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哪里?从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神秘库房说起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收藏家就开始收藏自然界中的珍玩奇物,并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魔力,比如治病疗伤、延年益寿、促进生育和生殖能力,等等。到16世纪和17世纪,收藏逐渐朝着研究的方向发展,也为科学家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物证,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石头、矿产、化石、壳类生物、解剖学和植物学中的标本以及制成标本的动物和鱼类等。如今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正是以其丰富而迷人的收藏,不断引诱着人们的好奇心,展示神秘的自然世界。
  Photo by Chip Clark
  美国的史密森博物学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为USNM)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是全世界馆藏最丰富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涉及天文学、矿物和宝石、古生物学、林学和森林保护、无脊椎动物、昆虫、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人类及其起源等方面。
  USNM有着世界第三大鸟类标本收藏,超过640,000件鸟类藏品静静藏在库房。
  Photo by Chip Clark
  由于展馆面积限制,超过97%的人类学相关藏品只能待在库房。
  Photo by Chip Clark
  既然叫“自然历史”博物馆,USNM在昆虫学等方面的收藏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超过3500万种昆虫标本藏品来自世界已知的60%以上昆虫物种,这也是世界第二大虫类收藏。
  Photo by Chip Clark
  还有矿物及宝石、壳类生物、各类植物……
  Photo by Chip Clark
  简直眼!花!缭!乱!那么,如此丰富而庞大的收藏究竟从何而来?一座卓越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又曾经历过怎样的故事?这时我们有必要介绍两位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和卡尔·伊森·埃克利。
  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
  Henry Fairfield Osborn
  1857—1935
  奥斯本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解剖学和动物学,并参加了多项野外考察。在他42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将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打造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典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历史冷知识之①】
  博物馆里人人都爱的恐龙骨架陈列,
  原来出自他的构想!
  作为一位古生物学家,奥斯本对展览的看法十分新颖,在当时极具先锋意识。他希望把史前大型动物的巨型骨架组装起来向公众展示。这一观点遭到馆内外科学家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些化石骨架应当按照顺序,存放于橱柜之中,只能让专家用于研究目的。而结果我们现在都看到了:如今,几乎每个自然类博物馆都以拥有恐龙化石、展示恐龙骨架作为其展览的亮点——为什么人人都爱看恐龙?这一点恐怕绕不开奥斯本教授当年的坚持。
  卡尔·伊森·埃克利
  Carl Ethan Akeley
  1864—1926
  该领域的另一位大师是卡尔·伊森·埃克利则是一位动物标本剥制师,先后任职于密尔沃基公共博物馆、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19世纪,随着狩猎活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保存猎物、制作标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物标本剥制术随之发展。至今,在欧洲的众多老房子中,依然保存着许多当年留下的动物标本。本图摄自奥地利滨湖采尔(Zell am See)一座古堡酒店內。
  Photo by banbanlu
  【博物馆历史冷知识之②】
  将动植物展品置于模拟原生环境中展示,
  在19世纪末就有了!
  埃克利对自然类博物馆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他完善了“生境群展”(habitat group exhibition)这一展览形式,该形式后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一直延续至今。生境群展,就是展示自然状态下的动物及生境类群中其他的物体,比如石头、土壤、植物,以及动物的栖息地;展览背景则多为描绘动物原生境群的大型弧形绘画,放置在展品的后方。对于这种展览形式,你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呢?
  就像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庞大而神秘的库房一样,关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中还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神奇生物的标本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是如何从探险家的手中到了收藏家的收藏中的?这些当年被权贵用以彰显身份和猎奇趣味的藏品,又是如何进入公共博物馆、让大众得以一窥真容的?这些问题,包括奥斯本和埃克利在建设自然历史博物馆初期的更多轶事,都可在《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中找到。
  《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
  【美国】爱德华·P. 亚历山大 著
  陈建明 主编
  陈双双 译
  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所 策划
  译林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定价:58.00元
  《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是著名博物馆学家爱德华·P. 亚历山大(《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的作者)的又一经典著作,聚焦的时间段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美国博物馆的形成时期,讲述了美国历史、自然、科学、艺术和儿童博物馆等机构13位领导者的精彩人生故事。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等博物馆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一流博物馆。而这其中的各种博物馆历史冷知识、各位大佬的八卦轶事,也十分引人入胜哦!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经济的平等主要是原则上的交换平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结果上、事实上又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因此也必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保证市场前提、过程和结果应有的公平。  关键词: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平等观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3)02—0066—03
期刊
摘要:农业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乃至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从投入的特点上看,结构也不尽合理。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增加对农业的投必须符合WTO规则,因此在WTO框架下用好绿箱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支持的政策结构,是今后我国农业投入政策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农业投入
期刊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知识体系和人力资本结构将要发生重大改变,持续地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并改进其质量,有赖于是否具备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比,并且有可能产生递增的人力资本扩散和带动效应;提高劳动力素质,不仅是中国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且有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社会公平。  关键词:小康社会;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摘要:南宁市要在广西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文章分析了南宁市扩大开放的机遇与优势,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南宁;扩大开放;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叩4—1494(2003)01—0095—03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种类多、频次高、损失重的国家。抗灾救灾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取得最佳的救灾效果,在突发性灾害救济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的伦理原则有:生命关怀优先性原则;损失最少化原则;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原则;尊重灾害知情权原则。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要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关键词:灾害救济;伦理原则
期刊
最近,关于国博与故宫双双牵手互联网两巨头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一边是沉稳内敛的博物馆,一边是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产业,画风如此不同,到底如何成为了朋友?这一系列堪称突破“次元墙”的新闻事件背后,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扬帆起航的博物馆与互联网的友谊之船,能否碧海航波?且听@懒鱼不惑 继续为大家带来“旁观者”系列↓  @懒鱼不惑/文  六个月之前,也就是在2016年的1月,我曾划拉了一篇《看上去很美——一个外
期刊
摘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为拓展人的生命空间,让人们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新人。创建的核心是提高学习力。学习力的形成源于文化积蕴,以深厚文化为根基培育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学习力,并促其转化为创新能力,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生命空间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4)01—0083—03
期刊
摘要: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这要取决于不同的国家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就目前我国而言,“比较优势战略”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应采取“赶超战略”。“后发优势”理论是其理论基础,正确地选择与确立主导产业是其实现的关键。我国当前已经具备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行性,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政府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赶超战略;后发优势;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考茨基最先提出灌输概念的说法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分别先于考茨基提出和使用过灌输概念。  关键词:考茨基;灌输概念;错误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3)02—0059—03
期刊
好书推荐:《博物馆展览精品解析2014》  今天你被“2015十大精品展览”刷屏了吗?这项由国家文物局于1997年启动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备受文博系统内外瞩目的知名文化品牌,成为全国博物馆界翘首以盼的一项殊荣,越来越多的人士把它比作中国文博界的“奥斯卡奖”。  那么,这些获奖展览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策划、外联、运输、布展、宣传……展览背后的策展人们,又有哪些宝贵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