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应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问卷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内驱力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以及体育生活方式满意度。结果:对男、女学生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纬度上进行T检验,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整体较差,内部动机不足,但是男生对体育生活方式的满意度和内部动机要整体高于女生。建议:对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评价机制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等方面要继续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现代社会体育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属性和功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90年代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国内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较晚。苗大培根据其研究指出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制约或影响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人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并且满足其多层次需求的所有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李文川在苗大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体育生活方式具有规律性、稳定性、自觉性、目的性这种四种行为特征[2]。
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在塑造形体和提高身体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一种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在内驱力的条件下形成的。
内驱力是指个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亢奋情绪或者内部唤醒状态,是推动个体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内驱力一般分为三类:
(1)认知內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学习者个人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这种往往需要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去努力克服障碍,获得成功,方可表现出来。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过程性上差不多,都是通过努力去获得成功,不过是以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为满足,表现形式上属于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外界的赞许或者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学习和努力形式,属于外部动机。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这三者之间内部动机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
现有研究指出,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力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而外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的推动力较小,持续作用时间也较短[3]。从终身体育的角度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内部主动性,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王洪(2006)编制并完成了适用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问卷。该问卷包括两个影响因素:自身需求和社会拓展。其中自身需求包含4个因子:健康型、挑战型、愉悦型和健美型;社会拓展包含学习型和社会型两个因子。
(1)愉悦型: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心情舒畅,能体验到美的或愉悦的享受。
(2)挑战型: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喜欢追求刺激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在紧张刺激的体育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3)学习型:参加个体有目的的运动锻炼,是为了掌握以及巩固已经习得的运动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4)健康型: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自身身体健康。
(5)社会型:喜欢群体性的体育生活方式,以与他人交流为目的。
(6)健美型:在乎别人对自身体型和外貌的评价,参与体育活动以健美为目的。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以上六个因子进行重新编组,试图从内驱力这一新的角度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定义的角度通过对愉悦型、挑战型、学习型、健康型、社会型、健美型六个因子和对三种内驱力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愉悦型、挑战型倾向于认知内驱力;而学习型、健康型倾向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社会型、健美型则倾向于附属内驱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四年级(大一阶段)在校生共101人,其中男生52名、女生49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论文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05份,有效回收101份,回收率为96%。
3.访谈法
在参加课余锻炼的学生中女生主要是参加为了保持体型的健美操、慢跑、街舞、瑜伽等对抗性较小的运动;而男生选择的更多的是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具有一定对抗性的运动项目。
4.数理统计法
分量表条目得分相加即为该分量表得分,选项分别是完全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等级,计分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男、女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男生在体育生活方式的目的性和态度上健康型为第一位,其次分别是愉悦型、社会型、健美型、挑战型;女生第一位也是健康型,其次分别是健美型、社会型、愉悦型、学习型、挑战型。对其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这也与体育课要以增进健康为主旨的思想是相统一的;但是在第二位上男生选择的是愉悦型,女生选择的是健美型,这表明男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体验,而女生则更多的是为了保持美的体型;六个因子里面男、女生都把挑战型放到了最后一位,这表明了在校大学生对于有一定任务难度的项目选择了拒绝或者很少接触,不喜欢对抗和竞争,在乎结果的输赢。
内驱力上男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为第一位,其次依次为附属内驱力和认识内驱力;女生附属内驱力为第一位,其次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男、女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整体较差,内部动机严重不足。 (二)男女学生自身需求、社会拓展差异性分析
由表2可知男生在自身需求和社会拓展的分值都低于女生,对其进行T检验得出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在大学校园中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整体高于女生,对于自己体育生活方式的认可度高于女生。
(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差异性分析
通过表3我们可以发现男生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值均小于女生,分值越小内部动机越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校期间男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认可度和满意度要高于女生;对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这两个方面进行T檢验P值均小于0.05,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附属内驱力方面P>0.05,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建议
(1)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心特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师要创造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加强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内部动机,为学生终身体育做好服务。
(3)在学校也要做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引导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4)对于师范类院校,由于女生相对较多,在课程的开展方面可以多设置一些像健身操、瑜伽、普拉提等可以更多展现女性美的体育项目,当然这也对师资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现在社会是多样化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组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具有对抗性和挑战性的项目,重过程轻结果,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对于有一定危险的项目教师要参与其中,积极指导。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0.
[2]李文川,肖焕禹.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及其范畴结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33–37.
