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摆在我党今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梳理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抓好群众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民生思想 内涵 现实启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民生观点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邓小平民生思想。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忽视民生建设、遇到重大困难的历史关键时刻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忽视民生使传统社会主义遭遇瓶颈。邓小平在《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并没有完全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共无论从1925年到1936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没有全力抓经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因而执政74年,人民生活水平没有较大提高。据统计,十月革命前,俄国人的生活水平在欧洲居第5位,70年以后则排在了后几位,在全世界排在第50位。民众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不再选择苏共,并抛弃了苏共,使之走上了亡党亡国之路。
二战后,东欧8个国家无一例外地走向了社会主义。从1956年的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年的布拉格改革之春、1970年的格但斯克事件,到1980年波兰社会出现的全面对抗共产党政权的团结工会运动,虽然每次事件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广大民众群众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实现政治、文化权益期盼长期得不到满足。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用到了两大集团的对抗之中去了,民众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感受不到传统社会主义在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所作为,最终导致东欧社会制度剧变。可以说,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忽视民生建设走到了瓶颈的境地。
2.解决民生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寻突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帝国主义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条件下,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就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在生产关系变革上,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变更生产关系,不断扩大公有制的规模,片面追求所有制形式的一大二公。更为严重的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社会局势非常严峻,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普遍贫穷。到1978年,对于当时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连温饱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邓小平重新复出工作后,在深刻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楚看到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高度。他警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他强调,要彻底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根据当时中国的民生状况,他认识到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改变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从制度和体制上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1.重视民生,把改善民生提升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中央干部会议上严肃地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2]P249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他说,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邓小平说:“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2]P249“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P128为了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提高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力改善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决定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决定着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因为这样,邓小平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这就为我们党解决民生问题找到了根本的途径。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50这一基本思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反复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3.实现共同富裕是进行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111抛弃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水平,并且不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靠近。共同富裕,顾名思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而多数人贫穷。但是共同富裕不是说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以一样的速度达到一样的富裕程度。这种想法是对于共同富裕的歪曲理解。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事实证明,强行推行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必然挫傷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邓小平以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的伟大构想。1978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3]P451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4.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动力。“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中国农村,当时有将近2.5亿的人民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民生问题,邓小平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1]P11——改革。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P370邓小平把改革看作是中国摆脱民生困境的唯一出路与根本动力。1985年8月,邓小平对于改革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1]P134“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P135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以往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根本的动力支持。
5.“三步走”战略是进行民生建设的切实步骤。邓小平在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4]P14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往往只重视生产总量达到什么指标。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放到重要位置。“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是解决民生问题、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切实步骤。
6.“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民生建设成果好坏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衡量党和政府的工作,判断民生建设成果,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37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突出了人民主体的评价意义。邓小平指出,判断改革与建设各项政策成败的标准,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是对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象表述。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最终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进行评价。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于我们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评价标准,我国的民生建设一直把依靠人民与为人民谋利益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民生建设成果的最终标准。邓小平强调:“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1]P142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果。从成功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观的内涵不断丰富,这正是因为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工作。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更加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1.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一是防止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只重视积累和投资,忽视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应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出发去谋求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来改善民生。二是防止不顾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片面提高居民收入,提出不切实际的收入和福利标准。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细致复杂而又庞大,尤其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
2.建立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解决13亿人口的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建立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深刻认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必须统筹兼顾,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问题。
3.将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优势条件。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需要通过持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倾向,使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确保民生质量稳步改善,持续提高。
4.进一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我们体制上的弊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当前,要按照要求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建设规律的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机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科技文化体制、户籍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等。通过制度建设更好地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完善公共服务,推进民生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关键词]邓小平 民生思想 内涵 现实启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民生观点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邓小平民生思想。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忽视民生建设、遇到重大困难的历史关键时刻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忽视民生使传统社会主义遭遇瓶颈。邓小平在《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并没有完全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共无论从1925年到1936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没有全力抓经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因而执政74年,人民生活水平没有较大提高。据统计,十月革命前,俄国人的生活水平在欧洲居第5位,70年以后则排在了后几位,在全世界排在第50位。民众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不再选择苏共,并抛弃了苏共,使之走上了亡党亡国之路。
二战后,东欧8个国家无一例外地走向了社会主义。从1956年的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年的布拉格改革之春、1970年的格但斯克事件,到1980年波兰社会出现的全面对抗共产党政权的团结工会运动,虽然每次事件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广大民众群众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实现政治、文化权益期盼长期得不到满足。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用到了两大集团的对抗之中去了,民众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感受不到传统社会主义在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所作为,最终导致东欧社会制度剧变。可以说,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忽视民生建设走到了瓶颈的境地。
2.解决民生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寻突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帝国主义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条件下,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就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在生产关系变革上,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变更生产关系,不断扩大公有制的规模,片面追求所有制形式的一大二公。更为严重的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社会局势非常严峻,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普遍贫穷。到1978年,对于当时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连温饱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邓小平重新复出工作后,在深刻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楚看到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高度。他警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他强调,要彻底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根据当时中国的民生状况,他认识到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改变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从制度和体制上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1.重视民生,把改善民生提升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中央干部会议上严肃地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2]P249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他说,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邓小平说:“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2]P249“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P128为了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提高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力改善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决定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决定着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因为这样,邓小平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这就为我们党解决民生问题找到了根本的途径。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50这一基本思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反复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3.实现共同富裕是进行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111抛弃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水平,并且不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靠近。共同富裕,顾名思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而多数人贫穷。但是共同富裕不是说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以一样的速度达到一样的富裕程度。这种想法是对于共同富裕的歪曲理解。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事实证明,强行推行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必然挫傷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邓小平以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的伟大构想。1978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3]P451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4.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动力。“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中国农村,当时有将近2.5亿的人民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民生问题,邓小平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1]P11——改革。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P370邓小平把改革看作是中国摆脱民生困境的唯一出路与根本动力。1985年8月,邓小平对于改革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1]P134“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P135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以往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根本的动力支持。
5.“三步走”战略是进行民生建设的切实步骤。邓小平在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4]P14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往往只重视生产总量达到什么指标。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放到重要位置。“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是解决民生问题、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切实步骤。
6.“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民生建设成果好坏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衡量党和政府的工作,判断民生建设成果,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37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突出了人民主体的评价意义。邓小平指出,判断改革与建设各项政策成败的标准,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是对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象表述。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最终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进行评价。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于我们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评价标准,我国的民生建设一直把依靠人民与为人民谋利益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民生建设成果的最终标准。邓小平强调:“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1]P142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果。从成功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观的内涵不断丰富,这正是因为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工作。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更加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1.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一是防止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只重视积累和投资,忽视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应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出发去谋求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来改善民生。二是防止不顾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片面提高居民收入,提出不切实际的收入和福利标准。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细致复杂而又庞大,尤其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
2.建立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解决13亿人口的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建立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深刻认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必须统筹兼顾,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问题。
3.将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优势条件。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需要通过持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倾向,使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确保民生质量稳步改善,持续提高。
4.进一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我们体制上的弊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当前,要按照要求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建设规律的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机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科技文化体制、户籍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等。通过制度建设更好地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完善公共服务,推进民生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