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之我见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深入贯彻落实,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设了普通话训练课程,意在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的应用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注意到,目前各地普通话训练课程的一般情况是班额大,课时少;学生基础不同,方言各异,授课者也有“不好教”之感。对此,笔者拟结合自身实践做些探讨。
  
  一、充分了解普通话训练的影响因素
  普通话训练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背景、语言环境、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格特征、认知方式、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教学大纲、教学条件、评价机制以及教师的语言水平、教学态度与训练方法等。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以上诸多因素中,有关普通话训练的社会背景问题已经解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普通话作为国家的通用语言已经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可;有关普通话训练的语言环境,在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也越来越好。笔者认为,在这个条件下探讨普通话训练课程,应重点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关注教师的训练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建设等问题。
  
  二、准确把握普通话训练的基本原则
  普通话训练,是一种语言技能的训练,无论教授者如何讲解,不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实践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因此,笔者认为,普通话训练中一定要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
  (一)情境训练原则
  普通话训练课程是一门针对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技能型课程,我们在适度讲解普通话基础理论的同时,应特别强调情境训练。教师可根据每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普通话的训练任务。
  (二)内容拓展原则
  在普通话训练课中,教师应在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与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其实践,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普通话的应用水平。
  (三)课外巩固原则
  普通话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普通话的应用水平,因此,教师在每节普通话训练课上都应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实践作业”,以便学生在课外能够坚持使用普通话,随时随地注意发音,培养良好的语感,把普通话训练自觉运用到一切可能的场合。
  
  三、综合运用普通话训练技巧及策略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普通话训练一定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开展积极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与否,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成功体验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觉。成功与表现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二)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审美能力
  学习普通话,对于学习者来说,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学习普通话的动机是什么,以此来激励自己。要克服工具性动机产生的负面效应,培养自己学习普通话的融入性动机。培养融入性动机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培养自己的语感审美力是一种获得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三)注意学习方法,多听多读多练
  方言区大部分学习者学习普通话的过程多是由过渡语(即方言普通话)逐步转向全面掌握普通话的过程。普通话学习的难点在语音。一般而言,学习者在语音学习的初始阶段往往表现出盲目性,因此,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从语音系统入手,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找出正确发音的关键,利用规律识记难点音字词;将单字训练与词语训练、语句训练、语段训练结合起来,逐步达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说话流畅之目标。
  (四)搞好教材建设,编写实用教材
  教材建设是普通话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普通话训练的质量,必须编写理想的教材。在编写普通话教材时,应注意理论要浅显,训练材料要具有时代特点,要贴近生活,形式上也要丰富多彩,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此外,还要适应各类人员在各自职业领域内的口语表达需要。
其他文献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体验让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时能做到知己知彼将会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色。下边我从知己和知彼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知己方面  “知己”我们可以理解为全面了解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全面了解自己呢?  一是认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要时常掂量自己是否有一桶水。只有掌握渊博的知识才能具备良好的工作
期刊
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扭转这一局面?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1)用热点导入。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
期刊
从优化课堂教学,实行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不外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对这三个环节给予同等重视。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成绩,课前预习以及课堂上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经常性地提醒和督促学生进行自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学
期刊
“提纲挈领”,解释为:纲:鱼网的总绳;挚: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由于小说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所涉及的知识面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采用提纲挈领设置问题的教学形式,把一篇小说化散为整,使之整体化、系统化、有效化,不失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从标题挈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
期刊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视作文为畏途,他们写作文时,常常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二)观念陈旧,随意性强。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观念陈腐的“八股式”教学。为单纯应付考试,教师规定许多条条框框,只准这样写,不准那样写。学生作文一般都是三段式,记叙文开篇点题,叙述经过,结尾扣题;议论
期刊
新课程理念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风,语文教学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动局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点燃生命的火花,鼓荡起生命的活力呢?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点燃生命的火花,唤醒生命的潜力,因为,学生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
期刊
我市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借鉴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教育模式”等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于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是提高教学
期刊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每次考试结果出来后,很多语文教师所带班级成绩不理想。尽管平时教学很辛苦,工作认真负责,但他们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总不尽如人意,常常招致学生和家长的一片埋怨声。因此,找出制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以上现象的成因,我们首先对有关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其次,
期刊
吴均文辞以清拔有古气而自成“吴均体”,虽存世之作并不丰,但还是从其一鳞半爪之间能窥其学识之渊博,心胸之旷达,技艺之精湛。《与朱元思书》虽是信之一隅,但里面的山水描写之法,汇前人之神韵,集各家之所长。  起笔,居高临下,风烟、天、山现“无我”之境之优美。从流、任意又展“有我”之境之宏壮。总起便以两种境界来把“理想”同“现实”融合,以境动情,以势夺目。  写水,区区二十余字,含静溶动,有声有色。从水清
期刊
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师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在“备、教、批、辅、考、研”六个教学环节中应着重提高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有的教师备课很认真,上课很卖力,讲课讲得声嘶力竭、口干舌燥,教学效果却不够好;有的教师,课上得很轻松,学生也感兴趣,教学效果也明显。究其原因,就在于前者课堂教学艺术差,而后者课堂教学艺术精湛。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是需要我们一生去不断追求的至高境界,任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