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施行PPECD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23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9.5岁;23例患者均有单侧上肢放射痛症状,其中13例患者为右上肢放射痛,10例患者为左上肢放射痛患者;17例患者伴有颈部疼痛症状。颈椎间盘突出节段:左侧C4-5椎间盘突出者1例,右侧C4-5椎间盘突出者2例,左侧C5-6椎间盘突出者4例,右侧C5-6椎间盘突出者8例,左侧C6-7椎间盘突出者5例,右侧C6-7椎间盘突出者3例。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DI)评价神经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颈部和上肢疼痛程度,按照Odom标准评价优良率。采用Harrison法测量颈椎曲度,在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Cobb角度,计算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OM),并比较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和手术节段ROM变化。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数值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手术前后NDI、VAS评分的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94.1 min;平均住院时间4.8 d;随访时间15~35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前上肢VAS为(7.0±0.9)分,术后1周为(2.1±0.7)分,末次随访时为(1.0±0.9)分;术前颈部VAS为(3.0±0.8)分,术后1周为(1.5±0.5)分,末次随访为(0.6±0.8)分;术前NDI为(58.5±5.0)%,术后1周为(33.7±4.7)%,末次随访为(19.2±3.2)%;术前颈椎曲度为(14.2±3.1)°,术后1周为(14.6±2.9)°,末次随访时为(14.6±2.7)°;术前手术节段ROM为(5.4±1.8)°,术后1周为(5.5±1.5)°,末次随访时为(5.6±1.5)°。结果显示,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上肢VAS、颈部VAS及ND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相比,上肢VAS、颈部VAS及NDI有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颈椎曲度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至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与术前相比并无明显差别(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Odom标准,2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优16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1.3%。本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伤口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

结论

PPE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确切,而且对颈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穴、肾俞穴进行电刺激,每天治疗1次;药物组患者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 mg;安慰剂组患者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于每晚睡前服用。上述患者均治疗15 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When assessi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for endovascular therapy or tPA, the ratio of hypoperfused to nonviable ischemic tissue is determin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appro
期刊
目的观察离心收缩训练(EE)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网球肘(TE)的疗效。方法选择TE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E治疗组、ESWT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EE治疗组进行EE训练,ESWT治疗组采用ESWT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用EE联合ESWT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8周、12周和1年后进行疼痛(VAS)和握力评估,并于治疗结束1年后进行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5例CAVS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4例,女性131例。手术年龄18 d至58岁,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为8.9(25.8)个月;其中年龄<3个月26例(11.1%)。术前合并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7例,主动脉缩窄5例,法洛四联症4例,右心室双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以外的少见类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52例少见类型肾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包括集合管癌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5例,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5例,未分类癌3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2±17)岁。肿瘤位于右肾27例,位于左肾25例。
期刊
目的比较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路径术式在治疗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胰腺薄层增强CT检查,并由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和胰腺外科医师共同确诊为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其中43例行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FA-PD组),70例行标准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
目的总结单中心8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2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8~69岁,平均37.7岁。肿瘤最大径1.5~18.0 cm,平均4.3 cm。术前影像学诊断考虑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61例。全部患者接受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其中开放手术15例,腹腔镜手术64例,腹腔镜
期刊
胸腔镜肺外科技术已逐渐成熟,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首选胸腔镜进行早期肺癌的外科治疗。尽管如此,胸腔镜肺手术仍偶有大血管损伤出血等意外情况发生。肺门血管壁薄,且紧邻心脏,血流量大,一旦损伤出血,往往较为危急,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是阻碍胸腔镜肺外科手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胸腔镜肺手术中血管损伤出血的发生情况、易于出现损伤的部位及其原因等进行了总结。国内外文献报道中,胸腔镜肺手术中血管损伤出血发生率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