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102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学科是一个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园林专业的特点,研究与探索适应跨学科、多形式合作的教育模式是培养现代园林业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探索
  
  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及其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院园林专业(本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近20年的办学实践中,我院努力构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的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学科体系,并且坚持以“学科创新、机制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为办学方针,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才为目标,积极推动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尝试了科研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改革方案,强化了与地方产业的合作,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现代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园林专业的任务是以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为前提,实现在一定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因此,作为学科,园林(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范,全称应该叫风景园林),从萌芽开始,就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植物学、美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具有综合性强、适应面宽、重实践的特点。园林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艺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绘画和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承担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工作。其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较为扎实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园林学科和理论前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等等。
  目前园林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致有两种发展倾向:一是学科内涵的变化。过去人们关注的是花园、庭园、小游园,而现在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大地景观,甚至国土规划及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出现了园艺园、工业园、科技园、博览园,以及所谓的商业广场等。二是学科内容的深化。园林学科从以植物、建筑和工程学相结合为主的学科,到现在引入生态学、构成学、游憩学、CAD、3D - Max 、3S 技术、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体工效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内容。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也导致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多方面的。例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度地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也难以行得通;财力有限,难以实现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地和环境维护工程;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只能依赖中国的园林学科、专业的创新与发展,而园林专业的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施合作教育,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园林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园林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弊端分析
  
  我院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单门课程实验、单门课程教学实习、课程设计、专题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其形式大致可分为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类。分散实习包括单门课程理论授课时的小训练以及课程理论授完后的单门课程教学实习;集中实习包括课程设计、专题实习和毕业实习。
  1.分集实践:(单科性实习)
  1)单门课程实验:如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等实验课,是要用实验课使学生将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初次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花卉、树木等园林植物种类识别、栽培与繁育方法,但由于学校教学实验经费不足及实验室硬件设施配备不全,实验课质量大打折扣,其只能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2)单门课程教学实习:如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建筑等教学实习,通常安排在课程理论教学及实验课教学完成之后,是理论与实践的再次结合,由任课老师带着学生到苗圃、温室、花木基地、附近公园、植物园等现场授课学习。由于学生多,一个任课老师往往要同时带领1-2个班(几十个)的学生,人多嘈杂,整个授课过程只有紧跟老师的部分学生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解,这致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变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2.集中实践:(综合性实习)
  1) 课程设计是一些专业课程为学生综合运用该课程理论知识而安排的,往往是一名任课老师要指导一个班的学生。于精力有限,教师无法精心批改并反馈修改意见,而学生的课程设计也大多是抄袭别人的,少有创新。
  2)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虽然从内容上来说具有专业综合的意义,但由于其所处时段正好是学生考研和联系工作的重要时期,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设计中,这致使设计效果差,抄袭应付现象严重。
  以上传统的实践教学类型不能保障教学质量与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全面培养出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步伐,努力构建适合园林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园林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探索
  
