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化雨,不忘初心从教二十载
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古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走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也许他们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也许他们有更加锦绣的前程,但为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他们甘为人梯,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默默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王士魁1964年出生于大连市,童年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让他学习手风琴、钢琴等乐器,这段辛苦学习的经历也为他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也凭借着良好的声乐天赋和自身的刻苦努力,考入了大连师范学校。在大学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王士魁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声乐知识,努力练习,很快成为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
毕业后,王士魁被分配到了一所小学做音乐老师,学生们都十分喜欢这个唱歌好听、拉琴也好听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表现十分积极,可那个时候,音乐课只是不重要的过场课。在学校教书的日子里,王士魁思考了很多,对艺术的追求和对音乐的热爱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最终他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放弃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去考高等音乐学府。几经努力,王士魁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金铁霖教授。新起点,新高度,从这里王士魁正式开启了在音乐道路上的不懈追求。王士魁教授常常对人说:“成为金铁霖教授的学生,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后,王士魁选择了留校任教。多年来,王士魁教授兢兢业业地耕耘在教学一线,并多次在国内成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与专家课,先后出版《继承与借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实用教材》、《浅谈民族声乐训练中的若干方法问题》、《全球化与中国音乐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用哲学原理指导声乐教学》、《论个性化的声乐教学》、《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等一系列的论文及专著,为声乐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先进教师”,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同时,他还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其中近百人分别在“文华奖”大赛、“金钟奖”大赛、CCTV青歌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金唱片声乐大奖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并活跃于国内外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及晚会活动中。
从大学讲师到副教授,最终成为知名的声乐教授,王士魁教授一步一步,不断耕耘,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而今,王士魁教授仍旧不忘初衷,在民族声乐的道路上,带领着自己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向更高层迈进。
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受益匪浅
很多新鲜的元素尚在萌芽状态,在初露端倪的时候都显得弱不禁风,它们需要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才能够发展壮大起来。对待事物如此,对待学生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并体会声乐学习的乐趣,一直是王士魁教授思考的问题。
王士魁教授给学生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讲故事,例如《西游记》、杠杆原理、不少的潮流词汇,都成了他课堂上的“常客”,这么做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建立一种学习声乐的状态,用这种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快速学习。例如,有一次他的一位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气总是叹不下来,他就借鉴了一个故事:唐僧带领徒弟西天取经,一路谈笑风生,里面喉咙状态最好的是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喊“猴哥猴哥”的时候喉咙是最好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松了,而且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学生们在嬉笑中便掌握了重要的歌唱要领。王士魁教授说,这种方式叫做启发式教学,在学生的实践中,有启才有发。王教授常常用小猫嗅鱼来比喻演唱哼鸣或鼻咽腔吸开的兴奋感觉。我们都知道小猫最爱吃鱼,而且它们的嗅觉非常敏锐。如果一只小猫闻到了不远处有咸鱼,一定会十分兴奋,然后调动全身的神经系统去寻找鱼,而这种状态恰好就是歌唱时所需要的全身积极兴奋的状态。
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王教授不断地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上是不可能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段和教法。但是在共性的审美上,你的教学方法,技术有没有达到一个标准,这是共性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探讨,看看用什么手段会更好一些。大家都在研究启发式教学,但是要看谁的方法更通俗易懂。学生一天一天在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要科研,要进步。”
好好做人,好好学艺
在大连广播电视台的演播厅,王士魁教授的弟子们歌唱的一曲《感恩》,拉开了《中国音乐学院王士魁教授学生专场音乐会》的序幕:“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希望/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老师教会我成长……”学生们动情的演唱,感动了现场的很多人,这首歌不仅仅是送给王教授的礼物,更是唱出了学生们的心声。
