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高龄农民工群体而言,年迈后如何落叶归根,是他们人生的下一个“路口”。在外地打拼多年,归乡后如何找寻精神家园?记者在四川、浙江、江西等多地调研了解到,各地采取各种措施帮扶中老年返乡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
然而,无论是留在城市里打拼的“坚守阵营”,还是已经回到老家务农、打工的“返乡阵营”,为改革开放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高龄农民工,大部分人仍在工作一线,而且一些人还存在着没有养老保险、难找工作或留下职业病等问题。
部分留城高龄农民工生活艰辛
目前,有部分高龄农民工仍然在异乡城市“讨生活”。记者走访北京、杭州等地多位高龄农民工发现,这一群体目前主要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从事保洁、门卫等职业,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近几年,年轻人到劳务市场找工作的不多,大多是40岁以上的。”浙江省杭州市杭海路劳动力市场职介员董成宏说,目前市场内长期“滞留”一批高龄农民工。他们普遍没有技术、文化水平较低,只能靠零散打一些小工糊口。“数量大概几十人,做完又回到这里。” 如今像北京市虎坊桥、杭州市杭海路这样的老牌劳务市场,已成为高龄农民工的“集散地”。
61岁的河南人刘德全,在北京丰台一建筑工地做门卫。2017年是他外出打工的第27年。一间简单的板房里,只有一张钢丝床和几件简单的家具、电器,既是值班室也是宿舍。虽然和做快递员的儿子生活在一个城市,但老人大多数时间一个人生活。“原来一起出来的工友,基本上都回家了。我现在每月工资2600元,除了抽烟的开销,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存1800元。趁着还能干得动,给孩子和自己再攒点钱。”刘德全说。
64岁在浙江省杭州市建筑工地做小工的管阿强,每天工钱100多元。“工地里条件很艰苦,虽然有食堂,每顿也就是两个菜。就打打零工没有保险,我们担心出意外。”管阿强的女儿管丽君说。
“现在这份工作合同,到2017年8月底。”杭州一小区保洁吴小妹说,“如果没有单位续聘,我就去做钟点工。”她表示留在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女儿照看孩子。
留城工作难找,返乡退休无依靠
部分高龄农民工仍“滞留”城市,大多数出于就近照顾子孙、城市收入较高等原因,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也在“干与不干”之间犹豫。“工作难找”“退休无依靠”的现实,使他们陷入“回与不回”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城市为高龄农民工提供的工作机会减少。“送快递、外卖,手机不会用;做小工,一些新材料都没见过。”受访的第一代农民工普遍认为,受自身身体状况、文化水平所限,未来工作机会将会更少。“‘不做了’这句话,我每年都说过,但不做不行,总有一天会干不动的。”刘德全说。与此同时,城市生活成本上升进一步形成压力。管阿强说:“现在出去买点什么东西都贵,盼着一年到头不生病。”
另一方面,高龄农民工回乡生活又缺少依靠。管丽君说,父母現在回乡,靠种田基本无法养活自己。“父母既没体力也没技术,种点庄稼自己吃还可以。”
“再攒点钱回家”,是部分高龄农民工普遍的心声和无奈。社保参与度低、对下一代家庭养老能力的担忧,让高龄农民工缺乏安全感。吴小妹说,自己没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回乡生活,基本上要靠儿女供养,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
同时,返乡融入当地社会也成问题。“我在外边呆了20多年,回乡生活确实有点不适应。”刘德全说。
对话第一代农民工:期盼“老有所养”
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代农民工怀揣“致富梦”进城务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不少人已经进入暮年,却面临着继续打工养家和“老无所依”的境遇。61岁的武学明是其中之一。
武学明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他是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之一。2017年春节刚过,他又进城务工收废品,租住在开封市南郊一处废品回收点旁的平房里。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被废品占了大半,拥挤而闷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武学明对现在的生活表示满意,对未来却充满着焦虑和期盼。
武学明说,俺家有5口人,儿子一家3口,加上我和俺老伴。儿子和儿媳妇带着小孙子,春节之后就去了杭州打工,挣的钱够他们自己用。俺家里有3亩多承包地,平时老伴照应着,遇着重活,我就回家干。我以前打工受过伤,左胳膊和右腿都骨折过,里边都装了钢板。4月份,我因为脑血栓中风,左腿行动不便。我是春节后,才来开封收废品的。去年在村里帮人家种地,一天能挣30块钱,打一桶农药挣4块工钱,但是农活不经常有。自己年龄大了,进工厂没人要,只能收废品。
武学明现在收废品,一天最多毛收入三四十块钱,开机动三轮车跑一天至少要消耗10块钱的汽油。租房一个月花掉100块钱,吃饭是自己做,每天花5块钱买面条、馒头和青菜。一个月干得好的话,能净赚400块钱,托人捎给家里老伴,还不够家里开销。
“俺村50岁以上的人,只要身体没病,不是出来打工,就是在家种地。俺这一代,年轻时拼死拼活地养孩子,孩子大了要盖房子、结婚成家,有了孙子还得照看。现在年龄大了,不少人还得进城打工赚钱。啥时候干不动了,才能歇着。”武学明说。
记者问武学明:“你未来养老是靠儿子,还是会去养老院?”
