,跟颜福庆没直接关系,跟颜福庆在中央大学的上级领导——段锡朋有关系。
  段锡朋是什么人物?他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五四运动中,率众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学生领袖,就是他。
  段锡朋是民国官员中出名的“苦行者”。用现在的网络术语来说,就是个“苦逼”。
  话说段锡朋任中央大学校长一共也没两天,而且是相当悲催的一段经历。1932年6月,中央大学的学生闹学潮,要求派知名学者担任校长。而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却偏偏决议派政府官员段锡朋代理校长。6月28日,段锡朋乘小车到中央大学就任,当场被大学生掳走围殴。据说当时场面惨不忍睹,段校长所穿的长衫被学生撕成碎片。(以学生运动起家的段锡朋,怕是怎么也想不到会被学生群殴吧。其实,玩“民粹”的人,很多最终都被“民粹”玩)
  段锡朋就是这么一个有些悲剧色彩的人物。在民国中后期,他依然长期担任“高级领导干部”。段锡朋在群众中的口碑不错。他的口头禅是“老百姓也得活得了啊!”,特别爱惜老百姓的血汗钱。1948年,段锡朋病重。以他的级别,可以住头等病房,可他坚决住三等病房。他病危抢救时使用了氧气。那时的氧气需要进口。他醒来后,吩咐医生:“外汇,少用一点!”在场者无不动容。
  段要是晚生个几十年,他的事迹肯定上新华社——《高干患者的好榜样》……
  ·捐 赠·
  咱们还是再回到颜福庆。
  颜福庆不但办医科学校“成瘾”,办医院也“成瘾”。颜福庆一生创办的最大的一家医疗机构,就是上海中山医院。
  虽说中山医院是公立医院,可是在百业待兴的三十年代初,办医院是非常艰难的事情,绝非大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解决(虽然当时国民政府的无数大领导都很支持)。最大的麻烦,就是缺钱。中山医院筹委会四处化缘。
  我在档案史料中,发现当时有一笔来自浙江省政府的捐款,两万块大洋。这在当时算很大一笔钱了。
  这笔捐款,由民国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难先批准。
  其实,张难先可不是一个财大气粗、出手阔绰的大员。他在管理国家财产方面,相当“抠门”。1931年,当时的政府大佬蒋介石回浙江老家探亲,路过杭州时,发表演讲。但是,蒋介石的演讲,被张难先打断。张难先当场掏出之前宋美龄在杭州游玩账单共计13780元,言明浙江省府不会埋单,一定要求蒋介石付账,搞得老蒋很没面子。
  后来,张难先离任时,杭州城街道两旁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门口摆上一盆清水一面明镜、含泪相送,这在近现代史上是少有的。
  就是这样一个为了公家的一万多块钱跟蒋介石较劲的“抠门”的清官,一下子慷慨地批准捐给上海中山医院筹备会大洋两万元。他可不是拿了回扣,那是一种支持慈善、支持医学的信念。
  ·新 闻·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张难先那样对蒋介石一点也不客气。
  大部分人,对“国家首脑”还是有相当的尊敬和客气的,颜福庆也不例外。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从住所仓皇逃离,翻墙时摔坏了身子。由于身心受损,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决定休养一下,随便检查一下身体。到哪里住院疗养呢?就选定了当时刚刚建成试运行、条件甚好的上海中山医院。
  蒋介石在中山医院那几天,估计可把颜福庆等人给累惨了。大家伙鞍前马后地伺候着,请当时的顶级专家给蒋介石做了除妇科以外的所有检查,还给他拔了几颗牙。
  问题就来了。大伙会问我:“你怎么知道这样详细?难道你太爷爷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地下党?”当然不是。当时全中国都知道,因为,报纸上写着呢。
  从蒋介石入住中山医院的那一天起,上海滩的《申报》就有新闻报道,而且也不是什么头版头条,是第九版,牙膏广告的旁边。   是的,国家元首的住院新闻,在第九版。
  ·红 包·
  我查阅史料和老蒋日记,也没发现蒋介石本人对报道他入院的八卦新闻有什么不满。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报纸的八卦。中山医院第三任院长沈克非就是一个。
  我一直认为,沈克非一定为蒋介石看过病。因为,抗战前,沈克非担任南京中央医院的外科主任、副院长;而抗战中,沈克非又担任过重庆中央医院的院长。不过,见诸报端的,只有沈克非给民国时期另外一位大领导领导汪精卫治病的故事。
  而最让沈克非恼火的报道,恰恰就是关于这次他给汪精卫治病的报道。
  1936年11月1日,汪精卫参加国民党六中全会代表合影时遇刺,面腹中弹(那时汪精卫还不算汉奸,是正儿八经的国家领导人)。沈克非乘救护车飞驰急救。报纸将沈克非说得很神:沈克非在局麻下,三下五除二就取出了汪精卫太阳穴旁的子弹,没几分钟就完成手术。
  当时,报纸是这样记载的:“术毕,沈克非云:汪先生好了。汪氏睁开双眼,与陈(陈璧君,汪的老婆)说粤语,继又对沈云:沈大夫很吃力吗?沈云:没有什么。汪又云:谢谢沈大夫的高术!沈颇得意,送汪回房...”
