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汉时期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文学观,“发愤著书说”和“诗教说”。这两种文学观启发了曹丕、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学观,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两汉文学;后代文学
一、“发愤著书”说对后代文学观的启发: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怨”指诗歌具有反映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到了司马迁这里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发愤著书”说。“怨”的内涵加深了,不仅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著书泄愤” ,而且还能“著书言道” 。同时,不再像先秦时期表达情感要“止乎礼义”,而是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性情。这一文学观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指导了历代进步文人积极运用文学创作与现实作斗争。
到了韩愈,在此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平则鸣说”。“不平”是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提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1]。这里所说的虽然是自然事物,用到人身上,就是引发创作主体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原因。韩愈一方面主张“著书言道”, “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学习和写作都是为了明白道理。一方面又提倡“著书泄愤”,他认为“穷苦之言易好”。为什么写穷苦困顿的作品容易写好呢?韩愈这是针对当时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文学风气而言的,真正的好作品还是那些感时伤世、抒发忧国忧民愁思的作品。
继韩愈之后,欧阳修提出“穷而后工说” 。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2]梅与欧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宋初西昆体诗歌思想内容空洞,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诗文革新运动旨在去除西昆体的弊端。欧阳修十分推崇梅尧臣的诗,欧阳修通过写梅尧臣的仕途坎坷,提出诗歌要“殆穷者而后工”。诗人想要写出好的诗,首先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把难以描摹的感情形之于诗篇。 “穷而后工说”是“发愤著书说”的延续,只有通过个人历练抒发真情才能“著书泄愤”。同时还要立足现实,发挥文学的现实功用,“著书言道”。
元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科举取士道路中断,文人地位低下,士人郁积于心,转而通过杂剧以“泄愤”。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窦娥的悲惨遭际,深刻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对恶霸、贪官的描写不正是现实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反映吗?作家在创作的同时,不忘“言道”。 第二折中,窦娥不忍心婆婆年迈受讯,含冤招认毒杀张驴儿的父亲,被判斩刑,这是在明孝道。第四折中,窦父重审案件,冤情昭雪,这是明正道。白朴的《墙头马上》,裴少俊与李千金真心相爱,却被裴父所不容,后裴少俊考取功名,重金求娶李千金。白朴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是“泄愤”。同时,用明媒正娶来“言道”。
二、诗教论对后代文学的启发: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温和、宽厚,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孔子的“仁”。何为“仁”?“克已复礼为仁”、“仁者爱人”。《毛诗序》中说,“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善乎诗。”诗歌显然具有了对社会人生具有指导作用的功能,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是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这种观点无疑把文学的社会功用推崇到了过高的地位。
后人不断的对“诗教论”增踵加码。曹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桓范在《世要论·序作》中说著书立伦应当弘扬大道,传播圣人思想,并且认为不仅当世要这么做,后世也要继承下去。曹丕对文学功用的认识受到教化论的影响很大,他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章具有治理国家的功效,把文学的地位空前提高。
《周书·苏绰传》载:“太祖方欲革易时政……(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3]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与教化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用美好的品德去导化人民,人才会变得正直质朴,而正直质朴正是祥和盛世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隋书·文学传序》载:“然则文之为用,……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隋文帝立国之初,李谔上书改革华丽文体,讲求实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了“四海靡然向风”的局面。王通在《中说·天地篇》中说诗应“上明三纲,下达五常”、“征存亡,辨得失”,这一点从卢思道、薛道衡和杨素的诗中可见一斑。
安史之乱后,胡羌践踏中原大地,地方割据、宦官专权、社会矛盾激化。面对现实的残酷,“诗教论”重新兴盛起来。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核心便是“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和美刺作用。他们重写实、尚通俗,如元稹的《织妇词》,白居易的《秦中吟》。
宋代以儒立国,理学兴盛,理学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禹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诗歌骈丽化,强调文学为教化仁义服务。范仲淹认为文章应当“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王安石在《上人书》中说“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
“发愤著书说”和“诗教说”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给现代文学带来了无穷的启示。
注释:
[1](唐)韩愈著;严昌校点:《韩愈集》,第241页,岳麓书社,长沙,2000年版。
