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由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共同构建,网络拟态环境是拟态环境的时代产物。随着网络拟态环境在高校的广泛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拟态环境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化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权威,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非主流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传播参与的自由性、交互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概率。通过夯实优化网络拟态环境的“硬实力”、强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丰富多元的校园网络场域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拟态环境;网络拟态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4010508
一、引言
网络为当代人获取和传播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表达诉求、释放情绪情感等提供了重要场域,人们早已习惯于生活在由网络所构建的媒介化和符号化的拟态环境之中,网络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世界的必要组成部分。“95后”“00后”大学生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互联网的涉入和依赖,比以往任何时期、任何人都要深刻。网络拟态环境在大学校园中的广泛构建和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均产生了极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感与信任度的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被弱化。因此,探究分析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对改进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十分必要。
二、网络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一)拟态环境概念阐析
拟态环境是传播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沃尔特·李普曼于1922年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首次提出。他认为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扩大化,现代社会变得巨大和复杂,受认知能力、行动范围所限,人们对超出自我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获取相关信息,拟态环境应运而生。“拟态环境是人们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以现实环境为模版,借助媒介并运用符号系统反映出现实环境的信息,从而构建一个符号化的信息环境。”[1]基于此定义可知:第一,人们所生活的外部环境被区分为真实的客观环境和虚构的拟态环境,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环境,而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作为一种信息环境存在于人们和客观现实之间。第二,拟态环境不是一种对全部客观世界的“镜像式”反映,而是媒介对部分典型事件或信息进行筛选、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符号化环境。第三,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多数时候不是一种直接的反映,而是通过对拟态环境建构的影像进行的认知,它既可以真实客观,也可以歪曲偏离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第四,传播媒介在构建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到现代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等,对拟态环境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建立的前提是,假设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是处于绝对分立和平行的关系,因二者对信息掌握和接触程度不同,故他用“局内人”和“局外人”来比喻二者的地位和关系。传者是“局内人”,往往是那些社会精英,他们睿智而理性,通过“情报机构”获取信息,并仅发布切合他们自身利益的信息。受者是“局外人”,即一般的普通大众,他们既受交往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易受情感情绪、习惯和刻板印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这种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异,这也是拟态环境最本质的特征。“局外人”必须依赖拟态环境来获取信息和拓展视界、服务等,它与现实环境共同起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判断、行为,在通过众多“局内人”和传播媒介“把关”后建构的信息世界里,需要“局外人”对信息进行理性的甄选、鉴定、吸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照和考量网络拟态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打造了一个快捷通信和资源共享的互联网世界,延伸了人类的认知空间与视域,对拟态环境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网络的自由、开放、虚拟、交互等特点为现实环境的媒介化和符号化提供了更快速、更丰富的途径,加之网络信息的裂变式传播、高度共享、实时反馈和即时互动,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媒介所具有的传播特性与功能,把拟态环境推向了发展的新高度。互联网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拟态环境,我们称之为网络拟态环境。网络拟态环境是指“人们借助网络媒介并运用网络化的符号系统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现实环境,从而构建的一个信息环境”[2],其实质即网络媒介所建构的在人们认知世界中的映像,是信息环境在网络上的反映。“它不仅仅是一个虚化的信息世界,它除了外在的網络媒介环境,还内在地隐含了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环境,传播者的心理环境通过网络媒介加工之后影响受众的心理环境,从而对现实环境产生很大的能动作用和影响。”[3]网络拟态环境打破了传统拟态环境所建构的藩篱,和传统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和判断。随着网络触角的无止境延伸,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模糊现实环境和网络拟态环境的边界,拟态环境效应更为凸显。
从传播学观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传播过程,信息的流动和传播必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双重作用下展开。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关照和考量网络拟态环境,要正视网络媒介对各种事件或信息进行摹写、加工以及结构化后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已成为互联网世界最活跃、最重要的网民群体,如何有效建构全新的网络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民的信息化生存施加正向引导已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在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21%(占比最多),20至29岁网民占比为17.8%(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19.8%[4]。结合其他相关数据,我们发现网络社会青年化趋势更明显,特别是大学生网民群体对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与使用率是最高的。“95后”“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一代,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欣赏网络的便捷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交互性,更愿意在网络世界投入时间和精力、情感。 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符号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产品,以其生动性、灵活性、时代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教育新渠道和新载体,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吸引力。另外,现实环境中各种社会思潮向互联网世界延展,意识形态斗争风起云涌,民粹主义、犬儒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泛滥,对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塑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极大蛊惑性。