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5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发作时间在48 h内的102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52例和毛花苷C治疗组5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 mg静脉注射后,以0.5~1.0 mg/min滴速静脉滴注,根据心室率调节胺碘酮荆量.毛花苷C组:给予毛花苷C 0.4~0.8 mg分次缓慢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12 h复律情况及心室率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复律有效率分别为78.8%和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转复者心室率在胺碘酮组由(138±15)次/min降至(73±12)次/min(P<0.01),毛花苷C组由(136±14)次/min降至(92±12)次/min(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PAF安全有效,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苷C。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小切口进行胆囊切除术296例,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9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行、容易掌握等优点,值得在没有腹腔镜的医院推广应用。
有典型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并不困难,症状不典型者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就我们自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诊治的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20例报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1],且排除了冠心病心绞痛及食管其他疾病.男16例,女4例,年龄31~74岁,平均58.2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3例,高血压病史者2例。
期刊
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对咽喉、气管的刺激作用,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动过速和血压增高等插管应激反应,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脑血管系统风险[1-2];术后咽喉痛和声音嘶哑也是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期刊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并探讨MIF与冠心痛的关系.方法 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7例,2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MIF水平.结果 血浆MIF在AMI和UAP组中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症状、体检及辅助检查不难诊断,然而临床上还存在一些非典型哮喘,由于缺少典型的喘息症状临床上易漏诊、误诊.本文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不典型哮喘46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临汾地区淋病奈瑟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及其与gyrA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33例淋球菌感染标本,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环丙沙星耐药菌株,设计对应于淋球菌gyrA上QRDR区基因片段的引物,经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目的 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33株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全部耐药;所有耐药菌株均经PCR扩增出大小为22
目的 介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4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该法进行围术期处理,其中行前路内固定25例,后路内固定16例.结果 本组41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个月.35例骨盆骨折3个月达骨性愈合,6例4个月达骨性愈合.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恢复骨盆的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病残率的发生。
目的 观察参芩白术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泼尼松1 mg/(kg·d)治疗,低盐、低脂饮食和相关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脂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高血脂症。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是由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类心脏畸形,形态特点是房室间隔消失,仅有一组房室瓣,而且在其上下方分别存在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46例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予以治疗,选择开展微创治疗前行内科保守治疗的46例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根据配对条件按照1∶1比例配对,引流时、引流后2周各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次.结果 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予以治疗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总有效率82.6%.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