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x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在棉花叶面营养诊断精确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氮钾后移,磷肥减半的施肥技术,即滴灌棉田基肥不施氮肥和钾肥,基施磷肥减半。实现棉花生产节肥、节本和节水。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氮钾后移,磷肥减半处理在整个生育期不需增施钾肥,而在每个生育期均需增施氮肥,花铃期开始需增施磷肥。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有机肥的情况下,再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及时补充棉花生长所缺营养元素,滴灌棉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棉花;叶面营养诊断;施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46-03
  阿克苏是新疆的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作为主导产业,种植区域广(棉花面积47.9万hm2,其中滴灌面积18.4万hm2),需肥量大。据调查滴灌棉田平均用化肥量1 425kg/hm2,施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施肥过量和施肥不足并存,主要表现在:种植大户不根据棉花需肥特性及长势情况盲目选择滴灌专用肥,氮磷钾配比不均衡,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通过加大施肥量来提高产量,导致化肥过量施用;农户资金不足,不愿意投入,普遍施肥量不足,产量水平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快我区施肥技术科技创新,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水平,力争在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我区在2015年围绕如何提高棉花精确施肥的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多点次“棉花不同生育期叶面营养诊断精确施肥技术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探讨提出:“调整滴灌棉田氮肥和钾肥的基追肥比例,基肥不施氮肥和钾、减半基施磷肥”(以下简称“二调一减”)的水肥一体化集成配套施肥技术。拟通过滴灌棉田精准化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棉花生产节肥、节本和节水,为推动我区农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提供技术依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6年在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博斯坦村三组进行;供试品种为新海21号;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14.6g/kg、碱解氮76mg/kg、速效磷12.21mg/kg、速效钾157mg/kg、总盐1.59g/kg、pH8.14,肥力中等。
  1.2 试验设计 该试验地代表面积6.67hm2,滴灌棉田以移动式首部为单位滴水滴肥,因此各处理小区面积在3个轮灌区选用667m2。试验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处理1:习惯施肥;处理2:氮钾后移,磷肥减半进行施肥;处理3:氮钾后移,磷肥减半结合叶面营养诊断技术进行施肥。
  1.3 试验方法
  1.3.1 各试验处理肥料用量 (1)基肥。处理1:习惯施肥。在犁地前1hm2均匀撒入尿素300kg、磷酸氢二铵450kg、硫酸钾120kg,结合犁地一次性翻入耕层。处理2:氮钾后移,磷肥减半处理。在犁地前每1hm2均匀撒入商品有机肥900kg、磷酸氢二铵105kg,结合犁地一次性翻入耕层。追肥:处理3:氮钾后移,磷肥减半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处理。在处理2的基追肥的基础上,棉花的整个生育期依据叶面营养诊断技术,动态监测植株营养状况,对照营养诊断指标,及时调整氮磷钾肥的施入量。加施量如表1、表2、表3。
  1.3.2 田间管理 本试验于4月6日人工施肥,机械犁地平整,4月8日机械播种。全生育期滴肥6次、滴水7次;4月29日,采用40%的啶虫脒防治棉蓟蚂;7月11日,喀拉塔镇4大队试验地每1hm2喷施600g氯氰菊脂,防治棉铃虫2代幼虫;7月12日,每1hm2喷施多菌灵1 950g,防治棉花黄枯萎病。7月26日,每1hm2喷施75g缩节胺进行化控;7月11日打顶。
  1.3.3 田间调查考种 在棉花生长各生育阶段定点(20株)调查各物候期及生长势情况;吐絮后每处理分别取样进行单铃重、衣分等指标的室内考种;8月30日进行小区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分析的施肥情况 根据叶面营养诊断数据分析,“氮钾后移,磷肥减半”处理整个生育期测定的K+ 值大于丰缺指标的最大值5 500mg/L,说明棉花植株生长不缺钾,在正常施肥的基础上无需补充钾肥;整个生育期测定的NO3ˉ值小于丰缺指标的最小值7 000mg/L,说明棉花植株生长需氮量大,氮素供应不足,应在正常施肥的基础上每次补充尿素30kg/hm2;整个生育期测定的PO43-值在花铃期小于丰缺指标的最小值180mg/L,铃前期测定值是丰缺指标中间值150mg/L,铃中后期小于丰缺指标的最小值140mg/L,说明棉花在生殖生长期需要磷元素较多,在供应不足的情况时应在正常施肥的基础上每1hm2分别补充磷酸氢二铵15kg、12kg和18kg(表5)。
  2.2 棉花生育期进程情况 由表6可知,不同处理之间生育时期进程无明显区别。
  2.3 棉花农艺性状情况 从表7可知,棉花的株高和真叶数,现蕾期施入商品有机肥的处理2和处理3生长较快,进入花期后,处理3长势较好;棉花的蕾花铃数,处理3的保蕾保花保铃较好,处理1与处理2无明显差别。
  2.4 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在同等管理条件下各处理的株数无明显差异,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有一定的差异。株高处理1与处理2无明显差异,处理3的株高略高;单株铃数处理2较处理1减少0.2个,处理3较处理1增加0.2个;单铃重处理1与处理2无差异,处理3较增重0.2g;衣分处理2较处理1增加1%,处理3较处理1增减3%。说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在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缺营养元素,可以明显提高棉花品质产量的效果。