武学明答:“无儿无女的人才去养老院,我肯定不会去,多丢人,子女脸上也没面子。俺乡里养老院条件不好,都是五保户在里边住,像我这种情况,想去还不让去嘞。现在国家在搞扶贫,像俺们这样五六十岁的人,也需要关注。年轻时在外打工,干体力活,年龄大了,不少人都累出了病。希望国家能在医疗报销比例上,对年龄大的农民工倾斜一下。在养老上,可以让子女出一部分钱、政府出一部分钱,一起办养老院。养老院条件好了,我也愿意去。”
返乡群体遗留问题待解决
除了坚守城市的,近几年一些高龄农民工已经选择告别城市,回到家乡。但遗留下的职业病与无养老保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56岁的王福苟,因常年做搬运工作,7年前被诊断出严重腰间盘突出,经鉴定为伤残等级十级。打工几十年的他,因为缺钱无法住院治疗,只好回到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龙湾村的家中休养。2011年,王福苟也曾尝试到福建漳州一家企业打工,但因为身体不适,且检查出肝病、胃病等,只能返回老家。
“就算一身病,也要养活家庭。”如今,王福苟已经承受不了任何重活,只能在樟树市一家宾馆做保安,靠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维持全家生活。“我老婆患有低血压病,家里还有孙子和80多岁的母亲需要照看,一家人的开支实在是太大了。”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第一代农民工,都没有给自己办理养老保险的意识,而医疗保险,也仅是报销范围有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前一直都没有要买养老保险的想法,现在有些后悔了。”55岁的邓小华,是江西省宜春市人。他从1993年便开始外出打工,2008年回到老家的建筑工地做散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我不能休息。”
“每个月的收入,只够全家人的温饱。我们夫妻俩都没有买养老保险,所以想自己创业试试看。”邓小华没缴社保,自然没有养老金。近几个月,正好有朋友邀邓小华一起在附近的村子做养殖业生意,他说:“做生意收入应该还不错,也许可以维持后半生的生计。”
“回乡只是一个开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卓认为,当前农民工返乡后,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尴尬困境。而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属于较早出去打工的一批农民工,当年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培训,可能在城市常年从事低端劳动力密集职业,对自己人生没有长远规划。当他们年老后,很多人在城市难以立足,不得不选择归乡这条路。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农民工返乡人群激增。过去农民工福利制度不完善,由此所积累的心理困惑、现实困难,需要全社会特别关注。”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刘建军说。
刘建军认为,改革开放后较早离乡外出的一代青壮年农民工,当年主要在18岁到40多岁,如今多数已是55岁到70岁左右了。中老年农民工只身或举家投身国家经济建设,可谓“牺牲”了一代、二代,甚至三代人——农村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不少家庭夫妻难聚,孩子离乡后就学转学难,家乡父老没法照顾。在当年那种低工资、低保障、难维权、艰苦甚至恶劣的生存生活条件下工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建设和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得到关注、受到关怀。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李云歌认为,作为城市“边缘人”,中老年农民工情感长期无寄托,回到家乡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很多中老年农民工只身一人回到家乡,或者儿女常年在外打工无法照料的,他们的孤独感、无助感非常强烈,但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李云歌说。
相关保障制度需完善
接受采访的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为了让中老年农民工回得去、留得住,政府不可缺位。
应摸清中老年农民工底数。刘建军认为,需要对第一代农民工数量、区域分布、分类结构、养老归宿地、生活状况、基本保障等问题,给予重视并部署专项调研。
高龄农民工养老体系待完善。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立法或出台政策,统一全国农民工养老制度,加大力度统筹和规范解决老年农民工养老保险、医保、福利等基本保障,务求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
中老年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职业技能培训仍需加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卓认为,中老年农民工出去打工早,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部分劳动者年龄偏大,又缺少技术,回到家乡后,缺乏相应的谋生技能,应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返乡中老年农民工参与乡村治理。王卓认为,这批返乡的中老年农民工在外打工多年,接受了城市生活理念,思想相对开放一些,见识也比较多,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例如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或者进入村委会等,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发挥余热促进家乡发展。
