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问题:(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一点与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2)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任一点与两腰的距离之差等于腰上的高(人教版几何第二册P197)。
  本人在初三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时,想到了这样一个老问题。尽管苏科版新教材未将它明确提出,但在诸如《学习指导用书》(苏大出版社)等资料中还是有与其有关的不少习题。
  那么,怎么样老题新讲?怎么样让学生能有更深入的探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怎么样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带着这些疑问和要求我尝试上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的推广探索》一堂展示课。
  【案例实施过程】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1 猜一猜:A、B、C为三座城市,已知城市A、B间铺设的自来水管AB的长度等于A、C间铺设的自来水管AC的长度。现自来水公司想把三个城市的水管连成一个回路,有如下两种方案:
  (1)过点B作BG⊥AC与G,则铺设水管BG;
  (2)过线段BC上任一点D作DE⊥AB于E、作DF⊥AC于F,则铺设水管DE+DF。请你猜猜,两种方案谁合算?
  (主要从铺设管道长度比较)
  由于以前学过,学生较易回答:一样合算!
  量一量:如图1,请按图中按钮,显示电脑对BG、DE、DF长度的测量。
  电脑立即显示长度数据,学生很兴奋!
  动一动:拖动点D,点E、F随之变化,观察图形,注意DE、DF、BG长度之间关系。记下你得到的结果。学生任意拖五个位置,电脑实时给出数据,学生感到很新奇,在实验报告单的对应表格记下得到的五组数据结果。
  想一想:你得出结论了吗?
  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思考上述结论。不过有一定困难!
  【案例反思】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整合课,全新的合作交流、评价模式,多样的活动探究,“观察—测量—操作—猜想—合作—验证”的科学探究模式等都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本身枯燥的几何探究课焕发生机。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足迹,去探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傣家观造纸  雷九江  如今,到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走进孟定芒团傣族人家,游客们能亲眼(  )与蔡
期刊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作者通过叙写自己遇险的经历,说明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处于什么样的险境,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的小困难逐一克服,就能战胜一个大困难的人生道理;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这些名篇佳作之所以动人心魂,是因为它们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对生活进行提炼的过程中写出深意,便能“意高而文胜”。  如何写出深意,让作文的思想境界
期刊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熟练掌握和运用写字的技能,既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更是一种优秀的文化素养。  重拾汉字之美  刘洋  “今天,你还会写字吗?”这个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问题。  随着手机、电脑的日渐普及,汉字书写脱离日常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汉字的书写水平下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7月24日,国学经典与汉字书写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多位专家对手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语文教材不仅仅是教学的蓝本、阅读的范本,更是写作的样本。阅读是写作之根,自从文字起源之日起,阅读和写作便如一对孪生兄弟般应运而生,如果没有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要以读导写,以写促读
期刊
浓郁的“语文味”是各层次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必须具备的。本文通过分析“语文味”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提出营造“语文味”的几个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味”现状  “语文味”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大幅度提高。具体而言,营造“语文味”,就是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体味文本语词、文章内涵以及课文情感等,使学
期刊
我们所说的美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通过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艺术创作上的美来对受教育者进行美的教育,帮他们把握和衡量审美心理,用以提高他们无论是对大自然还是对社会生活或者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让他们拥有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念,拥有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技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而散文、詩歌的教学更是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  一、美育的历史及
期刊
多媒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到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元素。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性,有了它,才使单调的课堂有了生动的色彩,它就像个可爱的“精灵”,活跃在课堂上,活跃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它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可谓是课堂的“小精灵”,教师和学生的好帮手。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我在使用多媒体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便和教育界的同仁们共勉,为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努力。  在日常
期刊
案例背景:《皇帝的新装》是学生从小了解的童话,因此学习起来比较轻松。皇帝对新装的痴迷→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一直是这样备课的,可是一直在反省自己,难道就这就是文本的本义吗?新课标一直倡导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所以我想要改变一下现状。  案例描述:在我第二遍上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学生自认为已经理解课文时,我反问了学生
期刊
什么是“下水作文”?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是只苍白地讲授写作技巧,不是把写作任务丢给学生就万事大吉,而是在要求学生写作的同时,教师自身也静下心来去写作,亲自完成布置给学生的作文题目,在写作中体会、总结,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和示范。和学生同做一件事,同写一篇文,那么学生心里想什么,写作中有哪些拦路虎,教师心中就有底了,从而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用一颗童心敲开学生写作的大门。  那么,下水作文有何意义呢
期刊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读懂语篇主题大意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点,形成丰富的理解感知思维。但现实中学生的浅阅读、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值得教师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未能将阅读当成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一种内在自觉行为,仍停留在被动应付的层面;另一方面,阅读的素材缺少丰富性,学生理解感知转化运用不够及时,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