  2.5 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从表9可知,处理2较处理1减产90kg/hm2,减产率2%;处理3较处理1增产480kg/hm2,增产率9%。说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棉花略微减产;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在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缺营养元素,可以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
  2.6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10可以看出,处理2较处理1减收90元/hm2;处理3较处理1增收4 215元/hm2。说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棉花略微减少收入;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再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缺营养元素,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与处理1相比,处理2和处理3增施了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施入,连续几年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 结论
  氮钾后移,磷肥减半处理棉花整个生育期不缺钾,可以稍微减少钾肥施入量;整个生育期需氮量较高,要在每个生育期及时补施氮肥。正常施肥的基础上1hm2补施尿素30kg;整个生育期测定的PO43-值在花铃期小于丰缺指标的最小值180mg/L,在铃期在丰缺指标150mg/L中间值和小于丰缺指标的最小值140mg/L,说明植物生长缺磷,正常施肥的基础上1hm2分别补施磷酸氢二铵15kg、12kg和18kg。
  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情况下,再结合叶面营养诊断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缺营养元素,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处理2和处理3与处理1相比,增施了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施入,连续几年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进而更大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责编:张长青)
其他文献
该文以田七原产地云南文山地区的土壤为对照,对比分析了韶关南雄、始兴、从化流溪河地区田七产区的土壤肥力情况,旨在为其他田七产区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结果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从2G网络发展至4G通信网络。手机与电脑实现快速、精准的数据交换也成为业内的研究焦点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持模块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并有效
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有多种情况,本文重点从黑屏、乱码,以及走字快、电池欠压、电量无法抄读、电量数据突变这些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有效地降低电能表运行故障出现的概率之目的
摘 要:该文以葫芦藓、立碗藓、丛生真藓等藓类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滨州市城区不同地段苔藓植物配子体内Pb、Cu、Zn、Cd等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3种苔藓植物中,以立碗藓体内重金属元素Cu、Pb、Zn等元素含量为最高,分别达到93.46±9.06μg/g、144.49±15.8μg/g、177.23±13.84μg/g,而丛生真藓各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最低;同时,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社会信息传输当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方式,随着计算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也越发不能离开计算机以及网络。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
避雷器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当电网电压升高达到避雷器规定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动作,释放过电压负荷,将电网电压升高的幅值限制在一定水平之下,从而保护设备绝缘不受损坏。
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子。该文以ASTER GDEM30m为基础数据,结合全国1∶400万矢量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取分辨率为40m、50m、60m、70m、80m的DEM数据,通过坡度提取与重分
该文以园林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现时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构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市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拥有在校生6700多人,分为香洲、白石、斗门三个校区,斗门校区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学校通过首批国家级中职改革
在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技能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塑造员工队伍、掌握最新科学技术和巩固经典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根据电力培训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的实际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