[3]季浏.体育心理学教育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
基金项目:2019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苏教高职〔2019〕44号)《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内驱力特征研究》编号:XGZXB201930。
作者简介:张如磊(1989—),男,汉,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关键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现代社会体育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属性和功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90年代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国内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较晚。苗大培根据其研究指出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制约或影响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人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并且满足其多层次需求的所有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李文川在苗大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体育生活方式具有规律性、稳定性、自觉性、目的性这种四种行为特征[2]。
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在塑造形体和提高身体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一种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在内驱力的条件下形成的。
内驱力是指个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亢奋情绪或者内部唤醒状态,是推动个体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内驱力一般分为三类:
(1)认知內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学习者个人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这种往往需要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去努力克服障碍,获得成功,方可表现出来。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过程性上差不多,都是通过努力去获得成功,不过是以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为满足,表现形式上属于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外界的赞许或者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学习和努力形式,属于外部动机。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这三者之间内部动机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
现有研究指出,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力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而外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的推动力较小,持续作用时间也较短[3]。从终身体育的角度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内部主动性,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王洪(2006)编制并完成了适用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问卷。该问卷包括两个影响因素:自身需求和社会拓展。其中自身需求包含4个因子:健康型、挑战型、愉悦型和健美型;社会拓展包含学习型和社会型两个因子。
(1)愉悦型: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心情舒畅,能体验到美的或愉悦的享受。
(2)挑战型: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喜欢追求刺激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在紧张刺激的体育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3)学习型:参加个体有目的的运动锻炼,是为了掌握以及巩固已经习得的运动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4)健康型: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自身身体健康。
(5)社会型:喜欢群体性的体育生活方式,以与他人交流为目的。
(6)健美型:在乎别人对自身体型和外貌的评价,参与体育活动以健美为目的。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以上六个因子进行重新编组,试图从内驱力这一新的角度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定义的角度通过对愉悦型、挑战型、学习型、健康型、社会型、健美型六个因子和对三种内驱力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愉悦型、挑战型倾向于认知内驱力;而学习型、健康型倾向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社会型、健美型则倾向于附属内驱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四年级(大一阶段)在校生共101人,其中男生52名、女生49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论文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05份,有效回收101份,回收率为96%。
3.访谈法
在参加课余锻炼的学生中女生主要是参加为了保持体型的健美操、慢跑、街舞、瑜伽等对抗性较小的运动;而男生选择的更多的是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具有一定对抗性的运动项目。
4.数理统计法
分量表条目得分相加即为该分量表得分,选项分别是完全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等级,计分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男、女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男生在体育生活方式的目的性和态度上健康型为第一位,其次分别是愉悦型、社会型、健美型、挑战型;女生第一位也是健康型,其次分别是健美型、社会型、愉悦型、学习型、挑战型。对其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这也与体育课要以增进健康为主旨的思想是相统一的;但是在第二位上男生选择的是愉悦型,女生选择的是健美型,这表明男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体验,而女生则更多的是为了保持美的体型;六个因子里面男、女生都把挑战型放到了最后一位,这表明了在校大学生对于有一定任务难度的项目选择了拒绝或者很少接触,不喜欢对抗和竞争,在乎结果的输赢。
内驱力上男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为第一位,其次依次为附属内驱力和认识内驱力;女生附属内驱力为第一位,其次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男、女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整体较差,内部动机严重不足。 (二)男女学生自身需求、社会拓展差异性分析
由表2可知男生在自身需求和社会拓展的分值都低于女生,对其进行T检验得出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在大学校园中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整体高于女生,对于自己体育生活方式的认可度高于女生。
(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差异性分析
通过表3我们可以发现男生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值均小于女生,分值越小内部动机越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校期间男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认可度和满意度要高于女生;对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这两个方面进行T檢验P值均小于0.05,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附属内驱力方面P>0.05,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建议
(1)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心特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师要创造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加强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内部动机,为学生终身体育做好服务。
(3)在学校也要做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引导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4)对于师范类院校,由于女生相对较多,在课程的开展方面可以多设置一些像健身操、瑜伽、普拉提等可以更多展现女性美的体育项目,当然这也对师资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现在社会是多样化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组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具有对抗性和挑战性的项目,重过程轻结果,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对于有一定危险的项目教师要参与其中,积极指导。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0.
[2]李文川,肖焕禹.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及其范畴结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33–37.
[3]季浏.体育心理学教育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
基金项目:2019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苏教高职〔2019〕44号)《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内驱力特征研究》编号:XGZXB201930。
作者简介:张如磊(1989—),男,汉,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