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不需要下一个ZARA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n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没有自己的快时尚巨头很久了。
  十年前,周杰伦还踏着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第一代“韩国练习生”归来的韩庚,穿上了“穿什么就是什么”的森马。的确,美邦和森马引领了中国十年前的快时尚潮流。
  只不过,ZARA、H&M、GAP等舶来品牌先后入华,并且极快地抢占了年轻人的市场。美邦、森马在和这些舶来品的较量中,先后败下阵来,彻底沦为三四线品牌。但ZARA、GAP等这些在国外的街边店,大面积开进国内的商超之后,价格对年轻人并不友好。
  但,国内自主快时尚品牌的创造基因一直都没有流失。
  实际上,国内发达的电商体系,也正在培养出新一批快时尚品牌的“后浪”。不久前,淘宝也宣布升级iFashion品牌,推出“IF”计划。未来三年里,依托“IF计划”,淘宝将培养10万新的iFashion特色商家。
  “快时尚”这个名词,已经点出了这个调性的服装品牌必须具备的两个特点:出品要快,且潮流。比如,马云和王菲连麦唱歌的第二天,就有商家在出售印着马云唱过的歌词的T恤。当下的“快时尚”,不仅是商家单方面的设计自嗨,更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感知。如果说有哪一家电商平台对C端最了解,那也一定是从C2C起家的淘宝。
  现在的淘宝,很有可能成为国内唯一一块能够扛起中国快时尚大旗的前沿阵地。

衰落的必然


  美邦、森马的衰败其实令人唏嘘。对众多“80后”“90后”来说,十年前,想要成为“潮人”,美邦、森马一定是不二之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走寻常路”“穿什么就是什么”两句广告词,抢占了大量消费者的心智。而这些消费者,也正是当下消费的主力人群。如果对市场足够敏感,美邦、森马应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至少,不会在和国外三家的较量中,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森马的最新半年报显示,全国的线下门店减少了947家,净利润下降97%。毫不夸张地说,疫情加速了森马的坠落。而美特斯邦威也在劫难逃,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6亿元,同比减少40.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负4.8亿元。
  2008年,美邦创始人、曾经的“小裁缝”周成建在深圳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到当年年底,美邦的市值攀升至18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企业。周成建本人也以170亿元的身价成为胡润服装富豪榜首富。
  实际上,当时国内的电商江湖已经风起云涌。仅淘宝网,在当年的月均交易数据已经超过了百亿。
  但裁缝铺起家的周成建却还带着美邦高打线下店,直到2012年,美邦迎来首个滑铁卢,当时已经开出了5220家线下门店。从此之后,美邦便一边关店,一边走下坡路。十年前的服装一哥,也曾试图过自救,但却加速了自身的衰败。
  2010年左右,“凡客诚品”曾在国内的服装业内引起一阵风潮。
  “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当年,凡客诚品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而其中,绝大部分的销售渠道是线上。
  周成建也比葫芦画瓢,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看到凡客的成功,同年10月份,美邦就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平台“邦购网”,但仅仅两年不到,交了6000万元的学费后,悄然关停。
  不论是美邦、森马,还是昙花一现的凡客诚品,其实,衰败是一种必然。
  美邦、森马发家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夜,信息交互的效率还没有到达爆炸的程度,消费者的审美还没有“千人千面”。也就说是说,品牌方可以“单方面”地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看”“潮”。
  即便是现在的ZARA、H&M、GAP,也都存在这个问题。或者,更精准地定义这几家,应该叫“快消品牌”,设计风格都相对单调,作为外来品牌,也无法很好地感知中国市场的喜好。
  从美邦、森马衰败之后,如果真要说有转型成功的服装企业,值得一提的或许也只有李宁了。但抛弃了国民运动品牌的标签后,“国潮李宁”也成了小部分人群的选择。
  实际上,信息大爆炸时代下,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接收的信息不一样、圈子不一样,具有相同审美的人群本身就是小众的,也就是所谓的“千人千面”。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一个品牌对标的人群也不会过于庞大,因此,现在的快时尚品牌也几乎不可能做到大规模开店。
  近几年,中国的快时尚阵地逐渐向线上转移,服饰行业体量超2万亿,其中一半来自线上,尤其是淘宝,成了潮流快时尚的前沿阵地。
  如果说美邦、森马等重资产的企业代表了中国快时尚的1.0时代,那2.0时代,极有可能是由淘宝上的中小商家一起引领的。

