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在诗歌教学中流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美学素养,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由感知人手,去欣赏美、热爱美,最后创造美是古诗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历年中考的范围之一。那么如何让美在诗歌教学中流淌呢?
  
  一、在朗读中激发兴趣,感知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鉴于此我觉得诗歌教学的最根本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考虑到最初诗歌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因此范读录音首先应让学生在示范朗读中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教师应通过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根据读诗时的一般停顿,即五言诗2、2、1,七言诗2、2、3的一般规律,把握节奏,找准重音。如吟诵《鸟鸣涧》:人闲准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仙鸟,时鸣/春涧/中。老师朗读时声音时快时慢,语调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摆袖摸须,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充分感受到了古诗音韵的美,倍感新鲜,兴趣大增,不知不觉中就能背出了古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在吟唱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了诗的音韵美。但不一定能深切体会诗所展示的画面。他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模仿朗读就是这个过程。学生在吟唱中反复模仿,是努力追求与教师的审美体验朗读技巧取得同步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加深体验美的过程。它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帮助他们产生愉悦的审美情趣,品味到诗歌美的生活画面。如王维《鸟鸣涧》:赋闲的村民,飘落的桂花,幽幽的花香,一轮明月,朦胧的远山,时飞时止的飞鸟,水流潺潺的春涧……好一幅安详、静谧、柔美的春山晚景图便展现在眼前。再如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诗人打开了语言的调色板,选用了缤纷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景四色、黄绿相间、青白辉映、绚丽多彩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吟唱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其结果必定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情感化的共鸣,并由此产生深入了解诗歌美的强烈欲望。
  
  二、在比较中学会欣赏,领悟美
  
  美的语文需要反复揣摩,诗歌语言生动准确,令人拍案叫绝。在读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加推敲、举一反三,学生对诗歌所传达的美的信息便会更加完整地接受,从而更好地领悟美,达到增强美感的目的。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精彩,脍炙人口,老师可指导学生体味:“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什么字?这样换好不好,通过敲字琢句,联系作者的经历,使学生领悟到不管是“过”、“满”、“到”等都不如“绿”字有声有色。一个“绿”字,几经修改得来,活化了春的特点,一字见功底,给人一种非常鲜明的形象,读着“绿”,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纷纷从泥土中钻出来,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又如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人”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些说明诗人对每一个字都是进行了精心选择的,诗句因而神韵俱生。
  再如对《再别康桥》的解读,一般认为这是告别康桥的诗,徐志摩通过此诗表达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但有些同学通过比较推敲的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此了,有的说:是我们离开优美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区时,不也可说:“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美好的回忆。”有的说:“当一个人退休或者是去世时,如果他能说自己悄悄地去了,不带走一片云彩,那该是何等的潇洒,他的一生定像康桥一样美得无憾。”对于这类诗句的理解和其中的美学内涵的领悟,如果没有对诗句作深刻、精美的推敲,分析、比较是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的。孔子说“举一隅而不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反复推敲让学生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不断比较,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领悟其中的语言美。
  
  三、在想象中品味意境美
  
  何谓“意境”?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的研究》中指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客观的生活图景与作者主观情意的和谐统一,是用生活图景或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是一种概念,而是带入了作者生命气息和精神个性的具体可感的美。意境往往最能体现诗人此时想要表达的情感、愿望。古诗的意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教学中,教师努力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静”的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让他们体会诗人在语言文字以外的丰富含义。孩子们体会了诗人的言外之意,使诗的内容得以拓宽,从而更彻底地理解了古诗,有助于记忆、背诵。如《江雪》一诗,全文刻画了老渔翁在漫天飞雪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教师让学生根据诗的大意闭上眼睛想象意境,通过想象,高高的群山,长长的小路,无边的江水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漫天飞雪的江面”、“渔人孤舟独钓”的情景整首诗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其中情味,就会越来越浓。
  再如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初春的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的景象,有声有色,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积雪皑皑,再低头瞥见门外来自东吴的般只,不禁喜上心头,虽是短短的四句,却描写了诸多的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的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了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情感。最具韵味的是“含”字,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所站的位置和他透过窗子看到的景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是要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剪下一小块来欣赏,诗句也是不能用来逐句翻译的,但是诗歌展现的画面却可以在心中描绘。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启发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使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象”。让诗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诗中描绘了一个山雨初晴,天气秋凉,万物一新的乡村夜晚,明月的清光在松林里照耀着,清澈的泉水“叮叮咚咚”地在石头上流淌,竹林里传来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喧笑声,河塘里的莲花在小渔船穿过时轻轻晃动。这里,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首优美的抒情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风景画,给人一种恬静、新鲜的审美感受。学生鉴赏时,则要通过诗人描绘的语言,运用联想、想像,把它还原成一幅画,仔细品味,才能获得醉人的美感。著名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正是这样得来的。
  
