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语“超常搭配”的审美心理机制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称作“超常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爱着您的爱,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不合逻辑、不合语法,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透视“超常搭配”的审美心理机制,对语言教学和思维训练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呈现陌生态,集中审美注意
  
  心理学告诉我们,越是新奇的东西越能引起人的注意,而只有引起注意的事物,才能引起关注。超常搭配以其搭配的不合语法、不合逻辑的特征使其以陌生的姿态即“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续集》),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容易在瞬间引起读者的审美注意。同时,其形态的陌生化,形成了蕴含丰富的空白点和“召唤结构”,即会激起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心理冲动,主体知觉的兴奋程度和愉悦程度也大大提高。如“因为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其在传唱之初即被迅速接受,与其词语搭配的陌生化不无关系:由于搭配的特异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引起较强的关注,随后激其探求的心理冲动,从而迅速集中起读者、听者的审美注意,为歌曲的意义接受奠定了基础。
  南宋词人吴文英有词句:“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其中“愁鱼”、“酸风”“花腥”都是超常搭配,鱼本无情,怎会愁苦,风也无味,不会酸辣,常说花香,哪有腥味?这样的反常搭配打破了现实客观的时空和秩序,表达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给读者带来了诗意想象与无限情趣。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是由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共同构成,二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为了求新求异,在阅读中读者自然渴望打破定向期待,产生一种“陌生”的审美心理。超常规搭配正是通过变形的语言造成一种陌生的复杂化形式,并因此产生出奇特的意象和迷朦的气氛,使审美者在心理上与审美对象之间形成一种距离感,从而召唤审美者去探寻它的审美对象。
  
  二、激活感性意义,引触读者的体验
  
  语言是一个多层面的结构,可分成能指(语音形式)和所指(意义内容),而意义层面又可分成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等许多类别。理性意义是意义的逻辑内容,反映人们对所指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理性认识与逻辑抽象,感性意义则是词义的感性内容,反映人们对所指的各种特点与表象的感觉与体验。平常的语言运用中,主要是理性意义在深化、在运算,感性意义则在匆匆而过的语流中被忽略了。“超常搭配”则使词语的感性意义异常丰富活跃,从而引起读者的体验与联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连排九个名词,不符合惯常语法和逻辑,其语言指向作者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我们在领悟作品时就不能拘泥于日常理解的植物、动物等名称,就要抛却其词语的理性意义,从词语所隐含的感性意义处体味其蕴含的深意。当这种超常搭配引触我们对这些事物的联想、想象和体验时,一种孤寂凄凉的情调便投射在心理上。
  另外,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外在客体的知觉是对象刺激力与大脑生理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场效应。这种场效应是促成语义增值的重要条件。超常搭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下的场效应也促进了语义增值的产生。余光中《地图》:“只有它们才了解,他闯过哪些城,穿过哪些镇,在异国的大平原上咽过多少州多少郡的空寂,只有它们的折缝里犹保存他长途奔驰的心境。……”其中由于“咽”的语义浸染,使原属抽象名词的“空寂”,转化为某种可以吞食的物品,甚至给人以触摸的或艰涩或光滑的感觉,同时“咽”本身也由基本义衍生出“经历”、“饱受”的意义。
  
  三、激活认知结构,探求心理蕴含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来阅读的,超常搭配所造成的陌生化现象势必唤起读者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体验,从而激活读者的认知图式,去探求隐含于词语背后的深层意义。索绪尔说:“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世界。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痕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或听到某个词语,在头脑中呈现的除这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关于这个词在我们心理上留下的痕迹:这个词所代表事物的感受和体验等,即词的心理蕴含性。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花”“鸟”已超出单纯的指称,被作者伤感的、悲戚的心理所浸染,有着浓厚的情感意蕴。语言超常搭配是语言运用者跳跃的思维结果,它即具有真实的表意功能,又具有鲜明生动的表象与表现功能,具有丰富的心理蕴含性,它的构成为阅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艺术空间。阅读者可以根据自我的审美能力与生活体验,去探求丰富的心理蕴含,去填充、补足,“完成画面,注入情感”,并获得丰厚的审美情趣。如鲁迅的《祝福》:“——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屋里。”其中“剩”是个普通字眼,其基本意义是(物品等)余下,而文中的“我”与“剩”搭配,人似乎变成了无生命的存在,渲染出一种说不出的孤寂无聊之感。
  
