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及效果——以辽河探区J2块为例

来源 :地球物理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联系储层和压裂的桥梁和纽带。针对老油田精细开发的需求,开展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油井压裂效果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应用研究,并形成技术流程。准确定位微地震事件基础上,定量描述压裂裂缝参数;综合研究区地质资料、井资料、压裂施工数据等解释压裂裂缝形成,并用生产数据验证,准确评价压裂改造效果;利用压裂裂缝纵向特征认识储层隔夹层的影响,指导水平井纵向位置优化,利用压裂裂缝平面特征指导水平井的井排、井距、方向设计。辽河探区J2块应用结果表明:J2-H1井压裂纵向动用跨度小,Ⅱ油组未得到有效改造,指导
其他文献
建设一流课程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融合式教学是促进一流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融合、教学环节与信息技术融合、多元考核与教学过程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式教学改革,并着力打造教学团队、丰富课程资源、编写课程教材、建立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一流课程建设,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
期刊
为评估吉林省落叶松林的生产力现状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被监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吉林省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及其周边100 km范围内41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LPJ-DGVM模型(Lund-Potsdam-Jen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模拟了2000—2019年吉林省落叶松林近20年的净初级生产力,并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
期刊
以应急任务优先调度为原则,保证观测总收益的基础上最小化对原调度序列的扰动是多星应急任务调度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分析应急任务完成时间和观测收益关系,建立考虑时间依赖性收益的数学规划模型。其次,基于遗传算法,提出考虑合成机制的多星应急任务调度算法。算法设计任务合成、插入和替换算子完成应急任务插入,考虑任务观测收益、序列扰动和最短观测时间设计适应度函数,设计交叉、变异、全局修复算子迭代优化调度序列
期刊
原位酶谱可方便、直观地展示土壤中酶活性的二维空间变异,近些年来通过与其他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相结合,土壤原位酶谱已发展成为分析土壤微观生态过程及土壤-根系-土壤动物相互作用界面过程的有效方法。然而,土壤原位酶谱技术尚未成熟,亟待深入分析其技术不足、完善技术方法,梳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拓展并深化其在更多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基于此,综述并分析了该技术在土壤酶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原位酶谱
期刊
大气氮沉降增加能改变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影响滨海湿地植物的养分再吸收。目前研究多关注氮沉降量对养分再吸收过程的影响,且研究集中于叶片,鲜有研究区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不同器官养分再吸收过程的影响。通过两年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硝态氮、铵态氮添加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茎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氮添加均显著增加叶、茎的氮、磷含量(P<0.001)
期刊
对紧急情况下个体行为的把握是应急管理的基础。个体在地震发生瞬间的行为对其能否成功避险、能否降低身体损伤和财产损失以及在逃生受困后能否维持较长时间以等待救援等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策略探索了真实地震场景中人们的行为规律。本文首先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程序,通过地震亲历者的深度访谈,分析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情绪反应、心理过程和行为决策,并据此构建了“地震发生瞬间人的应急行为模型”。然
期刊
以1980年以来的98部周星驰影视作品为基础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电影主创人员合作网络及其形成的区域空间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影主创人员合作网络呈现三个发展阶段,且周星驰在合作网络中由边缘走向核心;在空间上,基于主创人员合作的区域空间结构呈现由香港向中国大陆及海外扩散的网络特征;其中香港为网络核心,度中心度最高,达3646,其次为广东、上海、北京和台湾;在时序上,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由
期刊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发育裂缝,裂缝是控制其油气高产的关键,但对区内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以声发射测试获得的古构造应力大小和前人研究获得的古构造应力方向为约束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数值模拟恢复了研究区目的层在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背景下的构造应力大小的分布;依据岩石破裂准则计算了岩石破裂值,从而定量预测了研究区目的层构造裂缝的分布,并总结了其分布规律。结
期刊
本文以豫西地区三叠纪陆相遗迹化石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遗迹化石在丰度、多样性、生物扰动指数、造迹生物行为习性和营养类型、潜穴直径和阶层方面的特征及变化. 豫西地区早、中三叠世遗迹化石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事件(PTME)后底栖生物群落由残存向复苏和辐射的演变: 后生动物体型由小到大, 行为习性和营养类型复杂性逐渐增加, 生活空间从表层和半内栖层向浅、中、深阶层扩展, 生态空间占据率逐渐提高,
期刊
越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也是中国重要的海陆邻国,开展其人口分布的研究对揭示越南人口发展规律和服务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越南2000-2019年人口统计数据,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越南21世纪以来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并依据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划分其人口演变类型,最后从地形起伏度,人均GDP和外商投资总额3个因素分析了越南人口时空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