  四、在体会中把握寄托的情感美
  
  言在此而意在彼,俗称为寄托。这种表达方式含蓄委婉,或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自然之物有了丰富的浓厚的情感内涵,成了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就容易体会出人生的多姿多彩,情感的丰富细腻,这样更利于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怀,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珍爱生活的感情,如在群星闪烁的唐代诗歌天幕上,素有“双子星座”之称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两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豪迈飘逸的李白诗歌最为动人之处,在于他依托盛唐这一伟大的时代不管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崎岖坎坷,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热情和搏击困难的信心。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他在人生不称意时的豁达,乐观,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痛快淋漓地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迈不羁,毅然不顾的情怀跃然纸上,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最为感人之点,则在于他置身“安史之乱”这一动荡的时代,不管在现实中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不幸,他始终忧念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信条,在一生落魄潦倒的杜甫那里,被演绎升华为“穷兼济天下,决不独善其身”,这种忧国忧民、同情悲悯的博大兼济情怀,是杜甫留存至今一千四百多年的诗歌抒情基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长句联翩,激情澎湃的诗句,是诗人的切身的痛苦生活体验中产生出的美好愿望。这种以切身磨难煎熬中升华出来的崇高的牺牲精神,博大兼济情怀,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诗歌最为感人的地方。
  因此从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来说,把握诗歌寄托的情感美,能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的境界。比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悟“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忠心的爱国情怀,无不跃然纸上,感人肺腑。
  
  五、在感知品味中创造美
  
  审美的最高表现是创造美。感受美、品味美、欣赏美,是为了创造美。让学生创造美的主要形式是运用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美,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表现美和体验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美,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美在诗歌教学中无处不在。感知美,领悟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我们通过诗歌美的形象,唤起同学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心智,我相信这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
其他文献
北京顺义县是全国经济百强县,曾两次荣获幼教先进县的光荣称号。该县特别重视幼儿教育,所以幼儿教育年年取得可喜的成绩。顺义县共有27个乡(镇)、26所乡中心园,其中22所乡中心园已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马库斯(RudolphMarcus)因对化学系统中分子间电子转移反应理论所作的贡献,荣获199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923年7月21日,马库斯出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
1988.12.6—13日,在泰国清迈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水稻土肥力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179人,来自15个国家。会议期间报告论文71篇,墙报5篇,内容广泛而又紧扣会议主题,会议的成果主要
物理NO.77 第10届国际材料力学会议/日本金属研究所(JIM)/日本仙台/94年8月21日——26日/会议论题包括:位移的基本性质;塑性变形;加固机构断裂和机理韧度;周期性变形及疲劳;
柯达是全球最大的影像器材供应商,从1998年开始,HRplus~(R)在整个柯达中国公司得到应用,柯达是Cityray最大,也是最为密切的合作伙伴。 柯达在中国大陆的机构设置是在上海设
新梁街社区地处湖南湘潭市中心商贾云集之地。几年来,社区把“人本服务”作为社区就业的宗旨,扎实推进平台建设,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得到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杜鹃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美——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側生着几株茁壮的杂草。她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儿子回到家,兴冲冲地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当他
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软科学研究就是决策研究,就是把科学引入决策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
竹花竹子的花漂浮在片片断断的雾气中。木桥蹲着,枯萎的腿映在平静的水面上。悄无声息的河水,从结着天蓝色纽扣般果子的草丛中绕行而过。浑然不知母亲患上了什么病的男孩,手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英国的一所最主要的农作物研究中心将向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开放,以试图给第三世界的耕作者传播适用新技术。该“农作物研究所”每年将接收30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