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产水稻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土壤肥料及作物管理十分重要,对土壤肥力状况分析是是陆地植物生存和繁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高产水稻的土壤肥料及作物管理,希望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产水稻;土壤肥料;作物管理;总结
1 水稻高产栽培应用中的问题
技术要求高,使用时间长。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稻农大多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老弱劳动力。然而,新的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人们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大多数栽培人员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度不高,给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带来很大的困难,很难发挥技术的作用。
2 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
很多水稻种植地区位于盆地,所以自然灾害如洪水的频率和每年春季干旱高,直接影响了稻田的产值,特别是在水资源相对贫穷的地区,新的栽培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采用育苗技术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实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必须灵活运用水稻育秧技术。根据气候条件,有必要推广技术,提高在干旱的土地幼苗的生长,充分发挥其"早期增长”和快速发展"和"没有明显的复兴时期"的应用优势,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作物的抗病性。此外,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正确应用农业肥料。
3 高产水稻的土壤肥料及作物管理
3.1 土壤肥料的使用
整地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一般来说,在寒地有机水稻的土壤整备中,首先要采用干燥平整法,然后再采用灌溉平整法来保证土壤平整。在整地过程中,旱地整地时苗床可使用腐殖质土。在灌溉过程中可使用8~10kg的泥炭,猪粪、硫酸铵、硫酸钾一起使用,确保土壤养分的均匀分配,为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提供基础和保障。
3.2 科学规范育苗移栽管理
水稻栽培最基本的环节是种苗工作。秧苗栽培质量对水稻后期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苗种培育过程中,相对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如水育苗栽培和湿润育苗栽培选择,还可以确保幼苗可以更好地适应水环境和移植后迅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种植在以后的阶段。移栽后的关键工作是科学有效地筛选幼苗,剔除根系黑色的幼苗,选择根系发达、较壮的幼苗。
3.3 作物管理
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根据水稻在寒冷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首先,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综合分析多个因素,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外部因素。稻田建设过程中,必须仔细选择字段与强大的保水性和高生育率,也就是说,在选择字段,犁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控制耕地的深度和时间,也就是说,正确运用一定的肥料耕作期间,也就是说,耙平后耕种的土地,并设置排水沟渠。
种子浸泡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于萌发。
萌发:在8~3℃温度下,芽体均匀,最好使用带萌发装置的萌发装置。如果没有发芽装置,可在室内地面上、热炕上或苗木温室中使用。待种子温热后(8℃左右),立即取出,放入种子袋,铺在地上(地上铺30cm草皮,席子上垫);或在火上炕,他们也应该覆盖塑料布或袋,温度汁应该插在袋子里,以便随时可以控制温度。温度不应低于8℃或高于3℃。同时,保持种子的湿度。
营养土的配制:土壤肥料与农家肥料被高温发酵完全分解,然后添加适量的生物有机肥料,混合洒到幼苗托盘。播种:种子量2.5~3kg/667m2,播种后,撒上一层薄薄的营养土壤来覆盖种子。苗龄、叶龄均为3.5片,一般早播18~20d,晚播1~14d。
用苗盘育苗:准备养分土壤。柔软的菜园土壤应选择营养土,混合和粉碎的农家肥料完全由高温发酵分解根据土壤肥料的比例6:4,然后适量的生物有机肥料应补充说,混合后撒入苗木盘。
播种:每亩耗籽量2.5~3kg,苗盘每孔播种4~5粒。当90%的水稻植株达到成熟期,即可收获;但必须实现单品种、单收获、单管。留茬不得高于厘米。收割时要捆成小捆,堆放小码。风干应做好,以减少水分。
合理疏播:育苗强度与播种量有直接关系。为了培育壮苗,一定要减少播种量,并进行合理的疏播。采用机栽盘育苗,每盘需播撒芽苗100g左右,可达到育苗强苗的目的。机械移栽的应用可以提高移栽效率和质量标准,有利于幼苗的早复壮和根系的早发育。
插秧:在水稻移栽过程中,根须会受到破坏,导致幼苗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降低,叶片变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直到新根长出才能继续生长。插秧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检苗补苗。水稻移栽后会死,所以要在移栽后及时检查,有缺孔时及时补苗,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基本数量和密度。(2)看着秧苗浇水。在大苗移栽后可深灌,灌水量天后浅灌3cm;秧苗移栽时应浅灌,并保持离地3cm。(3)表面处治。当新根长到6~9cm高时,施绿色还田肥,促进新叶快速生长。追肥前浅灌3cm,施用硫酸铵5kg/667m2。