“谁控制了网络拟态环境,就控制了人们头脑中的现实世界。”[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充分借助网络媒介进行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拟态环境,牢牢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课程教学,它是知识教育和价值培育的有机统一体,然而学生的思想动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却是千差万别的,这增加了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价值观引领和培育的难度。”[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人格品质及价值观念等产生影响的活动,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完善品格的人才。网络拟态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境和背景,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状态,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便利的条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网络拟态环境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化,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传统拟态环境中,建构信息的主体是有限的,大多是掌握媒介技术的权威,信息传播者对受众的认知指导和思想控制比较高,单纯依赖传者认知环境,受者能够听从传者的信息指导,容易形成主流舆论。但在网络拟态环境中,信息传播者的建构主体变得多元而大众,传者与受者不再是“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自媒体”,网民只需要掌握简单信息传播技术、遵守信息发布规则,就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自由分享所见所闻,或者通过舆论合力还原事件真相或干预事件进程。因此,网络拟态环境下主流媒体、意见领袖、草根民众都可以成为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他们共同打造了庞大的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等拟态信息环境。
一般意义上来说,高校的辅导员、两课教师、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导向的意见领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航船”上的“掌舵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实环境和传统拟态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性的认同度是极高的;但在网络拟态环境的强烈攻势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位”状态下,大学生也能获得大量信息,这就降低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任度和认同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存在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教育内容缺乏创新、自我人格魅力不足等问题,退居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力的弱势排列之中。再者,当前高校较为缺乏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从业人员,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不高,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没有办法快速重塑信息环境、调整信息源,关于如何进行议程设置、把握话题走向、跟踪学生思想状况,如何进行信息渗透等高端技术难题的操作上尚存在真空现象,难以适应网络拟态环境带来的新挑战与新要求。
(二)网络拟态环境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非主流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掌控和支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舆论发展、建立主流价值认同、抵制错误思潮的前提,能否掌握话语权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和影响力。”[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话语权,这是获得良好公信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方向引领、思想纠错的重要前提。在传统传播媒介的手段、技术、方法下,由于信息制作流程复杂、内容主题更新速度缓慢,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受者深度适应和掌握传播内容,在这种环境下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教育对大学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较大。
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传播者为迎合受众浏览短小精炼信息的偏好,绝大多数时候把复杂事件的前因后果直接略掉,进行“断章取义”式的报道,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丧失了传统严格意义的新闻规范性,网络言论凸显“碎片式”特点,话语权被众多网民高度分解。同时,网络拟态环境的弱把关或无把关,使得大量“碎片化”内容得以广泛传播,那些片面观点、煽动性言论、误导性图片或视频所承载的非理性言论、错误价值观、不良情绪导致大学生受众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难以抉择或者被恶意误导,延展到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对他人和社会的言行举止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博弈日趋激烈,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思想观念在传播机制的作用下,容易使大学生陷入观念模糊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迷雾之中。如在微信、微博、贴吧、知乎、天涯社区等受众较多的平台上,有些脱离事实的信息在意见领袖、制造声势及其粉丝们的推波助澜下,客观真实被忽略甚至被扭曲,倾向性言论被广泛传播,引起剧烈震荡,产生“沉默的螺旋”或“群体极化”效应。这种传播力和影响力刻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信息窒息感或昏迷感,无所适从,最终迷失方向而盲目被“非主流”言论所左右。
当大学生接受这些碎片化、非主流价值观后,在自己的“朋友圈”内进行二次传播,它们被新的受众进行接收和传递,就会产生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恶循环。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的系统性、主流性话语,被这些碎片化、非主流内容肢解得无处安放,进而直接威胁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权。
(三)网络拟态环境传播参与的自由性、交互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概率 传统拟态环境的媒介化和符号化往往依赖一定的组织或机构而形成,而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在信息搜集、摹写、重构、传播上,可由广大网民随时随地完成。网络对信息质量的审查相对宽松,信息流动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无法得到控制,在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网络信息可以实现裂变式传播,超越私人空间进入公共领域,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拟态环境下,传播参与的强势交互性是任何传统拟态环境所不能企及的,信息传播者与受众是“零时空距离”的,信息接收与反馈是即时的,具有点对面、对话式的双向或多项辐射式传播特征。同时,网络言论的海量性、原创性以及个性化特征能够多面和立体地反映现实环境,为受众认识现实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较为单一,主要局限在课堂教育教学、日常思政工作和心理健康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过程中。虽然这种互动与对话建立在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主导性压力之下,但大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建设体系当中,从而受到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时下的大学生日渐变得不愿意展露真实自我,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的单向传输产生了厌倦和抗拒,如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沉默的羔羊”的消极生态等。当大学生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了防备心理,便关闭了真实自我流露的通道,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很难判断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情况,自然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大学生关心政治,却又对偏离理想的现实颇感郁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可能会因自我经历和官方宣传的差异而感到失落,进而选择全盘质疑,封闭自我对社会认知的更新,选择自我信任、自我沉睡。