快时尚2.0的前沿阵地


  中国本土品牌,之所以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纷纷落败,基本上都没有做到“又快,又时尚”。
  但在这方面,外来品牌的确做得比较好,至少在更新速度方面,遠远高于国内品牌。比如,ZARA会在Instagram上随机抽取大V,以他们的标准设计新的款式。现在,ZARA几乎每周都有两次上新,每年会在店里展出1.2万款新品,平均每款新品的展示时间为3周至4周。这对模式极重的品牌来讲,能够做到这样的速度已经实属不易。作为50年的国际老品牌,及时的更新也让自己没有掉队。
  由于要推向全球市场,要根据每个市场持续做精细化的运营,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就是说,快是快了,但无法做到“时尚”。
  相比之下,淘宝的iFashion服装潮流馆的3万中小商家,每个月都要推出60万件新品,年销量则是ZARA全球年销量的两倍多。
  自从美邦、森马掉队之后,也很难看到自主快时尚品牌大面积地入驻商超或者优良商业地段。根本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很难有资金去支持线下店的铺设,而极重资产的线下形式本身也伴随高风险。   而电商平台的线上化运作,几乎规避掉了这个风险。
  不同于美邦的“自嗨式”平台,淘宝是真正能够串联BC两端的三方平台。现在,也为这3万中国快时尚2.0时代的种子店铺,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根据淘宝行业负责人张凯夫的介绍,淘宝会根据数据和算法识别有潜力的商家,并且会主动触达和联系,加入到淘宝的内容电商孵化营,并给予内容策略的辅助。
  在2.0时代,淘宝的iFashion已经形成了国内仅有的内容社区,包括联名设计师、大V、网红、自媒体、明星等大量KOL。
  值得玩味的是,“IF”计划的发布会放到了公开不久的“犀牛”新制造工厂,也就是说,淘宝不仅是在创作、开店等源头环节帮助中小商家,未来更有可能在制造环节深度参与。
  对某些潮流元素来讲,或许是很小圈层的。在传统的供应链体系,一般的工厂几乎不会接少量的订单,很大程度上,当下的供应链体系,无法最精细化地去服务到极小圈层的潮流服装爱好。
  但淘宝方面也透露,未来的犀牛新制造工厂,能够“100件起订”,7天交付。这无疑从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极小众人群的需求。
  从内容电商平台,到新制造工厂,淘宝已经为国内“快时尚2.0时代”的商家提供了快速疯长的良好土壤。

