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大脑奥秘的宏伟工程
“连接组”一词是从“基因组”衍变而来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历经十余年,耗资30亿美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的全测序,使人类攻克复杂疾病、寻找遗传病病因的能力大大加强。
2013年,美国又启动了研究大脑的“脑科学计划”。过去三年,美国、欧洲及日本都陆续宣布了专攻神经科学的“脑科学计划”。中国科学院也在2012年启动研究大脑功能性联结图谱的战略先导专项。从2014至2016年,中国脑计划经过反复研讨,呼之欲出。人类,终于要向“最后的前沿”进军了!
动态变化的连接组能被认识吗?
近年来,神经科学家们认识到,人类高等认知功能及脑疾病的起因,比如帕金森症、抑郁症等,往往与大脑中神经元的功能性连接改变关系甚密。
但是,大脑连接组是具有可塑性的动态组成——在大脑接收处理了外界信息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很可能发生可塑性改变,这些改变代表了我们的思考、记忆等过程。因此,即便在某一个时间点看清楚了大脑的所有神经连接,下一个时间点大脑的神经连接就不同了。
那么,在暂时无法洞察活人大脑的情况下,研究大脑连接组还有意义么?
答案是肯定的。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动物的大脑,如大、小鼠,人类的近亲——猴等,来对大脑中的特定神经连接环路进行研究,包括在高等认知功能中有哪些神经连接组成的环路发生了激活与抑制,在病理状态包括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自闭症、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中,大脑中哪些神经连接组成的环路发生了破坏性改变等问题。
我们相信,如果能认识到大脑中这些特定神经元的连接模式及细节,就可以极大促进我们对大脑工作原理的了解,得知脑疾病的起因与病理进程。
“一体两翼”的中国脑计划
大脑连接组计划耗资甚巨,目前世界各国的“脑科学计划”都还没有将连接组计划作为主攻方向。
美国的脑计划希望先搭桥铺路——继续创新研究大脑的工具手段,让我们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细节,如神经元间突触的动态变化等。备受争议的欧洲脑计划,原本打算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人类大脑的计算模型,无奈受到欧洲各国神经科学家们的强力反对,很有可能改弦易辙。日本于2014年启动的脑计划决定从一种非人灵长类(狨猴)入手,研究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西方国家已发展了逾一个世纪的现代神经科学,目前还处于“学徒”阶段的中国神经科学家们将如何作出自己的贡献?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中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猴类)资源作出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发现,例如世界第一个基因编辑猴与第一个可作为自闭症模型的基因工程猴等,为脑疾病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与机遇。
其实,大众更为关心的是:是否可以治愈或至少延缓脑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能促进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是否能让大脑跳“广场舞”,从而使其永葆青春?
据参与中国脑计划制定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教授介绍,即将面世的中国脑计划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是以理解大脑为中心的基础研究,两翼是侧重应用研究的诊治脑疾病和类脑智能技术。中国脑计划兼备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宏图,期待中国科学家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著名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地球即将耗尽资源时,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宇航科学和尖端物理学成了让人类拯救自身的救命稻草。脑科学研究也是一样,它看似无用,却关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正是在攻克一个又一个前沿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屹立于茫茫宇宙之中。面对着人类“最后的前沿”,让我们像第一次飞入太空的尤里·加加林那样,豪情万丈地说:“让我们出发!”(编辑/南之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