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野花带群落构建及其稳定性特征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维持农田野花带稳定性和持久性,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对8个不同建植年限(2、4和6年)的农田野花带混播群落的建立过程,包括群落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不同寿命的初始植物和侵入植物重要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播种建立的农田野花带群落,存在2次植物消亡,分别是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的死亡,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密度下降,并为侵入植物的进入和扩张提供机会;2)群落中一二年生植物、短命宿根植物设计比例低且长寿宿根植物设计比例高时,植物群落消亡程度小,抑制侵入植物能力强;3)侵入植物能减缓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农田野花带混播群落在植物选择方面,应将一二年生植物比例控制在25%以内,并使用长寿宿根植物代替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在群落设计方面,将自生植物保留或纳入设计过程,可减缓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在群落管理方面,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消亡时补播,可提高群落抑制侵入杂草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主季高粱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高粱再生产量的影响,以'晋渝糯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8.25万(LD)、10.5万(MD)和12.75万株/hm2(HD)和3个施氮水平120(LN)、150
为探索作物多样性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利用规模优势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1961-2017年全球主要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生产和农业投入等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7年,全球玉米和水稻
病毒侵染直接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快速检测及鉴定病毒是病毒防治的前提.本研究以'丰香'草莓和'哈尼'草莓为试材,利用小RNA(sRNA)测序结合RT-PCR技术对2种栽培
为破解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困局,本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的733份农户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
为探明芽孢杆菌处理对柑桔苗木黄龙病的抑制效果,本研究对复合菌剂进行分离得到单菌落,对No.4菌株进行细菌纯培养鉴定,通过序列测定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采用固体发酵方法制备菌
为优化适用于加工肉制品的风味代盐剂配方,通过感官评价员的筛选以及感官试验评分标准控制,构建适用于咸味鉴评的感官评价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在水溶液体
针对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中总成本较高以及车辆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在考虑拥堵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以包含碳排放在内的配送总成本最小化和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为总 目标的多车型路径
针对现有气送式集中排肥器螺旋排肥装置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提出“排肥装置集中对行排肥+气力输肥”的排肥方式,应用离散元法和台架试验对螺旋排肥装置进行改进.采用ED
2020年,重庆市奉节县药用大黄根腐病发生严重。2020年8月、2021年4月分别围绕种苗处理、耕作制度等因素对病害发生影响开展了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土壤养分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药用大黄根腐病发生发展与气候、土壤、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种苗用药剂处理与未处理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1.18%、49.08%,相差28.1%。新茬田、轮作田、重茬田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51%、19.73%、53.3%。采取从种到收的全程综合防治技术,可将发病率控制在10%以下。
为了研究苋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对不同铵硝配比及红蓝复合光配比调控氮代谢的响应,采用RT-PCR结合qRT-PCR的方法从大红苋菜中克隆出一个NiR基因,命名为AtrNiR(GenBank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