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山中的期待与困惑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个案,通过对当地基础教育的入学、失学率等基本数据的分析,教师教学、培训的基本情况的实地考察,提出影响当地教师素质提升的几大问题和原因,初步得出可能培训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字:少数民族教师;教师培训;报告;
  
  滋根基金会与西南大学所合作开展的《西南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是一项旨在促进本土教师发展从而助益于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项目。1为了解项目县的教师整体状况和培训需求,我们一行四人前往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采用个案访谈、集体座谈、观察、文献分析、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于2005年5月24日——6月2日对云南省澜沧县勐朗镇、竹塘乡、东回乡、惠民乡、东朗乡、云山村、班利村、芒景村、景迈村等16个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涉及拉祜、布朗、哈尼(当地称为爱尼族)、汉傣四个民族近400余名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干部和自然领袖。在为期10天的走访和调查中我们对澜沧县的教育教学状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发现澜沧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国家级贫困县,同样在教师培训上有着发展的优势和特点。但民族文化却遭遇着一些现代文明和主流社会的冲击,如双语教学陷入了一个历史性的低潮。生活在那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是充满希望的,但也前行在迷惑之中。
  
  一、澜沧县教育发展总体状况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县,辖23个乡(镇)。从04年到05年度,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07所,(完全小学141所,初级小学151所,一师一校或教学点275个)2。但这样的学校规模还不足以解决全县的普九达标问题。
  


  
  1.小学生入学率
   2004年小学生共有42260人,小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9.5%,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入学率达到96.99%。在澜沧县很具特点的是女童班的开设,这些女童都是依靠项目资助生活补贴来完成学业。在所走访的乡村中,女童入学率都达到了98%以上,民族小学还达到了100%。3
  2.小学生流失率
  
  统计表显示:流失学生在高年级更容易产生,当地老师称为“换读现象”,也就是今天流失一部分学生,又找回另一部分学生来补位,等这些补位的同学又回家了,再找其他的同学接着来读,每天的学生都不同。造成这种换读的原因,老师说主要是学生上到没有口粮了就回家了,而且流失现象常存在以寨子为单位的学生集体流失。
  3.小学生辍学率
  辍学生指的是非正常流失的学生。当地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和学生厌学。少数民族学生在2004年上学年失学总人数为781人,其中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有734人,而自己厌学的有41人,其他原因有6人,哈尼族有113人失学,其中因为家庭贫困的有108人,学生厌学的有3人,其他原因的有2人,据介绍,澜沧县中小学贫困达到70%,而少数民族贫困面积更大,尤其以拉祜族、哈尼族、佤族和彝族最为突出。4有的是因为没有粮食,有的是要做农活,民族习俗也造成女童失学,“背着娃娃谈恋爱”的拉祜族有女孩早婚的习俗,女孩到了13、4岁就要准备结婚,学校里有不少六年级的女孩为回家谈恋爱而放弃读书。
  4.教育政策的影响
  澜沧县从2001年起实行拆点并校政策,把以前859户自然村(以40户人为准)的学校并到567户,拆点并校的政策可以共享教育资源,节约教育成本,学生集中起来也便于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在澜沧县开展了半寄宿制的小学,这是04年澜沧县的半寄宿制小学的情况: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的半寄宿制学校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令人满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而不用受做农活和父母的干涉所影响,寄宿制也有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可以与老师交流,遇到难题可以随时解决。但寄宿制带来的问题是吃住(食宿)很成问题,学生太多也难于管理,且学生寄宿时间太早,失去了在那个年龄段应有的家庭关爱,被并校后多出的代课教师也苦于无法安置,并校带来的后续问题不容小视。
  


  
  二、澜沧县教师发展状况
  
  1.教师的规模
  2004年澜沧全县小学教职工2804人,其中行政9人,专任教师2616人,少数民族教师达1820人。其学历情况分布为:大学本科14人,大学专科499人,中师(中专)1811人,高中161人,初中131人。5澜沧县要求小学教师达到中等师范水平,初中教师达到专科水平,高中达到本科水平,从下表看出,我们所走访的学校都达到了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在小学,还有很多老师除参加晋职培训外,还参加自考、三沟通、函授、远程教育等,让自己达到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
  
