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初春,天空飘起了小雨。远远见到记者,乔榛从轮椅上起身,颤颤巍巍走过来,身边的人正要上前搀扶,他却摆了摆手——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半边身体瘫痪,电动轮椅成了他的日常出行工具。即便身体大不如前,他对配音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这些年,乔榛和老伴儿唐国妹住在上海周浦的一家养老社区,将一间卧室“开辟”成录音房,每日配音朗诵,捣鼓录制剪辑。两年前,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简称上译厂)现任副厂长刘风制作喜马拉雅有声剧《红楼梦》和《西游记》,乔榛前去助兴,给荣国府的老爷贾政和玉皇大帝配了音。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乔榛正在筹备一场主题朗诵会,每日选稿、彩排,忙得团团转。
表演“尖子生”开启配音生涯
年近耄耋,乔榛经常回头看那段属于译制片的辉煌岁月,重温过去那一部部他曾参与配音的经典影片。提到配音生涯的起点,他的思绪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大上海繁华又动荡的时代——
在吴侬软语遍地的老上海,我能说一口标准纯正的普通话,这得益于母亲的教导。母亲是一名小学特级教师,我从小跟着她学拼音和朗诵,一颗文艺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一场文艺汇演,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我所在的上海华海中学正编排汇报演出剧目《我的一家》。这部话剧改编自那个年代火遍全国的电影《革命家庭》,我饰演的是个“小英雄”角色——地下共产党员江海清的儿子江立群。首演很成功,后来我们的小剧团走出校园,参加市里大大小小的比赛,获得了许多关注。那段时间,观众的信像雪片一样飞到学校的传达室,其中的一封来自两位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的青年教师。
1960年,18岁的我被“内招”进了上戏。毕业那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影厂)的张瑞芳老师、孙道临老师来学校挑选“尖子生”,我再一次被选上。
我在上影厂的“新人培训”,便从体验生活开始。刚进厂,比我高6届的上戏师兄杨在葆就带着我们一群学弟学妹深入到农村、工厂和部队。在秋收的农田里,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杨在葆大哥给我们讲表演,讲他对角色的认识:“作为一个演员,必须真听、真想、真感受,如果没有思考和感悟,眼睛就会变得黯淡无光。”这些宝贵的表演经验,也成为我日后参加配音工作的准则。半个世纪过去,回想这句话我依然心存感激。
一扇遥望世界的窗户
我读小学时,上译厂引进了大批苏联电影,我第一次接触到译制片。当时我完全被电影里的故事所吸引,为电影里的人物而感动。
我真正走近译制片,是因为《红菱艳》。我配的角色是佩姬的芭蕾舞教练马赛因。这个人物极具个性,严厉起来破口大骂,情绪平复后又温柔至极。给他配音前,我做足了功课,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一站到话筒前就跃跃欲试。然而当第一次听到自己的配音时,我吓了一大跳——我的声音和搭档的声音格格不入,音调要高出好几个八度。
我一时懊丧至极,配音室的前辈们都来帮我。他们告诉我:在话筒前状态要松弛,才能做到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呼吸、共脉搏”。上完这堂现场配音课后,我找到了感觉,立马调整好状态,顺利配完了马赛因这个角色。
1975年,我正式成為上译厂的一名配音演员。现在回忆起来,从《魂断蓝桥》《叶塞尼娅》到《廊桥遗梦》《寅次郎的故事》,配音往事历历在目。
自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那是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期。在中国艺术范畴中,译制艺术是一朵独树一帜的奇葩。那些细腻隽永的译制片,不仅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更影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中国人。
一直关注“声音的事业”
“乔老师,我是听着您的声音长大的。”当初见到老影迷,我常听到这样一句感叹。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问我:“乔老师,你们上译厂还在不在?”我一听这话,就觉得扎心。被我视为毕生事业的译制片,正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我们这一批上译厂的老配音演员们。
如今,还健在的老配音演员们聚在一起时总说:“我们虽然在职务上都退了下来,但会一直关注‘声音的事业’。”自1986年起,我患上癌症,1999年复发,2001年发现骨转移,其后心梗、脑梗,一共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当病情好转,我就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朗诵会,还是想多走走、多看看、多宣传。
我始终觉得,汉语是一种非常优美、灵动的语言。在上个世纪,我们老一辈配音演员用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塑造了外国影片中的经典形象,带着国人认识西方和世界;如今时代变了,新一代配音人回归传统,原汁原味地演绎古代经典名著,让世界了解东方和东方文化。
