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因此,品读文本时我们要关注标点的作用,去发现标点上的亮点与深意,以自身的细读体验引领、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使学生由浅入深,充分展开,对文本的理解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使文本细读真正有效与精彩。
那么如何抓住同样是文本语言感悟资源的标点,达到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呢?
一、潜心涵咏:品读标点的停顿,体会文本的节奏
优美动人的文本如美丽动人的风光,需要从标点开始慢读细赏,引领学生一起体会、感受、欣赏文本因标点带来的韵味。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陌生化”,它往往因其特殊用法传达着作者、言者的一种特殊心情。如: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这里“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短语间出乎意料地用上了三个句号。细细一想,我们能够发现这里用句号表示等的时间很长,从而突出“我”焦急等待的心情,这个“陌生化”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第一步:走进自“误”,引发自“悟”。
先出示一个句子:“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让学生自填自读,引导走进“错误”。当很多同学都想当然地填上顿号或逗号并读得快速以表示内心的焦急时,出示文本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同时抛出引导问题:“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第二步:再读再悟,亲历提升。
当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同学发现了停顿上有长短。有同学发现课文中用句号是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
二、细细推敲,于重复处体验标点的作用
当一个标点反复出现在一段文字中时,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拿着放大镜去仔细琢磨、用心体验它。引导思考为什么需要反复使用,这样表达想凸显什么。如: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唯一的听众》
这句话中连续运用四个“!”,意义重大。于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细读——
师:妹妹听了“我”的话后的反应如何?
生:非常吃惊。
师:从这段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她的吃惊?
生:四句很简短的话,四个感叹号!
师:从这四个感叹号当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妹妹对老人的敬仰。
师:如果把其中一两个感叹号改为句号怎么样?
生:显得很平淡,这样不能表达出妹妹当时的激动心情。
师:那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学生练读)
师:同学们,这四个叹号最好地表达了妹妹当时的心情。当“我”把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称为“聋子”时,妹妹惊叫着说——
生:(齐读)
师:当她得知教我学琴的是誉满天下的老教授时,她激动地说——
生:(齐读)
巧妙借助标点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词语,让隐含的情感因素敞亮开来,带给学生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
三、于空白处想象,体会文章的未尽之意
省略号一个重要的用法就是语意未尽,它往往戛然而止却又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如: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
课文的最后,作者引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此时,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发挥想象,营造一段极富创造性的情感、语言和思维训练空间——
师(循循善诱地):你觉得这省略号中作者会想到什么?
生(简洁地):想到老教授平时陪他练琴的日子。
师(启发引导式):仅仅是陪伴吗?
生:他可能会想到老教授那慈祥而平静的眼神,正是那眼神使作者深受鼓励。
生:我认为还有老教授那充满鼓励性的语言,使得他一直坚持练下去。
生:老教授的风雨无阻地坚持天天听“我”拉琴特别让“我”感动。
师(质疑):你们想象得如此丰富,为什么作者啥也没写?只有这六点呢?
生(毫不犹豫):我觉得作者就用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很多猜想。
生:我认为是内容太多了,作者无法一一写下来,就用一个省略号概括许多内容。
师:你们想得很多,说得很精彩,是啊!此时标点也在说话,省略了千言万语,真是此时无语胜千言呀。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要将省略号也深情地读出来。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对于标点这一细节存在的价值,我们感受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在对文本进行字词句段等考量的同时,像“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一样去充分品味它。从标点的表面认识到标点的表达意义到标点的自我运用,挖掘,敲打,再敲打,这样课堂才会真正有效、真正精彩。
那么如何抓住同样是文本语言感悟资源的标点,达到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呢?
一、潜心涵咏:品读标点的停顿,体会文本的节奏
优美动人的文本如美丽动人的风光,需要从标点开始慢读细赏,引领学生一起体会、感受、欣赏文本因标点带来的韵味。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陌生化”,它往往因其特殊用法传达着作者、言者的一种特殊心情。如: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这里“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短语间出乎意料地用上了三个句号。细细一想,我们能够发现这里用句号表示等的时间很长,从而突出“我”焦急等待的心情,这个“陌生化”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第一步:走进自“误”,引发自“悟”。
先出示一个句子:“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让学生自填自读,引导走进“错误”。当很多同学都想当然地填上顿号或逗号并读得快速以表示内心的焦急时,出示文本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同时抛出引导问题:“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第二步:再读再悟,亲历提升。
当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同学发现了停顿上有长短。有同学发现课文中用句号是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
二、细细推敲,于重复处体验标点的作用
当一个标点反复出现在一段文字中时,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拿着放大镜去仔细琢磨、用心体验它。引导思考为什么需要反复使用,这样表达想凸显什么。如: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唯一的听众》
这句话中连续运用四个“!”,意义重大。于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细读——
师:妹妹听了“我”的话后的反应如何?
生:非常吃惊。
师:从这段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她的吃惊?
生:四句很简短的话,四个感叹号!
师:从这四个感叹号当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妹妹对老人的敬仰。
师:如果把其中一两个感叹号改为句号怎么样?
生:显得很平淡,这样不能表达出妹妹当时的激动心情。
师:那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学生练读)
师:同学们,这四个叹号最好地表达了妹妹当时的心情。当“我”把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称为“聋子”时,妹妹惊叫着说——
生:(齐读)
师:当她得知教我学琴的是誉满天下的老教授时,她激动地说——
生:(齐读)
巧妙借助标点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词语,让隐含的情感因素敞亮开来,带给学生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
三、于空白处想象,体会文章的未尽之意
省略号一个重要的用法就是语意未尽,它往往戛然而止却又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如: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
课文的最后,作者引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此时,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发挥想象,营造一段极富创造性的情感、语言和思维训练空间——
师(循循善诱地):你觉得这省略号中作者会想到什么?
生(简洁地):想到老教授平时陪他练琴的日子。
师(启发引导式):仅仅是陪伴吗?
生:他可能会想到老教授那慈祥而平静的眼神,正是那眼神使作者深受鼓励。
生:我认为还有老教授那充满鼓励性的语言,使得他一直坚持练下去。
生:老教授的风雨无阻地坚持天天听“我”拉琴特别让“我”感动。
师(质疑):你们想象得如此丰富,为什么作者啥也没写?只有这六点呢?
生(毫不犹豫):我觉得作者就用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很多猜想。
生:我认为是内容太多了,作者无法一一写下来,就用一个省略号概括许多内容。
师:你们想得很多,说得很精彩,是啊!此时标点也在说话,省略了千言万语,真是此时无语胜千言呀。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要将省略号也深情地读出来。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对于标点这一细节存在的价值,我们感受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在对文本进行字词句段等考量的同时,像“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一样去充分品味它。从标点的表面认识到标点的表达意义到标点的自我运用,挖掘,敲打,再敲打,这样课堂才会真正有效、真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