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开展文学教育面临困难与挑战。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可通过将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阅读趣味,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話: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從“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4]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康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陈国平]
关键词: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話: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從“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4]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康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