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
  关键词:问题情境;障碍性;探究性;简洁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问题情境是指把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建构性
  好的问题情境,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有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数学必修》将数列安排在高一上册第三章,紧接在函数之后,能够起到及时的复习和进一步巩固深化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认识和理解数列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2.障碍性(启发性)
  如果说学生的现有水平是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点的话,那么,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则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在设计时应当恰如其分,既要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能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成功的欣悦,又要体现出一定的艰辛——在创设设计时应该有意设置适当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之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此时的障碍,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拦路虎,而是磁铁石、地心吸引力;永远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激发着学生的兴趣。这些障碍往往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他们去思考新的方法,产生新的见解。例如,解不等式x2 7x 12>0
  我们可以设置背景,增加情境。变题1解不等式x2 (a 3)x 3a>0;变题2解不等式ax2 7x 12>0;变题3解不等式x|x 7| 12>0等等。
  3.探究性
  探究性,这应该是情境——问题教学的根本生命力之所在。
  探究性,还要指向更深的层面——也就是能够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不是一个问题情境设计完成了,他激起的只有学生三分钟的热度,最好能让学生持续深入地思考情境——问题所提出的现象,能够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规律,揭示出真正的价值内涵。
  4.简洁性
  这是指向具体实际教学过程。一节数学课,情境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有时候却是画蛇添足,因此,我们就当注意情境设计时的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问题的启发性,而不是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设想,如果一个情境设计,表达含糊不清,牵强甚至繁琐,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这就起不到情境教学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情境模式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限性。老师的讲,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老师一成不变的讲,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成了一只僵化的容器,永远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渐渐地也就淡化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精神。但是情境——问题模式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问题情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定能得到有效的培养,而这些正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情境——问题模式的变化,甚至还会带来学生学习终身的革命。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他会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这不光是学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在社会大熔炉中,也会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寻求方法。这也许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根本所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灵活应对教材,采用恰当的方法,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例如:在《数列》这章中学习等比数列时,设置问题情境。情境问题的设计,不仅强化了数学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从内心召唤出对数学的兴趣来认真学习,也会使数学课收到良好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
  3.有助于其他德育目标的培养
  情境——问题模式的提出,让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来的教学所应加强的。更应该说,情境——问题在数学中的应用,不仅完成了本身的内容知识教学目标,同时也完成了其他德育目标,有力地做到了教学和德育相结合形成。
  
  参考文献:
  1.[美] G.波利亚·怎样解题(第一版序言)[M]·阎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2.黄晓学.从惑到识——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原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针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课后输入和课堂输出的角度探索了口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输入;输出  中国分类号:.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2 -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以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已成为现代社会的
人杰地灵的丹阳,自古以来教育发达,文化繁荣。今时今日,丹阳教育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了高位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态势,给人以颇多的启发。    一、现代化带动均衡化    丹阳市通过不懈努力,在推进全面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力地带动了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一系列对班主任实践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教育策略 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5 -01    一、问题分析  以高二(16)班为例,此班级是一个新组合的文科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参差不齐。不仅成绩参差不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操行品质也参差不齐,既
也许是女孩子的缘故吧,看见花儿时,我就想轻嗅它的芳香,看见鸟儿时就想抚摸它的羽毛。当然,这份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在大树这儿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门前的这棵树无比繁茂嫩绿。娇嫩的树叶,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上前去,接受着阳光的洗礼,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力量。清晨,它抖落身上的露珠,迎接朝阳;傍晚,它送走落日的余晖,等待明月。   那时,我崇拜地看着那些爬树很灵活,很轻巧的哥哥姐姐。
摘 要:在坚持“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型都可以对教学的程序进行合理的调整。本文探讨了“活动单导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施以及教师在推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高中英语;关系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3 -01    如皋推行的“活动单导学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江苏 靖江 214531)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行,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话高度阐释了改革的内涵及其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代,改革已经成为强大的时代潮流,2008年又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史自然成为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笔者就高中历史选修一《
摘 要:气势,在古代文论中多称“气”、“文气”。仅就文章而言,气势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来自文章的思想感情力量;二是来自文章的结构形式、语言声韵。本文探讨了古诗文气势的构成。  关键词:古诗文;气势形式;营造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2     气势有理势、情势、构势、言势四种表现形式。其中,理势、情势属文章的内容,是
医生告诉他,母亲除了有脊髓空洞症外,她的椎基底动脉主干狭窄80%以上,这根直供生命中枢的关键血管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导致昏厥甚至猝死。这两种严重病症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大约需要十余万元的花费。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不富裕,父母靠种地为生养育他们姐弟四个,现在虽然姐弟们都上班了,但家里还欠着七八万元的外债。   那天,医生再一次告诉他,如果再不去大医院及时就诊,母亲很可能会成为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归纳梳理,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淅的知识架构。成功的课堂小结,对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
摘 要:文章的写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人们对事或物(写作对象)认识的发展过程。文章的思想深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写作的过程只不过是对认识过程的记录而已。要学会写作,就必须学会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认识与写作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关键词:写作;认识;本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1 -01   文章的写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