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车体钢结构的主要技术参数、车体钢结构组成以及主要部件所采取的新的设计理念及特点等。并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分析表明车体结构设计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关键词: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 车体钢结构 强度校核 模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U270.32 文献标识码:B
1. 概述
随着铁道交通装备工程实践的推进,我国铁道车辆研发水平和制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1,2],铁道车辆技术储备不断完善,并逐步扩展了国外市场[3],为实现铁路交通引领世界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但不同国家的列车具有不同的运行环境,如线路条件、编组形式、定员特点等等,设计列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构造和结构形式。本文介绍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的车体钢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情况,为相应新型列车设计和既有列车改进提供参考。
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以下简称动车组)项目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承接阿根廷国家铁路的内燃动车项目,采用动车—拖车—动车3辆车编组方式,运行线路为米轨。公司按照技术合同,制定了顶层设计指标。在该指标的指导下,综合限界要求、编组方式和定员特点等多因素,进行了车体钢结构的设计,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和相应部分的结构优化设计,且完成了车体钢结构的模态分析,最终形成了该动车组的车体钢结构方案。
根据动车组的《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车体钢结构强度需符合EN12663-1-2010《铁路应用 铁路车辆车体结构要求》中P-III类的载荷规定;车体的耐碰撞性能设计及校核需符合EN15227《车辆被动性安全设计》中C-I类的规定,司机室钢结构的强度按照UIC651-2002《机车、动车、动车组和带司机室拖车的司机室布置》中的载荷工况的规定设计。
2. 主要技术参数
3. 主要特点
本列车研发针对阿根廷需求,结合了我国先进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计是当今车辆的先进技术之一,为便于各个接口部位的统一,阿根廷内燃动车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减少了各大部件的附件的数量,零件要求尽量统一,工艺性好,生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2)顶板设计
侧顶板采用波纹顶板,当雨水或冷凝水流下时,经过3道波纹结构将雨水导向端部排出,导水效果好。如图1所示。波纹顶板可有效避免雨水和冷凝水经车窗流动,实现了结构设计的人性化。
(3)车钩前置安装方式
车钩采用前置安装方式,在底架缓冲梁与车钩安装座处通过螺栓连接,这种安装方式操作简单,结构强度较好。同时车钩采用前置安装方式,可以避免牵引梁开设喇叭口,有效降低设计、制造和运维成本。
(4)空调机组的安装
由于受阿根廷限界和车上设备布置的综合影响,车顶设计成通长方向高顶,全车采用同一断面,制造工艺简单,缩短了以往车顶生产的时间,但同时对空调的安装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便于空调安装座下部与车顶板焊接,上部与空调连接,将空调安装座设计成带角度的C型断面,如图2所示。
4 车体钢结构简介
车体钢结构为无中梁全钢焊接整体承载结构,如图3所示。车体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顶以及司机室等部件组成,各大部件互相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承载结构。同时车体结构保证了雨水及冷凝水有效排除,防止存水和车窗处出现流水现象。
4.1 底架
底架由牵引梁、枕梁、缓冲梁、端梁、边梁、横梁和枕内波纹地板、枕外平地板等结构组成,如图4所示。枕内边梁上设顶车位。牵引梁采用耐候钢组焊而成,枕梁采用变截面箱型组焊结构,边梁、横梁均采用槽型断面。动车底架上吊装有动力包,动力包借鉴现有铝合金车体的吊装方式,采用边梁整体吊装方式,即降低了车体自重,又有效的减轻了动力包装置对车体产生的振动,底架上设有防爬器,防止车辆相撞时互相爬叠。
4.2 侧墙
侧墙主要由侧柱、腰带、侧墙上边梁、窗间纵梁等结构组焊而成。如图5所示。侧墙上采用通长腰带,侧墙上边梁采用方钢,侧柱采用帽型断面。侧墙钢结构上设钢结构侧门门框,保证侧墙门框开口处强度要求。侧墙上统一开钥匙孔,供内部安装连接使用。
