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在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得到充分重视,我国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无障碍设计实践、理论得以迅猛发展。按照建筑无障碍设计规则,运用高新技术,优化建筑细部结构。可以说,无障碍设计是弱势群体的建筑空间需求。但是我国建筑无障碍设计仍存在猪都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改善。
  【关键词】建筑;无障碍设计;问题
  无论是何种产品,质量是其生命,若缺乏良好质量,产品必然不能在市场中生存。只有高质量、可靠性产品,方可获得市场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在建筑设计方面,加强质量优化管理,方可设计出高质量、可靠性产品。房屋建筑设计,不仅是满足健全人的使用功能需求,还需考虑残疾人的建筑需求。然而,建筑住宅设计中仍然存在诸多无障碍设计问题,必须给予优化解决。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分析建筑住宅无障碍设计原则,探讨无障碍设计的发展思考。
  1.建筑住宅无障碍设计原则
  1970年,罗纳德梅斯提出了无障碍设计理念,主要指不管是否残障,障碍状态、残障程度如何,所有人都可快速使用环境设计、制品设计。在建筑无障碍设计中,需遵循适用性、安全性原则。
  首先,安全性。在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是指建筑物中不发生任何危险状况、危险物,因身心机体不健全,残疾人的危险感知度较低,或是感觉到危险,很难迅速避开,或因错误判断,产生危险。所以,对于健全人来说,某些普通物品微不足道,而对于老弱病残而言,都可能属于危险物品。所以,立足以人为本思想,必须仔细考虑老弱病残,不能由于某种程度上,残疾可能面临一定危险,而无法平等享受建筑环境权利。
  其次,适用性。在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是为给老弱病残提供方便,在建筑功能中,实现无障碍使用。和健全人比较,在身体机能上,残疾人存在一定缺陷,处于现实环境内,不能通过自身努力,满足自身需求。所以,在建筑设计中,需结合老弱病残触、听和视等感官,设计出无障碍设施,让老弱病残感受到日常物品方便性,促使生活、建筑空间的无障碍化。
  2.建筑住宅的无障碍设计
  按照适用性、安全性原则,立足残疾人心理和生理需求,优化建筑细部设计,运用新技术,分析我我国无障碍设计的新问题解决方法。
  首先,细部构造设计。对于建筑空间设计,需把握宏观设计外,还需把握细部构造,立足细致角度,达到无障碍设计要求,因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范围较广,本文主要分析重要位置:其一,出入口。针对出入口设计,在台阶、通行平台和坡道设置上,应满足防滑设计要求。在平台上,应设置雨棚,方便轮椅使用者停歇;其二,室内交通系统。针对室内交通系统,应减少平面转折,明确各层的功能分区,做到流线简洁、明了,标志完备和清晰。针对垂直交通系统,需降低高差,防止出现高差突变;其三,电梯。 选择电梯时,应考虑残疾人行为特点,选用残疾人的专用电梯。针对楼梯设计,考虑最基础设计元素,若条件允许,增加楼梯宽度。针对转折处、跑梯处的止步和起步设计,选择色彩反差饰面材料。针对细部设计,对于健全人而言,可能可有可无,然而对于残疾人而言,对他们行动、自立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其四,消防疏散设计。残疾人和正常人相比,疏散对较为迟缓,在设计时,需合理控制疏散距离,严格消防设计。在疏散时,尽可能不适用折返走廊。针对轮椅使用者,在建筑设计中,楼梯是无法逾越的功能,发生火灾时,电梯使用受到限制。所以,针对大型公共建筑,若条件允许,在每个楼层,设置一个避难间,以便于火灾排烟,有利于外部救援。同时,可选择阳台、外窗位置,设置避难间,提高消防云梯假设的方便度。
  其次,无障碍设计中,新技术的运用。针对残疾人而言,新技术和新科技提供了较大方便,若单纯依靠普通手段,很难解决逾越障碍,而利用新技术手段,能够轻易解决。使用红外线装置、电磁感应装置,可解决听力障碍的交流难度。在出入口设置电磁感应装置,通过麦克风传出声音,通过扩大器进入到闭合电路。针对感应闭合电路,听力障碍者借助助听器,可接收T波段声音信号。设置红外线装置,利用麦克风,使声音传入至口大气,通过解读装置,使声音信号转变为红外信号,当红外听筒接收信号后,会产生闪烁,进而转换为声音。通过盲文设计,使用电子触摸屏,使盲人了解建筑适用要求、内部概况,通过无线语音系统,盲人利用接收机,即可接收各发射机所传输的信号,无论盲人处于建筑哪一位置,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号。设置电子门禁系统、缓关门系统,可防止残疾人的关门障碍,为轮椅使用者、手推车使用者提供一定方便。设置防火门系统,对于行动障碍者,因防火门平时是一种常开状态,而接收火警报警时,火灾报警系统通过传输指令,自动关闭防火门。
  3.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思考
  针对建筑无障碍设计,运用新技术,优化细部构造,解决了部分问题。然而,还是要立足实际情况,科学坚定建筑无障碍设计,不断优化无障碍设计体系。
  首先,科学界定概念。针对建筑物设计和构造设计,需考虑人行为能力、建筑功能需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立足残疾人特点,防止以健全人为设计基点。
  其次,不断优化设计体。针对建筑无障碍设计,因认识不到位或考虑不周全,加上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使得无障碍设计无系统化、规范化。现阶段,在大多数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形式化严重。在建筑设计时,认为卫生间设置残疾人专用蹲位,或在入口处,设置残疾人专用坡道,即为无障碍设计所有内容。所以,立足广义角度,必须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研究,创造出与残疾人特点相符的建筑空间。尤其是大型住宅建筑,因使用功能较为复杂,且服务人群面较广,必须按照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建筑美观和建筑经济同时,在生活工作中,满足农村地区、小城市不便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无障碍设计,必须考虑残疾人心理感受、行为特征,方可促使建筑空间和残疾人的有机系统。按照不同性质建筑,优化建筑设计。随着建筑科技不断发展,在今后建筑设计中,尤其是无障碍设计,必然朝着多元化、界限化、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在建筑无障碍设计中,必将被通用性设计取代,不管是残疾人或健全人,均需考虑建筑环境、使用设施的安全性、适用性。 [科]