“分布式”的年轻人


  和大部分行业一样,“80后”“90后”甚至“00后”,依然是服装行业的主要消费人群。面对年轻的消费群体,就应该让年轻人自己决定穿什么。
  现在iFashion服装潮流馆的大部分商家,几乎都是由“90后”“95后”组成的10~20人的小团队。他们自己就是年轻人,也自然懂得市场上的年轻人在关注什么。他们要做的,很大程度上,是去找到和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在设计他们这一类人都喜欢的服装。
  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带来的是一个更有活力、更具多样性、更垂直的市场。这也给数万小商家带来了共同成长的机会。
  14亿的消费市场,每个人对“潮流”的定义都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能够提炼出能接受的共同属性标签也只能是一部分的群体。比如二次元、工装、日系、韩系等诸多风格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群体之间的审美壁垒。
  目前来看,没有一家单店的体量能和ZARA相提并论。但这样的状态,却是快时尚2.0时代的常态。对这3万中小商家来讲,他们的受众群体不仅仅是“顾客”这么单一化的标签,更是各自店铺的“粉丝”。
  可以这么说,iFashion潮流馆里的每一家店铺,都是依托服装潮流元素聚集起来的“同好者”。除了共同喜欢一家店铺的衣服外,极大可能,他们还能找到其他共同的爱好和标签。“IF计划”现场,也公开了淘内的一些数据:
  1. iFashion里的3万商家,平均店龄只有6岁。
  2. 过去三年,“00后”在iFashion的消费涨了8倍。
  3. 粉絲规模10万以上的iFashion店铺数量年增长60%。
  4. iFashion店铺粉丝年龄聚焦在24~28岁。
  5. iFashion店铺粉丝二次购买占比超过40%,贡献交易超过60%。
  中国快时尚真正的灵魂,可能就藏在数万个淘宝iFashion中小商家身上。如果真要看未来中国“快时尚2.0”时代的潮流,淘宝或许依然会是那个最大的走秀场。(零柒,来自锌财经,新商业的记录者)
其他文献
老乡鸡在餐饮连锁界已经算是老品牌了,品牌可以老,但品牌文化不能老气横秋。我希望以不服老的心态带领老乡鸡不断年轻化,学习年轻人有趣积极的文化,做到与年轻消费群体同频,让老乡鸡不仅是餐饮品牌,更是年轻群体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年轻人,学会“搞事情”  我是最新一代的创业者,虽然我已经60岁了,但我还是要跟年轻人玩在一起。我从养鸡开始,一养就是20年,然后开始做餐饮,特别是近年来我发现要想把生意做好,就要跟
期刊
网红直播带货,传统企业除了“眼红”,能否享受直播红利?疫情期间,传统企业“该做的都做了”,但就是不动销。这是普遍问题,传统思路“没招”。  传统深度分销已经抵达B端(门店),但直播恰恰能够触达C端。只要C端有了人气,何愁B端激活不了?  这是2020年4月底消时乐高层及新营销专家顾问思考的问题。他们给出的思路是:深度BC一体化直播。直播不带货,但直播激活常态化销售。  按照消时乐一直秉承的“先试错
期刊
每天照照燈就能刷牙  Orlucent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款光疗牙刷,它有选择地瞄准有害细菌,减少炎症,以及改善循环。使用时只需打开牙刷开关,湿润刷头,挤上牙膏,不用改变刷牙习惯,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拥有它!和颓丧说拜拜!  物种日历×超级植物公司推出的联名款“朱顶红”上市,外观使用了蜡封技术,使得它看起来像番茄又像洋葱。用户只需拆开包装纸盒,取出朱顶红种球,把它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即可静静等待开
期刊
从投资人视角来看,在传统打火机行业,英伽做的是替代,而不是迭代,因为但凡新生事物替代掉的传统产品,最后都会走向灭亡。为什么要做潮玩打火机?  “得年轻人得天下”,当下的零售消费是一个被Z世代驱动的趋势。对于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Z世代来说,最初就接触更优的产品、更优的服务,且从小就有一个强烈的自主性,讨厌趋同化,喜欢求新、求变。英伽潮玩打火机的出现,正好契合Z世代消费者的个性要求。  英伽从来就没有
期刊
近几年,家居行业的日子不好过,消费者生活方式与购物行为方式发生巨变,家居卖场人流量被严重稀释,渠道商招商与大商培养难度急剧增强。加上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些企业运营更是举步维艰,但对于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顶固”)来说,无论是品牌投放还是招商情况,都呈现了逆势增长的态势。  顶固做了什么给了经销商信心?定制家居行业的现状如何?顶固未来又有哪些规划?在与顶固副总裁兼全屋定
期刊
传统品牌通过大众媒体广告打造品牌,获得影响C端的能力;电商平台通过直接触达C端,控制流量,获得商业话语权;品牌商通过营销数字化实现BC一体化,直接触达C端,将重获商业话语权。商业话语权转移  传统营销时代,商业的话语权主要在品牌商一方。虽然超级终端获得了部分话语权,但相对于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商,影响力还是弱一点。因此,商业领袖也以柳传志、张瑞敏等厂商为主。  进入电商时代,平台获得了话语权。无论是
期刊
数字化对营销的改变很大。初期,数字化是原有体系的工具;中期,将依托数字化形成新战术体系;后期,将形成营销数字化战略体系。  首先,数字化改变营销的触点。传统营销,触点在B端。数字化,触点直达C端。营销触点的改变,是所有改变的前提。  其次,数字化改变营销的触感。原来对B端的了解是灰色的,一半清楚,一半不清楚;现在对BC全透明。  再次,数字化改变营销战术体系。营销数字化,一定是打通了线下、社群和网
期刊
在咖啡圈子里面,我们会用“功不可没”来形容瑞幸咖啡,因为它掀起了国内喝咖啡的一股浪潮。虽然这个浪潮有一些虚无,泡沫比较多。  瑞幸咖啡无疑给国人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喝咖啡的方式。于是很多人认为经历了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瑞幸的一些门店会倒闭。可是现如今,瑞幸似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崩溃的迹象,很多门店都还在正常经营,甚至还传出了赢利的消息。瑞幸的快速反转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成立。  2019年5月
期刊
后疫情时代内需不振,许多企业渠道断裂、产品单一或老化,在战略方向上亟须解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位“逆行者”却格外引人注目:回头客食品集团在新定位理论的助力之下,仅用两年时间,成功打造出4个销售额过亿的单品,其中一个单品销售额超过6亿元。回头客凭什么实现了逆势增长?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回头客做对了以下两件事。用共性和特性两个维度,完成新品打造和专业子品牌构建  任何时候,产品都是品牌的基础,在
期刊
“无惧年龄就要赢,姐姐都用梵蜜琳。”  “无粉质更水光,和小姐姐一起get姬存希小晶钻。”  在最近热播的两档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创造营2020》里,大片级的中插广告、明星认真的口播、正片中随处可见的立牌,让梵蜜琳、姬存希这两个看起来复杂、听起来就像是欧美大牌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当贵妇膏成为姐姐们的“心头好”,防晒乳成为妹妹们不怕晒的“利器”后,这些“高端”产品的价格,也确实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