  沈克非确实得意了几天,但好景不长。当月25日,报纸就刊登消息说,汪精卫送沈一千块钱。沈克非闻讯暴怒,第二天通过中央社发了声明:老汪确实想送我钱,但我拒了老汪的钱,只收了块写有“拯危起废”的匾。(说句题外话,民国领导人给医务界题词,都喜欢“起废”两字,蒋介石给中山医院题词是“振槁起废”)
  民国,蕴藏于各类八卦之中的媒体监督,无微不至。
  好了,故事就讲到这里吧。那么,我们从故事里感悟到什么?
  每个人都会生病,高官也不例外。每个时代,每个国家,生病的高官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高端照护,这很正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前人们,在设立有慈善医疗的前提下,才建立了高端医疗。毛主席年轻时都受到过慈善医疗的帮助,不是吗?若是一个国家,在建立起有效的慈善救治体系之前,就先建立了发达的高端医疗服务体系,那就有些问题了。毕竟,我们的前人都还不敢这么干。您说,是这个道理不?
  给领导看病,可能会有一些好处。若是能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那当然是极好的事情。不过,也可能有更大的风险:政治这事儿,毕竟超出了医学的本分,超出了医学的掌控。
  医学的本分,是给予,而非索取。至于高官们愿不愿意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全看他们的修养与好恶吧。
  医生自己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
  诊室里,你的面前,不是领导,只是病人。
其他文献
糖耐量是什么?  Ⅱ型糖尿病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由糖代谢正常发展至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称为“糖耐量减退”(简称IGT)。  Ⅱ型糖尿病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由糖代谢正常发展至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称为“糖耐量减退”(简称IGT)。IGT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之间的中间状态,在空腹服75g葡萄糖后2h,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mmol/L。目前普遍认为
期刊
上班一族, 因为工作场所的局限和工作方式的要求, 很多人往往坐得多, 动得少。坐骨结节滑囊炎,这种多发于体制瘦弱的中老年人常见病,也出现在都市白领一族身上。  由于这种病最早是从裁缝身上发现的,因此又有“裁缝臀”之称。  人体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构成的,其中坐骨是构成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 坐骨可分为上下两个分支, 两支骨会合处即坐骨结节。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 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在坐骨结节的顶端
期刊
编者按  两会闭幕之后,对于民生保障功能的期待、对于行业反腐的需求、对于保险制度的完善和细化都是金融行业尤其关注的。有代表表示“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机制,保险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而整个十三五计划期间将是保险业取得重大突破的阶段。  对于民生的考量,百姓的理解更加浅显与迫切,看病贵、看病难,医患矛盾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但这样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经过多年医改试水,
期刊
湿疹是儿童常见皮肤病,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儿童湿疹以剧烈瘙痒、睡眠障碍、慢性和复发性为主要特点,成为危害儿童皮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儿童湿疹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免疫、环境和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相互作用所致,而应激、变应原、微生物、自身抗原和物理化学刺激等则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湿疹是儿童常见皮肤病,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据统计,45%的湿疹发生于出生后6个月内,60%发生于出生后1年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生孩子选择剖宫产。但多项研究表明,相比顺产生下的孩子,剖宫产明显影响后代的机体健康。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ut上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和苏格兰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剖宫产出生的儿童更容易经常发生机体变态反应,这或许是因为这些儿童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较低而导致的。  机体变态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种异常反应,也叫超敏反应。常见变态反应性
期刊
还记得巩俐出演的《秋菊打官司》吗?  秋菊的丈夫和村长打架,被村长踢坏了私处,秋菊带着丈夫去看医生,乡村的医生摆出百般手艺,认真治疗。  可是,一旁静观的秋菊却不待见他,喃喃自语:“我琢磨着,咋这么象兽医呢?”  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是充满智慧、热情洋溢、令人信服的。通常,医生的外在形式和待人接物的方式,要比言辞本身更能够打动患者。  医生的日常表达,是医生表达专业性的呈现方式。它包含语言信息和非
期刊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我国是世界上青光眼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该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约九成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很多患者在确诊时为时已晚,最终丧失了光明。因此,医生必须提高对青光眼的重视程度,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病变特点,学会鉴别易与青光眼混淆的疾病,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青光眼的特点  (一)婴幼儿阶段  该年龄
期刊
目前胸部X线和CT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据统计,肺内小结节病变在传统胸部X线的敏感性较差,发现率仅为0.2%,而在高分辨率CT(HRCT)中发现率达到40—60%,发现率远高于X线检查。由于CT具有高分辨率,并且为横断位图像,可以避免肋骨、脊柱、心脏和膈肌等阻挡而清晰地观察肺组织,因此CT具有X线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目前有条件的胸部检查大多推荐行CT检查。  由于小结节的性质多样性,
期刊
从古到今,人们对疾病都十分畏惧,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然而,一个人在一生中,几乎不可能不患任何疾病。有数字表明,一年中每人平均患病治疗平均5次以上,有6-8%的人需要住院治疗,几乎每三个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位需要做手术。而且,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患病的可能性,尤其是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据有关统计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患重
期刊
哈尔滨市民李慧(化名)是一位80后妈妈,生完孩子后一直咳嗽、气短,并伴有低烧。2014年2月初,李慧在黑龙江省医院做了肺部CT检查,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炎。随后,李慧又拿着片子到哈尔滨医大一院,希望得到专家进一步确诊,却被告知,检查结果“不认可”,需要再拍一次肺部CT。  李慧想,哈医大一院是黑龙江省内闻名的医院,医生提出质疑也许是因为省医院的检查结果有误,便又做了一遍检查。两个医院的检查结果完全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