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四年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改革的信心。但作为一线教师,这几年笔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焕发了“课改”热情,但同时也感到迷茫、困惑: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好课?改革到什么程度才不离语文本色?高考的指挥棒又会将语文指向何方?下面笔者谈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热闹的背后是什么?
有画面欣赏,无想象感悟,文本被图解。多媒体课件是把双刃剑,过多过滥地使用,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文本。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画面太多、音乐太响)。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没有由文本带来的丰富美好的想象,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
有综合活动,少言语实践,语文被虚化 。课堂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当前,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在跟这些教师探讨此问题时,他们都称品味语言课会“冷场”,所以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以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结构主旨归纳等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有课外拓展,少文本阅读,文本被架空。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线。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语言被虚化,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有些问题脱离了时代背景,远离了学生实际。
二、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热情,一种人文精神,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一个要饭子在雪地里死亡,某个角落的婴儿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与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当作笑话;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任务是启发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
钱教授的这一番话颇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通过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法上,要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从考点解读来看,小阅读、大阅读甚至诗歌鉴赏都有品味精彩语句的题型。所谓“精彩语句”是指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如意蕴丰厚的哲理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韵味深长的语意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等。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含意”重在思想性,“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文学作品中语句的“含意”具有的共性是文学性强,“文学性”一般是指“形象感”与“鲜活感”,多用来表示“形象”或“场景”。
品味语言,就是看看文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该考点可能会就重要语句或精彩语句在结构、作用、内容、表达、特点等方面设置考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品味语言的方法。
1.聚焦关键(词),选点切入
即推敲句中某一个特别亮眼的词,这些词犹如沙砾中的珍珠,句子因之而显光彩。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的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古人有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僧敲月下门”之中对“绿”“敲”二字的推敲佳话。现在的我们虽不必提倡苦吟功夫,但抓住一些特别的字词就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劲走进文本。
2.品味修辞,还原分析
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要带领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品味散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的语言。
3.反复比较,感悟想象
不同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难有深入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词语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我让学生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4.删减揣摩,品味优劣
《故都的秋》一文,郁达夫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文眼,并体会其深厚的意蕴。学生很可能一下子找不到突破口,不妨做一下删减。“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如果把后两個“来得”删掉,变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厚的抒情色调。
总之,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品味语言的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应通过多种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让学生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出现质的飞跃。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坚守语文的言语本体,重视语言品味,回归语文本色。那样的语文课就像一位淡妆素雅的美女站在我们面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337000)
一、热闹的背后是什么?
有画面欣赏,无想象感悟,文本被图解。多媒体课件是把双刃剑,过多过滥地使用,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文本。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画面太多、音乐太响)。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没有由文本带来的丰富美好的想象,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
有综合活动,少言语实践,语文被虚化 。课堂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当前,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在跟这些教师探讨此问题时,他们都称品味语言课会“冷场”,所以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以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结构主旨归纳等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有课外拓展,少文本阅读,文本被架空。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线。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语言被虚化,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有些问题脱离了时代背景,远离了学生实际。
二、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热情,一种人文精神,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一个要饭子在雪地里死亡,某个角落的婴儿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与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当作笑话;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任务是启发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
钱教授的这一番话颇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通过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法上,要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从考点解读来看,小阅读、大阅读甚至诗歌鉴赏都有品味精彩语句的题型。所谓“精彩语句”是指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如意蕴丰厚的哲理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韵味深长的语意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等。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含意”重在思想性,“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文学作品中语句的“含意”具有的共性是文学性强,“文学性”一般是指“形象感”与“鲜活感”,多用来表示“形象”或“场景”。
品味语言,就是看看文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该考点可能会就重要语句或精彩语句在结构、作用、内容、表达、特点等方面设置考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品味语言的方法。
1.聚焦关键(词),选点切入
即推敲句中某一个特别亮眼的词,这些词犹如沙砾中的珍珠,句子因之而显光彩。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的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古人有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僧敲月下门”之中对“绿”“敲”二字的推敲佳话。现在的我们虽不必提倡苦吟功夫,但抓住一些特别的字词就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劲走进文本。
2.品味修辞,还原分析
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要带领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品味散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的语言。
3.反复比较,感悟想象
不同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难有深入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词语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我让学生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4.删减揣摩,品味优劣
《故都的秋》一文,郁达夫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文眼,并体会其深厚的意蕴。学生很可能一下子找不到突破口,不妨做一下删减。“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如果把后两個“来得”删掉,变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厚的抒情色调。
总之,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品味语言的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应通过多种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让学生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出现质的飞跃。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坚守语文的言语本体,重视语言品味,回归语文本色。那样的语文课就像一位淡妆素雅的美女站在我们面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3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