  【参考文献】
  [1]陈兰兰.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J].新材料新装饰,2014,(13):400-400.
  [2]张金玲.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2,(9):114.
  [3]林少福.浅析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J].中国科技财富,2011,(3):14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地形测绘技术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准度和高效率,对测绘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对于数字地形测绘在地形图测绘中的作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城市测绘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城市测绘的特殊要求和优势,提出城市测绘的发展模式及发展途径。  【关键词】数字城市;测绘;重要作用  0.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
【摘要】课程标准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这一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培养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
【摘 要】由于塔式起重机安装过程为按照正确的工序进行施工,引发塔式起重机安装发生事故。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未按照正确的工序施工;回转下支撑倾翻  塔式起重机是现在建筑用常见特种设备,由于他特殊的使用环境所有要经常地安装和拆卸,这就不同于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安装后位置基本固定的不同,正是因为塔的拆卸频繁所以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的原因之一。下面是对一起较为典型的事故做的分析和小谈。  1.
保定市贺阳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兼走读制学校。创办至今先后与国际、国内多家教学机构和名校合作共建教育平台,近年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周边县市已形成一定的影
期刊
【摘 要】地域文化针对塑造幼儿个性,凸显国民性意义重大。然而,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仍旧包含传统文化渗透不足、欠缺地域文化等问题。为扭转这一现状,本文基于这一目标展开进一步研究,通过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有效创建凸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幼儿园教学课程体系,提升幼教人员传统文化修为,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地域文化;特征  1.地域文化与影响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培养学生严密负责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为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铺平道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
【摘 要】本篇文章从人居环境学的发展原则入手,对基于人居环境学系统思维之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进行论述,着重探讨了人居环境学下的系统思维景观设计应该坚持的原则,并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多起自然灾害的发生唤醒了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今天,世界各国开始大力提倡保护生态,节能环保,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环境保护
李淑燕,别名燕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二届西部书法篆刻展等;获得甘肃省第二届“张芝奖”书法大展
期刊
当前,我国在中小学阶段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中小学英语教学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其冲突在《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即有所体现
以学生为本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与放纵,而是让学生体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