  四、增加感知难度和长度,促进深度体验
  
  超常搭配以其搭配形式的陌生化增加了感知的困难,延长了感知的时间长度,在克服困难持续感知的过程中,读者对搭配的体验日益加深。促进“深度体验”使超常搭配最终达到其理想的审美效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说“悲剧美只有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欣赏者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可以领略到悲剧的美,才能体会痛感转化为快感的愉悦。”同样,超常搭配的审美意味也只有在克服困难持续感知的过程中才能领略到。对此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鲁迅的散文诗《秋夜》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一句话拉长为三句话,其中悬念迭出,情趣倍增:先说有两株树而不知什么树,然后说出一株是枣树,最后道出另一株也是枣树,使读者在慢速度的视点游移中,心理体验逐步加深,体会到深刻的情趣意蕴。又如“远处一页风帆,正慢慢吻过来,间常听到鸽哨,轻轻明丽的天空中正抒情地滑过去。”(何立伟《一夕三逝》)风帆在水上的慢行,犹如情人温柔的吻;鸽哨抒情地滑过,让听觉与触觉换位,这样的语言不仅增加了读者感知的难度,延长了感知的时间,同时使人在反复体味中获得审美享受。
  相对于正常搭配,词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变化,它“疏离和异化普通语。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却使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和深入的占有经验。”(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它是寻常词语的艺术化表现,显示了词语组合的巨大张力,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接受者的想象,激活他们的审美联想。
  (邵小慧,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杨士荣,山东东营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1961年秋天,团中央机关建立了这样一个制度:团中央书记处的每一位书记至少要直接联系一个团支部,作为了解情况和结交青年朋友的一个渠道。1961年11月,北京市团市委为团中央第一书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化学分析法等对泄漏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滤壳泄漏系由于为时缝熔合线刀状腐蚀穿造成的,在本例硫酸溶液气相环境中,影响因素主要是材料
7-9月的高温季节,养珀大鲵易暴发腹水病,发病时大鲵摄食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不摄食,活动缓慢,反应迟钝,白天也出洞穴,几天后可见背部的疮点特别突出,头部、腹部手感有积水。发病7天后头
研究了K38G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及其用平面磁控离广溅射工艺制备的微晶涂层在800-1000℃500小时内的抗高温氧化性。结果表明,微晶化极大改善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变合金表面生
一家台商独资的金属制品工业企业,却在今年初选择“跳水”到毫不相干的水产领域,着手打造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千镱金属(中山)有限公司养殖负责人龚小松一语道出原委:“近年来,种苗
本文论证了引入模式识别技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简单介绍了模式识别技术,重点叙述了非线性映照,主要量分析,Fisher判别,聚类分析等方法的数学原理和应用特点.根据实际应用的经验,讨论了数据
本文讨论枣庄方言里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介词“搁”(同音字)。  枣庄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带。枣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枣庄市西南的周营镇是笔者的家乡。①本文的语料取自周营镇话,在所讨论的问题上代表枣庄方言的语法特点。  枣庄方言的介词“搁”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在”,兼有部分“从”的用法,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是不尽相同的。本文试着从与普通话相应的介词的对比分析中,
6月8日,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大梅沙联合启动2017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镇痛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38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9例,2
写作考察的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对语言全面掌握的情况,不仅考察词汇、语法知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还要考察学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写”是第二语言学习四个环节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现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受母语影响还较大,因此在作文中存在不少错误,我们称之为偏误。  偏误是指由于对目的语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而出现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是在接近目的语的过程中对目的语的偏离,反映了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