4.3 端墙
端墙由门立柱、端角柱、端顶弯梁、门上横梁、立柱等组焊而成,门上横梁采用不等边槽型梁。同时与贯通道相连接的部分采取了局部的补强。
4.4 车顶
车顶由车顶骨架和车顶板组成。车顶骨架由车顶上边梁、车顶弯梁、纵向梁等组焊而成。骨架的外面焊有车顶板,如图6所示。车顶上边梁为沿车顶两侧全长布置,其断面为角形的压型件。车顶板由侧顶板和中顶板两部分组成。侧顶板为小圆弧板,中顶板为由圆弧与直线连接过渡的板,侧顶板和中顶板之间采用搭接结构焊接。车体沿纵向方向焊有C型槽,供各部位连接使用。车下吊装动力包,动力包排烟由车顶处排出,因此在车顶开一个小平顶供排烟装置的安装。
5 车体钢结构静强度校核与模态分析
根据《规范》要求,在车体钢结构设计时对EN12663-2000,、UIC651-2002标准进行了解读,最终对车体钢结构进行了10个工况的静强度和模态分析。
强度校核计算工况如表1所示。
通过对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振动模态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强度。通过计算分析,较高应力区域主要分布于车体底架牵引梁下盖板板区域,最大应力值为301.5MPa,小于材料屈服极限,车体强度满足车体设计的要求。
(2)刚度。最大垂向载荷下,车体底架边梁最大垂向位移为8.583 mm,为车辆定距的0.578‰,小于1‰,满足车体刚度设计要求。
(3)模态。按照车体动态设计准则,整备车体一阶垂弯频率必须不低于10 Hz,避免车体产生剧烈的振動,降低舒适性及缩短结构的疲劳寿命。UIC-ORE B7委员会对多客车车体钢结构及其全装备车体进行振动试验,统计结果表明,车体钢结构的一阶垂弯频率应该高于14 Hz[4]。设计列车车体模态分析表明,车体一阶垂弯的固有频率为18.03 Hz,车体的一阶扭转的固有频率为23.62 Hz。可见车体结构的模态设计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6. 结束语
完成了阿根廷米轨内燃传动动车组的车体结钢设计。最终方案的强度校核分析表明设计方案的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同时进行了车体钢结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车体钢结构满足相应车体动态设计准则。
参考文献
[1] 方炅任. 城轨车车头结构设计方法 [J]. 铁道车辆. 2010, 48 (10): 27-35.
[2] 廖爱华, 孙丽萍.200 km/h高速客车车体结构分析及改进 [J]. 铁道车辆. 2002, 23(4): 18-22.
[3] 徐凤妹, 廖平, 朱亮. 出口突尼斯内燃动车组车体钢结构研制 [J]. 铁道车辆. 2011, 49(11): 24-28.
[4] 张卫华. 动车组总体与转向架[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 车体钢结构 强度校核 模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U270.32 文献标识码:B
1. 概述
随着铁道交通装备工程实践的推进,我国铁道车辆研发水平和制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1,2],铁道车辆技术储备不断完善,并逐步扩展了国外市场[3],为实现铁路交通引领世界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但不同国家的列车具有不同的运行环境,如线路条件、编组形式、定员特点等等,设计列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构造和结构形式。本文介绍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的车体钢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情况,为相应新型列车设计和既有列车改进提供参考。
出口阿根廷内燃动车组(以下简称动车组)项目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承接阿根廷国家铁路的内燃动车项目,采用动车—拖车—动车3辆车编组方式,运行线路为米轨。公司按照技术合同,制定了顶层设计指标。在该指标的指导下,综合限界要求、编组方式和定员特点等多因素,进行了车体钢结构的设计,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和相应部分的结构优化设计,且完成了车体钢结构的模态分析,最终形成了该动车组的车体钢结构方案。
根据动车组的《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车体钢结构强度需符合EN12663-1-2010《铁路应用 铁路车辆车体结构要求》中P-III类的载荷规定;车体的耐碰撞性能设计及校核需符合EN15227《车辆被动性安全设计》中C-I类的规定,司机室钢结构的强度按照UIC651-2002《机车、动车、动车组和带司机室拖车的司机室布置》中的载荷工况的规定设计。
2. 主要技术参数
3. 主要特点
