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品种中双11号生长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油菜品种中双11号直播的适宜密度。[方法]研究5种栽培密度(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株/hm2)对中双11号产量、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影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主花序长度降低,分枝数减少,分枝高度逐渐增高;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角果数,其次是千粒重和每角粒数,产量最高值时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并不同时都为最大值。[结论]中双11号直播适宜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产量最高可达3 055.50 kg/hm2。
  关键词栽培密度;油菜;中双11号;影响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48-02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Rape Cultivar Zhongshuang 11
  BAI Guiping, YING Yufeng, TAN Yongqiang et al (Xiang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angyang, Hubei 441057)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per density of rape cultivar Zhongshuang 11. [Method] Effects of five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yield,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component of Zhongshuang 11 were researched. [Result] Planting density had relatively great impacts on agronomic traits of rape. With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branching number, plant height and 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 reduced; but branching height gradually enhanced. Density had the greatest impacts on pod number per unit area, followed with 1 000grain weight and seed number per pod. Pod number per unit area, seed number per pod and 1 000grain weight were not the maximum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yield was the greatest. [Conclusion] The proper sowing density of Zhongshuang 11 is 600 thousand750 thosuand plants/hm2; the maximum yield reaches 3 055.50 kg/hm2.
  Key wordsPlanting density; Rape; Zhongshuang 11; Effection
  中双11号是我国较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倒性,高抗菌核病和强抗裂角,植株中等偏矮,能有效克服一般油菜品种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籽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化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1]。该品种目前在湖北省及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关于该品种的栽培研究报道甚少。为此,笔者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该品种不同栽培密度的试验,现将试验主要结果总结如下,以期为大面积实现该品种的机械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中双11号油菜新品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课题组提供。试验于2013~2014年度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
  1.2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设有5个不同栽培密度,分别为15万,30万,45万,60万和75万株/hm2,记作处理①~⑤。各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长5.13 m,宽2.60 m,计产面积13.34 m2。试验播种前统一采用纯N 80 kg/hm2,N、P、K肥比例为1.0∶0.5∶0.7,纯B含量为15%的持力硼3.0 kg/hm2作底肥,其他管理与大田相同。
  1.3测定指标与方法油菜成熟收获前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10株考种,对株高、分枝高度、一次分枝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角果数、单位面积角果数等指标进行考察,并按试验小区分别收获、脱粒、晒干扬净,称实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不同栽培密度下中双11号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密度在60万株/hm2时的产量最高,为3 055.50 kg/hm2,密度75万株/hm2时产量位居第2位,达2 965.50 kg/hm2,密度在15万株/hm2时产量最低,为2 308.50 kg/hm2。对产量结果进行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在60,7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45,30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栽培密度在60万,75万株/hm2时产量较45万,30万株/hm2产量增加极显著,栽培密度在45万,30万株/hm2时产量较15万株/hm2产量增加极显著。可见,60万~75万株/hm2是中双11号获得高产的适宜直播密度,降低栽培密度,中双11号产量会减少。
  2.2不同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知,随着栽培密度增加,中双11号个体植株形态发生一系列变化,株高和主花序长度降低,分枝数减少,分枝高度增加。不同栽培密度下,中双11号株高变幅为156.3~167.4 cm;主花序长度变幅为40.4~53.5 cm。分枝高度随着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變幅为84.3~99.1 cm,栽培密度为75万株/hm2比15万株/hm2的分枝高度增加14.8 cm;一次分枝数随着栽培密度增加逐渐减少,栽培密度为15万株/hm2的一次分枝数为5.4个,栽培密度为75万株/hm2的一次分枝数为2.7个。说明中双11号在不同的栽培密度下,农艺性状不尽相同,它们综合表现的结果最终决定了产量水平的高低[2]。
  2.3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构成的影响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是油菜产量构成的三要素[3]。由表3可知,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产量构成影响最大的是单株角果数和单位面积角果数,其次是每角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增加,中双11号单位面积角果数不断增加,增加幅度变缓,但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故单位面积产量并没有一直增加,这可能与密度增加,植株间相互遮阴,且植株个体、无效分枝和角果等消耗大量营养有关。从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关系来看,产量最高值时,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并不同时都为最大值,这也表明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综合效应。
  3小结与讨论
  合理密植是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中获取高产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4-5]。该试验结果表明,中双11号直播的适宜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产量最高可达3 055.50 kg/hm2。生产中油菜单产水平不高,种植密度偏稀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双11号具有强抗裂角、高抗倒伏、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最适合机械收获的油菜品种。在合理密度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实现油菜最大生产潜力,同时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对发展我国油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汉中,刘贵华,王新发,等.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选育简报[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3):275-276.