幼苗现场管理:苗播种前一天,秧田应做好准备工作,温度高时应完全掀开;在下雨天播种晚稻时,还应覆盖塑料膜,幼苗长到两叶一中心时,灌一层浅水,施尿素75kg/hm2;移栽前3d,施用75kg/hm2尿素作肥料,移栽前保持水分5cm左右,田间中期为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排干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成熟期停止供水。为了保证有机水稻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其质量,避免施用化肥,只使用有机肥,最好是充分分解发酵的鸡粪、饼肥等。当地面出现裂缝时,田野表面变白,根部出现白色,说明干燥程度适宜。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高产水稻种植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一定要用烘干温度后的井水,也不要用冷水直接浇床,否则会造成秧苗僵硬的現象,不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水可以调节土壤肥力、空气和温度,所以要积极利用水来调节水稻生长的外部条件,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土壤温度的目的。适当控制水分还可以促进白根生长。同时,强苗木还可以提高抗病病虫害、倒伏能力。水稻种植最基本的环节是种苗。育苗质量对水稻的后期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育苗过程中,水苗育苗、湿苗育苗等较为科学有效的手段也能保证幼苗在后期移栽后能更好地适应水环境,迅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以后移栽幼苗时,关键工作是要科学有效地筛选幼苗,剔除根黑的幼苗,选择根发达、根强的幼苗。一般来说,较好的幼苗根平,整体生长均匀,叶片颜色呈健康的深绿色,没有暗黄色的。 科学施肥:水稻需要大量的氮、磷和钾。根据土壤条件,高肥力土壤少施肥力,低肥力土壤多施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只有按照标准做好这些环节,才能获得高稳定的产量。插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水稻移栽后会死亡,所以移栽后要及时检查。如有孔洞不足,需及时补充秧苗,保证基本的秧苗数量和密度。(2)看秧苗,给它们浇水。大苗移栽后可深灌,灌量应保持天,再滴3cm;幼苗移栽时应浅灌,保持离地3cm。(3)表面处治。
虫害控制:水稻幼苗生长期一旦发生病虫害,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降低水稻产量,甚至导致大面积歉收。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丝核菌、飞虱、潜叶虫、叶螟等。发病第一时间,应按规定比例配制农药,与水混合,喷洒在稻苗上,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病情严重时,应邀请专家指导防控工作。还可以通过投掷6000kg水来控制疾病。后一种方法效果较好,但会浪费一定的水资源。可以用农药来防治害虫,也可以用天敌来防治害虫。例如,杀虫剂如二甲氰菊酯可以用来控制二化螟。然而,许多水稻地区对这些杀虫剂有严重的抗药性,因此可以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治二化螟。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不应用任何化学除害剂。属于生态治理措施。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这样它们就不会污染环境。它还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影响病虫害的发育特征,从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例如,杀虫剂、三唑磷、杀虫剂等可用于二化螟的防治,但目前许多水稻地区对这类药剂耐药性严重,可采用苏云金芽胞杆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茎叶枯病的控制期为分蘖末至抽穗期。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控制效果最好。当温度在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连续控制2~3次,间隔7~10d。用5%井冈霉素水100ml和50L水喷洒。喷淋后水保存3d,水深3~6cm。
4 推广对策
4.1 加强良种推广培训
将引导农民选择正规种子公司生产的种子,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选种的意识,并指导农民加强种子干燥、药剂种子敷料等关键知识的学习。
4.2 加强宣传
通过项目的集成,我们应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加强新品种的理解,提高科学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通过科学指导和现场实践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增加农民收入。
4.3 技术培训
农业专家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基层科技人员和种植者,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初秋的小麦新品种的理解,加强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和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水稻的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水稻的生长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水稻的生长才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增强水稻的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找到更加适合水稻生产的适宜条件,从而促进人员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天存.水稻人工直播技术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2):129.
