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前测 组织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xingt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所以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情前测;情境创设;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72-1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培养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認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1]。翻开成语词典,“因材施教”的“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是“资质”的意思,“施”是“施加、进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意思;合起来说就是“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这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2]这一思想不谋而合。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探求每一节数学课中学生的起点,再组织数学课堂教学。下面我就从学情前测、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一、学情前测是教学实施的基础
  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有依据,需要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以细致详实的前测来加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饶有兴致的学习。进行学情前测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设计适量的题目、和学生谈话、让学生来说说对某一概念的认识等一些方法来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我在执教《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这一课之前,首先了解到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内容,然后我对这部分内容编制两部分的题目,第一部分是口算,第二部分是两位数的加法笔算,利用这些题目对学生进行前测。通过前测,我了解了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已经熟练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的过程可以稍加简略,对三位数笔算的算理和注意点的概括要进行强调,让每个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时能够不犯低级错误。
  二、恰当的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导引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2]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这一课教学的开始,设计了男、女两组学生进行套圈游戏的情景,首先,以人数相同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做裁判,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统计比赛成绩,得到比赛的结果,再让学生交流判定这两组学生输赢的方法。这一设计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学生对第一场比赛意犹未尽,再来判定第二场男女生人数不一样的套圈比赛,学生统计完比赛结果后,马上进行了统计数据的分析,在学生的讨论中,发现用第一场比赛的方法来判定第二场比赛的输赢是不公平的,在此就产生了求平均数的需要,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用两个人的“中间数”来记录,这样对谁都公平。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到比较其中的一人不合理,一人不能代表男女生的整体水平;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三、问题是课堂活动的助燃剂
  “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这时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提问: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培养儿童就如同同园丁培育花草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1]同样,我们既要坐而言因材施教的规律,也要起而行因材施教的规律,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能力,创设适当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显神通、发挥所长,体验成功、感受喜悦,这便是成功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2]数学课程标准2013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的有效提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效提问;引爆;课堂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66-1  英语课堂教学提问
摘 要: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等特点,优化学生活动,激活课堂“动点”,通过对前科学概念正一正,抽象概念演一演,易混概念辨一辨,相关概念串一串,科学概念用一用等方式,加强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活动;激活动点;生物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89-1  一、前科学概念正一正  新的科学
摘 要:技能大赛已成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平台,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起到了鲜明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我校电子专业课程建设面对此类大赛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适合技能竞赛与电子专业课程建设互动对接的有效途径,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出以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项目,建立以工学结合的生产实训项目,创建对接大赛的项目工作室。从而在备赛过程中实现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
摘 要: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的一种教学形态。笔者在充分的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翻转课堂可实施两课(课前和课上)五块(热身互动,答疑解惑,探究合作,自我展示,点拨提升)的教学模式,旨在利用这种翻转课堂模式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感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思品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现已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然而,农村初中学生体育意识淡薄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是我国特有的农村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不健全的农村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产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意识;标本兼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摘要:“微课”能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能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本文分析了语文学科应用微课的优势,提出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总结了小学语文微课应用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优势;方式;模式;展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16-1
摘要:近年来,工业流程题渐成高考化学知识点考查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将化学知识、实验操作、化学计算融入其中,来考查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本文结合该类题型特点,从分析流程图入手,谈谈如何围绕真实工业生产过程来把握解题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工业流程题;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43-1  从近年高考化学出题方向来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江苏英语高考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篇语境的理解能力。本文以NMET 2015(江苏卷)完形填空题为例,通过对本试题进行解题分析,探讨从分析语篇语境的角度提高学生完形填空解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NMET 2015江苏卷;完形填空;语篇;语境;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90-2  一、语篇分析  1
摘 要: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视角,从起始的“走进”和深入的“走出”两个方面,探析了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开展的条件。首先是创设了安全、快乐的活动环境,其次是从区域与主题相融合、教师指导观察的艺术、语言的艺术等几个方面,对区域活动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  关键词:区域活动;合理环境;与课程拉手;指导的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102-1  幼儿
摘要:基于人本理念的校本研修体系建构对现在很多学校来说仍是全新的课题。我校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探索,立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着力提升教师学习力、科研动力,以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人本;校本;研修;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03-2  赛泽说过:“好的学校总是呈现出组织性,并总是处于建设性的和理智性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