“95后”“0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激情,能快速适应和享受网络参与的自由性和交互性,乐于分享彼此的经历和体验,在网络空间进行独立自主和平等的交流互动。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在校园的火爆流行,大学生的媒介依赖特质越来越突出,甚至沉迷于网络而产生“异化”,网络逐渐超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认知世界、拓宽社交圈的主渠道。大学生在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中发现自我、证实自我,赢得关注和肯定,越发对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心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变得愈加困难,甚至变为了零可能。
四、网络拟态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
在网络拟态环境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所弱化,但这也是辩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拟态环境又能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空间与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拟态环境传播参与的优势与存在的弊端,正确认识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新对策,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夯实优化网络拟态环境“硬实力”,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话语权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建网用网管网的能力”[9],向专业化模式发展,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化能力培训,打造一批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和技能水平的队伍来适应网络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增量”。
一是当好“把关人”,净化网络拟态环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指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0],后来传播学者怀特把“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网络拟态环境建设的“把关”能力,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将歪曲的错误的观点“过滤”后再传递给大学生。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采用“全景呈现”方式,注重探索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全面把握客观事实和社会面貌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进行再现、摹写、加工,要避免个人倾向和主观判断,将符合客观事实和正确价值观的信息传输给大学生。
二是提高议程设置能力,主导大学生信息关注动向。美国传播学者麦克慕斯和唐纳德·肖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就能影响公众舆论。”[11]“议程设置既能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12]尽管议程设置不能控制公众态度,但只要创造合适的环境、把握合适时机,设置合适的议题,就可以使公众建立共识、引导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拟态环境中要以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前提,以大学生生活实际作为议题素材,巧妙地为大学生提供信息、安排话题来进入大学生视野,吸引他们的目光,最终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选择发生改变。首先,熟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社交软件和平台,主动进入大学生生活圈与其互动,为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难题。其次,在校园重大突发事件或公共舆情事件发生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精准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第一时间介入大学生群体社区或论坛,优先设置议题引导正确舆论。
三是创造接地气、浸润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拟态环境新时空中要坚守政治底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争夺网络话语权,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传统单向灌输、劝导型话语方式,在网络拟态环境下用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交往,带着情感性、启发性的對话式话语方式,真诚倾听大学生有关政治心理和道德诉求等。其次,充分挖掘具有时代感、现代性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现代文化形式、网络流行语、大学生生活体验、时政热点等都具有丰富的话题素材。最后,可以选取微博热点话题来设置一些正能量议题,组织大学生举办线上研讨、辩论赛,或用讲故事、“微视频”展示等形式,以实际活动形式来促进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拟态环境适应能力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13]基于此定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应该包括信息选择、甄别、理解、传播的能力,在网络平台理性、主动进行信息创造和观点表达的素养,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协同作业的能力,利用网络平台开拓、维护新老人际关系的素养,了解掌握网络社会基本生态、道德标准、行为准则、表达习惯的素养等”[14]。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当仅停留在对信息的筛选、鉴别、抵制错误信息的阶段,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观念,增加他们对网络媒介特质和运作机制的了解,并使其可以灵活运用相关本领来分析、评价、重构网络拟态环境。也就是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着重在解读、批判和利用媒介方面,最终能使大学生形成利用网络拟态环境为个人生活、学习、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课堂教育或第二课堂场域中,要多创设条件和环境,如定期举办网络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校园专题活动等,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需求,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拟态环境,对媒介传输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辨别与判断,规避负能量信息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不利影响。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媒体中良好的道德素养,引导其使用积极有益的行为,还要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特征规律,重视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及时疏导非理性情绪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跟踪大学生网络心理发展工作常态化,利用大数据为每个学生建立动态、个性化的网络心理问卷测试档案,及时进行网络心理干预和危机化解。最后,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还应当重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一名网络好公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五条关于“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要求明确指出:“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15]在网络环境中,要引导大学生培养自觉性,不良信息不予点击、评论、转发,遵守社会道德和文明要求,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统一。还要开展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家讲座、公选课,着重引导大学生强化法律意识、养成法治思维。