  [2]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油菜角果的生长特性及其源库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1993(3):22-25.
  [3] 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
  [4] 袁卫红.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37-38.
  [5] 王淑芬.播期和密度对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菜薹与菜籽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 80-81,85.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广东云浮东山森林公园为例,分析城区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特点,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区山岳型森林公园;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4-12165-02  Countermea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
期刊
摘要  根据河南、山东、黑龙江、陕西和新疆5省1999~2010年肉羊生产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法对我国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平均水平為0.892,1999~2010年肉羊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河南、山东2省肉羊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略高于陕西和新疆;仔畜重量和其他物质费用投入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大;各地畜牧业发展水平、良种化
期刊
摘要 为全面了解宝鸡市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通过入户发放问卷对宝鸡市三个整村的1 179名老人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计算机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老人在养老方式、子女赡养、帮扶对象等方面存在多元需求,因此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的新模式体系,建议不同年龄段老人采用不同的养老方式;提出子女赡养和贫困救助帮扶的建议;针对农村老人特点开展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老人的生命质
期刊
摘要  我国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他们未能安享晚年,养老问题将集中爆发。首先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退保率高、新农保的参保率高保险待遇低、超龄务工三个方面分析了第一代农民工的境遇,其次从政府、企业、第一代农民工个体三个责任主體剖析了其深层原因,然后对第一代农民工的其他养老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第一代农民工的不同去向及主要收入来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一代农民
期刊
南寧市彩叶植物研究概况南宁市彩叶植物研究概况  孙利娜, 李进华, 林 茂, 王华新, 黄 欣(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  摘要在概述彩叶植物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南宁市彩叶植物的种类,并简要阐述了南宁市彩叶植物的育种与繁育方法。  关键词彩叶植物;育种;繁育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14-02  Researc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食品中屡禁不止的违禁添加色素柯衣定,拟建立一种以整体柱为活性增强基底、适合大批量样品快速筛查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方法]在确定整体柱的合成后,以整体柱的柱状及其粉碎后的粉末为基底,优化金溶胶与样品的混合比例、体系pH、取样量和检测时间,分别建立柯衣定SERS检测方法。[结果]以整体柱的柱状及其粉碎后的粉末为基底分别建立柯衣定的SERS检测方法,其检测限分别为0.10
期刊
摘要从形态学变异、细胞学变异、染色体变异和化学成分变异4个方面综述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概况,为麦冬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麦冬;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56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37-02  Research Progress on
期刊
摘要[目的] 从海洋中分离并筛选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细菌。[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采自青岛近海海域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采用浸渍法测定菌株的杀线虫活性,并对筛选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 共分离到36株海洋细菌,根据杀线虫活性筛选出1株具有高杀线虫活性的细菌HT11。该菌株分离自牡蛎,其培养滤液处理松材
期刊
2.2塔郎造林后不同年限沙地植物物种组成和优势度由表2可知,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人工塔郎群落中草本植物逐年增加,优势种更替明显。在塔郎造林的当年,除了人工栽种的塔郎得以成活并占据相对优势外,沙蓬、虫实和狗尾草依靠其特殊的适应机制,成功入侵流动沙地并定居,成为造林当年的主要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31.21、30.13和24.71,成为塔郎林地草本层的主要建群种。  造林后第2年,随着塔郎的生长,其优势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氮磷钾肥料需求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肥料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调查小麦分蘖、成穗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磷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钾肥无增产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