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芳: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从小在爷爷的故事中幸福成长的女孩,一直不忘爷爷的嘱托:让她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长大后,她搜集花种,四处播撒,让所到之处开满鲜花。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花婆婆’……。”盐城市神州路小学的曹文轩文学馆内,一位恬静文雅的女教师正在给几个孩子读绘本《花婆婆》。“老师,如果让你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你会做什么呢?”一个男孩儿忽闪着大眼睛发问。“阅读!”她轻轻地回答。“阅读?”孩子们投来疑惑的目光。她笑着说:“是啊,虽然我不会种花,但我也要像花婆婆一样在你们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这就是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她,就是神州路小学教科室主任朱晓芳,一位酷爱阅读的语文教师。
  纯粹的悦读者: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也许你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朗读手册》封面语
  此刻,坐在记者对面的朱晓芳摩挲着手中的《朗读手册》,将她和阅读的不解情缘娓娓道来。
  朱晓芳的妈妈是一名幼儿教师,记忆中,伴着昏黄的灯光,妈妈一边在灯下织毛衣,一边绘声绘色地为她朗读故事书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她躺在暖暖的被窝里,鼻尖弥漫着浸透阳光的棉絮的味道,以至于她一直以为,故事便是这种味道,和阳光一样的温暖、明媚;阅读便是这种味道,和棉絮一样的柔软、温馨。
  后来,朱晓芳上小学了,学会了查字典,也认识了许多字。她的小心眼里便盈满了喜悦:再也不用求妈妈啦!于是,一个个美丽的晨曦,一个个诗意的黄昏,她便坐在门前的小木凳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直到把妈妈的故事书都给翻烂了。再后来,她又迷上了连环画,那种黑白分明、装帧极为简单的书,用纸也特别粗糙,但埋在那堆发黄的纸页中,她的心里却充盈着喜悦和满足。
  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一本本小人书,陪伴朱晓芳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到了初中,学习压力增大,父母严格控制她看这些“闲书”的频率,但她对阅读的渴望与迷恋却丝毫没有减少。那年,班上流行武侠小说,最风靡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朱晓芳课间偷偷地阅读,下晚自习躲在被窝里借着昏暗的手电筒阅读,简直是如痴如醉。
  师范三年,她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一头扎进了文学名著的世界。在湖畔的石凳上,在高耸的古柏树下,懵懵懂懂地读鲁迅的杂文《热风》《华盖集》,如饥似渴地看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囫囵吞枣地啃完了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用朱晓芳自己的话说,“师范这三年,可以投入‘整时间’心无旁骛地看书,真的很过瘾,很随性!”
  工作后,朱晓芳参加了盐都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读书班,接触的书一下子更多了:品读文学书籍,那些诗词韵律、散文随笔温存着她的灵魂,沉淀着她的气质;选读儿童书籍,则让她找到了一条条通往孩子们内心的秘密通道,仿佛她也变成了大孩子;初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她开始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力度;精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让她相信并努力“让今天的我超越昨天的我”。专业化书籍报刊,开启了她的教育智慧,提高了她的教学水平,让她的教学变得游刃有余。
  她曾获得全国第四届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盐城市小学语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盐都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盐都区青年教师读书竞赛一等奖……多次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编写了《长篇名著经典导读》《传世名篇精选》等学生配套教辅用书,主编的《书香有约》校本教材在省市比赛中屡屡获奖。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一份份荣誉的背后,是读书给予她智慧,赋予她力量,就像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改变的不仅是底气,更有灵气,以及由内而外自然焕发出的书香气。“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她始终坚信:一个人一生从不褪色的,唯有那永不凋谢的芬芳气质!