(三)建构丰富多元的校园网络场域,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对话空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6]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管理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设立超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讨论平台,打造民主、宽容、多彩、繁荣的校园网络拟态环境,在符合主流教育要求的背景下凸显“平民特色”,通过平等对话和高质量发声,引导青年大学生、赢得青年大学生。
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娱乐、社交的偏好和特性,打造校园主流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信息,而且可以实现学习或娱乐交友等目的,并能通过公开或私密方式对高校学生管理及服务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浏览所有公开内容,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掌握学生动态。针对那些大学生不便公开、难以启齿的隐私性质的内容,在平台上开设匿名交流区,建立信任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严格保密,采取合适方式引导学生,疏导他们的情绪,这样有利于发现那些藏匿于平日不曾透露出的问题,更加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自主性,积极开发学校主导、学生参与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移动终端应用,如高校BBS、百度贴吧论坛、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主题网站等。这些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组织工作都由大学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内容监管和宏观运行方面给予指导。这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运营和开发更贴近大学生的使用习惯、符合其实际需求,也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培育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或大学生评论员进入各大校园熟人网络社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监管和反馈,提升主流话语的营销能力。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大学生的“粉丝”和“圈内好友”,发挥朋辈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互粉、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话语地位,适当撷取和应用网络流行语或亲和力强的现代表达方式,为对话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敞开心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通过院系或校级大学生熟人社群,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群、MSN等来创建一个话题或一条信息动态,发布一些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正确信息,引导大学生共同关注并参与讨论,就他们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事件和树立正确的观点。
五、结语
网络拟态环境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博弈的重要场域,它的发展为大学生参与描绘、摹写、微缩世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加大了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依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迷失、思想冲突,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唯有直面网络拟态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能巩固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和主导地位,这也是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保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应然逻辑。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闫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
[2]舒刚,王雅蕾.网络拟态环境的隐性风险及其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3(10):115.
[3]张林,胡晓.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消融与重构——以网络拟态环境为话语空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2.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203)[20210227].http://www.gov.cn/202102/03/content.5584518.htm.
[5]陈航.新媒体与拟态环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6):111.
[6]周良发.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71.
[7]丁凯,宋林泽.试论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134.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6)[202007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10]彭兰.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43.
[11]厉国刚.大众传媒文化[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180.
[12]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中國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65.
[13]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1):102.
[14]蒋广学.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53.
[15]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1).
[16]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The Dilemma and Outle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Colleges under the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TAN Yali, LIU Yan
(School of Marxis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structed by the real environment and the mimic environment. Network mimic environment is a new product of the mimic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With the extensiv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es new challenges. Firstly,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ubjects in the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continue to eliminate the leading authority of its educators. Secondly, the fragmentation and nonmainstream nature of the dissemination content weakens the discourse power of it. Finally, the freedom and intera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have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of dialogue between educators and college students.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onsolid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hard power” of the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rich and diverse campus network field.