(本文选自:百姓生活 2018年01期)
然而,无论是留在城市里打拼的“坚守阵营”,还是已经回到老家务农、打工的“返乡阵营”,为改革开放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高龄农民工,大部分人仍在工作一线,而且一些人还存在着没有养老保险、难找工作或留下职业病等问题。
部分留城高龄农民工生活艰辛
目前,有部分高龄农民工仍然在异乡城市“讨生活”。记者走访北京、杭州等地多位高龄农民工发现,这一群体目前主要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从事保洁、门卫等职业,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近几年,年轻人到劳务市场找工作的不多,大多是40岁以上的。”浙江省杭州市杭海路劳动力市场职介员董成宏说,目前市场内长期“滞留”一批高龄农民工。他们普遍没有技术、文化水平较低,只能靠零散打一些小工糊口。“数量大概几十人,做完又回到这里。” 如今像北京市虎坊桥、杭州市杭海路这样的老牌劳务市场,已成为高龄农民工的“集散地”。
61岁的河南人刘德全,在北京丰台一建筑工地做门卫。2017年是他外出打工的第27年。一间简单的板房里,只有一张钢丝床和几件简单的家具、电器,既是值班室也是宿舍。虽然和做快递员的儿子生活在一个城市,但老人大多数时间一个人生活。“原来一起出来的工友,基本上都回家了。我现在每月工资2600元,除了抽烟的开销,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存1800元。趁着还能干得动,给孩子和自己再攒点钱。”刘德全说。
64岁在浙江省杭州市建筑工地做小工的管阿强,每天工钱100多元。“工地里条件很艰苦,虽然有食堂,每顿也就是两个菜。就打打零工没有保险,我们担心出意外。”管阿强的女儿管丽君说。
“现在这份工作合同,到2017年8月底。”杭州一小区保洁吴小妹说,“如果没有单位续聘,我就去做钟点工。”她表示留在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女儿照看孩子。
留城工作难找,返乡退休无依靠
部分高龄农民工仍“滞留”城市,大多数出于就近照顾子孙、城市收入较高等原因,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也在“干与不干”之间犹豫。“工作难找”“退休无依靠”的现实,使他们陷入“回与不回”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城市为高龄农民工提供的工作机会减少。“送快递、外卖,手机不会用;做小工,一些新材料都没见过。”受访的第一代农民工普遍认为,受自身身体状况、文化水平所限,未来工作机会将会更少。“‘不做了’这句话,我每年都说过,但不做不行,总有一天会干不动的。”刘德全说。与此同时,城市生活成本上升进一步形成压力。管阿强说:“现在出去买点什么东西都贵,盼着一年到头不生病。”
另一方面,高龄农民工回乡生活又缺少依靠。管丽君说,父母現在回乡,靠种田基本无法养活自己。“父母既没体力也没技术,种点庄稼自己吃还可以。”
“再攒点钱回家”,是部分高龄农民工普遍的心声和无奈。社保参与度低、对下一代家庭养老能力的担忧,让高龄农民工缺乏安全感。吴小妹说,自己没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回乡生活,基本上要靠儿女供养,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
同时,返乡融入当地社会也成问题。“我在外边呆了20多年,回乡生活确实有点不适应。”刘德全说。
对话第一代农民工:期盼“老有所养”
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代农民工怀揣“致富梦”进城务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不少人已经进入暮年,却面临着继续打工养家和“老无所依”的境遇。61岁的武学明是其中之一。
武学明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他是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之一。2017年春节刚过,他又进城务工收废品,租住在开封市南郊一处废品回收点旁的平房里。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被废品占了大半,拥挤而闷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武学明对现在的生活表示满意,对未来却充满着焦虑和期盼。
武学明说,俺家有5口人,儿子一家3口,加上我和俺老伴。儿子和儿媳妇带着小孙子,春节之后就去了杭州打工,挣的钱够他们自己用。俺家里有3亩多承包地,平时老伴照应着,遇着重活,我就回家干。我以前打工受过伤,左胳膊和右腿都骨折过,里边都装了钢板。4月份,我因为脑血栓中风,左腿行动不便。我是春节后,才来开封收废品的。去年在村里帮人家种地,一天能挣30块钱,打一桶农药挣4块工钱,但是农活不经常有。自己年龄大了,进工厂没人要,只能收废品。
武学明现在收废品,一天最多毛收入三四十块钱,开机动三轮车跑一天至少要消耗10块钱的汽油。租房一个月花掉100块钱,吃饭是自己做,每天花5块钱买面条、馒头和青菜。一个月干得好的话,能净赚400块钱,托人捎给家里老伴,还不够家里开销。
“俺村50岁以上的人,只要身体没病,不是出来打工,就是在家种地。俺这一代,年轻时拼死拼活地养孩子,孩子大了要盖房子、结婚成家,有了孙子还得照看。现在年龄大了,不少人还得进城打工赚钱。啥时候干不动了,才能歇着。”武学明说。
记者问武学明:“你未来养老是靠儿子,还是会去养老院?”
