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专题同期声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电视新闻专题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本人从事新闻专题工作近15年,通过学习和实践,旁征博引,积累了一定的电视新闻专题采编技巧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阐述当前电视新闻专题同期声运用效果和技巧,作抛砖引玉。
  关键词: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
  电视新闻有两个重要的基本元素:画面和声音。在做广播电视节目中,不论是新闻,还是专题,都会经常运用。电视新闻专题同期声运用得当,将使电视节目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和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让新闻专题节目体现了时效性、真实性、可靠性。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新闻以其画面与声音的珠联璧合而独领风骚,吸引着亿万观众,它不但可以让观众直观看到新闻专题发生的现场或景观,而且可以听到新闻专题中活活生生人物的声音和现场真实背景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是发挥电视新闻专题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对于增强电视新闻专题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同期声的运用中普遍却存在着以下问题和原因:
  (1)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记者深知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的重要特点,为追求形式上的这一特点,经常大量地使用同期声,但仅仅是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至于该用不该用,该如何用好却缺乏推敲。有的记者甚至为了领导、朋友、熟人的面子和关系,送了人情,成了人情同期声,这一现象在一些电视媒体和记者的新闻稿片中屡见不鲜。
  (2)人为导演,矫揉造作。在这类同期声中,被采访人的所言与其身份不相符合,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情态也不自然,所讲内容和语言风格,有明显的记者“导演”和“教说”的痕迹。这样的同期声当然缺乏亲和力和真实感,即使讲得头头是道,但从本质讲它违背了新闻专题的真实性原则,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舆论效果,也是非常有害的。
  (3)游离主题,画蛇添足。这类同期声与新闻的主题相脱节甚至毫无关联,成了“多余”的同期声,使用这样的同期声,就会冲淡新闻的主题,影响新闻的准确表达,有时还会因“节外生枝”而转移观众的感知方向,造成观众对该新闻理解的偏差。
  (4)冗长罗嗦,拖泥带水。新闻的同期声不在长短,关键在精要,电视新闻的篇幅有限容量有限,不可能也不容许使用大段的同期声。在实践中有的记者往往使用大段大段的同期声,既拉长了新闻片的篇幅,又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量,得不偿失。
  (5)“三多三少”,不够贴近。同期声采访表现为上层多、基层少,官员多、百姓少,旁观者多、当事人少。这一现象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运用中十分普遍,背离了新闻“三贴近”的要求,不是同期声运用的应有之义,应当克服。
  二、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同期声
  (1)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营造舆论声势上。这应当是电视新闻专题同期声的一个重要功能。常常说新闻专题单位是造舆论的,对电视业来说,电视新闻专题中的同期声就某一特定事件反映社会各界的心声,是营造舆论的最有力的工具。如2008年南方出现的雪灾,汶川发生的地震这些事件,温家宝总理亲临现场指导抗冰冻震救灾情况,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通过运用电视新闻专题同期声,以其逼真的画面,配合以生动、统一的人声、动作声、环境声以及音乐的烘托,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视听感受,赋予了电视极强的真实感。在这种“真实”的还原再现过程中,应该说同期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调查性新闻里起到对事实性话语的实证作用。近年来很多电视台都开设了新闻专题调查类节目,承担这类节目的记者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因为这类节目通常都不是唱“赞歌”的,而是对观众反映的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或不公现象先进行调查,再予以曝光,做这类节目,记者要对所调查的事实的准确性负责,搞得不好,容易引起严重后果,或者惹官司上身,牵扯进许多时间和精力。故而,记者在做这类节目时,自然要更多地借助于同期声,将采访调查过程中有关当事人所讲的话录下来,作引证用,而不是用解说词来替代。如中央台《焦点访谈》、广东电视台《社会纵横》这类节目经常这样原人原声,现身说法,有理有据,就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3)在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时,采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中央台记录频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大量运用本土方言,老百姓的对地道美食精益求精的制作,观众听了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看到普通老百姓的神情,不仅会了解到大众对传统美食传承的情怀,而且容易被其一言一行所打动。至于采访那些失业职工,被采访者面对观众,与受众直接交流,加上现场的背景衬托,使人真正感受到舌尖上的中国的魅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人物同期声的采访,单靠画面和解说词是很难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事物发展的特点的。
  (4)在向受众介绍有关情况时,采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将记者、编辑的主观倾向客观化。如中央台新闻频道关于2014年马来西亚失联飞机的新闻专题报道,节目不仅运用官方及时发布、专家解读和家属以及大众对失联飞机的关注,而且大量运用的同期声与现实画面的有机结合,为受众显示了一幅幅事态发展前景,跌宕起伏,让人身临其境。
  三、运用同期声有什么作用