Keywords:
mimic environment;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编辑:段明琰)
收稿日期:20200918修订日期:20210304
基金项目:湖北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设计与实现(2018065);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相对剥夺、阶层边界渗透性与网络政治参与(2016AE013)
作者简介:
谭亚莉(1977),女,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研究;刘艳(1987),女,湖南邵东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拟态环境;网络拟态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4010508
一、引言
网络为当代人获取和传播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表达诉求、释放情绪情感等提供了重要场域,人们早已习惯于生活在由网络所构建的媒介化和符号化的拟态环境之中,网络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世界的必要组成部分。“95后”“00后”大学生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互联网的涉入和依赖,比以往任何时期、任何人都要深刻。网络拟态环境在大学校园中的广泛构建和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均产生了极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感与信任度的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被弱化。因此,探究分析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对改进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十分必要。
二、网络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一)拟态环境概念阐析
拟态环境是传播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沃尔特·李普曼于1922年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首次提出。他认为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扩大化,现代社会变得巨大和复杂,受认知能力、行动范围所限,人们对超出自我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获取相关信息,拟态环境应运而生。“拟态环境是人们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以现实环境为模版,借助媒介并运用符号系统反映出现实环境的信息,从而构建一个符号化的信息环境。”[1]基于此定义可知:第一,人们所生活的外部环境被区分为真实的客观环境和虚构的拟态环境,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环境,而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作为一种信息环境存在于人们和客观现实之间。第二,拟态环境不是一种对全部客观世界的“镜像式”反映,而是媒介对部分典型事件或信息进行筛选、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符号化环境。第三,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多数时候不是一种直接的反映,而是通过对拟态环境建构的影像进行的认知,它既可以真实客观,也可以歪曲偏离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第四,传播媒介在构建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到现代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等,对拟态环境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建立的前提是,假设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是处于绝对分立和平行的关系,因二者对信息掌握和接触程度不同,故他用“局内人”和“局外人”来比喻二者的地位和关系。传者是“局内人”,往往是那些社会精英,他们睿智而理性,通过“情报机构”获取信息,并仅发布切合他们自身利益的信息。受者是“局外人”,即一般的普通大众,他们既受交往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易受情感情绪、习惯和刻板印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这种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异,这也是拟态环境最本质的特征。“局外人”必须依赖拟态环境来获取信息和拓展视界、服务等,它与现实环境共同起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判断、行为,在通过众多“局内人”和传播媒介“把关”后建构的信息世界里,需要“局外人”对信息进行理性的甄选、鉴定、吸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照和考量网络拟态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打造了一个快捷通信和资源共享的互联网世界,延伸了人类的认知空间与视域,对拟态环境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网络的自由、开放、虚拟、交互等特点为现实环境的媒介化和符号化提供了更快速、更丰富的途径,加之网络信息的裂变式传播、高度共享、实时反馈和即时互动,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媒介所具有的传播特性与功能,把拟态环境推向了发展的新高度。互联网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拟态环境,我们称之为网络拟态环境。网络拟态环境是指“人们借助网络媒介并运用网络化的符号系统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现实环境,从而构建的一个信息环境”[2],其实质即网络媒介所建构的在人们认知世界中的映像,是信息环境在网络上的反映。“它不仅仅是一个虚化的信息世界,它除了外在的網络媒介环境,还内在地隐含了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环境,传播者的心理环境通过网络媒介加工之后影响受众的心理环境,从而对现实环境产生很大的能动作用和影响。”[3]网络拟态环境打破了传统拟态环境所建构的藩篱,和传统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和判断。随着网络触角的无止境延伸,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模糊现实环境和网络拟态环境的边界,拟态环境效应更为凸显。
从传播学观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传播过程,信息的流动和传播必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双重作用下展开。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关照和考量网络拟态环境,要正视网络媒介对各种事件或信息进行摹写、加工以及结构化后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已成为互联网世界最活跃、最重要的网民群体,如何有效建构全新的网络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民的信息化生存施加正向引导已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在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21%(占比最多),20至29岁网民占比为17.8%(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19.8%[4]。结合其他相关数据,我们发现网络社会青年化趋势更明显,特别是大学生网民群体对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与使用率是最高的。“95后”“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一代,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欣赏网络的便捷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交互性,更愿意在网络世界投入时间和精力、情感。 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符号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产品,以其生动性、灵活性、时代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教育新渠道和新载体,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吸引力。另外,现实环境中各种社会思潮向互联网世界延展,意识形态斗争风起云涌,民粹主义、犬儒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泛滥,对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塑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极大蛊惑性。“谁控制了网络拟态环境,就控制了人们头脑中的现实世界。”