王士魁教授在教学上的严格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他都一一过问,他麾下的每一个学生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王教授曾说过:“每一个学生,我都要清楚他的问题点,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不仅要帮他们改正现有的毛病,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有一个很好的声音概念,有一个很流畅的作品演绎方式。”除了严格要求学生,王教授也不断地丰富自己,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时俱进。在他看来,如今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听”,而是更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他们能够吸收和接纳很多的新思想,新事物,所以老师也要注重丰富自己,正如他自己说的“学生一天一天在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要科研,要进步”。
教学中的王士魁教授严厉而谨慎,但生活中的他却谦和幽默,总有着学者的谦逊和大师的微笑,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在他看来,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孩子,身上都带着他当年的影子,为了音乐梦想,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独自一人闯荡。因此,对每一个学生,王士魁教授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面对外向开朗的学生,他给出专业建议,无论是比赛还是演出,都给学生最优秀的指导;面对内向安静的学生,他积极的和学生沟通交流,让他们能够逐渐的活跃起来,适应新的环境。王士魁教授的付出,学生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用自己的成绩给出了最好的回报。 王士魁教授常常教导学生说:“要学艺先做人。”因此,他在挑选学生时,除了注重学生们的嗓音条件,更注重学生的人品性格,在他看来,歌曲是否唱得好听,关键在于能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人,而如何打动人,就需要演唱者首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靠平时的累积和沉淀。学艺简单,学做人很难,因此王教授不仅仅注重对学生们在声乐学习上的培养,更是注重学生们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
教书、育人,听起来是两个词,但在王士魁教授的心中,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无论离开哪一个,人生的道路都不会完整。
继承与借鉴,让民族声乐走得更远
从一名民族声乐学生,到一位民族声乐教授,王士魁用两种不同的身份和眼光审视民族声乐的发展。学生时代,他看到的是恩师和前辈们对教学的孜孜不倦和对民族声乐的热爱执着。成为老师以后,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没有改变,但王士魁教授的眼光更是放在了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上,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
王士魁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世界上只有一种唱法,就是科学唱法”。在科学演唱方法的指导下,各地区、各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都是在科学唱法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西方的美声唱法不但可以与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而且也只有把中西方的声乐技巧融汇贯通,中国民族声乐才能唱出“国际范儿,唱得更响,传得更远。”
虽然是民族音乐出身,但王士魁教授却从不排斥民族声乐借鉴西方的科学唱法,并通过总结彼此的异同,取长补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王士魁教授始终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立足共性、强调个性,逐渐摸索并掌握了一条科学的教学之路。他积极探索符合声乐艺术发展规律、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提出了“中低声部民族化”、“声乐教学个性化”、“运用哲学原理教学”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中国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具有重要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王士魁教授采用直线教学与辩证思维互补,理性思维与联想思维结合,运用灵活多变、形象、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图示解析”、“灵性启发”、“捕捉闪光点”、“听觉引导”等多项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快速有效地解决声乐教学中诸多难题的同时,拓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手段,成果显著,赢得了声乐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为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士魁教授认为:“民族声乐是因为有了借鉴才有发展。”在多次的采访中,他曾不止一次地说:“我认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经过了一段‘师夷长技’的借鉴阶段。如果用‘十字架’来比喻中国民族声乐,原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时候,‘横’长,‘纵’向是短的,而自从借鉴了西方的混合声技巧,从‘十字架’来说,中国民族声乐的‘纵’变长了,由此,民族声乐的音域也一天比一天宽广。”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王士魁教授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王老师是热爱生活的人,是每天活在感动中的人,也是以此去感动生活、触动别人的人。这一切都体现在了他的声乐教学当中,并为王老师的教学工作添光溢彩,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
在与王士魁教授的交谈中,有沉甸甸的思考,也有独特的王氏幽默,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责任”这两个字,既有一位老师对学生的责任,也有一位艺术家对歌唱的责任。在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上,时代赋予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责任,而王教授对学生的严谨负责,对歌唱艺术的热情执着,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如果有一种付出可以超越责任,那么它的名字便叫做热爱;如果有一种热爱可以超越执着,那么它的名字便叫做无私。怀揣一颗感恩虔诚的心来教书育人,王士魁教授用严谨的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照亮着身边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和前行的道路。