  幸福的共读者:读书的孩子最美丽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 ,
  把人带往远方……
  ——狄金森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楼道里,孩子们琅琅的诵读声传来。朱晓芳侧过脸专注地倾听了一会儿,微笑着说:“这是我们班的孩子在读诗呢!”兴之所至,记者和她一起循声来到二(3)班教室。此刻,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读着诗,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柔柔地探进教室,洒在他们一张张稚嫩朝气的小脸上。
  这真是一间书香教室!墙壁上悬挂着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室后面的书柜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少儿图书,童话、绘本、儿童小说、诗歌集,足有三百余本。书柜侧面红色的“好书带我去远方”的宣传语尤为醒目!班级的文化墙布置得丰富多彩,一份份孩子们自主设计的阅读小报,一篇篇好书推荐,一张张“阅读之星”的照片,整间教室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一提到孩子们的阅读,朱晓芳就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在想,我要教给孩子们些什么呢?我要把我的这些孩子们带到哪里去呢?对,把孩子们带到书里去,让我的孩子们一步步走进经典,走向优秀。”
  生活需要仪式感,读书也是一样。每天的晨诵、午读、暮听是她和孩子们固定的阅读栏目。美丽的清晨,孩子们快乐地读诗,读金波,读冰心,读金美玲子,在诗意的文字里开启新的一天。“我坚信,花朵开放的时候,有声音……它们唱歌,演奏音乐,甚至欢呼、喊叫。”孩子们借助诗的翅膀,正向着阅读的明亮那方扬帆起航。“让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晨起得以舒展,灵魂得以律动,这就是晨诵的意义。”朱晓芳如是说。
  静静的午后,她和孩子们手捧绘本,在图文合奏中徜徉。在她的推荐下,充满温情的《我爸爸》《我妈妈》,富有喜剧色彩的《母鸡萝丝去散步》,阐述友情真谛的《我有友情要出租》,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屹立于儿童图书界的经典之作《逃家小兔》,飽含温暖、充满创造力的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充满童心的美丽幻想故事《云朵面包》,关于勇气与协作的不朽杰作《小黑鱼》……都成了班级孩子的最爱。“可以说,一本本有趣的绘本带领着我们班级的孩子们冲破桎梏,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渐渐体会与书为友的乐趣。”朱晓芳欣慰地说。   宁静的夜晚,是孩子们最爱的故事时间,因为她每晚都会录一段故事音频发在班级群里给孩子们睡前听。小家伙们可喜欢啦,如果哪天没听到朱老师的故事,第二天一定会到班级围着她问这问那。《365夜故事》《小巴掌童话》《小老虎历险记》……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伴着孩子们成长,他们听着简单的故事,却收获了丰厚的精神食粮,懂得了谦让、诚实、勤奋、友善……教育的幸福密码还在于无私的分享,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听到她讲的睡前故事,她在“荔枝FM”创建了一个“晓芳老师”电台,每日一更,她的小粉丝也越来越多。
  不仅在校内下功夫,朱晓芳还把心思动到家长身上。为了让家长成为阅读同盟,她利用“校讯通”和班级QQ群给家长定期推荐适合孩子的阅读书单,鼓励家长多给孩子买些有益的图书,建议把好书作为孩子学习进步的奖赏或是生日、节日的礼品,邀请优秀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分享亲子阅读的故事。很多家长在这样的体验下成了书迷,他们和孩子经常在“相约晚八点”的时光里共读一本书,在阅读中享受亲情和成长的美好。
  为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小书虫手记”展评、“我的阅读照片故事”评比、“故事大王”比赛、“我是诗词小达人”诵读比赛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小书迷”,阅读使大家你追我赶,又紧紧凝聚。借用朱晓芳老师说的:“一次次捧读,一次次触动,我乐于做这样一位幸福的共读者,我的生命因你们的成长而精彩。”
  有情怀的领读者:向着阅读的明亮那方前进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金子美玲  《向着明亮那方》
  从阅读《花婆婆》开始,朱晓芳的心中就萌生出了这样的梦想:做一件让世界更美的事——让更多教师加入到阅读的队伍中来,让教师成为引领、推动儿童阅读的主力军。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通过问卷调研,搜集资料,成功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快乐阅读”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通过课题来稳步推进学校的阅读工作。从校本教材的研发到阅读特色活动的开展,再到阅读评价体系的优化,她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反复研讨,斟酌推敲,最终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校本课程体系。
  构建“梯形阅读”课程。在每周一节的班级阅读指导课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每月一节的“阅读大课堂”中,整个年级的学生齐聚学校梦想剧场,老师们对一本本经典书目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朱晓芳率先登台执教,《小猪唏哩呼噜》《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多节阅读指导课获得广泛好评;每学期一场的“相约作家”,让孩子们近距离领略作家风采,点燃心中梦想。
  搭建“阅读分享”平台。在师生、家校互动的“e阅读·e分享”阅读交流平台上,师生、家长一起共享阅读,共沐书香。她还主编《小露珠》校报,孩子们推荐的一篇篇美文、刊登的一篇篇习作是“真阅读”的见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何等的美事、乐事;佳作见报,与人分享,激励孩子们读得更多,写得更勤。
  在推广阅读的同时,她也在进行写作,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对教育教学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她时常把好文、好书推荐给学生和同事,用情真意切的文字告诉学生——阅读,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告诉老师——阅读,是扣好教师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对于朱晓芳在儿童阅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神州路小学校长孙梁玉深有感触:“朱老师是一位有情怀的老师,她以自己的班级为‘圆心’,带动了所在的年级,影响了整个学校,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她是一名优秀的领读者!”