如今我已是一个八十老翁,但也必当竭尽全力支持他们,扶植这项“声音的事业”,更希望能让译制片这棵老枝有机会重新绽放娇艳的花朵。
这些年,乔榛和老伴儿唐国妹住在上海周浦的一家养老社区,将一间卧室“开辟”成录音房,每日配音朗诵,捣鼓录制剪辑。两年前,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简称上译厂)现任副厂长刘风制作喜马拉雅有声剧《红楼梦》和《西游记》,乔榛前去助兴,给荣国府的老爷贾政和玉皇大帝配了音。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乔榛正在筹备一场主题朗诵会,每日选稿、彩排,忙得团团转。
表演“尖子生”开启配音生涯
年近耄耋,乔榛经常回头看那段属于译制片的辉煌岁月,重温过去那一部部他曾参与配音的经典影片。提到配音生涯的起点,他的思绪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大上海繁华又动荡的时代——
在吴侬软语遍地的老上海,我能说一口标准纯正的普通话,这得益于母亲的教导。母亲是一名小学特级教师,我从小跟着她学拼音和朗诵,一颗文艺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一场文艺汇演,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我所在的上海华海中学正编排汇报演出剧目《我的一家》。这部话剧改编自那个年代火遍全国的电影《革命家庭》,我饰演的是个“小英雄”角色——地下共产党员江海清的儿子江立群。首演很成功,后来我们的小剧团走出校园,参加市里大大小小的比赛,获得了许多关注。那段时间,观众的信像雪片一样飞到学校的传达室,其中的一封来自两位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的青年教师。
1960年,18岁的我被“内招”进了上戏。毕业那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影厂)的张瑞芳老师、孙道临老师来学校挑选“尖子生”,我再一次被选上。
我在上影厂的“新人培训”,便从体验生活开始。刚进厂,比我高6届的上戏师兄杨在葆就带着我们一群学弟学妹深入到农村、工厂和部队。在秋收的农田里,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杨在葆大哥给我们讲表演,讲他对角色的认识:“作为一个演员,必须真听、真想、真感受,如果没有思考和感悟,眼睛就会变得黯淡无光。”这些宝贵的表演经验,也成为我日后参加配音工作的准则。半个世纪过去,回想这句话我依然心存感激。
一扇遥望世界的窗户
我读小学时,上译厂引进了大批苏联电影,我第一次接触到译制片。当时我完全被电影里的故事所吸引,为电影里的人物而感动。
我真正走近译制片,是因为《红菱艳》。我配的角色是佩姬的芭蕾舞教练马赛因。这个人物极具个性,严厉起来破口大骂,情绪平复后又温柔至极。给他配音前,我做足了功课,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一站到话筒前就跃跃欲试。然而当第一次听到自己的配音时,我吓了一大跳——我的声音和搭档的声音格格不入,音调要高出好几个八度。
我一时懊丧至极,配音室的前辈们都来帮我。他们告诉我:在话筒前状态要松弛,才能做到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呼吸、共脉搏”。上完这堂现场配音课后,我找到了感觉,立马调整好状态,顺利配完了马赛因这个角色。
1975年,我正式成為上译厂的一名配音演员。现在回忆起来,从《魂断蓝桥》《叶塞尼娅》到《廊桥遗梦》《寅次郎的故事》,配音往事历历在目。
自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那是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期。在中国艺术范畴中,译制艺术是一朵独树一帜的奇葩。那些细腻隽永的译制片,不仅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更影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中国人。
一直关注“声音的事业”
“乔老师,我是听着您的声音长大的。”当初见到老影迷,我常听到这样一句感叹。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问我:“乔老师,你们上译厂还在不在?”我一听这话,就觉得扎心。被我视为毕生事业的译制片,正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我们这一批上译厂的老配音演员们。
如今,还健在的老配音演员们聚在一起时总说:“我们虽然在职务上都退了下来,但会一直关注‘声音的事业’。”自1986年起,我患上癌症,1999年复发,2001年发现骨转移,其后心梗、脑梗,一共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当病情好转,我就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朗诵会,还是想多走走、多看看、多宣传。
我始终觉得,汉语是一种非常优美、灵动的语言。在上个世纪,我们老一辈配音演员用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塑造了外国影片中的经典形象,带着国人认识西方和世界;如今时代变了,新一代配音人回归传统,原汁原味地演绎古代经典名著,让世界了解东方和东方文化。
如今我已是一个八十老翁,但也必当竭尽全力支持他们,扶植这项“声音的事业”,更希望能让译制片这棵老枝有机会重新绽放娇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