武学明答:“无儿无女的人才去养老院,我肯定不会去,多丢人,子女脸上也没面子。俺乡里养老院条件不好,都是五保户在里边住,像我这种情况,想去还不让去嘞。现在国家在搞扶贫,像俺们这样五六十岁的人,也需要关注。年轻时在外打工,干体力活,年龄大了,不少人都累出了病。希望国家能在医疗报销比例上,对年龄大的农民工倾斜一下。在养老上,可以让子女出一部分钱、政府出一部分钱,一起办养老院。养老院条件好了,我也愿意去。”
返乡群体遗留问题待解决
除了坚守城市的,近几年一些高龄农民工已经选择告别城市,回到家乡。但遗留下的职业病与无养老保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56岁的王福苟,因常年做搬运工作,7年前被诊断出严重腰间盘突出,经鉴定为伤残等级十级。打工几十年的他,因为缺钱无法住院治疗,只好回到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龙湾村的家中休养。2011年,王福苟也曾尝试到福建漳州一家企业打工,但因为身体不适,且检查出肝病、胃病等,只能返回老家。
“就算一身病,也要养活家庭。”如今,王福苟已经承受不了任何重活,只能在樟树市一家宾馆做保安,靠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维持全家生活。“我老婆患有低血压病,家里还有孙子和80多岁的母亲需要照看,一家人的开支实在是太大了。”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第一代农民工,都没有给自己办理养老保险的意识,而医疗保险,也仅是报销范围有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前一直都没有要买养老保险的想法,现在有些后悔了。”55岁的邓小华,是江西省宜春市人。他从1993年便开始外出打工,2008年回到老家的建筑工地做散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我不能休息。”
“每个月的收入,只够全家人的温饱。我们夫妻俩都没有买养老保险,所以想自己创业试试看。”邓小华没缴社保,自然没有养老金。近几个月,正好有朋友邀邓小华一起在附近的村子做养殖业生意,他说:“做生意收入应该还不错,也许可以维持后半生的生计。”
“回乡只是一个开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卓认为,当前农民工返乡后,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尴尬困境。而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属于较早出去打工的一批农民工,当年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培训,可能在城市常年从事低端劳动力密集职业,对自己人生没有长远规划。当他们年老后,很多人在城市难以立足,不得不选择归乡这条路。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农民工返乡人群激增。过去农民工福利制度不完善,由此所积累的心理困惑、现实困难,需要全社会特别关注。”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刘建军说。
刘建军认为,改革开放后较早离乡外出的一代青壮年农民工,当年主要在18岁到40多岁,如今多数已是55岁到70岁左右了。中老年农民工只身或举家投身国家经济建设,可谓“牺牲”了一代、二代,甚至三代人——农村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不少家庭夫妻难聚,孩子离乡后就学转学难,家乡父老没法照顾。在当年那种低工资、低保障、难维权、艰苦甚至恶劣的生存生活条件下工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建设和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得到关注、受到关怀。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李云歌认为,作为城市“边缘人”,中老年农民工情感长期无寄托,回到家乡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很多中老年农民工只身一人回到家乡,或者儿女常年在外打工无法照料的,他们的孤独感、无助感非常强烈,但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李云歌说。
相关保障制度需完善
接受采访的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为了让中老年农民工回得去、留得住,政府不可缺位。
应摸清中老年农民工底数。刘建军认为,需要对第一代农民工数量、区域分布、分类结构、养老归宿地、生活状况、基本保障等问题,给予重视并部署专项调研。
高龄农民工养老体系待完善。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立法或出台政策,统一全国农民工养老制度,加大力度统筹和规范解决老年农民工养老保险、医保、福利等基本保障,务求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
中老年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职业技能培训仍需加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卓认为,中老年农民工出去打工早,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部分劳动者年龄偏大,又缺少技术,回到家乡后,缺乏相应的谋生技能,应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返乡中老年农民工参与乡村治理。王卓认为,这批返乡的中老年农民工在外打工多年,接受了城市生活理念,思想相对开放一些,见识也比较多,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例如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或者进入村委会等,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发挥余热促进家乡发展。
(本文选自:百姓生活 201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