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手难写我口”已成为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作文抄袭、拼凑、杜撰完成大有人在,作文公式化、千篇一律已很常见,语言的单调、干瘪、假大空更是家常便饭。语言这一工具,如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能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没尽到。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会用丰富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积累厚基础
  语言积累是语文基本素养之一,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过去的语文重在“学习语文知识”,而现代语文则强调积累运用。知识只有在环境中运用才显知识的价值,而知识只是成为一种概念化的东西又有何价值可言。语言的运用要以语言的积累为基础,同时,又在运用中丰富,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理解的基础。理解能力决不是单纯的分析、判断的能力,而是基于大量知识的掌握、拥有上。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巧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无一不是丰厚的积累使然。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个性化作文离不开想象,因为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过程。想象力本身就有创新的特点,要顺利地进行想象,必先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再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在原有的理解中进行“再造”形成新的表象——即创新的结果。学生中出现“香烟的忏悔”“寝室三重奏”“红绿灯的痛述”等佳句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利用网络开眼界
  作文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综合语文能力的极致体现,但作文教学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真实的感受。受环境和年龄所限,城市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户外生活,作起文章很可能因“闭门造车”而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他们因挖空心思地应付作文而产生困惑,甚至对作文产生害怕和抵触情绪。但网络里,名山大川、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尽收眼底,写作素材很容易找到,很多网站里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也很容易借鉴。也可通过课件精选班内优秀作文或典型作文病例来欣赏或分析,也可利用电影、录像资料来印证单元学习所得。载体较多,又能突破时空局限,有利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因“身临其境”而获真情,动起笔来有话可说。这样也拓开了思维广度,促使学生多角度比较、分析,更深地领悟“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此创造性思维更容易被激活,内心的潜在创造欲望更容易被触动,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如蒲公英是极不起眼的植物,城市很多学生大概只能吟出小学学过的“妈妈给我们准备了一把小伞,微风吹来时,孩子们就纷纷出发,去到那海角天涯”的儿歌,他们想到的暂时也就这些。吟着儿歌,小孩子尽管变成了大孩子,但由于环境限制,思维容易局限于常规的思维中。作文课上,教师利用网络迅速收集冰心的散文《蒲公英》,也可播放日本作家壶井荣《蒲公英》的录音,学生知道了蒲公英既可以是平凡的英雄,也可以是战争中苦难日子的象征,也可以引用一幅引喻下岗工人的公益广告——蒲公英的背景图画衬托出“离开,并不意味着放弃;新的土壤,新的环境,新的活力”的文本,学生啧啧出声:原来生命的意义可以有这么多的诠释。最后的练习题“0的断想”,“茶水的断想”等,大大的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也在逐步的形成,写作自然成了身边的事,自己的事。“想用长城的青砖连接艾菲尔铁塔,想用黄河的波浪亲吻撒哈拉的流河,想用尼亚加拉瀑布的流水冲开我的香茶……
  网络既然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不妨利用它,来激活我们的语文教学。
  三、训练思维启心智
  语言是思维的表象。思维品质与文章的个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就应注重他们思维品质和培养。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写不出作文,而是写不出好作文,写不出有个性、有思维的好作文。不是不会写,而是“想”不到,“想”不好,因为中学生思维常常被现实的固定的模式所禁锢,纯真的情感被僵化的教条所扼杀,所以思维质量不高,缺乏健康的思想和情感,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张扬。因而培养学生“想”的能力很重要。同时,学生思维定势严重,似乎不那样就不是作文,于是写作文变成了一件最受罪的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因“僵化”而乏兴趣,因敷衍而无灵感,因思维枯竭而写不出有质量有个性的文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积极鼓励学生用独特的语言表现有个性的思想。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联想思维,要使学生善于想象,懂辨证,思维敏捷、新颖、有个性、能批判、讲独立。为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求异新说、一题多说、话题评说等多方面训练,而这些训练前提、基础是进行开拓思维的训练。只有打破思维的单一模式、保守方式,才能体现思维的个性,彰显学生的悟性、灵性和思维创造力,才能让学生语言显现个性化。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灵敏性得到增强,才能使外化特征——语言表现有个性。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程 政治 教学     一、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古诗文中有许多思想性、教育性都很强的材料,教师要把这些材料挖掘出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关键词:语文 古诗文 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载体,承载着
期刊
摘要: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也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关键词:数学 兴趣 研究     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师
期刊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深深地感谢15年的班主任实践,也深深地感谢我的班级和我的学生,因为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着,我时时刻刻地感受着这种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我常常庆幸自己这辈子当了老师,庆幸遇上了这些可爱的孩子。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才更加充实。”的确如此,我也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喜欢分享他们的快乐,更喜欢他们带给我的一丝丝感动。  实话实说,当班主任真的很辛苦
期刊
摘要: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好的开头,后面的教学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设置诱发性的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下去,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质疑问难     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华,是现代语文形成的基础,至今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使用的语言,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文言文占30%的比重,足见编者对文言文的重视。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
期刊
摘要: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能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思想政治课 思考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面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史上这次空前、彻底的课程调整和改革,我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紧扣
期刊
摘要: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和教师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教学案例,加以归类、总结,作出原因分,初步设想解决办法。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培教师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实践    我县自2002年秋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入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
期刊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
期刊
一位数学家曾讲过:有地位、有修养、有文化的人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中竭力掩饰他们对本国历史、地理知识的贫乏,同时又面无愧色地坦白:“我没有学好数学,现在我已经将数学忘光了。”如果不是数学教育的低效益相当普遍地存在的话,我们就不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了[1]。提出“深度数学”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这里的“深”不是指教学内容的深奥或者“随意拔高”,而是要改变数学教学单薄、肤浅、低效、活力不够和思维能力培养
期刊
摘要:80后,以及90后一代人的生存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对他们今后的责任安排和远景规划,越来越多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无疑,这是一件好事情,至少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对未来所保持的相当可贵的关怀意识。在各种关怀的声音中,最令我们揪心的,莫过于对这代人身罹的种种心理疾病所做的描述了。  关键词:80、90后 心理疾病 家庭地位 社会地位 造就    80后,以及90后一代人的生存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对他们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