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渗透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学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教师对话,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25-01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紧扣这一标准,使语文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又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一、注重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加强心灵的沟通
  现行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大多精致娴雅、脍炙人口,从诸多方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生活、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语言美、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一位作家曾经说:“作者只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则完成了书的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
  愉悦感。
  对于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只有真情才最容易感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把学生的学习引入这种情境,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共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悟鲁迅童年那一片童稚之情,激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与鲁迅比童年,看谁的童年最有趣,生活最舒适,学生畅所欲言,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融知
  识接受与情感陶冶于一体,达到教育之目的;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浓浓的舐犊之情,教学中让学生搜寻自己生活中受到父母抚爱的类似经历,加深亲情的体验;像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引导学生说出观赏大海壮阔景象时的感受,领会作者的雄心壮志;而陆游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满腔报国之情;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一包奶糖》中交织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播者,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情感再现。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的丰富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让老师走进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老师而对其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了圣人孔子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艺术魅力。教师与学生倾心交流,让学生在平凡的交谈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相互合作,彼此间寻找心灵的契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習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
  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异质成员所组成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寻求彼此间心灵的契合,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52.2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19-01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照方抓药,以验证为主。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因此,在实验教学
期刊
【摘要】大学新生面临着全新的大学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因素容易引起新生发展性心理危机。本文旨在探讨针对大学新生发展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初步探索完善大学新生发展性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04-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21-01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既然要提倡素质教育,那么语文课堂就不能是教师一灌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不能是只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这种课堂也并非仅仅指三尺讲台,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大舞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23-01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學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整个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初中美术教育很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智力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潜移默化;审美素养;愉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20-01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了以升学为主的固定模式,教学中基本采用一种课堂上“满堂灌”、复习时“题海战”、平时同绕“考点转”的教学形式。而我们的教育目的却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时,抓好契机,讲求方法,培养高能力之人。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尝试;契机  【中图分类号】G520.22 【文章标识码】B 【文
期刊
【摘要】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人,所以我们创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当中感受到乐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幸福感。我们的情境词汇教学法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叉符合我们学校为每一位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
期刊
【摘要】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已进入品牌化经营,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才能吸引受众,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也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到了复杂的创作型时代。特别是作为已经流行并且当下正在不但探索寻求改进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而言,在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创作素材的同时,也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编辑要想把零碎的新闻节目串联在一起,打造出丰盛的新闻大餐,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
期刊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相关能力的要求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遵从因才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我们必须从学生开始学物理时,直至中学毕业,这个全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不只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了。我想只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老师都能有这种共识,即在教学中重视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就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48.20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17-01     一、把握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开车最怕路不熟”,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不管课改如何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老师永远的基本功,对于教材,我们教师不但要理清一节课编者的意图思路,还要把握住一单元、一册书和整个学段的逻辑线索,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