  2.师生观念
  在访谈中,多数教师承认喜欢学习成绩好的,愿意和老师交流的学生,而作为学生希则表达了对教师的希望:“在学习上严格”、“在上课时对学生严肃”、“有些严厉的”;“公平爱学生的”、“对同学都公平”、“在学习上没有偏见”的老师。虽然我没有直接求证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会有这样的期望,但是从我几次听课和交谈中我确实发现很多老师是缺少对学生的公平意识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教师主观的将学生划定界限并给予不同的关注。
  
  3.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场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困难,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我们走访调查的情况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很有限,内容也量少,重复巩固多。教师喜欢按偏好对学生进行提问,也许是因为平时没有太多公开课或者怕是上级检查,当有来访者听课时,他们都变得相当紧张,不断的重复,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1教学内容
  很多老师在访谈时都会说:“语文最难的就是阅读和写作,数学最难的就是应用题。”因为拉祜语和汉语之间的语法相反,所以语文教师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识字和造句。而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讲解最为困难。由于学生不能理解题意,教师几乎要花上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的朗读题目、条件和问题,学生真正计算解答的时间相当有限。
  3.2教学方法
  在澜沧县的一些村小和寨小,规训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至。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来自于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书写工整,是否统一回答,对于本可能创造教学奇迹的偶发事件则干涉禁止或视而不见。很多老师上课还是传统的注入式方法,他们认为学生基础差,时间花费在识字上就很多,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当地教师也总结了不少很有效的方法:如直观实物教学、小先生制、头脑风暴法、愉快教学等等。
  3.3双语教学
  在我们的走访中,只有一名年近五旬的村小教师会写拉祜文(还是为了当初教扫盲班所学的)外,有的老师甚至拉祜语也不会。很多老师都谈到双语教学不利于学习汉语,很多学校都不提倡说民族语言,在当地,双语教学主要是在低年级使用的,从前它主要是用在扫盲教育中,扫盲结束后就没有再提倡了拉祜语由于只能在本地使用,很多学生都错误的将语言和自己的前途联系起来而拒绝再使用拉祜语言。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如果连自己的民族语言都不认同,这个民族的希望何在?
  
  4.教师是谁?
  访谈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提到这样几种现象:教师请学生返校上学,教师给学生负担生活、学杂和医药费,教师给学生做卫生常识指导,教师劝说家长让学生参加考试。。。
  澜沧是一个多山区的民族县,各民族居住分散,且偏僻,交通不便,群众的教育意识还比较落后,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推到了教师头上。教师由此而特别有压力。教师的压力更多的不是教学而是怎么动员和挽回生源。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身上的担子比城市的教师重得多,工作的繁琐程度也是超出教师应有的职责范围的。
  
  三、澜沧县教师培训情况
  
  1.常规培训
  澜沧县开展的教师培训主要是通过县教育局师训办公室发文,教师进修校作为教学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他们所举办的常规培训为履职培训又称晋职培训,每次假期1-2次。目前已经培训10多次,受益小学教师2664人次。培训采用逐级培训的方式,由乡到村再到学校。但一般是村以上的效果好,到了村小和各个寨小培训效果往往由于教师的被动参与而效果打折。这种培训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晋职,因此,在当地教师的眼中,这种形式的培训根本不算培训,虽然在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培训的效果似乎体现不足。什么样的培训是有效的?也许时间更长,方式更灵活,资料更精炼的培训值得我们探讨。
  
  2.艾伦博士的2+2模式培训
  澜沧县对培训方式进行了一次改革,引入了艾伦博士6的“2+2”模式,也就是“两个课程、两个建议”7,通过这种2+2的模式,让老师自己来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再相互讨论,写出自己的教学构思(以叙事的形式),最后回到自己的教学中实践。
  其实微格教学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地点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培训中也更应该关注教师能否在当地用的上,用得好,而不是一味去求新求异。
  
  3.综合素质培训
  自2001年起,澜沧县开展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的培训,这次主要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心理素质健康为主题。采用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自修——反思为主要的模式,通过自己学,专家评,他人助的方式完成。这种培训模式能改变工学矛盾、学用脱节、经费紧张三大难题。让参训教师真正动起来,用下去。
  