  针对传统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我院对园林专业01级、02级、03级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合作教育模式,并通过三年的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项目式” 合作教育模式。学院成立了“园林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以“工作室”的名义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承接项目,或是与地方园林部门的科研院所联系,直接将学生安排到这些科研院所所承担的园林建设项目组中,把实践教学过程渗透到实际项目的研讨设计中,让学生及教师直接参与到社会项目的竞标过程,通过研讨、分析、设计,学会交流、协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如:我院与荆州市城市规划、勘查研究设计院以及荆州市市政园林设计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聘请汪峰、万贤方、戈祖国、李兴家、王虹等高职称、高学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为导师,与我院合作培养优秀毕业生。
  2.“基地”式合作教育模式。“基地”式合作教育模式,一种是与校外相关企业或部门签订协议并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当地有丰实经验,有较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形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习。如我院从2001年起就与庐山植物园、杭州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等进行了类似合作教育。这类模式的合作教育,因其实习时间相对较长 (一般1-3周),实习材料充足,指导教师双导师制,取得较好的效果。此类模式多用于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等园林植物类教学实习。另一种模式是与校外相关专业企业或部门签订挂牌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由任课老师定期带领学生去实习。如我院在湘西凤凰建立的园林美术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在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感受、体味艺术之美,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此类模式多用于园林美术教学实习。
  3.“百日集训”式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百日集训”式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学院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大四年级学生送到企业的培训基地进行百日实训,然后再到该企业上岗就业。在实训期间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采用“双导师”制。如我院2005、2006两年与广东艺邦集团合作,将园林专业2005届、2006届毕业生近百人送往该公司在风景胜地庐山设立的庐山林湖训练基地进行“百日集训”,这使受训学生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收到较好教学效果。通过训练,有80%学生在该公司就业,目前就业情况良好。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突破了传统单向授受的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园林名胜参观讲评、园林设计项目、实训基地实操、企业实习、参与社会项目竞标等贯穿于教学中,构成了一个理论、实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形成一条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达到了园林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园林专业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至少有以下优点:1) 缓解了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弥补了实验课、单课教学实习的缺陷。
  1) 缓解了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弥补了实验课、单课教学实习的缺陷。
  2)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适应市场的能力及就业能力等。
  3) 有利于我院园林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4) 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成效
  
  1.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我院园林专业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8%,2005届为98.6%,2006届为99.5%。
  2. 提高了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一个指导老师指导15名甚至20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7-8个学生一组完成一个设计图组的状况,使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我院2006届园林专业毕业设计首次有五篇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老河口市滨江公园规划设计、舒心园规划设计获二等奖;现代中国风——中国传统符号在居室设计中的应用、白云绿水居住区中心花园景观设计、广州市荔湾区公园设计获三等奖。
  3. 提高了园林专业教师的实践教育能力,使之逐渐向“双师”型方向转化。国外“双师型”教师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物,从掌握知识和技能来看,他们除了具有普通专业教师所应有的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必要劳动教育学知识以及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职业道德。也就是说,他们在学校园林专业教学中具备讲师(教授)的任职资格,而在实践教学中又具有工程师的任职资格和能力。园林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充分显示出园林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园林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要。随着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进,我院园林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正逐步向“双师”型方向转变。
  园艺园林学院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经过近3年的尝试,仅呈雏形,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有大量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如:园林专业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园林专业合作教育运行及管理机制的研究;园林专业合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模式研究;园林专业合作教育模式与学生就业研究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工作,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优化的园林专业合作教育模式,以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芳.融合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创造的景观“Workshop”模式[J].高教研究,2005(6)
  [2] 王道红.论合作教育之“合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3] 潘远智.园林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9)
  [4] 黄迎新.关于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06(12)
其他文献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完善,班主任教师的责任重大,特别是当考虑到将情感体验教学应用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时,班主任教师更应当对学生所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以及认知规律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于14mol/L NaOH溶液中,以铁网为阳极,采用阳极两面同时电解的方式,通电6h,可产生0.23~0.30mol/L的Na2FeO4阳极液.测定了在上述阳极液中结晶K2FeO4时的溶解-沉淀平衡曲线.由Na2
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调节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各种关系的一种制度规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俗称“祭灶节”。传说腊月二十三日的晚上,灶王爷要上天向玉帝呈奏人间各家的善恶,二十四日的晚上则回到凡间。因而,人们在这两天都要向灶王爷供奉糕点、酒食,并点上蜡烛、焚起香纸,表示送迎灶王爷。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诗》,就比较全面地记灵了当时民间的祭灶风俗: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了课程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小学数学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学的颁布赋予了音乐教学新的生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了音
迷恋亚马孙探险rn1906年,福赛特大校参加巴西、秘鲁、玻利维亚三国的边界划定委员会的边界划定工作,他作为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对现场的测量进行核对.自那以后到1911年共4次勘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关注,而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用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都曾进行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但都不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且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参考和教科书,最多扩展到课外读物、教学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