本列车研发针对阿根廷需求,结合了我国先进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计是当今车辆的先进技术之一,为便于各个接口部位的统一,阿根廷内燃动车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减少了各大部件的附件的数量,零件要求尽量统一,工艺性好,生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2)顶板设计
侧顶板采用波纹顶板,当雨水或冷凝水流下时,经过3道波纹结构将雨水导向端部排出,导水效果好。如图1所示。波纹顶板可有效避免雨水和冷凝水经车窗流动,实现了结构设计的人性化。
(3)车钩前置安装方式
车钩采用前置安装方式,在底架缓冲梁与车钩安装座处通过螺栓连接,这种安装方式操作简单,结构强度较好。同时车钩采用前置安装方式,可以避免牵引梁开设喇叭口,有效降低设计、制造和运维成本。
(4)空调机组的安装
由于受阿根廷限界和车上设备布置的综合影响,车顶设计成通长方向高顶,全车采用同一断面,制造工艺简单,缩短了以往车顶生产的时间,但同时对空调的安装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便于空调安装座下部与车顶板焊接,上部与空调连接,将空调安装座设计成带角度的C型断面,如图2所示。
4 车体钢结构简介
车体钢结构为无中梁全钢焊接整体承载结构,如图3所示。车体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顶以及司机室等部件组成,各大部件互相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承载结构。同时车体结构保证了雨水及冷凝水有效排除,防止存水和车窗处出现流水现象。
4.1 底架
底架由牵引梁、枕梁、缓冲梁、端梁、边梁、横梁和枕内波纹地板、枕外平地板等结构组成,如图4所示。枕内边梁上设顶车位。牵引梁采用耐候钢组焊而成,枕梁采用变截面箱型组焊结构,边梁、横梁均采用槽型断面。动车底架上吊装有动力包,动力包借鉴现有铝合金车体的吊装方式,采用边梁整体吊装方式,即降低了车体自重,又有效的减轻了动力包装置对车体产生的振动,底架上设有防爬器,防止车辆相撞时互相爬叠。
4.2 侧墙
侧墙主要由侧柱、腰带、侧墙上边梁、窗间纵梁等结构组焊而成。如图5所示。侧墙上采用通长腰带,侧墙上边梁采用方钢,侧柱采用帽型断面。侧墙钢结构上设钢结构侧门门框,保证侧墙门框开口处强度要求。侧墙上统一开钥匙孔,供内部安装连接使用。
4.3 端墙
端墙由门立柱、端角柱、端顶弯梁、门上横梁、立柱等组焊而成,门上横梁采用不等边槽型梁。同时与贯通道相连接的部分采取了局部的补强。
4.4 车顶
车顶由车顶骨架和车顶板组成。车顶骨架由车顶上边梁、车顶弯梁、纵向梁等组焊而成。骨架的外面焊有车顶板,如图6所示。车顶上边梁为沿车顶两侧全长布置,其断面为角形的压型件。车顶板由侧顶板和中顶板两部分组成。侧顶板为小圆弧板,中顶板为由圆弧与直线连接过渡的板,侧顶板和中顶板之间采用搭接结构焊接。车体沿纵向方向焊有C型槽,供各部位连接使用。车下吊装动力包,动力包排烟由车顶处排出,因此在车顶开一个小平顶供排烟装置的安装。
5 车体钢结构静强度校核与模态分析
根据《规范》要求,在车体钢结构设计时对EN12663-2000,、UIC651-2002标准进行了解读,最终对车体钢结构进行了10个工况的静强度和模态分析。
强度校核计算工况如表1所示。
通过对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振动模态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强度。通过计算分析,较高应力区域主要分布于车体底架牵引梁下盖板板区域,最大应力值为301.5MPa,小于材料屈服极限,车体强度满足车体设计的要求。
(2)刚度。最大垂向载荷下,车体底架边梁最大垂向位移为8.583 mm,为车辆定距的0.578‰,小于1‰,满足车体刚度设计要求。
(3)模态。按照车体动态设计准则,整备车体一阶垂弯频率必须不低于10 Hz,避免车体产生剧烈的振動,降低舒适性及缩短结构的疲劳寿命。UIC-ORE B7委员会对多客车车体钢结构及其全装备车体进行振动试验,统计结果表明,车体钢结构的一阶垂弯频率应该高于14 Hz[4]。设计列车车体模态分析表明,车体一阶垂弯的固有频率为18.03 Hz,车体的一阶扭转的固有频率为23.62 Hz。可见车体结构的模态设计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6. 结束语
完成了阿根廷米轨内燃传动动车组的车体结钢设计。最终方案的强度校核分析表明设计方案的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同时进行了车体钢结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车体钢结构满足相应车体动态设计准则。
参考文献
[1] 方炅任. 城轨车车头结构设计方法 [J]. 铁道车辆. 2010, 48 (10): 27-35.
[2] 廖爱华, 孙丽萍.200 km/h高速客车车体结构分析及改进 [J]. 铁道车辆. 2002, 23(4): 18-22.
[3] 徐凤妹, 廖平, 朱亮. 出口突尼斯内燃动车组车体钢结构研制 [J]. 铁道车辆. 2011, 49(11): 24-28.
[4] 张卫华. 动车组总体与转向架[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