  4.校本培训
  民族小学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适应寄宿环境,开展了校本培训班,除了向老师培训教学相关技能知识外,还开展父母培训,也就是如何能够在生活上更好的照顾学生和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5.崛起的远程培训
   当地开展的联合国UNDP403项目是通过远程的形式来完成对少数民族教师,特别是女性教师、代课教师的培训的,教师在问题不能解决时就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来请专家解决。但在有的乡村电力不足,或教师电脑操作不了,或缺少电脑而使这种方式在推广上有困难。个别学校虽然拥有较为先进的设备,但利用率不高。不过,我们仍可以预见,这种操作方式简单,方式灵活,省时省力的培训形式必将是今后农村地区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
  
  6.教师想要的培训
  6.1培训内容
   对于全面启用新教材,很多老师都希望能在培训忠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操作;在当地不是沿用传统和单一的方法就是新方法不能本土化,所以教师对方法的需求最大;女童班的开设和“未来母亲工程”实施,让更多的教师除了具备教学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农科技知识和传统工艺知识,很多教师都愿意学习一些实用技术;当地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甚为关注;全县拥有计算机的学校很少,会使用电脑的教师也不多,以往培训中学会的基本的电脑知识由于缺少环境而逐渐的淡忘了。教师普遍有渴望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想法;有的教师作为中青年骨干教师身兼教学和管理双项任务,希望能学到一些管理班级和学校的知识。作为班主任的一位老师提出需要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以便提高自身的能力,也需要学习一些沟通的艺术,更好的和胆小害羞的少数民族学生沟通;有个别老师还提到了需要学习女生生理卫生的知识,因为少数民族卫生习惯不好,女生也没有保护和爱惜自己的意识。
  6.2培训形式手段
  老师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具有实践性的方法来教,能够有操作实践课。2.课堂观摩课,多看教学录像,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分析。3.当我询问他们如果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怎么样时,老师们都一致赞同。4.以研讨会的形式开展,进修校的校长说老师比较喜欢的方式是讲课和讨论想结合。5.希望能集中培训和各地的老师交流经验。6.在乡村地区老师见得少,还是希望多讲,一边讲,一边勾画。
  6.3培训机会
  老师都反映以往的培训太短,希望这次时间更长。也希望名额能多一些。机会均等也是老师们较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以往外出的培训的机会都是给校长和教导主任,只有在本县的必修的培训内容老师才能享有机会,但对于我们而言,什么样的老师适合培训?应该培训?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五、结论与培训建议
  
   从澜沧县的教育现状来看,可作以下主要结论:
  1. 全县已经达到普六水平,普九乡镇已经有五个,但学生的巩固率还有待加强。小学生失学率低于初中生失学率,小学低年级失学率低于高年级。
  2. 女童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扶持和教育,设有专门的女童班,成绩明显比普通班好。女童班的学生动机强,愿意进一步学习。
  3. 教师队伍比例没有显著的男女不平衡,青年骨干教师往往兼任几门课程,任务繁重。少数民族教师有着除一般教师没有的额外责任和义务。
  4.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一定的方法,也达到效果,但仍有一些基本和关键的错误。
  5. 教师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从教师的教学状况来看也有培训的必要。澜沧县开展的教师培训从量上看成绩可喜,但在质上收获甚少。科目齐全的培训为什么没有收到实效值得深思。
  针对澜沧的教学状况,我以为除教师所提到的培训需求外,培训至少从以下几处着眼:
  
  1. 处理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学会引导激发学生读书的动机。有的孩子厌学,教师应该合理的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再的请回来和减少作业量或多开体育课来稳定生源。对学生的公平问题。不能因为要提高教学质量而放弃所谓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生”。也不能因为师道尊严就随意的言语或行为伤害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除了不公平以外,还有一种不平等感。通过一系列的规训和责问甚至讽刺,让学生毫无想法的听从自己。这样的学生只有顺从心理,而不懂得自己创造和发展。
  
  2.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要争取尽可能的与家长的合作。家长不愿让孩子来读书,有自己的逻辑:上学花钱=毕业回家放牛,不上学不花钱=在家放更多的牛,因此上学=贫困。作为教师应该怎么让他们去认识和行动。
  
  3.处理教师之间关系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都没有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分教学小组搞教研的情况也基本没有,如何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团队意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都是相当重要的。
  