[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充分借助网络媒介进行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拟态环境,牢牢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课程教学,它是知识教育和价值培育的有机统一体,然而学生的思想动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却是千差万别的,这增加了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价值观引领和培育的难度。”[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人格品质及价值观念等产生影响的活动,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完善品格的人才。网络拟态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境和背景,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状态,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便利的条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网络拟态环境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化,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传统拟态环境中,建构信息的主体是有限的,大多是掌握媒介技术的权威,信息传播者对受众的认知指导和思想控制比较高,单纯依赖传者认知环境,受者能够听从传者的信息指导,容易形成主流舆论。但在网络拟态环境中,信息传播者的建构主体变得多元而大众,传者与受者不再是“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自媒体”,网民只需要掌握简单信息传播技术、遵守信息发布规则,就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自由分享所见所闻,或者通过舆论合力还原事件真相或干预事件进程。因此,网络拟态环境下主流媒体、意见领袖、草根民众都可以成为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他们共同打造了庞大的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等拟态信息环境。
一般意义上来说,高校的辅导员、两课教师、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导向的意见领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航船”上的“掌舵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实环境和传统拟态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性的认同度是极高的;但在网络拟态环境的强烈攻势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位”状态下,大学生也能获得大量信息,这就降低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任度和认同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存在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教育内容缺乏创新、自我人格魅力不足等问题,退居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力的弱势排列之中。再者,当前高校较为缺乏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从业人员,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不高,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没有办法快速重塑信息环境、调整信息源,关于如何进行议程设置、把握话题走向、跟踪学生思想状况,如何进行信息渗透等高端技术难题的操作上尚存在真空现象,难以适应网络拟态环境带来的新挑战与新要求。
(二)网络拟态环境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非主流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掌控和支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舆论发展、建立主流价值认同、抵制错误思潮的前提,能否掌握话语权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和影响力。”[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话语权,这是获得良好公信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方向引领、思想纠错的重要前提。在传统传播媒介的手段、技术、方法下,由于信息制作流程复杂、内容主题更新速度缓慢,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受者深度适应和掌握传播内容,在这种环境下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教育对大学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较大。
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传播者为迎合受众浏览短小精炼信息的偏好,绝大多数时候把复杂事件的前因后果直接略掉,进行“断章取义”式的报道,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丧失了传统严格意义的新闻规范性,网络言论凸显“碎片式”特点,话语权被众多网民高度分解。同时,网络拟态环境的弱把关或无把关,使得大量“碎片化”内容得以广泛传播,那些片面观点、煽动性言论、误导性图片或视频所承载的非理性言论、错误价值观、不良情绪导致大学生受众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难以抉择或者被恶意误导,延展到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对他人和社会的言行举止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博弈日趋激烈,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思想观念在传播机制的作用下,容易使大学生陷入观念模糊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迷雾之中。如在微信、微博、贴吧、知乎、天涯社区等受众较多的平台上,有些脱离事实的信息在意见领袖、制造声势及其粉丝们的推波助澜下,客观真实被忽略甚至被扭曲,倾向性言论被广泛传播,引起剧烈震荡,产生“沉默的螺旋”或“群体极化”效应。这种传播力和影响力刻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信息窒息感或昏迷感,无所适从,最终迷失方向而盲目被“非主流”言论所左右。
当大学生接受这些碎片化、非主流价值观后,在自己的“朋友圈”内进行二次传播,它们被新的受众进行接收和传递,就会产生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恶循环。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的系统性、主流性话语,被这些碎片化、非主流内容肢解得无处安放,进而直接威胁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权。
(三)网络拟态环境传播参与的自由性、交互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概率 传统拟态环境的媒介化和符号化往往依赖一定的组织或机构而形成,而网络拟态环境的建构在信息搜集、摹写、重构、传播上,可由广大网民随时随地完成。网络对信息质量的审查相对宽松,信息流动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无法得到控制,在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网络信息可以实现裂变式传播,超越私人空间进入公共领域,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拟态环境下,传播参与的强势交互性是任何传统拟态环境所不能企及的,信息传播者与受众是“零时空距离”的,信息接收与反馈是即时的,具有点对面、对话式的双向或多项辐射式传播特征。同时,网络言论的海量性、原创性以及个性化特征能够多面和立体地反映现实环境,为受众认识现实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较为单一,主要局限在课堂教育教学、日常思政工作和心理健康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过程中。虽然这种互动与对话建立在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主导性压力之下,但大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建设体系当中,从而受到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时下的大学生日渐变得不愿意展露真实自我,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的单向传输产生了厌倦和抗拒,如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沉默的羔羊”的消极生态等。当大学生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了防备心理,便关闭了真实自我流露的通道,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很难判断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情况,自然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大学生关心政治,却又对偏离理想的现实颇感郁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可能会因自我经历和官方宣传的差异而感到失落,进而选择全盘质疑,封闭自我对社会认知的更新,选择自我信任、自我沉睡。