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古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走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也许他们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也许他们有更加锦绣的前程,但为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他们甘为人梯,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默默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王士魁1964年出生于大连市,童年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让他学习手风琴、钢琴等乐器,这段辛苦学习的经历也为他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也凭借着良好的声乐天赋和自身的刻苦努力,考入了大连师范学校。在大学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王士魁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声乐知识,努力练习,很快成为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
毕业后,王士魁被分配到了一所小学做音乐老师,学生们都十分喜欢这个唱歌好听、拉琴也好听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表现十分积极,可那个时候,音乐课只是不重要的过场课。在学校教书的日子里,王士魁思考了很多,对艺术的追求和对音乐的热爱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最终他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放弃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去考高等音乐学府。几经努力,王士魁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金铁霖教授。新起点,新高度,从这里王士魁正式开启了在音乐道路上的不懈追求。王士魁教授常常对人说:“成为金铁霖教授的学生,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后,王士魁选择了留校任教。多年来,王士魁教授兢兢业业地耕耘在教学一线,并多次在国内成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与专家课,先后出版《继承与借鉴》、《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实用教材》、《浅谈民族声乐训练中的若干方法问题》、《全球化与中国音乐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用哲学原理指导声乐教学》、《论个性化的声乐教学》、《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等一系列的论文及专著,为声乐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先进教师”,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同时,他还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其中近百人分别在“文华奖”大赛、“金钟奖”大赛、CCTV青歌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金唱片声乐大奖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并活跃于国内外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及晚会活动中。
从大学讲师到副教授,最终成为知名的声乐教授,王士魁教授一步一步,不断耕耘,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而今,王士魁教授仍旧不忘初衷,在民族声乐的道路上,带领着自己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向更高层迈进。
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受益匪浅
很多新鲜的元素尚在萌芽状态,在初露端倪的时候都显得弱不禁风,它们需要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才能够发展壮大起来。对待事物如此,对待学生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并体会声乐学习的乐趣,一直是王士魁教授思考的问题。
王士魁教授给学生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讲故事,例如《西游记》、杠杆原理、不少的潮流词汇,都成了他课堂上的“常客”,这么做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建立一种学习声乐的状态,用这种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快速学习。例如,有一次他的一位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气总是叹不下来,他就借鉴了一个故事:唐僧带领徒弟西天取经,一路谈笑风生,里面喉咙状态最好的是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喊“猴哥猴哥”的时候喉咙是最好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松了,而且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学生们在嬉笑中便掌握了重要的歌唱要领。王士魁教授说,这种方式叫做启发式教学,在学生的实践中,有启才有发。王教授常常用小猫嗅鱼来比喻演唱哼鸣或鼻咽腔吸开的兴奋感觉。我们都知道小猫最爱吃鱼,而且它们的嗅觉非常敏锐。如果一只小猫闻到了不远处有咸鱼,一定会十分兴奋,然后调动全身的神经系统去寻找鱼,而这种状态恰好就是歌唱时所需要的全身积极兴奋的状态。
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王教授不断地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上是不可能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段和教法。但是在共性的审美上,你的教学方法,技术有没有达到一个标准,这是共性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探讨,看看用什么手段会更好一些。大家都在研究启发式教学,但是要看谁的方法更通俗易懂。学生一天一天在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要科研,要进步。”
好好做人,好好学艺
在大连广播电视台的演播厅,王士魁教授的弟子们歌唱的一曲《感恩》,拉开了《中国音乐学院王士魁教授学生专场音乐会》的序幕:“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希望/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老师教会我成长……”学生们动情的演唱,感动了现场的很多人,这首歌不仅仅是送给王教授的礼物,更是唱出了学生们的心声。