  采访的最后,朱晓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心里又萌生了创建微信公众号的想法,将我的‘荔枝FM’电台故事辐射得更远。虽然还在學习策划阶段,许多技术支持还有待补充,但相信将来的某一天,我的想法一定会实现。和孩子一起阅读,获得成长的不只是孩子。我愿意像‘花婆婆’一样,努力做这件让世界越来越美的事。”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以课堂实例提出了教师在单元复习时需要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密度”,丰富单元复习的内容;关注“效度”,提升单元复习的效果;关注“深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单元复习 密度 效度 深度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单元复习教学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单元复习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期刊
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弥漫开来的鞭炮味儿,蔓延着年的喜庆。这样一个夜晚,在温暖的灯光下,在氤氲的茶香里,一卷在手,从从容容走进管建刚,走进他的教学人生。  那一刻,“人间有味是清欢”,这诗句不觉浮上心头。  ——写在前面  《教师成长的秘密》整本书共五章,管建刚老师以朴实亲切的文字,讲述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实践与思考。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有的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是作者深刻、独到的
期刊
据说《小王子》在全世界的销量仅次于《圣经》,这部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为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赢得了盛名,以至于法国人一直把他当作民族英雄。  一部童话,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小王子》虽说是童话,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童话。它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哲学思考,用如诗如画般的语言道出了每个生命成长的真相——孤独。  《小王子》中的“我”是个孤独的儿童,没有一个成人能看懂“我”的画作,“我”明明画的是一条
期刊
【摘要】 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本文探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创设真实语境提问,紧扣目标语言提问,追求多样分层提问,注重设计开放提问。旨在追求有话语质量和语言魅力的问答,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真实语境 紧扣目标 多样分层 巩固开放  英语的学习,一是为了交流,二是为了阅读。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的英语综合水平。阅读教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问
期刊
最近,正在读一本书《岛上书店》,讲述一个中年男子在岛上开了一家书店,但他命运不济,几多坎坷。后来,一个神秘婴儿的出现,以及书本对他的影响,让他最终走出了困境,获得了生活的力量。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阅读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阅读一本书,就是与另一个人在精神上的相遇。作为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更需要这些生命中重要的遇見。  一个希望自己能不断走向优秀的教师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下语文教学的常见问题入手,从“加”“减”两个角度审视语文课堂,提出先做“减法思维”,给语文课“减负”;再做“加法练习”,给语文课“增效”的观点。  【关键词】赏识 尊重 简约 等待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各学科中,学生们最“怕”的是语文。面对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扼腕长叹:我们的语文课怎么了?  我跟学生倾心长谈:语文有什么好怕的?孩子们几乎众口一词:语文要学的太多了!学语文太累
期刊
朱自强教授曾结合自身研究说过:得阅读者得语文,得儿童文学者得阅读。怎么“得”儿童文学呢?儿童文学作品再好,文学形象再美,如果学生本身不愿触摸,没有兴趣,视阅读为苦差事,就无法和作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也就无法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自然地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了。  结合这次培训班学习,特别是梅子涵、张学青等专家、特级教师的讲座和报告,再去仔细翻阅《义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感知人物、把握中心、理解主题,我们会经常性地根据需要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但背景资料如果运用不当,将适得其反。如何让背景资料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可以说如果运用好背景资料且秉持呈现适时、内容适合、文字精简、形式多样、学生自主、迁移延伸的原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素养是颇为有益的。  【关键词】背景资料 合理运用 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汇报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调控,就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让交流汇报真正自主起来的有效做法,以期引发大家思考。  【关键词】补充 解释 质疑 辩论 自主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笔者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回答,教师会问:“还有吗?”另一个学生站起来继续回答,教师还是问:“还有吗?”一节课结束,学生和听课者听到最多的
期刊
儿童世界里的“买椟还珠”  中秋节女儿不要月饼,只要那装月饼的盒子。儿童的世界里,“买椟还珠”不是贬义词。适合儿童的内容,儿童却不接受,那往往是承载内容的形式出了问题。小孩不喜欢刷牙,不是“刷牙”这个内容有什么问题,而是你要孩子刷牙的形式出了问题。跟小孩玩“牙刷警察”去嘴巴洞洞里“抓害虫”,小孩欢天喜地刷牙了。学生不喜欢课文,往往不是课文出了问题,而是教的方式出了问题;学生不喜欢画画,往往不是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