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来源 :浙江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载体,能够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强化民族认同感,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共有23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均居全国首位.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距离分析、区位熵等方法对浙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的态势,形成了以杭州、温州为核心的主密度圈,以宁绍、丽水、金华为核心的次级密度圈;不同类型的非遗传承人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传统戏剧、传统美术这两种类型的非遗传承人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曲艺、民俗等其它类型的非遗传承人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关,与文化生态因素也有密切关联.
其他文献
近日,省档案局在绍兴市越城区召开全省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现场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我省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
期刊
衙前农村小学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创办的新型学校,学校不仅在组织衙前农民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办学理念上大胆创新,注重传授新知识、新思想,注重受课群体社会化,在
敦煌写卷佛经音义存在一些疑难字,它们有的不能识别,有的被误释等。今摘录其中的六则疑难字,从文字、音韵、训诂、梵汉对音等逐一考释。形近相乱、训读、后世字书韵书漏收等是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形近相乱干扰了汉字的词义系统,训读干扰了汉字的语音系统。漏收的疑难字补充例证后,可纳入后世的字书、韵书等中。
在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档案管理职能向前端业务部门进行延伸成为数字转型进程中的显著趋势.文章分析文件与档案管理“前端控制”原则的产生背景及内涵,探讨误读“前端控制”
在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雁冰(茅盾)的回忆录中,有一段记述:在上海,1933年12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收到了鲁迅派女佣送来的一张便条,上写“有一熟人从那边来,欲见兄一面”.来人是中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见》,推进“革命红船起航地”档案资源建设的重
期刊
中古汉译佛经中“俟”有表示“向”与“将要”的用法,异文作“拟”。通过对“俟”和“拟”的意义、字形、语音的考察分析,得出:“俟”表示“向”的用法,正字作“拟”。用“俟”表示“向”的意义当是由于“俟”有喉音声母的读法,和“拟”读音相近而发生借用;表示“将要”义的“俟”和“拟”作为异文出现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喉音声母的“俟”和“拟”读音相近,而借用“俟”表示“拟”的“将要”义;一种可能是“俟”“拟”都可以表示“将要”的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是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国有大型集团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特点和档案工作实际,以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企业各项活动的记录,是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国有企业档案资源体系,不仅有助于优化档案资源配置和提升档案资源管理与利用水平,还有助于提
档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档案主管部门主导,各级各类档案馆、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过程.本文以嘉兴市为例,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