  4.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据了解,当地教师并没有开展什么科研活动,但在教学中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希望解决有不能解决,培训可以通过行动研究,反思教学来实现教与研的结合,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自主解决问题的捷径。
  
  5.处理教师与环境的关系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教师,教导着当地发展的未来力量,如何认识当地的环境,如何适应和开发当地的环境都是所走访的教师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盲目的宣讲汉族文化,贬抑少数民族文化势必使少数民族文化走向断层和消亡,恢复文化也是当地教师的应有之义。
  
   6.培训者的培训
   培训重点应该有二,除了对教师自身的培训外,我们还应该着重对教师作为培训者的培训,其中则涉及作为培训者的讲解和运用推广的方法问题。
  1 本文节选自西南大学西南扫盲教育与研究中心和滋根基金会联合项目的需求评估报告。
  2 资料来源:澜沧县04-05年基础教育统计表。
  3 2004年思茅地区澜沧县基础教育统计表
  4 资料来源于澜沧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年度基本情况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村一校调研报告》
  5 资料来源:2004年澜沧县教育人事统计汇总
  6艾伦:尼克松、卡特总统的顾问;继续教育之父、微格教学的创始人。
  7 据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情况看,2+2教学模式是指两句称赞、两个建议、总体的反思、平衡尤其重要(仅仅是称赞或建议都是不够的)、课堂访问结束,反馈表格留给授课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 目前,大学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巨大吸引力正在被社会及教育界的广大有识之士所认识,呼唤大学品牌、打造大学品牌、扩张大学品牌的实践活动正在广泛展开。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人们对于大学品牌的认识与研究还不够,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品牌建设的理性认识,自觉遵循大学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进一步规范和理性地运作,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品牌。本文从我国社会现状出发提出大学品牌问题,并在分析
期刊
摘要:对于西南联大的研究,已有4部著作、16篇论文面世。综览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就会发现,在西南联大研究中,但仍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方法单一、重要问题没有获得圆满解决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推进西南联大研究,应从拓宽视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彻底解决重要问题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视角;方法;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的高等学校大规模向内地迁移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对于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
期刊
摘要:语言的使用有其特定的交际语境,因此,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我们必须把它与特定的情景语境相联系。网络交际语言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情景语境。本文主要从情景语境中的语场、语式、语旨三因素对网络交际语言进行简要分析,并将网络交际语言与现实交际语言进行比较。  关键词:网络交际语言;情景语境;语场;语式;语旨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09-0055-02
期刊
摘要: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建构我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教师素质;教育结构;教育过程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迅速达到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大工程。师范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英语学业成绩上出现的变化,论述了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起正面的、积极的效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信息;目标语言    一、 引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指的是具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最终的实现不是单靠
期刊
摘要:结合研究型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研究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在分析《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开展研究型《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设计与探讨。实践证明,研究型的实验教学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而且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实验教学;智力能力培养;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从系统原理出发,通过对体育教学及其过程的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把握它们的性质和职能,促进其同步发展与优化组合,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以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整体效应;教学思考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对于相关因素的认定,目前国内说法不一,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根据“要素—
期刊
摘要:吉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风格典雅的古典吉他更是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在众多的种类和流派里艺术性最高。音乐教学是围绕旋律、节奏、和声三大基本要素展开。古典吉他作为一种和声性弹拨乐器,在音乐教学方面有许多优势。对青少年音乐修养的培养,音乐知识的掌握,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古典吉他的乐器特性来说明它进课堂的可行性。  关键词:吉他;课堂教学;可行性    一、古典吉他如歌的旋律    古典吉他
期刊
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是一部撼人心魄的悲剧,无疑也是20世纪的戏剧经典。剧本以1932年前后的中国为背景,以家庭生活为单位,试图把所有的社会矛盾集中在周、鲁两个家庭的对立中,通过激烈的冲突来充分展示中国的社会现实。作品所反映的从光绪年间到五四运动以后的一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振荡的时期。曹禺曾在《雷雨·序》中说:“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
期刊
摘要:成功教育是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的一种教育,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为价值导向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教育必须成功,这是因为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有意识地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而人为创设的情境下进行的,这情境自然也包括充分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应采取的对策。所以,在此情境下的教育活动,理应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成功教育以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存在潜能为前提,是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学习困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