“95后”“0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激情,能快速适应和享受网络参与的自由性和交互性,乐于分享彼此的经历和体验,在网络空间进行独立自主和平等的交流互动。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在校园的火爆流行,大学生的媒介依赖特质越来越突出,甚至沉迷于网络而产生“异化”,网络逐渐超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认知世界、拓宽社交圈的主渠道。大学生在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中发现自我、证实自我,赢得关注和肯定,越发对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心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变得愈加困难,甚至变为了零可能。
四、网络拟态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
在网络拟态环境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所弱化,但这也是辩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拟态环境又能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空间与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拟态环境传播参与的优势与存在的弊端,正确认识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新对策,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夯实优化网络拟态环境“硬实力”,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话语权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建网用网管网的能力”[9],向专业化模式发展,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化能力培训,打造一批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和技能水平的队伍来适应网络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增量”。
一是当好“把关人”,净化网络拟态环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指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0],后来传播学者怀特把“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网络拟态环境建设的“把关”能力,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将歪曲的错误的观点“过滤”后再传递给大学生。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采用“全景呈现”方式,注重探索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全面把握客观事实和社会面貌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进行再现、摹写、加工,要避免个人倾向和主观判断,将符合客观事实和正确价值观的信息传输给大学生。
二是提高议程设置能力,主导大学生信息关注动向。美国传播学者麦克慕斯和唐纳德·肖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就能影响公众舆论。”[11]“议程设置既能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12]尽管议程设置不能控制公众态度,但只要创造合适的环境、把握合适时机,设置合适的议题,就可以使公众建立共识、引导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拟态环境中要以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前提,以大学生生活实际作为议题素材,巧妙地为大学生提供信息、安排话题来进入大学生视野,吸引他们的目光,最终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选择发生改变。首先,熟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社交软件和平台,主动进入大学生生活圈与其互动,为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难题。其次,在校园重大突发事件或公共舆情事件发生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精准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第一时间介入大学生群体社区或论坛,优先设置议题引导正确舆论。
三是创造接地气、浸润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拟态环境新时空中要坚守政治底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争夺网络话语权,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传统单向灌输、劝导型话语方式,在网络拟态环境下用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交往,带着情感性、启发性的對话式话语方式,真诚倾听大学生有关政治心理和道德诉求等。其次,充分挖掘具有时代感、现代性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现代文化形式、网络流行语、大学生生活体验、时政热点等都具有丰富的话题素材。最后,可以选取微博热点话题来设置一些正能量议题,组织大学生举办线上研讨、辩论赛,或用讲故事、“微视频”展示等形式,以实际活动形式来促进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拟态环境适应能力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13]基于此定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应该包括信息选择、甄别、理解、传播的能力,在网络平台理性、主动进行信息创造和观点表达的素养,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协同作业的能力,利用网络平台开拓、维护新老人际关系的素养,了解掌握网络社会基本生态、道德标准、行为准则、表达习惯的素养等”[14]。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当仅停留在对信息的筛选、鉴别、抵制错误信息的阶段,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观念,增加他们对网络媒介特质和运作机制的了解,并使其可以灵活运用相关本领来分析、评价、重构网络拟态环境。也就是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着重在解读、批判和利用媒介方面,最终能使大学生形成利用网络拟态环境为个人生活、学习、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课堂教育或第二课堂场域中,要多创设条件和环境,如定期举办网络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校园专题活动等,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需求,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拟态环境,对媒介传输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辨别与判断,规避负能量信息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不利影响。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媒体中良好的道德素养,引导其使用积极有益的行为,还要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特征规律,重视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及时疏导非理性情绪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跟踪大学生网络心理发展工作常态化,利用大数据为每个学生建立动态、个性化的网络心理问卷测试档案,及时进行网络心理干预和危机化解。最后,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还应当重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一名网络好公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五条关于“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要求明确指出:“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15]在网络环境中,要引导大学生培养自觉性,不良信息不予点击、评论、转发,遵守社会道德和文明要求,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统一。还要开展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家讲座、公选课,着重引导大学生强化法律意识、养成法治思维。
(三)建构丰富多元的校园网络场域,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对话空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6]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管理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设立超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讨论平台,打造民主、宽容、多彩、繁荣的校园网络拟态环境,在符合主流教育要求的背景下凸显“平民特色”,通过平等对话和高质量发声,引导青年大学生、赢得青年大学生。