[2] 蔣士宋.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7,37(1):67,72.
关键词:高产水稻;土壤肥料;作物管理;总结
1 水稻高产栽培应用中的问题
技术要求高,使用时间长。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稻农大多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老弱劳动力。然而,新的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人们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大多数栽培人员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度不高,给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带来很大的困难,很难发挥技术的作用。
2 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
很多水稻种植地区位于盆地,所以自然灾害如洪水的频率和每年春季干旱高,直接影响了稻田的产值,特别是在水资源相对贫穷的地区,新的栽培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采用育苗技术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实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必须灵活运用水稻育秧技术。根据气候条件,有必要推广技术,提高在干旱的土地幼苗的生长,充分发挥其"早期增长”和快速发展"和"没有明显的复兴时期"的应用优势,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作物的抗病性。此外,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正确应用农业肥料。
3 高产水稻的土壤肥料及作物管理
3.1 土壤肥料的使用
整地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一般来说,在寒地有机水稻的土壤整备中,首先要采用干燥平整法,然后再采用灌溉平整法来保证土壤平整。在整地过程中,旱地整地时苗床可使用腐殖质土。在灌溉过程中可使用8~10kg的泥炭,猪粪、硫酸铵、硫酸钾一起使用,确保土壤养分的均匀分配,为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提供基础和保障。
3.2 科学规范育苗移栽管理
水稻栽培最基本的环节是种苗工作。秧苗栽培质量对水稻后期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苗种培育过程中,相对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如水育苗栽培和湿润育苗栽培选择,还可以确保幼苗可以更好地适应水环境和移植后迅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种植在以后的阶段。移栽后的关键工作是科学有效地筛选幼苗,剔除根系黑色的幼苗,选择根系发达、较壮的幼苗。
3.3 作物管理
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根据水稻在寒冷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首先,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综合分析多个因素,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外部因素。稻田建设过程中,必须仔细选择字段与强大的保水性和高生育率,也就是说,在选择字段,犁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控制耕地的深度和时间,也就是说,正确运用一定的肥料耕作期间,也就是说,耙平后耕种的土地,并设置排水沟渠。
种子浸泡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于萌发。
萌发:在8~3℃温度下,芽体均匀,最好使用带萌发装置的萌发装置。如果没有发芽装置,可在室内地面上、热炕上或苗木温室中使用。待种子温热后(8℃左右),立即取出,放入种子袋,铺在地上(地上铺30cm草皮,席子上垫);或在火上炕,他们也应该覆盖塑料布或袋,温度汁应该插在袋子里,以便随时可以控制温度。温度不应低于8℃或高于3℃。同时,保持种子的湿度。
营养土的配制:土壤肥料与农家肥料被高温发酵完全分解,然后添加适量的生物有机肥料,混合洒到幼苗托盘。播种:种子量2.5~3kg/667m2,播种后,撒上一层薄薄的营养土壤来覆盖种子。苗龄、叶龄均为3.5片,一般早播18~20d,晚播1~14d。
用苗盘育苗:准备养分土壤。柔软的菜园土壤应选择营养土,混合和粉碎的农家肥料完全由高温发酵分解根据土壤肥料的比例6:4,然后适量的生物有机肥料应补充说,混合后撒入苗木盘。
播种:每亩耗籽量2.5~3kg,苗盘每孔播种4~5粒。当90%的水稻植株达到成熟期,即可收获;但必须实现单品种、单收获、单管。留茬不得高于厘米。收割时要捆成小捆,堆放小码。风干应做好,以减少水分。
合理疏播:育苗强度与播种量有直接关系。为了培育壮苗,一定要减少播种量,并进行合理的疏播。采用机栽盘育苗,每盘需播撒芽苗100g左右,可达到育苗强苗的目的。机械移栽的应用可以提高移栽效率和质量标准,有利于幼苗的早复壮和根系的早发育。
插秧:在水稻移栽过程中,根须会受到破坏,导致幼苗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降低,叶片变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直到新根长出才能继续生长。插秧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检苗补苗。水稻移栽后会死,所以要在移栽后及时检查,有缺孔时及时补苗,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基本数量和密度。(2)看着秧苗浇水。在大苗移栽后可深灌,灌水量天后浅灌3cm;秧苗移栽时应浅灌,并保持离地3cm。(3)表面处治。当新根长到6~9cm高时,施绿色还田肥,促进新叶快速生长。追肥前浅灌3cm,施用硫酸铵5kg/667m2。