王士魁教授在教学上的严格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他都一一过问,他麾下的每一个学生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王教授曾说过:“每一个学生,我都要清楚他的问题点,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不仅要帮他们改正现有的毛病,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有一个很好的声音概念,有一个很流畅的作品演绎方式。”除了严格要求学生,王教授也不断地丰富自己,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时俱进。在他看来,如今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听”,而是更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他们能够吸收和接纳很多的新思想,新事物,所以老师也要注重丰富自己,正如他自己说的“学生一天一天在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要科研,要进步”。
教学中的王士魁教授严厉而谨慎,但生活中的他却谦和幽默,总有着学者的谦逊和大师的微笑,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在他看来,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孩子,身上都带着他当年的影子,为了音乐梦想,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独自一人闯荡。因此,对每一个学生,王士魁教授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面对外向开朗的学生,他给出专业建议,无论是比赛还是演出,都给学生最优秀的指导;面对内向安静的学生,他积极的和学生沟通交流,让他们能够逐渐的活跃起来,适应新的环境。王士魁教授的付出,学生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用自己的成绩给出了最好的回报。 王士魁教授常常教导学生说:“要学艺先做人。”因此,他在挑选学生时,除了注重学生们的嗓音条件,更注重学生的人品性格,在他看来,歌曲是否唱得好听,关键在于能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人,而如何打动人,就需要演唱者首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靠平时的累积和沉淀。学艺简单,学做人很难,因此王教授不仅仅注重对学生们在声乐学习上的培养,更是注重学生们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
教书、育人,听起来是两个词,但在王士魁教授的心中,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无论离开哪一个,人生的道路都不会完整。
继承与借鉴,让民族声乐走得更远
从一名民族声乐学生,到一位民族声乐教授,王士魁用两种不同的身份和眼光审视民族声乐的发展。学生时代,他看到的是恩师和前辈们对教学的孜孜不倦和对民族声乐的热爱执着。成为老师以后,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没有改变,但王士魁教授的眼光更是放在了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上,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
王士魁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世界上只有一种唱法,就是科学唱法”。在科学演唱方法的指导下,各地区、各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都是在科学唱法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西方的美声唱法不但可以与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而且也只有把中西方的声乐技巧融汇贯通,中国民族声乐才能唱出“国际范儿,唱得更响,传得更远。”
虽然是民族音乐出身,但王士魁教授却从不排斥民族声乐借鉴西方的科学唱法,并通过总结彼此的异同,取长补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王士魁教授始终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立足共性、强调个性,逐渐摸索并掌握了一条科学的教学之路。他积极探索符合声乐艺术发展规律、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提出了“中低声部民族化”、“声乐教学个性化”、“运用哲学原理教学”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中国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具有重要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王士魁教授采用直线教学与辩证思维互补,理性思维与联想思维结合,运用灵活多变、形象、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图示解析”、“灵性启发”、“捕捉闪光点”、“听觉引导”等多项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快速有效地解决声乐教学中诸多难题的同时,拓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手段,成果显著,赢得了声乐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为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士魁教授认为:“民族声乐是因为有了借鉴才有发展。”在多次的采访中,他曾不止一次地说:“我认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经过了一段‘师夷长技’的借鉴阶段。如果用‘十字架’来比喻中国民族声乐,原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时候,‘横’长,‘纵’向是短的,而自从借鉴了西方的混合声技巧,从‘十字架’来说,中国民族声乐的‘纵’变长了,由此,民族声乐的音域也一天比一天宽广。”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王士魁教授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王老师是热爱生活的人,是每天活在感动中的人,也是以此去感动生活、触动别人的人。这一切都体现在了他的声乐教学当中,并为王老师的教学工作添光溢彩,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
在与王士魁教授的交谈中,有沉甸甸的思考,也有独特的王氏幽默,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责任”这两个字,既有一位老师对学生的责任,也有一位艺术家对歌唱的责任。在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上,时代赋予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责任,而王教授对学生的严谨负责,对歌唱艺术的热情执着,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如果有一种付出可以超越责任,那么它的名字便叫做热爱;如果有一种热爱可以超越执着,那么它的名字便叫做无私。怀揣一颗感恩虔诚的心来教书育人,王士魁教授用严谨的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照亮着身边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和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