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农村教育是其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其农村教育的现状及主要特点、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和困难、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美国政府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采取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美国 农村教育 师资短缺 贫困 教育经费
一、美国农村教育的特点
1.农村学校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受地域的限制,美国的农村学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世界教育信息》曾刊登过怀俄明州有这样一个学校,它只有一位教师和一位学生。这样小型的学校无疑为教育的管理上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也无法很好地实施教育结果的评价和监督。
2.农村学校一般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同样是由于地域的原因,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这样会引发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农村学校很难吸引新的教师,也留不住高素质的教师。另一个则是,如果要求学生都集中到同一地区符合要求的、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上学,那么交通费用非常昂贵,农村学区难以负担。
3.很多农村学校里的学生是贫困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移民后裔。在美国,农村社区是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向城市的分化流动,大量移民滞留或涌入农村社区。这些学生在农村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接受着怎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成果,是农村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
4.农村学校教师数量的减少趋势。在美国,教师数量的短缺其实并不仅仅是农村学校的问题。统计表明,“伊利诺伊州未来四年将缺6.4万名中小学教师,加州有4.2万名教师无执照,未来两年更将扩大至6.5万名,佛罗里达州单单迈阿密地区就缺7000名中小学教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力量相对较弱、地理位置又比较偏僻的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则更是处在减少的趋势中。
二、美国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美国的教育财政体制是由联邦、州和学区三级共同构成的,其中州政府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投资主体。“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专项拨款,……;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即公式拨款。……因为公式拨款是在学生人头数的基础上分配的,这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但农村学校本身学生少……”所以并不占优势。有些城市里的学校会采取合并的方式以增加学生数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合并这个解决方式并不完全可行。地域的广阔使得很多学校只能有很少量的学生,也就无法得到能够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政府拨款。
2.高素质师资的短缺。美国现任教育部长Rod Paige认为,“美国许多农村学校的学生没有获得他们理应获得的高质量的教学。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农村学校缺乏教师,特别是高素质的教师。”在全国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农村作为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招募和留住高素质的教师就显得更为困难。另外,农村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也是高素质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贫困学生较多和种族多样性问题。农村学校的经济条件和所处的经济区决定了其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贫困学生。把典型的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前者能够享受免费或减价午餐的学生比后者少,更糟糕的是,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在极为贫穷的境地中挣扎。根据《挽救儿童》的报告,“全美大约有万儿童身处贫困的深渊,这些地区贫穷儿童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
4.农村教育管理和评价监督问题。美国的教育管理实行三级制度,国家并无实权,州政府负责主要事情。由于农村学校大都处于很偏僻的地区,在教育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NCLB法案要求“各州到一学年把学生州标准化测验的成绩提高到优异标准。每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必须达到州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年度最大进步(Adequate Yearly Progress,AYP)标准。”由于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数比较少,这就意味着要以比较小的样本来判断学校的教育结果,这无疑是不公平也是不适当的评价方法。
三、解决的对策
1.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联邦政府设立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EAP项目),增加农村教育专项经费投入。“REAP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州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它要解决的是当前公式拨款中存在的特殊问题。”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本身经济处与非优势状态的农村地区,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得到足够的经费,农村学校才能改善自身的教学条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完善农村教育教学体系。
2.根据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将农村社区和学校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今由美国联邦教育部、农村和社区基金会、农村教育协会等机构领导的农村学校运动正逐步得以开展。”农村教育离不开农村这个大环境。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培养合格的人才。农村教育只有扎根农村,以当地现有的条件为依托,寻求与当地社会发展情境的新结合点,才能变劣势为优势。
3.吸引高素质的教师来农村学校任教。首先面对全国的教师短缺现象,应当扩大教师的来源,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其次是要提供一定的经济条件和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农村任教;最后是要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要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美国 农村教育 师资短缺 贫困 教育经费
一、美国农村教育的特点
1.农村学校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受地域的限制,美国的农村学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世界教育信息》曾刊登过怀俄明州有这样一个学校,它只有一位教师和一位学生。这样小型的学校无疑为教育的管理上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也无法很好地实施教育结果的评价和监督。
2.农村学校一般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同样是由于地域的原因,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这样会引发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农村学校很难吸引新的教师,也留不住高素质的教师。另一个则是,如果要求学生都集中到同一地区符合要求的、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上学,那么交通费用非常昂贵,农村学区难以负担。
3.很多农村学校里的学生是贫困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移民后裔。在美国,农村社区是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向城市的分化流动,大量移民滞留或涌入农村社区。这些学生在农村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接受着怎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成果,是农村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
4.农村学校教师数量的减少趋势。在美国,教师数量的短缺其实并不仅仅是农村学校的问题。统计表明,“伊利诺伊州未来四年将缺6.4万名中小学教师,加州有4.2万名教师无执照,未来两年更将扩大至6.5万名,佛罗里达州单单迈阿密地区就缺7000名中小学教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力量相对较弱、地理位置又比较偏僻的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则更是处在减少的趋势中。
二、美国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美国的教育财政体制是由联邦、州和学区三级共同构成的,其中州政府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投资主体。“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专项拨款,……;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即公式拨款。……因为公式拨款是在学生人头数的基础上分配的,这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但农村学校本身学生少……”所以并不占优势。有些城市里的学校会采取合并的方式以增加学生数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合并这个解决方式并不完全可行。地域的广阔使得很多学校只能有很少量的学生,也就无法得到能够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政府拨款。
2.高素质师资的短缺。美国现任教育部长Rod Paige认为,“美国许多农村学校的学生没有获得他们理应获得的高质量的教学。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农村学校缺乏教师,特别是高素质的教师。”在全国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农村作为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招募和留住高素质的教师就显得更为困难。另外,农村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也是高素质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贫困学生较多和种族多样性问题。农村学校的经济条件和所处的经济区决定了其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贫困学生。把典型的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前者能够享受免费或减价午餐的学生比后者少,更糟糕的是,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在极为贫穷的境地中挣扎。根据《挽救儿童》的报告,“全美大约有万儿童身处贫困的深渊,这些地区贫穷儿童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
4.农村教育管理和评价监督问题。美国的教育管理实行三级制度,国家并无实权,州政府负责主要事情。由于农村学校大都处于很偏僻的地区,在教育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NCLB法案要求“各州到一学年把学生州标准化测验的成绩提高到优异标准。每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必须达到州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年度最大进步(Adequate Yearly Progress,AYP)标准。”由于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数比较少,这就意味着要以比较小的样本来判断学校的教育结果,这无疑是不公平也是不适当的评价方法。
三、解决的对策
1.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联邦政府设立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EAP项目),增加农村教育专项经费投入。“REAP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州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它要解决的是当前公式拨款中存在的特殊问题。”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本身经济处与非优势状态的农村地区,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得到足够的经费,农村学校才能改善自身的教学条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完善农村教育教学体系。
2.根据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将农村社区和学校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今由美国联邦教育部、农村和社区基金会、农村教育协会等机构领导的农村学校运动正逐步得以开展。”农村教育离不开农村这个大环境。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培养合格的人才。农村教育只有扎根农村,以当地现有的条件为依托,寻求与当地社会发展情境的新结合点,才能变劣势为优势。
3.吸引高素质的教师来农村学校任教。首先面对全国的教师短缺现象,应当扩大教师的来源,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其次是要提供一定的经济条件和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农村任教;最后是要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要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