幼苗现场管理:苗播种前一天,秧田应做好准备工作,温度高时应完全掀开;在下雨天播种晚稻时,还应覆盖塑料膜,幼苗长到两叶一中心时,灌一层浅水,施尿素75kg/hm2;移栽前3d,施用75kg/hm2尿素作肥料,移栽前保持水分5cm左右,田间中期为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排干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成熟期停止供水。为了保证有机水稻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其质量,避免施用化肥,只使用有机肥,最好是充分分解发酵的鸡粪、饼肥等。当地面出现裂缝时,田野表面变白,根部出现白色,说明干燥程度适宜。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高产水稻种植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一定要用烘干温度后的井水,也不要用冷水直接浇床,否则会造成秧苗僵硬的現象,不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水可以调节土壤肥力、空气和温度,所以要积极利用水来调节水稻生长的外部条件,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土壤温度的目的。适当控制水分还可以促进白根生长。同时,强苗木还可以提高抗病病虫害、倒伏能力。水稻种植最基本的环节是种苗。育苗质量对水稻的后期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育苗过程中,水苗育苗、湿苗育苗等较为科学有效的手段也能保证幼苗在后期移栽后能更好地适应水环境,迅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以后移栽幼苗时,关键工作是要科学有效地筛选幼苗,剔除根黑的幼苗,选择根发达、根强的幼苗。一般来说,较好的幼苗根平,整体生长均匀,叶片颜色呈健康的深绿色,没有暗黄色的。 科学施肥:水稻需要大量的氮、磷和钾。根据土壤条件,高肥力土壤少施肥力,低肥力土壤多施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只有按照标准做好这些环节,才能获得高稳定的产量。插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水稻移栽后会死亡,所以移栽后要及时检查。如有孔洞不足,需及时补充秧苗,保证基本的秧苗数量和密度。(2)看秧苗,给它们浇水。大苗移栽后可深灌,灌量应保持天,再滴3cm;幼苗移栽时应浅灌,保持离地3cm。(3)表面处治。
虫害控制:水稻幼苗生长期一旦发生病虫害,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降低水稻产量,甚至导致大面积歉收。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丝核菌、飞虱、潜叶虫、叶螟等。发病第一时间,应按规定比例配制农药,与水混合,喷洒在稻苗上,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病情严重时,应邀请专家指导防控工作。还可以通过投掷6000kg水来控制疾病。后一种方法效果较好,但会浪费一定的水资源。可以用农药来防治害虫,也可以用天敌来防治害虫。例如,杀虫剂如二甲氰菊酯可以用来控制二化螟。然而,许多水稻地区对这些杀虫剂有严重的抗药性,因此可以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治二化螟。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不应用任何化学除害剂。属于生态治理措施。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这样它们就不会污染环境。它还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影响病虫害的发育特征,从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例如,杀虫剂、三唑磷、杀虫剂等可用于二化螟的防治,但目前许多水稻地区对这类药剂耐药性严重,可采用苏云金芽胞杆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茎叶枯病的控制期为分蘖末至抽穗期。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控制效果最好。当温度在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连续控制2~3次,间隔7~10d。用5%井冈霉素水100ml和50L水喷洒。喷淋后水保存3d,水深3~6cm。
4 推广对策
4.1 加强良种推广培训
将引导农民选择正规种子公司生产的种子,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选种的意识,并指导农民加强种子干燥、药剂种子敷料等关键知识的学习。
4.2 加强宣传
通过项目的集成,我们应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加强新品种的理解,提高科学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通过科学指导和现场实践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增加农民收入。
4.3 技术培训
农业专家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基层科技人员和种植者,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初秋的小麦新品种的理解,加强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和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水稻的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水稻的生长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水稻的生长才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增强水稻的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找到更加适合水稻生产的适宜条件,从而促进人员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天存.水稻人工直播技术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2):129.
[2] 蔣士宋.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7,37(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