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四年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改革的信心。但作为一线教师,这几年笔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焕发了“课改”热情,但同时也感到迷茫、困惑: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好课?改革到什么程度才不离语文本色?高考的指挥棒又会将语文指向何方?下面笔者谈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热闹的背后是什么?
  有画面欣赏,无想象感悟,文本被图解。多媒体课件是把双刃剑,过多过滥地使用,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文本。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画面太多、音乐太响)。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没有由文本带来的丰富美好的想象,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
  有综合活动,少言语实践,语文被虚化 。课堂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当前,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在跟这些教师探讨此问题时,他们都称品味语言课会“冷场”,所以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以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结构主旨归纳等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有课外拓展,少文本阅读,文本被架空。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线。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语言被虚化,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有些问题脱离了时代背景,远离了学生实际。
  二、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热情,一种人文精神,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一个要饭子在雪地里死亡,某个角落的婴儿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与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当作笑话;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任务是启发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
  钱教授的这一番话颇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通过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法上,要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从考点解读来看,小阅读、大阅读甚至诗歌鉴赏都有品味精彩语句的题型。所谓“精彩语句”是指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如意蕴丰厚的哲理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韵味深长的语意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等。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含意”重在思想性,“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文学作品中语句的“含意”具有的共性是文学性强,“文学性”一般是指“形象感”与“鲜活感”,多用来表示“形象”或“场景”。
  品味语言,就是看看文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该考点可能会就重要语句或精彩语句在结构、作用、内容、表达、特点等方面设置考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品味语言的方法。
  1.聚焦关键(词),选点切入
  即推敲句中某一个特别亮眼的词,这些词犹如沙砾中的珍珠,句子因之而显光彩。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的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古人有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僧敲月下门”之中对“绿”“敲”二字的推敲佳话。现在的我们虽不必提倡苦吟功夫,但抓住一些特别的字词就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劲走进文本。
  2.品味修辞,还原分析
  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要带领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品味散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的语言。
  3.反复比较,感悟想象
  不同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难有深入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词语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我让学生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4.删减揣摩,品味优劣
  《故都的秋》一文,郁达夫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文眼,并体会其深厚的意蕴。学生很可能一下子找不到突破口,不妨做一下删减。“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如果把后两個“来得”删掉,变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厚的抒情色调。
  总之,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品味语言的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应通过多种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让学生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出现质的飞跃。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坚守语文的言语本体,重视语言品味,回归语文本色。那样的语文课就像一位淡妆素雅的美女站在我们面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337000)
其他文献
《课程纲要》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變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探究既是一种理念,也是学习的方法,其终极目标是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探究这一理念的提出,
期刊
宋词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其优美的语言、幽远的意境、动人的情感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赏析。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比较模式化,无外乎翻译、分析、总结等。在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中,学生几乎感受不到宋词原有的美感,审美鉴赏能力也很难提高。那么,该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品读宋词之美呢?下面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谈拙见。  一、发于“言语”  鉴赏古诗词,语言是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宋词字里行间都具有一定深意,
期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旷世著作。对于这部作品,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研究之人颇多,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观点各有不同。单就其政治主张上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他主张保守,有的人认为他推崇愚民和统治权术,还有人认为他是为道修身,无私不欲。  从不同的视角探究《道德经》,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有不
期刊
《悲惨世界》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创作的一部散发着人道主义理想光辉、大力宣扬“仁慈与博爱”精神的宏大史诗,其主人公冉阿让这一艺术形象更是以其坎坷无常的命运、从“人性之地狱”到“正义之天堂”的飞跃彰显了以“道德感化”为核心的宗教精神,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冉阿让,这个雨果笔下的传奇人物,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饱尝世间冷暖,默默承担着社会的冷眼与不公,经历了从恶魔到天使
期刊
【设计思想】  本课题是在赣县中学“543”教改模式下,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以及课堂需要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感情。教师起引导、点拨、总结的作用。  【教學目标、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
期刊
大语文观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观,指导思想有四点,即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这几点都与今天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只是我觉得如果调整一下顺序,将“联系社会生活”放到最后,就可以直接成为一线教师实践操作流程的依据,而我确实也以此为据,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土壤肥沃的大语文观;从学生的兴趣及基础出发,构
期刊
《过客》是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学难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深文浅教”的理念,采用“切进去、散开来、荡开去”教学三部曲,切开学生的疑难结节,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客》是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阅读鲁迅(七)——生命的路”专题中收录的一篇经典之作。此文文字奇特,对话含蓄隐晦。对于人物形象和文中表现的生命哲学,学生较难把握。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学讲方式”是时下笔者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大力主推的一种课堂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一切教学环节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考量,让学生在“学进去”之余还要能够“讲出来”,这也是這次课堂改革不同于其他改革的亮点。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好这一“进”和一“出”呢?  一、自主:我会主动学习  “学讲方式”下,要由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逐步达到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学生被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突然
期刊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联想、想象。”对于每位有“教学之痒”的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找准诗歌教学中有“特征”的东西,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异常重要。《琵琶行》并序作为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对其文本的解读从来都不缺乏,甚至可以说,供教师选择的教學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作为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如何推陈出新寻找新
期刊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深化了他自身特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让他对生命及其走向、意义、价值不断感慨和咏唱。在其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中,更是充满了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兼备的“理趣”。  一、生命意识起点:流放文人的悲情之歌  本文首句点出所写时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四年前,苏轼在湖州任职才两个多月,就遭到了御史李定的诽谤。在这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