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娱乐、社交的偏好和特性,打造校园主流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信息,而且可以实现学习或娱乐交友等目的,并能通过公开或私密方式对高校学生管理及服务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浏览所有公开内容,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掌握学生动态。针对那些大学生不便公开、难以启齿的隐私性质的内容,在平台上开设匿名交流区,建立信任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严格保密,采取合适方式引导学生,疏导他们的情绪,这样有利于发现那些藏匿于平日不曾透露出的问题,更加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自主性,积极开发学校主导、学生参与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移动终端应用,如高校BBS、百度贴吧论坛、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主题网站等。这些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组织工作都由大学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内容监管和宏观运行方面给予指导。这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运营和开发更贴近大学生的使用习惯、符合其实际需求,也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培育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或大学生评论员进入各大校园熟人网络社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监管和反馈,提升主流话语的营销能力。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大学生的“粉丝”和“圈内好友”,发挥朋辈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互粉、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话语地位,适当撷取和应用网络流行语或亲和力强的现代表达方式,为对话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敞开心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通过院系或校级大学生熟人社群,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群、MSN等来创建一个话题或一条信息动态,发布一些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正确信息,引导大学生共同关注并参与讨论,就他们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事件和树立正确的观点。
五、结语
网络拟态环境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博弈的重要场域,它的发展为大学生参与描绘、摹写、微缩世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加大了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依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迷失、思想冲突,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唯有直面网络拟态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能巩固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和主导地位,这也是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保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应然逻辑。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闫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
[2]舒刚,王雅蕾.网络拟态环境的隐性风险及其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3(10):115.
[3]张林,胡晓.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消融与重构——以网络拟态环境为话语空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2.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203)[20210227].http://www.gov.cn/202102/03/content.5584518.htm.
[5]陈航.新媒体与拟态环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6):111.
[6]周良发.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71.
[7]丁凯,宋林泽.试论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134.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6)[202007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10]彭兰.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43.
[11]厉国刚.大众传媒文化[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180.
[12]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中國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65.
[13]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1):102.
[14]蒋广学.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53.
[15]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1).
[16]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The Dilemma and Outle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Colleges under the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TAN Yali, LIU Yan
(School of Marxis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structed by the real environment and the mimic environment. Network mimic environment is a new product of the mimic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With the extensiv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es new challenges. Firstly,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ubjects in the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continue to eliminate the leading authority of its educators. Secondly, the fragmentation and nonmainstream nature of the dissemination content weakens the discourse power of it. Finally, the freedom and intera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have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of dialogue between educators and college students.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onsolid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hard power” of the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rich and diverse campus network field.
Keywords:
mimic environment; network mimicry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编辑:段明琰)
收稿日期:20200918修订日期:20210304
基金项目:湖北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设计与实现(2018065);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相对剥夺、阶层边界渗透性与网络政治参与(2016AE013)
作者简介:
谭亚莉(1977),女,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研究;刘艳(1987),女,湖南邵东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