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
关键词:问题情境;障碍性;探究性;简洁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问题情境是指把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建构性
好的问题情境,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有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数学必修》将数列安排在高一上册第三章,紧接在函数之后,能够起到及时的复习和进一步巩固深化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认识和理解数列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2.障碍性(启发性)
如果说学生的现有水平是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点的话,那么,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则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在设计时应当恰如其分,既要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能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成功的欣悦,又要体现出一定的艰辛——在创设设计时应该有意设置适当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之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此时的障碍,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拦路虎,而是磁铁石、地心吸引力;永远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激发着学生的兴趣。这些障碍往往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他们去思考新的方法,产生新的见解。例如,解不等式x2 7x 12>0
我们可以设置背景,增加情境。变题1解不等式x2 (a 3)x 3a>0;变题2解不等式ax2 7x 12>0;变题3解不等式x|x 7| 12>0等等。
3.探究性
探究性,这应该是情境——问题教学的根本生命力之所在。
探究性,还要指向更深的层面——也就是能够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不是一个问题情境设计完成了,他激起的只有学生三分钟的热度,最好能让学生持续深入地思考情境——问题所提出的现象,能够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规律,揭示出真正的价值内涵。
4.简洁性
这是指向具体实际教学过程。一节数学课,情境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有时候却是画蛇添足,因此,我们就当注意情境设计时的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问题的启发性,而不是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设想,如果一个情境设计,表达含糊不清,牵强甚至繁琐,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这就起不到情境教学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情境模式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限性。老师的讲,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老师一成不变的讲,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成了一只僵化的容器,永远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渐渐地也就淡化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精神。但是情境——问题模式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问题情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定能得到有效的培养,而这些正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情境——问题模式的变化,甚至还会带来学生学习终身的革命。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他会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这不光是学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在社会大熔炉中,也会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寻求方法。这也许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根本所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灵活应对教材,采用恰当的方法,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例如:在《数列》这章中学习等比数列时,设置问题情境。情境问题的设计,不仅强化了数学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从内心召唤出对数学的兴趣来认真学习,也会使数学课收到良好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
3.有助于其他德育目标的培养
情境——问题模式的提出,让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来的教学所应加强的。更应该说,情境——问题在数学中的应用,不仅完成了本身的内容知识教学目标,同时也完成了其他德育目标,有力地做到了教学和德育相结合形成。
参考文献:
1.[美] G.波利亚·怎样解题(第一版序言)[M]·阎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2.黄晓学.从惑到识——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原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问题情境;障碍性;探究性;简洁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问题情境是指把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建构性
好的问题情境,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有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数学必修》将数列安排在高一上册第三章,紧接在函数之后,能够起到及时的复习和进一步巩固深化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认识和理解数列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2.障碍性(启发性)
如果说学生的现有水平是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点的话,那么,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则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在设计时应当恰如其分,既要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能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成功的欣悦,又要体现出一定的艰辛——在创设设计时应该有意设置适当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之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此时的障碍,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拦路虎,而是磁铁石、地心吸引力;永远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激发着学生的兴趣。这些障碍往往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他们去思考新的方法,产生新的见解。例如,解不等式x2 7x 12>0
我们可以设置背景,增加情境。变题1解不等式x2 (a 3)x 3a>0;变题2解不等式ax2 7x 12>0;变题3解不等式x|x 7| 12>0等等。
3.探究性
探究性,这应该是情境——问题教学的根本生命力之所在。
探究性,还要指向更深的层面——也就是能够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不是一个问题情境设计完成了,他激起的只有学生三分钟的热度,最好能让学生持续深入地思考情境——问题所提出的现象,能够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规律,揭示出真正的价值内涵。
4.简洁性
这是指向具体实际教学过程。一节数学课,情境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有时候却是画蛇添足,因此,我们就当注意情境设计时的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问题的启发性,而不是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设想,如果一个情境设计,表达含糊不清,牵强甚至繁琐,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这就起不到情境教学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情境模式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限性。老师的讲,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老师一成不变的讲,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成了一只僵化的容器,永远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渐渐地也就淡化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精神。但是情境——问题模式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问题情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定能得到有效的培养,而这些正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情境——问题模式的变化,甚至还会带来学生学习终身的革命。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他会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这不光是学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在社会大熔炉中,也会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寻求方法。这也许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根本所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灵活应对教材,采用恰当的方法,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例如:在《数列》这章中学习等比数列时,设置问题情境。情境问题的设计,不仅强化了数学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从内心召唤出对数学的兴趣来认真学习,也会使数学课收到良好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
3.有助于其他德育目标的培养
情境——问题模式的提出,让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来的教学所应加强的。更应该说,情境——问题在数学中的应用,不仅完成了本身的内容知识教学目标,同时也完成了其他德育目标,有力地做到了教学和德育相结合形成。
参考文献:
1.[美] G.波利亚·怎样解题(第一版序言)[M]·阎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2.黄晓学.从惑到识——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原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