  (1)很多时候,很多节目中,主持人和记者现场出像。其一有现场感。主持人或记者现场切题,即席发挥,就事解说,往往一下子就吸引观众在眼球,打动观众的心。在大灾大大难、大背大喜面前,主持人或记者一线现场出像,结合事实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背景,加上灵巧的语言,三言两语高度概括,就很容易使观众置于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反映了记者社会责任。其二有时效性。在播出节目时候,或许事实发生起因,经过,结果可能已经改变了。而主持人或记者现场同期声,仍然让我们可以重温重演当时事实还在发生的一幕幕,使观众可以感受到事实发生几时几分,不会因事过境迁而忽视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2)被采访对象专业同期声的运用。在我们做新闻或专题节目中,当我们完全了解事实真相后,但凭记者目睹耳闻,往往是不够的,比如:2003年,因非典,我县境内发生多起抢购粮盐和醋的事件,这是影响稳定大局的“定时弹”,我台适时派记者,采访食盐和卫生有关业内人士进辟谣,运用同期声:“我县属于沿海城市,广阔长远的海岸线取盐,足够我们食盐用上好几百年,盐缺乏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样以正视听的同期声运用,让我台充分发挥积极宣传舆论导向的作用,用业内人士的话,告诫群众不要以讹传讹,结果,个别别有用心之徒企图扰乱民心,操纵市场的流言不攻自破,这里,记者采用业内人士,权威人士,或专家,用他们的话,往往一锤定音,一言九鼎,剩过记者连篇累赘的解说和报道。使我们的节目更可靠和更真实,更丰富的一面。   (3)普通老百姓同期声的运用。只有关注民生,重视老百姓的呼声,才能让广播电视节目栽下一棵常青树。没有群众的声音,不管是新闻还是专题,不管节目包装得如何华丽,不管画面拍得如何完整,那边只能依样画虎,徒有其表。本台记者2002年采访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取消学杂费等新闻事实,就是采用以小见大,循序渐进等对比手法的群众同期声,不仅避免繁冗复杂,条条框框的文件高调的官话和套话,而且融会贯通,以普通老百姓最平淡最朴实的同期声,结果,这样的节目更有看头,说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观众爱看这样事关自己身边,自己关注的节目多了起来。
  四、那么怎样正确运用同期声呢?
  (1)同期声的运用要针对具体情况,不可盲目乱用。像动态性的消息、人物专题等,附加了同期声则会使事件更丰厚翔实,人物更生动可亲。但对于总结性、成就性的电视作品,如果应用同期声之一的环境背景声,往往容易使节目嘈杂无序、喧宾夺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诸如此类的新闻就处理得非常好。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仅凭构图精美的画面并配以得当的解说词便使人过目不忘。
  (2)在同期声的运用上,要简洁扼要,力戒冗长呆板。要紧紧围绕主题之所需进行取舍,用最真实可信、最富感染力和引导作用的同期声去丰富节目的内涵,以期收到最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同期声的运用还要注意其所附于的事件是否存在连续性。有的同期声如节日庆典中同为锣鼓喧天的一组镜头,只要不是中近景、特写等刻画敲锣打鼓的场面,同期声就应尽量保持连续性,使观众充分感受同期声的渲染效果。但对于没有整体连续性同期声的事件,就不能拼凑性剪辑,防止观众看之生疑,降低真实可信度。
  (4)在同期声的理解上,不能一概而论。某些同期声的运用,往往是为了反衬主题,像一些纪实报道中反面人物争辩,这种同期声的背后所揭示的是当事人的刁钻、圆滑,而绝非说这段同期声形式的真实就证明了其内容的真实性。所以说这样的同期声用之害而无利。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领域,应该是很广阔的,并非以上几个方面所能够涵盖。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技巧,更是“实践出真知”的事,在新闻采访中都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很难也不应套用什么固定的模式。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在采访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运用,才能不断提高电视新闻同期声的采制水平,从而反映出电视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专题同期声与电视画面有机统一地运用,不但要体现简短有力,而且更重要是体现准确到位。只有这样,同期声的运用就不会累赘无聊,更显得画龙点睛的效果和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禹州市广播电视台肖彩霞《华夏教育》2009-10-27
  [2]江苏省铜山县广播电视台李勇《中国报业门户网》2008-03-29
其他文献
在边值条件y(0)=y(1)=y′(0)=y′(1)=0下, 研究方程y″″(x)=f(x,y(x))的正解存在性,给出两端固定的弹性梁方程正解及多个正解存 在的充分条件.
为了提高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然后就提高高校基础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即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注重对骨干教师
主要研究了m-增生算子以及φ-伪压缩映象的分别带两种误差的Ishikawa迭代序列的收敛性问题. 推广了Osilike等人的相关结果.
期刊
期刊
信息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广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和丰富生活的便利工具。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网络为载体和支撑,开辟了第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心理疏导也成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践
Scientists from the UK are examining a magic cloak.You may think of Harry Potter.Yes!This magic stuff makes any- thing inside it invisible. Researchers from Lon
期刊
期刊
摘 要: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我们一定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因地制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方法也应该是灵活多样,但无论我们采用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更好地实现班级德育工作的教育功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德育工作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班级德育工作;尊重;榜样激励;情感熏陶;潜移默化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则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班级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