[2](宋)欧阳修著;杜维沫,陈新选注:《欧阳修文选》,第25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2年版。
[3](唐)令孤德棻撰:《周书》,第382页,中华书局,北京,1971年版。
【关键词】:两汉文学;后代文学
一、“发愤著书”说对后代文学观的启发: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怨”指诗歌具有反映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到了司马迁这里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发愤著书”说。“怨”的内涵加深了,不仅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著书泄愤” ,而且还能“著书言道” 。同时,不再像先秦时期表达情感要“止乎礼义”,而是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性情。这一文学观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指导了历代进步文人积极运用文学创作与现实作斗争。
到了韩愈,在此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平则鸣说”。“不平”是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提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1]。这里所说的虽然是自然事物,用到人身上,就是引发创作主体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原因。韩愈一方面主张“著书言道”, “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学习和写作都是为了明白道理。一方面又提倡“著书泄愤”,他认为“穷苦之言易好”。为什么写穷苦困顿的作品容易写好呢?韩愈这是针对当时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文学风气而言的,真正的好作品还是那些感时伤世、抒发忧国忧民愁思的作品。
继韩愈之后,欧阳修提出“穷而后工说” 。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2]梅与欧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宋初西昆体诗歌思想内容空洞,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诗文革新运动旨在去除西昆体的弊端。欧阳修十分推崇梅尧臣的诗,欧阳修通过写梅尧臣的仕途坎坷,提出诗歌要“殆穷者而后工”。诗人想要写出好的诗,首先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把难以描摹的感情形之于诗篇。 “穷而后工说”是“发愤著书说”的延续,只有通过个人历练抒发真情才能“著书泄愤”。同时还要立足现实,发挥文学的现实功用,“著书言道”。
元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科举取士道路中断,文人地位低下,士人郁积于心,转而通过杂剧以“泄愤”。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窦娥的悲惨遭际,深刻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对恶霸、贪官的描写不正是现实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反映吗?作家在创作的同时,不忘“言道”。 第二折中,窦娥不忍心婆婆年迈受讯,含冤招认毒杀张驴儿的父亲,被判斩刑,这是在明孝道。第四折中,窦父重审案件,冤情昭雪,这是明正道。白朴的《墙头马上》,裴少俊与李千金真心相爱,却被裴父所不容,后裴少俊考取功名,重金求娶李千金。白朴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是“泄愤”。同时,用明媒正娶来“言道”。
二、诗教论对后代文学的启发: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温和、宽厚,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孔子的“仁”。何为“仁”?“克已复礼为仁”、“仁者爱人”。《毛诗序》中说,“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善乎诗。”诗歌显然具有了对社会人生具有指导作用的功能,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是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这种观点无疑把文学的社会功用推崇到了过高的地位。
后人不断的对“诗教论”增踵加码。曹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桓范在《世要论·序作》中说著书立伦应当弘扬大道,传播圣人思想,并且认为不仅当世要这么做,后世也要继承下去。曹丕对文学功用的认识受到教化论的影响很大,他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章具有治理国家的功效,把文学的地位空前提高。
《周书·苏绰传》载:“太祖方欲革易时政……(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3]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与教化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用美好的品德去导化人民,人才会变得正直质朴,而正直质朴正是祥和盛世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隋书·文学传序》载:“然则文之为用,……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隋文帝立国之初,李谔上书改革华丽文体,讲求实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了“四海靡然向风”的局面。王通在《中说·天地篇》中说诗应“上明三纲,下达五常”、“征存亡,辨得失”,这一点从卢思道、薛道衡和杨素的诗中可见一斑。
安史之乱后,胡羌践踏中原大地,地方割据、宦官专权、社会矛盾激化。面对现实的残酷,“诗教论”重新兴盛起来。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核心便是“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和美刺作用。他们重写实、尚通俗,如元稹的《织妇词》,白居易的《秦中吟》。
宋代以儒立国,理学兴盛,理学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禹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诗歌骈丽化,强调文学为教化仁义服务。范仲淹认为文章应当“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王安石在《上人书》中说“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
“发愤著书说”和“诗教说”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给现代文学带来了无穷的启示。
注释:
[1](唐)韩愈著;严昌校点:《韩愈集》,第241页,岳麓书社,长沙,2000年版。
[2](宋)欧阳修著;杜维沫,陈新选注:《欧阳修文选》,第25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2年版。
[3](唐)令孤德棻撰:《周书》,第382页,中华书局,北京,197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